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雪茄烟叶品质,改善德雪1号烟叶晾制质量,以德雪1号下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不同晾制方式下的晾制过程中烟叶颜色、呼吸强度以及影响颜色变化的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德雪1号下部叶晾制过程中晾房晾制烟叶变黄速度较慢而变褐速度较快;呼吸强度都呈现双峰变化规律,晾房晾制烟叶呼吸强度变黄期较低而变褐期较高;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烟叶抗氧化能力表现为变黄期晾房晾制较高而变褐期较低。综上所述,采用晾房晾制烟叶内部生理代谢旺盛,有利于改善德雪1号烟叶晾制后的烟叶品质,提高其在晾制期间颜色变化的协调性,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合理制定德雪1号烟叶晾制办法、促进优质雪茄烟叶的生产,以德雪1号下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不同晾制方式下的晾制期间色素降解以及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对比调制后烟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晾制方式下,德雪1号下部叶叶片失水都表现为先慢后快的变化规律,常规晾制方式下烟叶叶片失水较快而主脉失水较慢,晾房晾制方式下烟叶叶片失水较慢而主脉失水较快;常规晾制方式烟叶色素降解速度前期快、后期慢,而晾房晾制方式烟叶色素降解速度前期慢、后期快;与常规晾制方式对比,晾房晾制调制后烟叶糖含量高,总氮烟碱含量低。综上所述,采用晾房晾制烟叶水分代谢协调,色素类物质降解充分,调制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有利于提高德雪1号优质茄衣产量、改善调制后烟叶品质,可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不同部位烟叶烘烤过程中叶片和主脉的颜色变化规律,采用色差仪分别测量叶片正面、背面及主脉的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计算出总色差值ΔE,并分析叶片正、背面之间及主脉与叶片之间颜色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鲜烟叶叶片正、背面亮度值和红度值以上部叶最高,下部叶最低,黄度值则以下部叶最高,中部叶最低;烘烤过程中叶片正面亮度值低于叶背,红度值和黄度值为叶片正面高于叶背,叶片各项颜色参数均在38℃之前显著增长,并在42℃之后数值逐渐稳定;从总色差值来看,叶片正面颜色变化速率略快于背面。鲜烟叶主脉各颜色参数均随烟叶部位提升而增大;烘烤过程中主脉颜色参数变化较为明显的阶段明显滞后于叶片,至定色末期时变化幅度开始加剧。相关性结果表明叶片正、背面颜色参数变化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主脉与叶片各颜色参数的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卷烟加工工艺过程中几个重要工序对烟草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并在实验室用人工气候箱模拟卷烟加工工艺过程中储叶的温湿度条件,进一步研究了润叶后不同储叶温度以及不同烟叶水分对烟草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卷烟加工工艺环节的依次推进,样品中细胞壁物质、淀粉、果胶、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糖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规律性不明显;不同碳水化合物在不同工艺环节前后其含量变化也有所不同;在烟叶水分相同的条件下,淀粉、总糖的含量随着储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储叶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淀粉、纤维素、细胞壁物质含量随着烟叶水分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几种雪茄烟叶加湿方式对烟叶含水量均匀性、发酵后烟叶外观质量和发酵效果评吸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热蒸汽加湿的茄衣茄套和茄芯烟叶重复间烟叶含水量无差异(P0.05)。(2)加湿效率由高到低分别为:人工喷雾加湿热蒸汽加湿回潮机加湿。(3)热蒸汽加湿方式更有利于雪茄烟整体外观质量的转化,特别促进了茄衣茄套烟叶均匀性,极大地提升了茄衣茄套烟叶的可用性。(4)热蒸汽加湿方式促进了发酵进行完全,提高了发酵质量和评吸质量,使雪茄烟叶的风格特征和芳香得到进一步显露。  相似文献   

6.
采用国标及药典方法分别对不同生长阶段的鲜马齿苋水分及总黄酮含量进行分析,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马齿苋全草、茎及叶水分含量随着生长期的延长均逐渐降低,变化不显著;马齿苋全草、茎及叶总黄酮含量随着生长期的延长逐渐降低;马齿苋叶总黄酮含量在生长后期均显著高于全草及茎.通过对马齿苋生长过程中全草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分布状况分析,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确定马齿苋的适宜采收时间为生长中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制丝贮叶工艺条件的实验室模拟,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不同等级烟叶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烟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显著性水平α=0.05时,在贮叶工序中发生显著性变化的常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总糖、还原糖、总氮、氨基酸、非挥发酸、石油醚提取物、多酚;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分类贮叶且当显著性水平α=0.05和0.1时,发生显著性变化的相关参数包括贮叶环境温度、贮叶环境湿度、贮叶时间.  相似文献   

8.
