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青霉T24-2(Penicillium sp.T24-2)和灰绿曲霉EU7-22(Aspergillus glaucus EU7-22)能利用甘蔗渣进行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通过对青霉和灰绿曲霉混合培养特性的研究,确定两个菌株不适合进行混合培养产纤维素酶.分别对两个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条件进行优化,单独用青霉曲酶时糖化率为31.4%,单独用灰绿曲霉曲酶时糖化率为34.1%.对其曲酶混合糖化进行研究,当两种曲酶以1:1比例进行混合糖化时,糖化率可达51.3%.以青霉T24-2和灰绿曲霉EU7-22的曲霉混合糖化的研究国内外还未见报道,研究结果大大提高了糖化率.  相似文献   

2.
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栀子苷培养基快速筛选β-葡萄糖苷酶产生菌,其中草酸青霉产酶水平较高.通过单因素实验、均匀设计及回归分析优化了发酵培养基配比和摇瓶产酶最佳条件:麸皮4%,牛肉膏0.2%,NaCl 0.1%,CuSO40.08%,EDTA 0.2%,KH2PO4 0.2%,初始pH 7.0,装液量20 mL/250 mL,温度30℃.发酵液上清中的酶活由最初的16.80 U/mL提高到52.18 U/mL.  相似文献   

3.
在对细脚拟青霉、玫烟色拟青霉、粉拟青霉、香菇、平菇、金针菇等胆固醇氧化酶产生菌初筛的基础上,选择以产酶较高的玫烟色拟青霉作为紫外诱变的出发菌株,筛选出一株相对高产突变菌株MFEC006,其酶活达到了0.548 3 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54%,经8次传代培养,突变株性质稳定.对MFEC006菌株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得出其最佳产酶条件为:pH为6.5.温度27℃,接种量10%,摇床转速180 r/min.  相似文献   

4.
甘蔗渣是一种常见的固体废弃物,含多种营养成分,然而目前尚无有效地利用手段.研究以解脂耶氏(Yarrowia lipolytica)为发酵菌株,以甘蔗渣为唯一碳源,进行赤藓醇发酵生产.结果发现,甘蔗渣作为赤藓醇发酵碳源的最佳添加量为30.0 g/L;经优化,甘蔗渣发酵赤藓醇的最佳氮源为(NH4)2S2O8,添加浓度为3.0 g/L时,赤藓醇产量达到最高;当发酵培养基中添加60.0 g/L的NaCl所产生的渗透压最有利于赤藓醇生成.同时,添加10 mg/L的Mn2+和4mg/L的Cu2+可进一步促进赤藓醇合成.在最优条件下发酵168 h,赤藓醇的产量达到峰值18.9 g/L,产率为63%.结果表明,甘蔗渣可以作为唯一碳源发酵产赤藓醇,该发酵工艺为降低赤藓醇发酵成本及甘蔗渣再利用探究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瑞氏木霉QM9414利用蔗渣发酵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蔗渣为培养基料,通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对瑞氏木霉QM9414固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产酶条件进行了探讨.其优化的产酶条件为:甘蔗渣2.5 g,麸皮1 g,加含7.5 g/L(NH4)2SO4的Mandels营养液14 mL(干物质(g)与水(mL)的比例为1:4),调初始pH4.0,30℃发酵120 h.在此优化条件下,每克干曲产纤维素酶酶活力可达8.26 U.  相似文献   

