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模型试验,在尽可能考虑与高炉相似条件下,研究了高炉内初渣流动规律。结果表明:由于高炉内存在软熔带和焦炭夹层,因而在在较强的水平煤气流。初渣带在水平煤气流的作用下产生偏离垂直方向的流动,使初渣有某种程度集中流下现象。初渣流动的偏角 θ 是无因次压力梯度(dP/dL)_g/γl、准数(Fr_l)/(Re_l)及无因次流量 L/G的函数。即偏角θ是风量,熔体比重、粘度及流量和炉料性质的函数。利用此式,分析了初渣流动的偏角θ与高炉冶炼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连二硫酸锰的热力学函数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evaporation-temperature法测定了MnS_2O_6·2H_2O和MnS_2O_6·4H_2O的分解压力,关联出这两种水合盐的脱水或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并利用这些关系式,计算得到MnS_2O_6·2H_2O的△H°_f,△G°_f,S°分别为-1991.2kJ·mol~(-1)。-1756.0kJ·mol~(-1),388.7J·mol~(-1)·K~(-1),MnS_2O_6·4H_2O的△H°_f,△G°_f,S°分别为-2637.2kJ·mol~(-1),2251.8kJ·mol~(-1),351.5J·mol~(-1)·K~(-1)。  相似文献   

3.
通过NiSO4·6H2O与4,4'-联吡啶在H2O-CH3OH混合溶液中反应,制备了配位聚合物[Ni(4,4′-bpy)(H2O)4]·(SO42-)·(CH3OH)·(H2O),并使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此配合物含有三种分别沿[100]、[010]、[110]方向排列的无限长链,并通过其配位水分子与位于层间位置的SO42-形成氢键而连接成为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4.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三种溴化重稀土甘氨酸配合物(GdBr3·3Gly·3H2O、TbBr3·3Gly·3H2O、DyBr3·3Gly·3H2O)的非等温热分解过程,用Ozawa法、Kissinger法、Achar微分法及Coats-Redfern积分法计算了配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E和A),并推断出了配合物失第1分子水、失第2分子水、脱甘氨酸步热分解反应的机理函数,其热分解动力学方程分别为:da/dt=A/β·e-E/RT(1-α),dα/dt=A/β·e-E/RT(1-α)2,dα/dt=A/β·e-E/RT(1-α)2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模型实验为基础,研究了高炉内不同熔软带形状、位置对气流分布和煤气利用的影响。软熔层之间的焦炭夹层透气性良好,气流容易通过,维持适宜的软熔层藉以形成适宜的焦炭夹层分布,会使高炉压差降低,有利于提高强度,强化冶炼过程。倒V型的软熔带结构有利于疏通中心,促进中心气流开放,形成自下而上“树枝状”的流向线分布,使炉缸工作均匀、活跃、稳定。这种结构也有利于提高冶炼强度,改善煤气利用和获得优质生铁,倒V型软熔带的顶层出现位置高时,炉内压差降低,有利于加风强化,但使间接还原区缩小;顶层出现位置低时间接还原区扩大,但可能导致压差升高和边缘过于发展。软熔带的适宜位置应根据综合冶熔条件确定,一般以始于炉身下部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由七水氯化镧与水杨酸、8-羟基喹啉反应合成多元混合配合物,并测定该合成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以及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方法:应用溶解量热法分别测定了七水氯化镧、水杨酸、8-羟基喹啉和配合物在298.15 K、混合量热溶剂(VDMF:VEtOH:VHClO4=1:1:0.5)中的标准摩尔溶解焓。通过设计热化学循环,根据盖斯定律计算了合成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以及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结果:该配合物的化学式是La(C7H5O3)2?(C9H6NO)。各物质的溶解焓分别为△sH mΘ[LaCl3?7H2O(s),298.15 K]=-96.45±0.18 kJ·mol-1,△sH mΘ[2 C7H6O3(s),298.15 K]=14.99±0.17 kJ?mol-1,△sH mΘ[C9H7NO(s),298.15 K]=-3.86±0.06 kJ?mol-1及?sH mΘ[La(C7H5O3)2·(C9H6NO)(s),298.15 K]=-117.78±0.11 kJvmol-1。反应LaCl3?7H2O(s)+2C7H6O3(s)+C9H7NO(s)=La(C7H5O3)2·(C9H6NO)(s)+3HCl(g)+7H2O(l)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91.57±0.33 kJ·mol-1。La(C7H5O3)2?(C9H7NO)(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fHmΘ[La(C7H5O3)2·(C9H6NO)(s),298.15 K]=-2076.5±3.9 kJ·mol-1。  相似文献   

