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考察和谐人格、社会支持、工作–家庭冲突以及自我控制的关系, 基于相关理论, 提出3种模型(简单中介模型、以自我控制为中介变量的复合中介模型以及以社会支持与自我控制为中介变量的复合中介模型), 并比较3种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简单中介模型指和谐人格、社会支持通过自我控制平行作用于工作–家庭冲突, 以自我控制为变量的复合中介模型指和谐人格与社会支持分别作用于工作–家庭冲突,以社会支持和自我控制为中介变量的复合中介模型指和谐人格通过社会支持、自我控制作用工作家庭冲突。以北京市医疗行业、金融行业、销售行业公司的200名员工为研究对象,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控制量表(SCS)、冲动性量表(BIS)和工作–家庭冲突量表进行研究。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表明, 以和谐人格和社会支持为预测变量、自我控制为中介变量、工作–家庭冲突为结果变量建立的复合中介模型拟合结果最好。自我控制在和谐人格、社会支持对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中介变量的估计值为-0.043, 95%置信区间为[-0.071, -0.022]。自我控制可以中介和谐人格、社会支持对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 以自我控制为中介变量的复合中介模型拟合结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完美主义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选取北京某设计院在职建筑设计师203名,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简版应对方式问卷以及工作倦怠量表MBI-GS进行调查,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完美主义的错误在意维度与工作倦怠负相关显著;完美主义秩序维度与工作倦怠正相关显著。回避应对在错误在意和工作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高秩序和工作倦怠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建筑设计师完美主义的适应维度与非适应维度不同于其他样本。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与工作满意度:人格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68名企业在职员工为被试,采用分层回归的方法检验了人格对于企业文化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外向性能够调节重视团队合作的企业文化对于工作满意度的影响,高外向性的员工如果知觉到企业重视团队合作就会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人情能够调节重视团队稳定性的企业文化对于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企业在设计其文化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4.
结合成就动机的期望价值模型,以感知效用和教师教学效能感为中介变量,探索中学教师希望自我与其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的关系,验证希望自我动机作用的中介模型。对7所中学的252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的量表是改编的适用于教师群体的希望自我量表、感知效用量表、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教师工作倦怠量表和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结果显示:中学教师希望自我通过教学效能感对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作用,即教学效能感是希望自我和工作投入、工作倦怠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希望自我通过感知效用对工作倦怠作用,感知效用完全中介希望自我和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但它不是希望自我和工作投入的中介。由研究结果得到如下结论:中学教师希望自我通过教学效能感提高工作投入,通过教学效能感和感知效用减少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5.
主动性人格对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主动性人格对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修订了中文版的主动性人格量表(proactive personality scale,简称PPS),对其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机制进行了探究,然后对就业情景压力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进行了验证.对120名毕业生初测中文版PPS,对另外196名毕业生复测中文版PPS、大学毕业班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及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项目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了PPS量表的信效度,层级回归分析验证了就业压力在主动性人格影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路径中的调节作用.主动性人格能够单独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15.3%的变异,主动性人格与就业压力的乘积项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3个分量表有显著预测作用,能解释4%左右的增益方差.  相似文献   
6.
核心自我评价:一个验证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国外的学者认为自尊、一般自我效能、心理控制源和情绪稳定性构成了一个更加广泛、更加基本的因素,即核心自我评价,同时发现该因素与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有较强的相关.本研究以大学生被试(n=244)为样本,检验了核心自我评价构念对中国人的适用性.研究运用了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对于华人来说该二级结构仍然稳定地存在,自我评价水平高者相应的有较高的自尊水平和自我效能感,同时更多趋向于内控,情绪比较稳定;同时还发现,4种人格倾向在性别上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成就动机对学业倦怠、学业投入的影响机制,选取3个时间点,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MS)、未来取向应对量表(PCI)、学业倦怠量表(MBI-SS)以及学业投入量表(UWES-S)对163名高中生施测,并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追求成功的动机通过未来取向应对二阶段序列机制减缓个体的学业倦怠,促进学业投入;而避免失败的动机只通过未来取向应对的预先应对阶段减缓个体的学业倦怠,促进学业投入。在实践中,需要根据个体成就动机的具体类型,采取不同的干预策略来改善其学业状态。  相似文献   
8.
选取受汶川地震影响程度不同的3个地区(汉旺、攀枝花及北京)共494名被试,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检验心理台风眼效应。结果发现,三地民众在对余震的风险认知、风险行为倾向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台风眼效应,而状态焦虑却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同时发现处于灾难边缘地带的攀枝花民众表现出最为矛盾的心理反应。最后对心理台风眼效应的情境条件和...  相似文献   
9.
探索意义缺失通过引起意义寻求影响生命意义感的中介路径,并分析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对该过程的影响。采用两个时间点的半纵向设计,在大学生群体中间隔一个月收取问卷数据,在第一个时间点施测意义缺失、意义寻求和心理需要满足量表,第二个时间点施测生命意义感量表,共追踪有效问卷156份。结果表明:意义寻求在意义缺失和生命意义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意义寻求和意义感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水平较低时,意义寻求将显著提升意义感,随着心理需要满足水平的提高,意义寻求对意义感的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0.
用实证方法初步证实了甘怡群等(2007)提出的中国人核心自我评价结构的理论构念。313名合资企业的员工完成了中国人人格七因素量表(QZPS)及一些其他问卷,结果说明中国人核心自我评价的4个维度集体自尊、善良、才干、处世态度和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等结果变量显著相关,4个核心特质在预测工作绩效方面的平均效度为0.29。因素模型的结果也显示了中国人核心自我评价的4个维度背后存在一个稳定的因素即中国人核心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