6.
康氏木霉固体发酵生产纤维素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康氏木霉(Trichoderma.koningii)降解稻草提供工艺参数,以康氏木霉(T.koningii)N18为菌株,进行了固体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的优化。确定了康氏木霉(T.koningii)的最佳固体发酵培养条件:稻草:麸皮的最佳比例为6:2,最佳氮源为(NH)SO,碳氮比为6:1,含水量为200%,最适产酶pH为6.0,最佳产酶温度为28℃,最佳产酶时间为7d,康氏木霉(T.koningii)所产纤维素酶各组分酶活力分别为: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为321.64U.mL,滤纸分解酶活力为59.58U.mL。4 2 4-1-1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霉变对甘蔗渣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正常的甘蔗渣和霉变的甘蔗渣,对其结构、理化性质、发酵过程参数和物质去除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霉变的甘蔗渣结构被破坏,且表面存在较多的附着物和微生物。与正常的甘蔗渣相比,霉变的甘蔗渣含水量提高44.6%,可溶性糖含量降低95.4%,总氮含量提高48.6%,木质纤维素含量增加。在厌氧发酵过程中,正常甘蔗渣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最高值(3 229.0 mg/L)是霉变的甘蔗渣的3.4倍,且正常的甘蔗渣的总挥发酸(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s,TVFA)最大值为1 855.8 mg/L,比霉变的甘蔗渣高26.2%。此外,霉变的甘蔗渣总固体(Total Solids,TS)去除率比正常的甘蔗渣减少17.2%,挥发性固体(Volatile Solids,VS)去除率仅为正常甘蔗渣的56.7%,累积沼气产量和甲烷产量比正常的甘蔗渣分别降低60.6%和77.9%。综上,甘蔗渣霉变后结构遭到破坏,可溶性糖含量急剧下降,产沼气潜力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8.
通过用三氯氧磷对甘蔗渣进行改性,制备了含有强吸附能力的磷酸基团的甘蔗渣吸附剂,研究了磷酸化反应条件对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同时也测试了所制备的甘蔗渣吸附剂的一些物理性质如表面积、孔径和平均颗粒大小.在恒温及恒定pH条件下,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磷酸化甘蔗渣对Pb2 、Cu2 、Cr3 的吸附动力学,并运用3种动力学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二级动力学模型对试验数据最为吻合.所制备的改性甘蔗渣吸附剂对这3种离子的吸附量为Cr3 >Cu2 >Pb2 .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生物质垃圾中甘蔗渣的水热处理方法,以解决其难处理的问题及将其转化为有用的资源。本文以生物质垃圾中甘蔗渣为对象。对该水热转化产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和鉴定,研究了水热温度,水热停留时间和催化剂用量这三个水热条件因素对水热转化的影响。试验结果为,甘蔗渣的最佳水热转化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60℃~180℃,反应时间1.5h~2h,催化剂Na2CO3的加入量为0.1%~0.5%。生物质垃圾经水热转化生成具有芳核、羧基、羟基等多种基团的腐植酸类物质。实验结果表明,以生物质垃圾甘蔗渣为原料,采用水热转化技术制取生态腐植酸肥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实现了生物质垃圾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采自山西省的虫生真菌粉质拟青霉 990 5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旨在寻求一种能在山西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虫生真菌杀虫剂 .试验结果表明 ,IDA(虫粉培养基 )上菌落生长最快 ,菌落直径最大 ;2 0℃ 2 5℃是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 ;光照对粉质拟青霉 990 5菌丝生长及产孢量有一定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由东方肉座菌EU7-22表达的重组木聚糖酶HoXyn11A、黑曲霉BE-2表达的重组木聚糖酶AnXyn10C和商品木聚糖酶分别降解大米草半纤维素,探索其降解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发现该3种木聚糖酶最适pH值为4.5~5.5,最佳反应温度为45~55 ℃,酶用量为200~300 IU·g-1底物,反应时间为12~24 h.对比结果表明:通过黑曲霉BE-2表达的重组木聚糖AnXyn10C能够在24 h内基本将大米草半纤维素降解为低聚木糖,效率远高于商品酶和东方肉座菌EU7-22表达的重组木聚糖酶HoXyn11A.黑曲霉BE-2表达的重组木聚糖AnXyn10C是大米草半纤维素降解酶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12.
对淀粉接权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人工合成方法,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正交试验对合成诸因素作了考查,并选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将淀粉接枝共聚物作为填料所制得的塑料保持羞与含有一般无机填料的PVC(PolyVinylChloride)相近的强度性质,当淀粉基塑料遇到土壤中的微生物时,所含淀粉接枝部分可作为培养基,它比一般惯用的PVC塑两到獾母臁?  相似文献   

13.
肠杆菌CB-2的生长特性及质粒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微生物对氯苯的降解特性和生长特性,采用从活性污泥样品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肠杆菌CB-2对氯苯进行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肠杆菌CB-2在氯苯质量浓度为100mg/L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24 h内对氯苯的降解率可达81.2%;肠杆菌CB-2不经诱导抗氯化汞的能力达20 mg/L;可以耐受的氯苯质量浓度为500 mg/L,并具有较宽的底物利用范围.为确定降解基因的位置,采用苯甲酸钠法对肠杆菌CB-2进行质粒消除.实验结果表明,质粒与氯苯的降解性有关,而与抗生素的抗性无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NaClO_2/UV降解藏红T染料废水,研究染料初始质量浓度、p H、NaClO_2投加量、UV照射时间对藏红T脱色率的影响及降解过程的动力学,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出最佳条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及红外光谱分析,考察藏红T染料的矿化程度.结果表明,NaClO_2/UV能够有效降解藏红T,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单个因素对藏红T降解效果的影响顺序为:p HUV照射时间初始质量浓度NaClO_2投加量.当p H为4.45、初始质量浓度为44.02 mg·L-1、NaClO_2投加量为136.54 mg·L-1、UV照射时间为19.40 min时,藏红T的脱色率达到97.31%.  相似文献   

