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冬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三种病害的潜在适宜分布,从冬小麦病害发生的气象因子角度出发,利用World Clim-Global Climate Data(1970~2000年) 30年全球平均气象数据资料,通过最大熵物种分布模型,研究了三种病害的分布区域和影响冬小麦三种病害适宜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病害潜在分布的气候因子效应。结果表明:小麦赤霉病潜在适宜分布区主要分布在苏南、苏中地区,风速、温度等气象要素影响其适宜分布区;小麦白粉病的潜在分布区以苏南、苏中为主,范围较大,江苏的北部和中部地区以块状分布的形式,分散在各主要城市周围;小麦纹枯病的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苏南、苏中城市周围一带,苏北主要分布在连云港、宿迁一带。研究结果可以为江苏省冬小麦这三种病害的预防及防御提供一定的气象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是极为严重的。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对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该文基于对农业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论述,对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希望能够对提高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的水准提供积极的参考意义,助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小麦的种植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保障了国家粮食的供应需求,本文探讨了在干旱区冬小麦种植管理、施肥处理及病虫害防治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从而实现冬小麦的高产。  相似文献   

4.
根据天津市静海区1991—2015年气象数据和冬小麦产量数据,采用统计方法分离出冬小麦的气象产量序列;根据各类灾害指数与冬小麦气象产量之间的关系,筛选并分析了静海区冬小麦的大风灾害天气指数;在此基础上,结合现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构建了静海区冬小麦风灾的农业气象保险模型,确定了保险的触发值和赔付系数,为静海区的气象保险研究工作提供了范例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河南省基础地理信息、气象、作物、遥感等大量空间和非空间数据为基础,利用通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ArcGIS9.2.结合数据库管理技术和GIS二次开发语言,实现了具有冬小麦发育期推算、遥感地表温度反演、冻害指标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的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害遥感监测与评估业务系统,在河南省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小麦是世界上种植最广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小麦是新疆的主要粮食作物,约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60%,因此,加快实施石河子小麦的栽培技术研究,为粮食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是十分重要的。1播种播种期:冬小麦要求最好适期播种,不宜过早或过晚。适  相似文献   

7.
 干热风常发生于小麦开花及灌浆期,是影响华北平原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危害严重的年份可使小麦减产10%—20%左右。干热风的区划和预测预警等相关研究早已开展,基于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对灾害进行区划,是开发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模型的重要前提;而准确及时的干热风监测预警信息,可以为抵御灾害赢得宝贵时间,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如何进一步做好干热风的分区区划和预测?研究者们一直在不断开拓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在临汾地区粮食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3%,其产量丰欠波动主要受制于生育期间的温度、水分、光照时数等气象条件,本文通过对1985年~2008年冬小麦的观测数据和发育期内的气象资料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9.
详细分析了2011~2012年度冬小麦生育期间的气象条件,重点探讨了影响冬小麦生长发育、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有利气象条件,评价了气象因素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指导农业生产趋利避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华北冬小麦作物气候干旱指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农业干旱指标,降水距平百分率未考虑底墒作用,不同发育期水分对产量影响不同.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数构建了华北冬小麦作物气候冬小麦干旱指数.该指数将冬小麦不同发育阶段的水分产量反应系数应用到降水距平干旱指数中,同时量化底墒对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河南省卢氏县冬小麦历年干旱和减产率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作物气候指标负距平百分率和减产率的相关性明显高于降水负距平百分率和减产率的相关性.作物气候冬小麦干旱指数在评估冬小麦干旱时要优于降水距平百分率,将作物和气候干旱相结合能更准确地评估冬小麦干旱,弥补降水距平百分率作为农业干旱指数只涉及气候干旱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以四川地区冬小麦干旱灾害为例,利用气象数据、产量数据、地理信息数据以及农业经济等数据,在小麦作物气候适应性分区的基础上,选取灾害强度、地形、河网、作物种植分布等要素作为风险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灾害风险区划指标体系,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抗灾能力4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适用于四川省冬小麦干旱灾害的综合风险区划模型并计算风险指数,借此将四川地区划分为由高至低的5个风险等级区域.结果表明,针对冬小麦的四川地区干旱灾害风险水平具有显著的地域分布差异,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中部及西部的浅丘和中高丘陵区,此外受季节性干旱气候控制的攀西农区风险水平也较高.  相似文献   

