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Ca2+、PEG处理对小麦种子活力及萌发期间保护酶系统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2+、PEG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种子活力,提高种子萌发期间SOD、CAT、POD的活性.种子活力与保护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细胞分裂素,氯丙嗪对葫芦藓发育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细胞分裂素(6BA,KT)及调钙蛋白专一性抑制剂氯丙嗪对葫芦藓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促进芽的形成,而氯丙嗪抑制受其诱导的芽的形成,芽分化过程中可能有调钙蛋白的参与,但激素处理下的芽大部分不能正常发育为配子体.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番木瓜花药离体培养中的细胞学观察结果.实验表明:1)外源激素对番木瓜花粉胚的形成是完全必要的,但雄核发育的启动和多细胞花粉的形成并不要求培养基中必须有激素存在;2)番木瓜的雄核发育同时存在A-V途径和B途径,其中以A-V途径为主(占85%左右);3)番木瓜的花粉存在二型性,其小花粉的雄核发育以B途径为主.  相似文献   

4.
以抗热性不同的两个菜豆品种、两个辣椒品种和两个芹菜品种的萌动种子为材料,研究了高温胁迫对萌动种子活力和AT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三种蔬菜热敏品种的种子活力和种子ATP含量的下降率均高于相应抗热品种的。故在高温胁迫下种子活力和ATP含量的变化都可作为作物抗热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5.
萝卜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选用5种萝卜雄性不育系为材料,以相应保持系作对照,进行细胞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萝卜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有两种方式:1.475A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期之前,不产生孢原细菌,也不分化形成花粉囊,接近开花期时花药已畸形。2.262A、北京白A、春红A、134A花药发育受阻于单核花粉期。  相似文献   

6.
花粉壁是植物花粉发育、受精及抵抗外界环境伤害所不可缺少的结构.花粉壁结构复杂,其形成过程包括初生外壁的形成、孢粉素前体的生物合成和孢粉素在花粉表面的沉积,以及花粉壁内层的形成等过程.对花粉壁形成与发育具体机制的解析,迫切需要对花粉壁初生外壁、花粉外壁、花粉壁内壁形成过程中一系列功能基因及其信号转导研究的突破.综述了近年来对花粉壁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花粉壁发育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华黄芪(AstragaluschinensisL.)为材料,MS为基本培养基,设计不同浓度的NAA、2,4-D、6-BA、KT等单因子试验和不同比值的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组合试验,探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华黄芪愈伤组织形成及器官发生的效应.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单因子试验以5.0mg/LNAA、0.5mg/L2,4-D、1.0mg/L6-BA、20mg/LKT诱导效果较好,诱导频率可达100%,且生长势好.组合试验比单因子试验能更有效地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在器官发生过程中,单独使用生长素类有不定根形成,NAA效果较好,2,4-D次之.单独使用细胞分裂素类有不定芽的形成,6-BA效果较好,KT次之.组合试验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比值大时有利于不定芽的形成,反之则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应用新方法研究了巴西橡胶(HeveabrasiliensisMul.Arg.)树皮中有节乳管组织的发育过程和不同发育时期乳管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其对橡胶树产胶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有节乳管组织是由维管形成层产生的乳管原细胞分化形成的,其进一步发育可分为发育早期、成熟期和衰老期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特征.发育早期的乳管组织网状结构不完整,乳管数量少,直径、长度小,乳管间接合管数量也少.这时的乳管组织对胶树橡胶产量作用不大.成熟期的乳管组织形成了稳定且较致密的网状结构,乳管数量多,直径及长度大,接合管数量也多,是树皮中主要产胶的乳管组织.衰老期的乳管组织网状结构受到破坏,乳管组织分布较稀疏,乳管内乳胶开始凝固并逐步消失,已失去产胶能力.  相似文献   

9.
番茄幼叶或幼茎外植体在BA2mg·L ̄(-1).IAA0.2mg·L ̄(-1)的MS培养基中诱导产生大量不定芽和芽丛,将不定芽转移到IAA0.2mg·L ̄(-1)的MS培养基中,由切口直接产生大量不定根。不定芽分化过程中,5~10d之内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增强,条带增多.在进一步的发育过程中、同工酶酶谱变化较为平缓。当愈伤组织上不定芽增多时,过氧化物同工酶条带有减少的趋势,相应的强度也有所降低。对番茄组织培养中基因型的影响,以及过氧化物同工酶在不定芽分化过程中可能的作用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番木瓜体细胞胚发生及发育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影响番木瓜(Caricapapaya)体细胞胚发生、发育的一些因素.结果表明:①番木瓜无菌小苗幼根在附加NAA1.0mg/L+KT0.5mg/L+GA30.5mg/L的改良MS培养基上可诱导出大量具良好胚性潜能的愈伤组织;②愈伤组织在附加NAA0.25mg/L+KT0.25mg/L的改良MS培养基上可连续继代并得到胚性化;③在所试验的激素种类中,KT是适于体细胞胚的发育,最适浓度为0.5mg/L;④0.1%~0.3%的活性炭有利于体胚的发生、发育;⑤体细胞胚在固体培养基上完成球形胚期前的发育,在液体培养液中完成球形胚期后的发育可提高成熟体胚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The changes of kernel nutritive components and seed vigor in F1 seeds of sh2 sweet corn during seed development stage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were analyzed by time series regression (TSR)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otal soluble sugar and reducing sugar contents gradually declined, while starch and soluble protein contents increased throughout the seed development stages. Germination percentage, energy of germination, germination index and vigor index gradually increased along with seed development and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s at 38 d after pollination (DAP). The TSR showed that, during 14 to 42 DAP, total soluble sugar content was independent of the vigor parameters determined in present experiment, while the reducing sugar content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eed vigor. TSR equations between seed reducing sugar and seed vigor were also developed. There were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seed reducing sugar content and the germination percentage, energy of germination, germination index and vigor index, respectivel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eed germination, energy of germination, germination index and vigor index could be predicted by the content of reducing sugar in sweet corn seeds during seed development stages.  相似文献   