15.
嗜热耐盐烃降解菌Geobacillus sp.WJ-2降解原油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液蜡为唯一碳源,从大庆油田龙虎泡区块采油污水样中分离到一株高效嗜热耐盐的兼性烃降解菌WJ-2,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p..在有氧或者厌氧条件下,该菌均在45~75℃和0~10% NaCl溶液中生长良好,其最适生长温度为65℃,最适盐的质量分数为3.0%;该菌株能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生长并合成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7d,生物表面活性剂产量在好氧条件和厌氧条件下分别为19.89 g/L和11.69 g/L.薄层层析和显色反应表明WJ-2产出的表面活性剂组成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不相同.经GC气相色谱和族组分柱层析对菌株WJ-2在好氧和厌氧降解下原油组分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在好氧下优先降解较轻组分,在厌氧条件下优先降解重质组分,原油黏度分别降低71.57%和77.45%,凝固点分别降低5℃和8℃.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该菌可在一次水驱基础上分别进一步提高采收率6.96%和6.42%,可有效应用于高温高盐油藏微生物驱现场试验.  相似文献   

16.
溴氨酸降解菌对磺酸化偶氮染料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溴氨酸降解菌——鞘氨醇单胞菌QYY菌株对磺酸化偶氮染料的脱色特性及溴氨酸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对其脱色的影响.研究表明,磺酸化偶氮染料酸性大红3R厌氧脱色的适宜条件是:pH 8.0,温度30℃,外加碳源葡萄糖和乙酸钠各为4 g.L-1.当外加溴氨酸浓度为19.1~152.8 mg.L-1时,QYY菌株对酸性大红3R的脱色速率可提高0.3~1.9倍.并且溴氨酸能够促进其他磺酸化偶氮染料的脱色.连续5次向培养基中补加120 mg.L-1酸性大红3R,溴氨酸都能够促使菌株QYY快速有效地将其脱色,并且每次酸性大红3R脱色后,菌株QYY都能将溴氨酸在24 h内好氧降解.  相似文献   

17.
Rapid eutectic growth during free fall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apid eutectic growth of Sb-24%Cu alloy is realized in the drop tube during the free fall under the containerless condi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rystal nucleation and eutectic growth in the free fall condition, it is indicat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undercooling, microstructural transition of Sb-24%Cu eutectic alloy proceeds from lamellar to anomalous eutectic structure. Undercoolings of 0 –154 K have been obtained in experiment. The maximum undercooling exceeds to 0.19Te. Calculated results exhibit that Cu2Sb compound is the primary nucleation phase, and that the primary Sb dendrite will grow more rapidly than the eutectic structure when undercooling is larger than 40 K. The eutectic coupled zone around Sb-24%Cu eutectic alloy leads strongly to the Cu-rich side and covers a composition range from 23.0% to 32.7%Sb.  相似文献   

18.
以多聚磷酸(PPA)为催化剂和反应溶剂,2-丁烯酸为酰化剂,对二苯并-24-冠-8进行酰化,成功地合成了双茚满酮型二苯并-24-冠-8。产物由IR、MS和元素分析鉴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9.
电化学降解含酚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Ti/Ir2O3/RuO2为阳极,C-PTFE气体扩散电极为阴极降解模拟含酚焦化废水。利用正交实验,求出最佳操作条件。考察了苯酚浓度、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pH值等因素对苯酚去除效率的影响。对电化学降解苯酚进行动力学分析,蛄果证明了其反应为一级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以遵义钛业的废盐酸为原料浸出菱锰矿的工艺,考查了各种因素对锰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浸出时间60min,浸出温度80℃,液固比2.5:1,酸过量系数1.3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锰的浸出率可达90.14%,浸出液经过除杂结晶后,产品可以达到现行的工业级四水氯化锰的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