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固液分离作为废砂浆回收的第一道工序,对整个晶硅片废砂浆回收有极大影响。本文从固液分离工艺中各个步骤出发,根据废砂浆中碳化硅型号的不同,分别优化造浆浓度、卧螺离心机操作参数及刮刀滤布型号参数;同时将卧螺排水进行二次分离,使得废砂浆综合回收率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2.
固液分离作为废砂浆回收的第一道工序,对整个晶硅片废砂浆回收有极大影响。从固液分离工艺中各个步骤出发,根据废砂浆中碳化硅型号的不同,分别优化造浆浓度、卧螺离心机操作参数及刮刀滤布型号参数;同时将卧螺排水进行二次分离,使得废砂浆综合回收率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3.
将废瓷砖破碎成细集料,代替部分普通砂配制成废瓷砖再生砂,固定水泥、砂的用量比例与稠度制作砂浆试件,进行不同废瓷砖砂掺配率、不同养护时间下的强度试验和耐久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掺配废瓷砖砂的再生砂浆较普通砂浆强度等级可提高1~2个级别,抗冻性能提高1倍以上;潜在的碱-硅酸反应危害小得多;且随着废瓷砖砂掺配率越高,砂浆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越高,后期抗冻性能越好,潜在的碱-硅酸反应越小.但普通砂浆后期具有收缩开裂的趋势,废瓷砖砂砂浆后期具有膨胀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利用废陶瓷再生粗砂对特细砂进行改性,得到废陶瓷再生混合砂,并将其用于配制再生砂浆.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水胶比、废陶瓷再生粗砂取代率和粉煤灰取代率对废陶瓷再生混合砂砂浆流动性的影响.基于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出了各因素对废陶瓷再生混合砂砂浆流动性影响的主次顺序和优选方案,并对其进行机理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了三元线性回归,得出了稠度预测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硅晶圆加工过程中通常会对直拉法制成的单晶硅棒进行线切割操作,从而得到单晶硅圆薄片,但该过程会造成较大的单晶硅材料浪费.因此,寻求各种方法回收晶体硅切割废料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加工样本与加工仪器的特性,探究了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加工回收单晶硅粉末技术的可能性,并基于这些成果调节工艺参数进行了烧结实验.通过表征观察烧结成品的表面形貌与元素组成后,可观察到其含有氧化膜与其他杂质,且该成品具有在经过优化实验步骤与进一步处理后可回收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用高位错密度N_D=10~6~10~(10)废次复拉单晶硅制作太阳电池,研究了位错对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用损伤吸杂、重掺磷及氢化处理可以消除高位错密度对太阳电池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上述方法处理,以高位错密度单晶硅制备的太阳电池,其转换效率达到了常规复拉单晶硅材料制备电池的水平,而所采用的方法并不增加工艺复杂性,从而降低了电池对原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将固体废弃物替代天然砂石可有效地促进建筑材料绿色化,本文主要研究典型废渣(如不锈钢渣和废玻璃)制备水泥砂浆的可行性.首先通过分析各类废渣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将其部分替代砂浆中河砂和水泥的途径来研究废渣砂浆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水淬钢渣砂等体积替代50%的河砂使得砂浆抗压强度提高,而两种废玻璃砂等体积替代50%的河砂对砂浆抗压强度影响不大.此外,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还建议了两类钢渣粉作为胶凝材料制备水泥砂浆的掺量.最后分析了各类废渣以砂或水泥形式制备砂浆的经济性,发现在保证砂浆性能的同时,不锈钢渣与废玻璃作为砂和水泥外掺料制备砂浆均可带来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城建设、旧城改造产生大量的建筑废弃物,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同时,我国天然砂资源日益短缺,极其需要代替品。针对以上问题,将废弃黏土砖作为砂浆细骨料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废砖骨料替代天然砂,会使砂浆的流动性降低,保水性提高。当替代率超过50%后,砂浆的流动性和保水性均不满足使用要求,必须添加一定的附加用水量;得到了M5、M10和M15砂浆的替代率与附加用水量的关系式;用废砖替代部分天然砂可以使砂浆的强度提高,且后期强度提高更加明显。M5和M10砂浆的替代率为50%时,28d强度达到峰值,M15砂浆则是25%时,达到峰值;制备M5砂浆可以采用100%废砖骨料,制备M10以上的砂浆,替代率应控制在50%以内。  相似文献   

9.
基于砂浆与骨料不同抗冲击特性,提出逐级递进射流冲击破碎废弃混凝土分离骨料方法,通过开展废弃混凝土分离骨料实验及再生骨料性能测试试验,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逐级递进射流冲击破碎废弃混凝土分离骨料方法能高效分离骨料与砂浆;与机械破碎法相比该方法制备的再生骨料残余砂浆含量显著下降(降低约80%),表观密...  相似文献   