7.
将 4-(2-吡啶基) 苯乙酮与 3-醛基-7-N, N-二乙基氨基香豆素缩合反应, 获得了具有α,β-不饱和酮结构的C,N-配体(1) ,再将该配体与[Ru(cycme) Cl2]2和 2,2''-二联吡啶反应, 得到了具有 α,β-不饱和酮的环金属钌配合物(2) ,并通过1H NMR, MS 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了其结构.结果表明: 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 475 nm,其摩尔消光系数达到 5.2×104 mol-1 ·L·cm-1 ; 在 PBS 缓 冲溶液中, 可选择性识别 HSO3-, 对 HSO3-检测限为37 μmol /L.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新试剂2-(4-安替比林偶氮)-5-氨基苯甲酸(AAAB),并研究与钯(Ⅱ)的选择性光度测定方法.在Tween20存在下,试剂与Pd(Ⅱ)形成2:1的红色配合物,λmax=480nm,ε =1.91×104L·mol-1·cm-1,钯在0~1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选择性较好,已用于石钯渣和Pd-活性碳催化剂中微量钯的测定,无需特别分离.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9.
焦炭的粒焦反应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单种煤焦炭和工业配煤焦炭的粒焦反应性、反应后强度与块焦反应性、反应后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并且还研究了单种煤焦炭粒焦反应性与煤质、焦炭光学组织、焦炭气孔结构参数等指标间的关系,说明粒焦反应性对煤种区分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0.
 在以BF3·OEt2作催化剂及45~47℃的反应条件下,将大过量的2-甲基-1,4萘二酚循环与香叶基香叶醇(每次保持摩尔比为10:1)在CH3NO2-正己烷两相反应体系中进行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合成维生素K2(20)的氢醌,再在催化量的FeCl3·6H2O作用下经空气氧化,以满意的收率及较高的化学选择性合成了维生素K2(20) . 同时,利用去卵巢致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参考维生素K2人体低端推荐摄入量(50μg/d)进行了动物实验剂量设计并进行了维生素K2(20)增加骨密度的营养剂量的量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每天给药 25~100μg/(kg·d),均能防止去势大鼠的骨流失,使股骨中点及远心端骨密度明显增加(P<0.05),并呈现出相应的量效关系.研究为维生素K2(20)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可能的工艺,也为提高骨密度以预防骨质疏松的人体营养补充剂量(50~100μg/d)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斜带石斑鱼在中国的养殖主要位于南方,养殖规模仍不及其他海水养殖鱼类,如卵形鲳鲹、海鲈、军曹鱼等。苗种培育成活率低是造成斜带石斑鱼养殖业发展滞后的主要“瓶颈”之一,这与石斑鱼仔鱼开口期缺乏适宜的生物饵料有关,尤其是浮游动物的缺乏。为此,文中设计了4种不同培水方式,研究其对斜带石斑鱼育苗池中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方式1中分别添加益生菌、虾片40 mL·m-3和4 g·m-3(组1),方式2中分别添加益生菌、虾片80 mL·m-3和8 g·m-3(组2),方式3中添加小球藻液2.5 L·m-3(组3),方式4中添加小球藻液5 L·m-3(组4)。每组设3个重复。育苗池规格2.5 m ×4.0 m×1.1 m(宽×长×高)。结果表明,组1和组2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种类数高于组3和组4。益生菌和虾片的添加可显著提高育苗池中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密度。整个育苗过程中。组2所含浮游动物密度维持在较高水平(1.3 × 10.5~2.1 × 10.5 ind·L-1),组1和组2中浮游动物密度要显著高于组3和组4(P≤0.05)。从实验中可看出石斑鱼育苗池中添加一定量的益生菌和虾片,可获得较丰富的浮游动物群落,为石斑鱼仔稚鱼生长提供活饵料。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四氯苯醌(CA)与N-甲基咪唑(NMIm)在CH2Cl2中的基态作用 ,结果表明二者反应形成CA与NMIm的摩尔比为1∶1的电荷转移络合物(CTC) ,并采用UV-Vis、IR、及NMR进行了表征。应用Benesi-Hildebrand方程计算得到该CTC的平衡常数KCT=6.234× 10-2 L·mol-1,及摩尔消光系数εCT=8.442× 103(L·mol-1·cm-1)。  相似文献   

13.
为了快速地确定高炉内软熔带的形状和位置,根据质量传输原理和热量传输原理,结合国内2500m。高炉检测装置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软熔带数学模型,并对莱厂2500m。高炉进行了分析,推断出了该高炉在不同操作条件下软熔带的形态,并初步分析了软熔带的形状和位置与操作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引入亲水性添加剂是改善膜聚偏氟乙烯(PVDF)膜亲水性和膜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本研究中,利用氧化碳纳米管(O-MWNTs)和聚乙二醇(PEG)及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修饰PVDF膜.对添加剂对PVDF膜的结构、渗透性能、亲水性、结晶行为等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O-MWNTs可以提高PVDF膜的渗透通量、亲水性和机械性能.当铸膜液中添加0.6% O-MWNTs和5% PEG 200或者0.6% O-MWNTs和3% PVP时,所制PVDF膜渗透通量分别达到222.9±12.5 L·-2·h-1·bar-1和 256.9±14.8 L·m-2·h-1·bar-1.添加剂PEG200可以强化O-MWNTs的分散性,并能够促进相转化过程中溶剂与非溶剂间物质交换.PVP作为致孔剂能够促进孔生长和纯水通量提高.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稀土高氯酸铕-谷氨酸配合物晶体.经热重、差热、化学分析及对比有关文献,知其组成是[Eu2(Glu)2(H2O)8](ClO4)4·H2O,单晶结构,纯度是95.06%.选用Eu(NO3)3·6H2O、L-Glu、NaClO4·H2O、NaNO3和H2O作辅助物,使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2mol·L-1HCl作溶剂,分别测定了[2Eu(NO3)3·6H2O+2Glu+6NaClO4·H2O]和{[Eu2(Glu)2(H2O)8](ClO4)4·H2O+6NaNO3+9H2O}在25℃时的溶解焓.设计-热化学循环求得化学反应的反应焓△rH =36.873kJ·mol-1,计算得配合物[Eu2(Glu)2(H2O)8](ClO4)4·H2O(s)在298.15K时的标准生成焓△1 H ,298.15K=-6584.853kJ·mol-1.  相似文献   

