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辐射与组培复合育成“霞光”等14个菊花新品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辐射诱变与组织培养相结合,育成了“霞光”等14个菊花新优品种;对品种来源及形态特征进行了简要描述,并对有关育种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菊花组织培养植株再生及其后代的变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微波处理后的菊花花蕾、叶片和茎进行组织培养,获得如下结果:1.菊花花蕾、叶片和茎3种外植体均能通过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多以丛生苗的形式再生.其中,花蕾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和苗的再生频率最高,花蕾可以作为菊花组织培养的良好起始材料;2.比较不同的培养基激素成分显示,在MS 6-BA3 mg/L NAA 0.5 mg/L的培养基上菊花花蕾再生频率最高;3.从诱变育种的角度考虑,微波处理20 s对菊花花蕾的离体培养是较理想的剂量;4.在获得的再生植株中出现了明显可见的形态变异.形态变异主要有4种类型:1)花序由头状花序转变为唇形花,花、茎、叶等形态特征与唇形科的植物(如:紫苏)非常相似;2)节间比亲本长约0.5 cm左右,叶片变大,枝条分蘖能力降低;3)在同一植株上开出的花朵出现了3种不同深浅的红色,即粉红、玫瑰红、深红色;4)株形出现丛生状.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组织培养实现菊花育种和利用获得的突变体研究栽培菊花的起源和菊花花发育提供了极好的前提材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激光诱变洋葱种子的生物学研究、激光诱变洋葱种子的品种选育研究和激光诱变洋葱新品种的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3个方面综述了激光诱变洋葱的品种选育和相关理论研究进展,旨在为我国洋葱育种,尤其是激光诱变洋葱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60年代中期我国第一批农作物(水稻、小麦、谷子、大豆等)诱发突变品种问世.1983年诱变育成在生产上推广的突变品种有170个.近10年来我国诱变育种又有新发展.据1991年不完全统计,共在35种植物(农作物29种、观赏植物6种)上育成推广品种383个.粮、油、纤维、糖料、蔬菜、果木、牧草作物品种333个,其中直接利用突变体育成的262个,占突变品种的78.7%;利用突变体作亲本杂交育成的71个,占21.3%.我国育成的突变品种约占世界各国作物突变品种的1/3.  相似文献   

5.
菊花是一种重要的观赏花卉,反转录转座子在其遗传多样性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PBS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基于反转录转座子的分子标记技术,建立此标记体系可用于检测菊花品种的多样性.本研究对菊花iPBSPCR体系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佳反应体系为:引物浓度0.40μmol/L,dNTPs浓度0.40 mmol/L,Mg2+浓度1.80mmol/L,Taq酶浓度0.10U,DNA模板用量60ng,反应总体积20.00μL.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3min;95℃变性15s;48℃退火1min;68℃复性1min,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依据上述iPBS-PCR反应体系和程序,从25个iPBS引物中筛选得到2个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对8个菊花品种进行iPBS-PCR扩增,结果显示所选用引物扩增效果较好,可以应用于菊花种质资源材料的iPBS分子标记分析.  相似文献   

