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文章采用分层随机取样选取在校本科生,使用问卷对职业成熟度、自我效能感及其关系进行调查,进行t检验、F检验和相关分析,得出:在不同性别、年级和生源地的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对于职业成熟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齐啸 《创新科技》2014,(12):22-23
职业成熟度是职业心理研究的重要议题,现有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实证研究多集中于职业自我效能感方面,侧重于人们有关能力的信念。本文通过心理测量的方法,从人格发展的角度探究大学生职业成熟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统合状态、职业成熟度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专业差异不显著,年级与专业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大学生自我统合状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职业成熟度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自我统合状态总分对其职业成熟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时间分裂、权威混乱、定向迷失等因子对职业成熟度的预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采用"职业决策困难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451名大学生,结果发现:1)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处于中等水平;2)职业决策困难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学生干部任职和年级差异显著;3)职业决策困难与一般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运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施测。结果表明,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表现出“重发展轻物质”的特点;随年级增长职业价值观有上升趋势;职业价值观与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对职业价值观的重视程度高于低自我效能感者。  相似文献   

5.
研究大学生的职业倾向,不论对学生个体还是社会都意义重大.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群体中一个独特的存在,对他们的职业倾向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山东某综合大学的261名学生干部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大学学生干部自我效能感、权力感和职业倾向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20.0和Process2.16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权力感和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2)权力感、自我效能感与社会型的职业倾向呈显著正相关;(3)权力感、自我效能感与事业型的职业倾向呈显著正相关;(4)自我效能感在权力感对社会型职业倾向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5)自我效能感在权力感对事业型职业倾向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分别探讨了临近毕业时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性别、专业、生源地和年级上的差异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显著低于2001年的水平.(2)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文史类显著高于理工类,四年级显著高于三年级,不同生源地学生间无显著差异.(3)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幸福感显著正相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系数为0.201,两者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主动性人格对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主动性人格对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修订了中文版的主动性人格量表(proactive personality scale,简称PPS),对其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机制进行了探究,然后对就业情景压力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进行了验证。对120名毕业生初测中文版PPS,对另外196名毕业生复测中文版PPS、大学毕业班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及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项目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了PPS量表的信效度,层级回归分析验证了就业压力在主动性人格影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路径中的调节作用。主动性人格能够单独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15.3%的变异,主动性人格与就业压力的乘积项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3个分量表有显著预测作用,能解释4%左右的增益方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现状,进一步探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特点及影响因素,文章采用凌文辁等人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问卷》和张智勇修订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对山西省高校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总体职业成熟度和职业成熟度各因子的水平均一般,其中以职业价值最低;(2)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在是否兼职上存在差异,兼职过的学生比未兼职过的学生职业成熟度高,但是不显著;(3)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在家庭收入上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收入越高的学生职业成熟度越高;(4)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对职业成熟度有很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大学生,通过发放问卷收集调查数据,运用相关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探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学业情绪与学业倦怠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业情绪与学业倦怠整体状况良好;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倦怠之间有负向相关,自我效能感越高,学业倦怠水平越低;学业情绪在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倦怠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同伴支持、大学生情绪适应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同伴支持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适应量表中情绪适应分量表对7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情绪适应现状较好,在性别、年级、留守经历上有显著差异,女生情绪适应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老生情绪适应得分显著高于新生,无留守经历学生情绪适应得分显著高于有留守经历学生。同伴支持对大学生情绪适应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同伴支持对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情绪适应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同伴支持与大学生情绪适应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1.
林俊 《新余高专学报》2012,17(5):130-131
近年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普遍应用于教育、职业选择、组织管理等领域中,该理论的核心是克服了传统心理学的一些弊端,结合人的自我感知来研究人的动机,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从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源着手,通过以住的成败经验、他人的示范效应、社会劝说、情绪状况和生理唤起这四种不同的信息源,有效地指导大学生就业择业,旨在帮助大学生培养职业自我效能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而实现人职和谐。  相似文献   

12.
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福州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现状。方法:采用龙立荣等根据CDMSE制订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被试为福州地区的300名大学生。结果:该被试群体中,性别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水平有影响,且总体上男生高于女生;年级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水平也有影响:量表总得分上大一最高,大二其次,大...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了职业认知、环境支持对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倾向影响的假设模型,通过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获得了377份有效问卷.数据分析表明,职业能力拓展预期是对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倾向影响最大的因素,职业自我效能仅仅通过职业能力拓展预期产生间接作用.环境支持因素中,感知亲人态度的影响最直接也最强烈,也是唯一产生直接影响的环境支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专业教师通过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学习风气两个环境支持因素对就业倾向产生间接作用.旅游行业前景则通过职业认知变量对就业倾向有显著效应.研究结论对面向就业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以福州地区保险营销人员为调查和测试对象,结果表明:保险营销人员的自我效能感、职业成功感的总体状况良好,保险营销人员自我效能感、职业成功感高低与性别、工作岗位没有显著关联,保险营销人员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成功感间存在非常明显的相关性。保险营销人员的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职业成功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采用心理弹性量表、职业决策困难量表、职业成熟度量表对495名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成熟度、心理弹性与职业决策困难两两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在职业成熟度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即职业成熟度既可以直接影响职业决策困难,也可以通过心理弹性间接预测职业决策困难,要缓解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需要不断提升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和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层面理论的贵州省高校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贵州省高校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结构,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用层面理论的方法构建了贵州省高校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结构,编制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通过贵州省内6所高校1526名学生对问卷的回答印证了假设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法对皖西北地区19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在职业决策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皖西北地区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情况如下:大学生在问题解决和制定计划两个因子上存在着性别上、专业上以及学历上的显著性差异;在问题解决上,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女生,理科毕业生的得分明显高于文科毕业生;在制定计划上,本科生的得分显著高于专科生。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合理归因,以期为各高校今后更好的开展就业辅导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广大毕业生更好的结合自身情况,做出理性的职业决策。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职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11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高校教师的职业自我效能感状况总体上比较合理;2)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婚姻状况、子女情况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高校教师的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各维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初次就业个体的职业认同获得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初次就业个体在充满变革的组织与工作环境中的职业认同获得及其相关因素。对158名初次就业的组织员工采用了职业认同获得问卷、工作压力源问卷、工作经验来源问卷、自我效能信息来源问卷和中国人自我效能量表,共收回有效问卷152份。研究结果表明,职业认 同获得与工作压力源呈负相关,r=-0.476(p<0.01),与工作经验来源呈正相关,r=0.444(p<0.01),与自我效能信息来源呈正相关,r=0.407(p<0.01)。工作年限对于职业认同获得的间接效应之和为0.21,工作年限解释职业认同获得变异量的4.55%。工作年限对职业认同获得(F(2,151)=10.82,p<0.001)和角色冲突(F(2,151)=21.20,p<0.001)有显著影响,并可能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提示,个体主动的探索和努力在职业认同获得过程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543名中学生进行情绪智力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的问卷调查,探讨情绪智力与家庭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家庭环境状况对于情绪智力各分维度的预测效果不太显著,但对情绪智力总问卷的预测效果显著。建立了情绪智力与家庭环境两者之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