以云烟87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烟叶烘烤中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总色差ΔE与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各部位烟叶烘烤中颜色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叶片颜色值均在42℃前增长,且在38℃前增幅最明显,主脉颜色值显著变化的时期滞后于叶片,总体在54℃之后,上部叶颜色值的变化慢于中、下部叶。(2)烘烤中叶片、整叶总水含量在42~54℃期间失水幅度逐渐增大,主脉失水较难,中、下部叶在48℃之后明显降低,上部叶在54℃之后。叶片、主脉自由水含量分别在38℃之前和48℃之后快速降低;叶片束缚水在38℃前呈增长趋势,主脉束缚水含量增长时期较长,但均在54℃之后急剧降低。(3)主脉颜色值与含水量指标的相关性最好,各部位烟叶主脉L*值与主脉束缚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脉a*、b*、ΔE值与总水、自由水及叶片束缚水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上部叶叶片a*值与叶片、整叶总水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中、下部叶叶片颜色值与叶片自由水含量的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制丝线切前润叶机润后叶水分及温度不均匀的问题进行技术攻关,对热风控制风门加以改进和完善,并自行设计、制作了新的雾化器,调整并安置在适当的位置,改进后,烟叶能与湿热空气充分接触,达到均匀吸收水分和温度的目的,提高了产品质量的过程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了解湖北保康烟叶化学成分与柔软度之间的相关关系,选取了保康烤烟种植品种K326上中下部位共150份,对其测定了柔软性和化学成分,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了烟叶柔软性和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烟叶下部叶柔软性较中上部叶好;烟叶不同部位之间的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差异;上中下各部位烟叶的柔软度与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均呈显著相关关系,且均为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雪茄产业是近年来中国烟草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雪茄烟种植中根结线虫病危害严重.然而,目前国内外雪茄烟病原线虫的种类尚未明确,对该病害的绿色防控也鲜有报道.基于雌虫、雄虫和二龄幼虫的形态特征、PCR扩增特异性条带及科赫法则验证结果,将普洱市江城县雪茄烟叶“云雪1号”品种上发生的根结线虫病病原鉴定为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评估了4种食用菌(金针菇、杏鲍菇、香菇、姬菇)菌渣脲酶催化尿素释放氨气熏蒸土壤对雪茄烟叶爪哇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致死100%二龄幼虫(J2)所需的NH3最低质量浓度为136.8 mg/m3;将含4%尿素的4种菌渣分别与土壤按质量比为1∶18的比例混合,在水分含量约60%、28℃下放置3 d时,各处理组释放的氨气质量浓度在130.9~218.7 mg/m3,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在75.7%~92.3%.研究结果显示“菌渣+尿素”熏蒸土壤对防控雪茄烟根结线虫病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重金属铬和镍在烟叶中的分布情况,测定了不同类型烟草烟叶区位中的铬和镍含量,结果表明:①烟叶中镍含量高于铬含量,镍分布均匀性较铬元素差;②烟叶中铬含量表现为:叶尖部、叶基部、叶边缘叶中部主脉;③烟叶中镍含量表现为:主脉叶尖部、叶基部、叶边缘叶中部.因此,卷烟原料的选用上应根据区位中铬、镍含量合理利用,提升卷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田试验,在宜宾烟区高、中、低3个代表性的生态区域,研究了不同留叶数目对自育烤烟新品系宜烟08的农艺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产量、产值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留叶数的增加,株高逐渐增加;不同留叶数对上部叶片影响较大,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上部叶片的长和宽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对中、下部叶片的影响则较小;留叶数偏少(16~20片),对烟叶的产量和产值会有不利影响,而留叶数偏多(26片),产量虽有所增加,但均价、上等烟比例将受到不利影响;留叶数在22~24片的烟株,中、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及协调性更好,指标值更倾向于优质烟叶标准,经济性状、外观质量表现较好.通过结果综合分析,宜烟08大田生产适宜留叶数为22~24片,其中,宜烟08大田生产高海拔区适宜留叶数为22片,中、低海拔区适宜留叶数为24片.  相似文献   

14.