6.
短日处理对菊花开花及形态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具有15-17片成熟功能叶的10个具有代表性的菊花品种,自2010年8月1日起每天17:00-翌日8:00时进行为期31d的短日照处理,探索其对菊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短日照处理的供试品种花期平均提前35-40d;花径减小1.5-3cm,其中以球型品种的花径减小的最为明显;生长速率在处理10-20d时明显增加.通过方差分析,株高、叶片数和茎粗增长量在不同品种、不同处理以及不同处理时期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各因素均存在显著性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我国菊花品种形态分类研究,概述了菊花菊花品种分类的依据、方案的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菊花品种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菊花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菊花是世界上人们最喜爱的花卉之一,菊花育种家不断培育出新的品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菊花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当今菊花育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高原环境对不同药用菊花品种绿原酸、木犀草苷、槲皮素、总黄酮等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对不同生长环境下采收的药用菊花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高原环境下种植的药用菊花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槲皮素、总黄酮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药用菊花(P0.05),并且不同药用菊花品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不尽相同.结论:高原环境能显著提高药用菊花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铅胁迫对甜高粱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金属铅为胁迫因子,采用纸间发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溶液对甜高粱品种甜2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铅浓度的增加,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芽长、根芽鲜重、根芽干重、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中国菊花与世界园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了中国菊花品种形成的过程和中国菊花走向世界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使中国菊花在今日世界花卉园艺舞台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挥发油是菊花主要功能成份之一,其提取工艺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话题。介绍了菊花挥发油提取工艺的9种方法,并就各提取工艺的原理、操作流程、技术参数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提取方法、菊花品种、菊花产地与物候期均对菊花挥发油含量与成分有影响;最后对菊花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菊花挥发油的工业化提取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该项目针对菊花辐射诱变的特点,把组织培养技术导入辐射育种程序,使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开展了菊花的辐射敏感性、无性系变异、愈伤组织离体诱变、突变嵌合体分离等综合研究,总结出一套“复合”育种技术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突变频率(较常规方法提高两倍以上),扩大了变异谱,使突变嵌合体迅速分离,变异保存率提高到65%以上,育种周期缩短一半,在研究设计和育种技术上是一项突破和创新。该技术不仅适用于菊花,对其它无性繁殖植物突变育种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莫嫌老圃秋容淡,犹看黄花分外香”。深秋时节,艳丽的菊花凌寒怒放,风韵独具.菊花,又名黄花,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我国栽培菊花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菊花之名最早见于《礼记·月令》的“季秋之月,鞠有黄华”.春秋战国时的诗人屈原在《离骚》中云:“朝饮木兰之堕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那时已知落下的菊花瓣可供食用.如今菊花已广为世界各国引种,据统计,全世界有菊花一千属,二万五千多种.我国也有一百六十多属,二千余种,成为我国品种最多的花卉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多样化种质资源的利用对于培育高产和理想农艺性状水稻品种显得非常重要.在本研究中,通过研究继代时间、2,4-D浓度和不同外植体对诱变和分化频率的影响,建立了幼穗为外植体、继代培养时间为3个周期(约75d)以及2,4-D的最佳诱变浓度为4.0mg/L的体细胞诱变育种方法.然后利用该方法诱变杂交水稻亲本株1S和中9B,分别成功选育了优良矮化突变株系SV14S和SV9B,为后续的杂交育种提供了优质种质资源.这些育种成果的取得进一步证实了该水稻体细胞诱变育种方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新型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A.ferrooxidans菌)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和发展前景,然而低温是限制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紫外线低温诱变试验探讨A.ferrooxidans菌低温诱变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Fe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呈反"S"型,A.ferrooxidans菌的活性变化符合"S"型增长曲线;2)紫外线诱变可以产生适宜低温生长的A.ferrooxidans菌种,但诱变时间30 s、60 s的效果无显著差异;3)A.ferrooxidans菌的活性是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的,诱变产生的菌种并不能逆转这一生长规律;4)3个诱变温度相比较,15℃的诱变效果最佳,诱变组的Fe2+氧化率比未诱变的空白组高了14%,这也表明了A.ferrooxidans菌紫外线低温诱变的可行性,为A.ferrooxidans菌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国审小麦新品种“富麦2008”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豫麦57"为基础材料,通过辐射诱变与太空诱变选育出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逆和广适性小麦新品种"富麦2008".该品种与原始亲本"豫麦57"相比,克服了原品种黑胚率高、落黄差的严重缺陷,同时,保留了原品种的高产特性.  相似文献   

18.
对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大麦品种ZJU3获得的一个类病斑突变体(bspl1)进行了遗传和生理分析. 遗传分析结果显示,该表型由隐性单基因控制;苗期叶片生理生化分析表明,bspl1中SOD、POD以及CAT的活性较野生型ZJU3均明显升高. 通过比较bspl1和野生型ZJU3在生理生化水平上的差异,推测类病斑的产生与叶片中活性氧的堆积相关.  相似文献   

19.
以7个不同品种的菊花试管苗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 (NAA) 对菊花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0.1mg/L的NAA对诱导根的发生及提高生根质量综合效果最佳.比较了菊花试管苗扦插生根效果与试管苗在生根培养基上的生根效果,提出了菊花试管苗移栽时提高成活率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黄芪等对CP诱发小鼠染色体畸变,SCE和微核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染色体畸变、体内 SCE 技术和微核测定法研究了黄芪、当归和丹参对环磷酰胺(CP)诱变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黄芪等3种中药本身对小鼠无诱变作用;黄芪、当归对 CP 的诱变有明显防护作用,丹参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