10.
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劣。指出合理组合处理工艺,以废治废,分离废水中有用物质从而达到污染治理、节约能耗以及资源回收的目的是焦化废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王涛  刘慧刚  郝钢  郭晨  丁建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2):14434-14442
泥水盾构施工会产生大量废弃泥浆,传统的抛弃堆放不但污染环境且占用土地资源。本文依托南京长江新济洲供水廊道项目泥水盾构工程,针对江底盾构施工中的废弃泥浆,开展了将其应用于同步注浆材料的可行性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泥浆固水比、膨润土替代率和废弃泥浆黏粒含量对注浆材料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了新配制膨润土泥浆和废弃泥浆对注浆材料性能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增大泥浆固水比,可使砂浆凝结时间缩短、强度增大、泌水率和体积收缩率降低,但会导致砂浆流动性变差。相比于新配制膨润土泥浆,废弃泥浆制备的砂浆具有更优的流动性能,但存在泌水率偏大和强度偏低的问题。采用废弃泥浆替代部分新配制膨润土泥浆,则能够有效控制砂浆的泌水率增大和强度降低的问题,同时使砂浆的流动性能大幅提高;废弃泥浆黏粒含量对砂浆性能影响相对较小,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使用不同地层废弃泥浆制备的砂浆性能差异不大,故无需随地层变化而对砂浆配比进行较大调整,便于实际工程施工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在普通水泥砂浆中掺入工业废弃料粉煤灰、钢纤维和适量聚合物乳液等,拌合成高复合的水泥砂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不同的废弃掺合料,可以提高水泥砂浆的密实性,内部结构更加优化;当聚灰比为10%、粉煤灰掺量为20%、钢纤维体积掺量在0.9%时,试块的抗折、抗压强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提高钢纤维体积率可以增强试块的强度性能,并改善其延性;制作的混凝土瓦砖符合行业要求标准。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冲击能的切削破碎水泥砂浆岩块试验基础上,分析了冲击间距与切削深度的关系及其比值对破岩比能的影响,并采用GP算法对冲击切削破岩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冲击间距和切削深度对关联维数的影响.研究表明:破岩比能随冲击间距与切削深度的比值呈凹形曲线分布,当冲击间距减少时,能大幅度提高岩石的切削深度,并且存在最优的比值,使破岩比能最小.关联维数是反映破岩比能改变的灵敏度量,能直观、有效地识别冲击间距对破岩效果的影响程度,为选取最佳冲击间距,使破岩效果达到最优,提供了新的分析途径.  相似文献   

14.
建筑施工废料的数量、组成与产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施工废料主要由碎砖、混凝土、砂浆、桩头、包装材料等组成.废料数量因施工及管理情况不同,各建筑工地差异很大;建筑施工废料产生于施工的全过程,加强对建筑活动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和废料在本工程中进行回收利用,是减少废料数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糖蜜乙醇废液烧结页岩矩形多孔砖抗剪实验,分别用M5、M7.5、M10水泥砂浆砌筑30件砌体,进行抗剪试验。结果表明,对其破坏现象进行分析,其现象与普通烧结页岩多孔砖相似;由于糖蜜乙醇废液的掺入,在烧结过程中挥发使其表面粗糙,使砌体与砂浆更好的粘结,因此糖蜜乙醇废液烧结页岩矩形多孔砖的抗剪强度比普通烧结页岩大,本文建议的公式为 与规范相比,具有一定的安全度。  相似文献   

16.
该文分别将抛光砖抛光废料和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进行水泥胶砂试验研究,对比了同掺量时抛光废料和粉煤灰对水泥凝结时间和胶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抛光废料对水泥凝结时间有略微影响,同掺量时胶砂试件的抗压强度比高于粉煤灰。  相似文献   

17.
分析机械加工中使用的切削液及加工后排泄物的危害性,介绍了对有害物质控制的技术法规,讨论了改变切削方式,使用替代品及开发新型无污染切削液等无害化措施。  相似文献   

18.
Acid mine drainage (AMD)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of sulfates and metals is generated by the oxidation of sulfide bearing wastes. CaCO3-rich marble cutting waste is a residual material produced by the cutting and polishing of marble stone. In this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the marble cutting waste as an acid-neutralizing agent to inhibit AMD and immobilize heavy metals from copper flotation tailings (sulfide- bearing wastes) was investigated. Continuous-stirring shake-flask tests were conducted for 40 d, and the pH value, sulfate content, and dissolved metal content of the leachate were analyzed every 10 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arble cutting waste as an acid neutralizer. For comparison, CaCO3 was also used as a neutralizing agent. The average pH value of the leachate was 2.1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xperiment (t = 0). In the experiment employing the marble cutting waste, the pH value of the leachate changed from 6.5 to 7.8, and the sulfate and iron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from 4558 to 838 mg/L and from 536 to 0.01 mg/L, respectively, after 40 d. The marble cutting waste also removed more than 80wt% of heavy metals (Cd, Cr, Cu, Ni, Pb, and Zn) from AMD generated by copper flotation tail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