16.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新的Schiff碱配合物[CoL(ClO4)·3H2O(1)和MnL(ClO4)·3H2O(2),其中L是由摩尔比为1∶1的水杨醛和二乙撑三胺缩合而成的Schiff碱。1(或2)、FeSO4·7H2O和K3[Fe(ox)3]·3H2O进一步反应,生成了层状分子基磁体{[ML][FeⅡFeⅢ(ox)3]·1.5H2O}∞,其中M=Co2+(3)orMn2+(4)。红外光谱和Mo¨ssbauer谱测定结果表明,3和4具有二维层状结构,其阴离子层由[FeⅡFeⅢ(ox)3]-单元构成。  相似文献   

17.
由CoCl2 ·6H2 O与KSCN和六次甲基四胺 (HMTA)反应得到超分子化合物 [Co(NCS) 2 ·(H2 O) 2 ·(HMTA) 2 ][Co(NCS) 2 ·(H2 O) 4]·(H2 O) 2 ,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该化合物由 [Co(NCS) 2 ·(H2 O) 2 ·(HMTA) 2 ]、[Co(NCS) 2 ·(H2 O) 4]和H2 O三部分组成 ,每一个HMTA配体中仅有一个N原子与Co配位 ,剩余的三个N原子分别与 [Co(NCS) 2 ·(H2 O) 4]中的水及结晶H2 O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Co(NCS) 2 ·(H2 O) 2 ·(HMTA) 2 ]和 [Co(NCS) 2 ·(H2 O) 4]之间通过NHO氢键连接成无限延伸的线性长链 ,链与链之间、链与结晶水之间通过不同形式的氢键构成三维结构的超分子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合介绍了国外的铁矿石熔滴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及实验结果;评述了铁矿石软熔性能的各种鉴定指标;建议用软化温度(T_s),熔化温度(T_m),软熔温度区间(△T_(ms))及熔结层厚度[H(△H_m-△H_s)]作为铁矿石软熔性能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硬叶兜兰(Paphiopedilum micranthum)、带叶兜兰(P.hirsutissimum)和长瓣兜兰(P.dianthum)3种兜兰属植物的光合特性,为其种质资源保育及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3种兜兰属植物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叶片的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以及叶绿素含量,比较3种兜兰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硬叶兜兰、带叶兜兰和长瓣兜兰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分别为2.719 μmol·m-2·s-1、1.836 μmol·m-2·s-1、2.015 μmol·m-2·s-1,光饱和点(LSP)分别为578.74 μmol·m-2·s-1 、467.72 μmol·m-2·s-1、481.25 μmol·m-2·s-1,光补偿点(LCP)均较低,分别为15.65 μmol·m-2·s-1、12.79 μmol·m-2·s-1、10.34 μmol·m-2·s-1,是典型的阴生植物。硬叶兜兰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CO2饱和点(CSP)、羧化效率(CE)均显著高于长瓣兜兰和带叶兜兰(P<0.05),硬叶兜兰对CO2的利用能力更强。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表现为硬叶兜兰(58.13)>长瓣兜兰(55.12)>带叶兜兰(51.88)。3种兜兰属植物的光合能力较弱,对光的利用范围狭窄,在引种栽培时应注意增加荫蔽度。  相似文献   

20.
2005年4,5,10和12月在崇明东滩中潮带光泥滩(藻类盐渍带)内靠近海三棱藨草( Scripus mariqueter )带选择一区域,沿高程方向选取3个断面,每个断面选取了3个样点,进行了表层沉积物叶绿素a的浓度和粒径组成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中叶绿素a的浓度4,5月份较高,分别为(5.997±0.803) μg·g-1和(2.356±0.298) μg·g-1,12月份最低,为(0.571±0.091) μg·g-1;表层沉积物中细颗粒物质(<50 μm)含量从4月到12月也有减少的趋势,春季4月份最高,为(91.0±5.44)%,冬季12月份最低,为(59.8±11.95)%.对4个月份样品的叶绿素a浓度与细颗粒物质含量进行相关关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 r=0.693,P=0.012 ),表明细颗粒物质的含量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此外,由于光的限制,沉积物中叶绿素a的浓度主要分布在表层1 cm内,且海三棱藨草与光滩过渡带中光滩表层沉积物中叶绿素a的浓度远大于同高程的海三棱藨草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