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道:有一位学者对中美的课堂教学作了比较,他发现美国的课堂是引导孩子发现问题,越教孩子的问题越多;而中国的课堂是着力于帮助孩子寻找问题的答案,越教孩子的问题越少。  相似文献   

2.
有一位孩子的母亲,曾多次向我讨教"纠正"孩子课堂插嘴的良方.她说:他的孩子在课堂上插嘴的事情已经有两三年了,老师向她诉说两三年了,但依然如故.  相似文献   

3.
教《风》一文,让学生仿照诗文,展开想象的翅膀,创编儿歌。发现孩子们具有丰富而奇特的联想和想象力,从而深刻领悟到:童心清纯可爱,教师要善于营造学生学习成长的良好环境,努力为孩子撑起一片教书育人的绚丽晴空。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新的教学行为、方式、手段不断端现.我们的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但发现许多音乐课堂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的非音乐活动,偏离了音乐,这就使我们有必要回头审视,音乐课堂中"音乐"在哪里?我们的孩子学到"音乐"了吗?静下心来思考,我觉得目前我们的音乐课堂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5.
北大教授曹文轩先生说:"我教自己孩子写作文,首要的就是教他会写体制内的文章.对体制内的那一套,我是非常熟悉的.我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文章在那些掌握了一套固定的写作程式的判卷人手里能够得到高分.因此,他的应试文章是写得很好的."  相似文献   

6.
李芳 《科技信息》2010,(12):273-273
课堂上孩子的手到底应该干什么?根据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儿童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孩子获取知识的方式各异。从未来儿童的发展着眼,培养健全的儿童,应该体现人文教育思想。教是为了不教,自主教育应该体现在课堂教育与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学生评教"的测量误差会显著影响到教师课堂工作质量的评定.本文主要从学生"性别"、"年级"、"专业"、"家庭所在地"、"生源地"和"学生干部"这六个人口统计变量出发研究了"学生评教"误差问题.研究发现,"学生年级"和"学生干部"这两个变量显著影响了"学生评教"误差.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在兴致勃勃中开始学说A、B、C,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内容的深化,学习要求的提高,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不断凸现,不少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日趋减退,课堂上教师感觉寸步难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及背越式跳高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因素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采用“逆教式”的教学模式,并运用诱导性练习方法对背越式跳高做了新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 教学方法1.1 选择“逆教式”教学模式背越式的教学模式,由主教式改变为“逆教  相似文献   

10.
孩子撒谎几乎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发现孩子撒谎,家长总是很气愤、很失望。大部分家长都会把它当作一件比较严重的事情。因为孩子这么小就会撒谎,家长很容易会把撒谎的成年人的所有恶劣的行为和自己孩子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大多数家长会马上戳穿孩子的谎言,并且会惩罚孩子。这让孩子认为,被惩罚的原因是谎言被父母戳穿了,而不是撒谎本身。结果事与愿违,这些孩子变得撒谎更频繁、更老练。谎言也越编越“圆满”。  相似文献   

11.
名人言,"数学是人类悟性的自由创造物".数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而创新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 数学创新的结果是数学问题.数学问题包括数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教数学就是要教如何发现、提出与解决数学问题.学数学就是要学创新观念,养成数学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掌握数学的创新知识与技能.我国数学教育长期关注数学问题的解决,并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对数学问题的发现和提出,稍有欠缺.  相似文献   

12.
以往,在每天流动着的课堂里,我们看到的大多是知识、方法、技术,在教师创作的大量教例和课例中,我们很难寻觅到生命的呼吸与跳动,处处发现的仍然是如何上课的各种技巧和方法;在每天都诞生的庞大的教育论文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是概念、术语,推理和演绎,也很少体验到生命的气息和光华.  相似文献   

13.
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物理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在"教""学""做"这3个方面做功课.在教师教的过程中,紧扣物理核心素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融合科学方法;在做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架设学-做桥梁.通过系统分析"教""学""做"的具体思路和策略,努力做到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从而构建高效物理课堂.  相似文献   

14.
余青云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3,18(3):100-100,102
从辨证的角度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的动态过程。横向可分为“教”和“学”两部分。“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纵向可分:“准备教”阶段,教师是主体,教材和学生是认识客体;“课堂教”阶段,主客体间相互交流;“教后学”阶段,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材与教师施加的影响.在教学全过程中,师生的主客体地位相互依存而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涉及的知识面广,科学性强,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新,要求教师知识量很高,但实际上科学正规教师比较少,没有交流机会不能互相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科学素养的科学课程的宗旨,追求一流的理想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阵地是教师与学生最好的地方;学习,讨论,交流,合作.如果你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科学作为一种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题,解释.科学不好教,但是如果用心,也能教好.科学课上孩子只要动手做实验,纪律就容易混乱.所以训练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是上好课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不仅仅是课程标准的执行者,实施者,课程设计的参与者,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更应该是教学过程之后的反思者.教师在课堂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应注意教后反思.  相似文献   

17.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找出一种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提高办学质量,就必须在"高效课堂"上做足文章,唯有"课堂"优质,才能真正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模式里"解救"出来。笔者认为:只有打破传统的"先教后学",改变为"先学后教",高中数学课堂才能高效。  相似文献   

18.
如何处理课堂上学生的地位、教师的作用问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在理论上要明确两个内容:一是学生在课堂上要学会什么、怎样学会?二是学生是教师教出来的,还是自己学会的?在实践上要落实两个要求:坚持“以学定教”原则,构建“先学后教”方式。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评教"工作的实践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评教”作为高等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一种基本方法,被高校广泛采用。“学评教”这种模式在我国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又应如何优化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反思问题。  相似文献   

20.
做贼心虚     
一个木匠收了许多孩子做学徒。有一天,他抽屉的钱不见了,不知是谁拿走了,所有的孩子都否认是自己干的。为了弄清事实真相,木匠把孩子们召集到了一块,发给每人一根同样长短的木棍,然后说,“你们把这些木棍收好,明天早上再拿给我,偷钱的人木棍会比别人长出一寸来。”偷钱的那个孩子害怕被发现,晚上偷偷地溜出来,把自己的木棍锯掉一寸,免得明天比别人长出一寸。第二天,大家把木棍都拿出来后,偷钱的孩子木棍比别人的短了一寸,他羞愧地哭了出来,以后再也不偷人家的东西了。[红蚂蚁的话]做贼心虚,可越掩盖越有痕迹。为了掩盖第一个错误,犯下第二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