对打叶复烤厂二次润叶机可调参数与润后烟叶水分温度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均匀设计试验,并用典型相关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润后汽压力与润后温度关系密切,呈正影响;对润后水分增加量的影响也较大且呈正影响;热风风机转速对润后水分增加量和润后温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田间状况下对烤烟下、中、上三个部位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总糖、还原糖等主要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烤烟田间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淀粉含量随之增加,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表现为"∧"型的变化.随着叶龄的增长,新鲜烟叶中各部位淀粉含量逐渐下降;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较为复杂,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规律.三个烟叶部位之间淀粉、总糖含量的差异显著,还原糖含量的差异不显著;不同叶龄之间淀粉、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差异均不显著.叶龄与三种碳水化合物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烟叶中淀粉与总糖、还原糖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总糖与还原糖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81*).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图像识别的棉花水分状况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快速获取棉花水分信息的方法。分析了颜色参数与棉花水分含量及水分含量指数的关系,并建立了水分状况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HIS颜色系统的色调H值与棉花含水量显著正相关,而亮度I值和水分含量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GB颜色系统的G—R与棉花水分含量及水分含量指数相关性最好。以G—R参数和棉花水分含量及水分含量指数建立回归模型,预测精度分别达到了90.71%和91.02%,顶测模型分别为0.3955+0.0139(G—R)(R^2=0.7460^**)和-0.0428+0.0223(G—R)(R^2=0.8552^**)。基于图像识别技术诊断棉花水分状况是可行的,有单成为作物水分信息获取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不同干制温度导致杏干果实发生褐变、水分含量不同、质地和感官品质降低等问题,探究不同制干温度对"果汁杏干"品质的影响,以期得出杏干最佳制干温度.以鲜杏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温度(40℃,45℃,50℃,55℃,60℃)对杏进行低温烘烤,研究在不同制干温度下,杏干水分含量、生理指标及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温度在55℃时,通过维持杏干的水分含量在16%左右,可以较好地抑制杏干在干制期间总色差的升高,减缓总酸含量、抗坏血酸(Vc)含量、还原糖含量的下降,并且可以较好地维持杏干的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云南烟叶钾含量的特征情况,对2004~2008年全省12个烤烟种植区的8727个烤烟烟叶样品的不同产烟区和不同主栽品种烟叶中的钾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烤烟上、中部位烟叶样品的钾含量(w,下同)绝大部分在1.0%~2.5%之间,下部烟叶样品的钾含量绝大部分在1.5%~3.0%之间;钾含量的平均值上部为1.63%、中部为1.80%、下部为2.13%.部位间烟叶钾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下部叶钾含量显著高于中部叶,中部叶显著高于上部叶.各部位烟叶样本钾含量在州市间和品种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地州间钾含量总体是普洱市、保山市和临沧市相对较高;昭通市、丽江市和楚雄州相对较低,差异达显著水平.云南4个主栽品种烟叶钾含量上部、中部叶是红大和K326显著高于云烟85和云烟87,云烟85和云烟87差异不显著;下部叶则是K326和云烟87显著高于云烟85和红大,云烟85和红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花魔芋及多叶花魔芋生物学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多叶花魔芋与花魔芋在叶生物量、叶柄颜色、株高、叶柄长度、叶柄直径及小裂叶数上存在显著差异.多叶花魔芋的第二叶光合总色素显著高于花魔芋.多叶花魔芋的单株球茎鲜重比花魔芋提高了17.8%,而球茎葡甘聚糖含量、水分含量无明显差异.该结果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多叶花魔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重庆烟区烤烟生育期内的生态环境差异与颜色变化差异,进一步推进"渝金香"烟叶品牌的精益生产,对不同部位烤烟生长的生态条件进行监测,并对不同部位烤烟生育期的颜色变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生育期内不同部位烤烟的生育期的生态环境有较大差异;(2)烤烟在生育期内亮度(L~*)不断增加,而a~*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 b~*值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中部叶在成熟期明显高低上部叶;(3)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气温与降雨量的变化低对烤烟颜色的变化有较大程度的影响,降雨量越低,烟叶黄色越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