12.
以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Benth.)Briq.种子为材料,探究不同含水量荆芥种子活力差异;经过人工老化处理,比较不同含水量荆芥种子之间抗老化劣变能力差异。结果表明荆芥种子由初始含水量10.04%降至7.11%~5.88%时,活力水平较高;经过人工老化处理后,含水量在7.11%~5.88%的荆芥种子,活力指和发芽率数较高,表现较强的抗老化劣变能力;含水量为5.88%的荆芥种子活力指数最高,发芽率最高,POD酶活性较高,种子浸出液以及MDA积累量较少。降低荆芥种子含水量至7.11%~5.88%,能使种子维持在较高活力水平,利于荆芥种子的利用和长时间贮存。  相似文献   

13.
水稻老化种子活力与生理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7个自然老化的水稻品种种子生活力、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有一定差异。种子的相对电导率、种子萌发期间的呼吸速率、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也有一定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活力指标的差异与质膜相对透性的差异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呼吸速率的差异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POD和CA了活性的差异不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4.
额济纳胡杨有性繁殖失败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内蒙古额济纳绿洲胡杨种群的苗库状况、种子雨、种子生活力以及环境因子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胡杨萌生苗占更新苗的绝大多数;胡杨能够产生出大量的有生活力的种子,胡杨种子散播时间在种群内部存在异质性;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胡杨种子在落种后生活力迅速降低,(6-40)d后绝大部分种子(95%)会丧失活力。种子萌发试验表明:表土层含水量低、含盐量高、生化他感作用是胡杨种子萌发的限制性因子。由于胡杨种子属于短命种子,在其短暂的活力期内没有适宜的环境条件使之萌发,从而造成种子萌发失败。缺水所导致的种子安全萌发生境的缺失是额济纳胡杨的有性繁殖失败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27个鹅掌楸交配组合种子饱满度、生活力、发芽力等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中国鹅掌楸、北美鹅掌楸、杂种鹅掌楸平均种子饱满度、平均种子生活力分别为9.00%、5.11%,17.57%、10.76%和29.44%、16.95%.鹅掌楸种子活力种间差异明显,变异趋势为:杂种鹅掌楸>北美鹅掌楸>中国鹅掌楸;同时,同一种源不同个体间种子活力差异明显;不同交配类型种子活力差异显著,控制授粉明显优于自由授粉.  相似文献   

16.
对假色槭种子各部分浸提液的生物活性进行测定,以研究各部分抑制作用的强弱.结果表明:在假色槭种子的果皮、种皮、胚浸提液质量分数较低时,对白菜苗高、根长及简化活力指数影响较小,有的甚至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各部位浸提液质量分数的提高,对白菜的发芽率、苗高、根系生长及简化活力指数的抑制作用变得愈加显著;在各部位浸提液质量分数相同的条件下,对白菜种子萌发及生长抑制影响最大的是胚的甲醇浸提液,果皮和种皮次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植冠种子库中种子活力变化的生理生态机制,准确认识植冠种子库的生态意义。【方法】以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植冠种子库为研究对象,在果实进入成熟期后每隔一定时间从植冠种子库中采集种子,分别进行萌发测试,种子干质量、含水量、浸出液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测定,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等4种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并对种子萌发率和各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研究期内,复羽叶栾树植冠种子库中的种子先后经历了生理成熟、成熟脱水、休眠诱导和休眠解除4个生理时期;各生理时期的种子总体上在模拟的秋季变温条件下萌发最好,其次为春季变温,再次为夏季变温;完成成熟脱水的种子在植冠种子库中宿存期间始终保持着高活力水平;4种抗氧化酶的活性与模拟的春、夏、秋季节变温条件下的萌发率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且均随着种子休眠的诱导而下降,随着种子休眠的解除而升高,表明抗氧化酶在植冠种子库中种子活力的获得和保持中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并证实了种子休眠与萌发的“胚胁迫学说”。【...  相似文献   

18.
直立板幼苗活力分级法测定杉木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本文利用直立板发芽装置测定了50份杉木种子的活力。根据胚根、下胚轴伸出与否以及子叶显现的长度,将直立板上生成的幼苗分为五级。利用直立板发芽测定第20天的各级幼苗数,可以估测不同圃地条件下的田间出苗率和成苗率以及各家系种子的相对遗传活力。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研究了湿干间隙处理对辣椒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湿干间隙处理能有效抑制辣椒种子可溶性物质的外渗,增加种子内蛋白质的合成,使其芽期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高峰期提前,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辣椒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