12.
利用驻马店市和新乡市1971年—2007年气象观测资料和1981年以来的冬小麦观测资料,运用农业气象统计学和气象统计学原理,分析驻马店市小麦生长季内自然生态条件特点和作物生育需求,通过与新乡比较,寻找出驻马店市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的生态限制因子:①冬前、越冬期和春季温度偏高,对小麦安全越冬和小麦多成穗、成大穗十分不利.②播种期强降水偏多,影响小麦顺利播种;苗期降水相对偏少,对小麦分蘖和生根不利;越冬期和返青到抽穗期降水偏多,十分有利于小麦生长;但开花到成熟期降水偏多,对小麦开花授粉和灌浆鼓粒都会产生不利影响.③小麦全生育期日照时数偏少,对于长日照作物的小麦来说极为不利.尤其是从小麦开花到成熟期,日照严重偏少,直接影响小麦的结实粒数和千粒重.④以上不利气象因素导致驻马店市小麦穗数和穗粒数较少,不孕小穗数较多,单穗籽粒重和千粒重均较低.  相似文献   

13.
商丘市2013年冬小麦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玲 《河南科学》2014,(4):524-526
利用2013年商丘市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冬小麦生育期资料和同期自动气象站光、温、水气象要素,分析了2013年气象条件对商丘市冬小麦生长的利弊影响.结果表明:2013年冬小麦全生育期间出现了干旱、低温冷害、晚霜冻、雨后青枯等气象灾害,对冬小麦生长发育造成了不利影响,2013年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的影响是弊大于利.同时分析得出合理灌溉可有效预防和减轻晚霜冻等气象灾害对冬小麦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赵双巧  李晶晶 《山西科技》2011,(3):38-39,42
利用长治市11个地面观测站及2个农气站气象资料,对2010年度长治市冬小麦全生育期总的气候概况和冬小麦各生育期的气象条件进行了详尽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度冬小麦全生育期的气象条件利弊相间,但弊大于利,导致了小麦减产。  相似文献   

15.
引进内地省选育的优质专用冬小麦24个品种 (系 ) ,在石河子农科中心小麦试验田种植 ,观测其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收获计产 ,并对其中表现较好的10个品种及对照的籽粒品质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烟农19号、8901、烟麦2801在本地表现较好 ,农艺性状整齐一致 ,株高及生育期适中 ,籽粒品质优 ,产量均比对照高 ,适宜石河子垦区种植利用。  相似文献   

16.
胡莉  左艳萍  李黎  肖飞 《科技信息》2010,(20):I0349-I0352
本文从农业气候的角度出发,利用重庆长寿区1959~2008年50年的气象资料以及沙田柚各发育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通过计算、对比、分析得出了长寿沙田柚主要发育期的相关气象要素、总降水量、总日照时数.通过资料分析得出长寿沙田柚在低产差质年的气象条件是:在生长发育前期,温度偏假、日照不足或阴雨天气偏多;在果实发育期遇多降水、多阴雨天气或遇高温伏旱.并利用温度作为农业气候区划的主要因子将长寿区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四区.利用湖区、库区、河流沿岸等湿润的小气候环境可建立长寿沙田柚种植基地.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长寿区种植沙田柚及重庆其他沿长江地区发展种植长寿沙田柚提供农业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和2003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布置相关农学实验,利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Licor-6400测定了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等大量作物生理生态参数,建立了作物干旱模式,并连接区域气候模式相似文献   

18.
肖俊兰 《科技信息》2012,(25):418-418
小麦是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叶子宽条形,子实椭圆形,腹面有沟。子实供制面粉,是人类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世界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于栽培谷物的首位,以普通小麦种植最广,占全世界小麦总面积的90%以上;硬粒小麦的播种面积约为总面积的6%~7%。生产小麦最多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等。根据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个生理型,不同地区种植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9.
引进内地省选育的优质专用冬小麦24个品种(系),在石河子农科中心小麦试验田种植,观测其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收获计产,并对其中表现较好的10个品种及对照的籽粒品质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烟农19号、8901、烟麦2801在本地表现较好,农艺性状整齐一致,株高及生育期适中,籽粒品质优,产量均比对照高,适宜石河子垦区种植利用.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粮食安全问题.中国作物填图一冬小麦潜在分布是中国作物填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冬小麦潜在分布图的绘制,缓解中国粮食压力.运用CropMap系统的概念和原理,收集环境条件数据和冬小麦生长相关数据,以GIS为主要技术手段,建立起区域气象、地形、土壤等空间数据库.借助基于GIS的多标准评价(MCE),得到冬小麦潜在分布图.冬小麦在中国适宜分布区为:河南,江苏(上海),辽宁,山东,天津,陕西,四川,北京,重庆,吉林,宁夏安徽,云南,山西,黑龙江,河北,贵州,湖北,台湾,甘肃.全国最适宜种植区域的面积约374257 km2;较适宜种植的面积约1659270 km2;中等适宜种植的面积约2983960 km2.中国冬小麦潜在分布图与冬小麦实际种植区的符合度相当高,可以用来指导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农民的投资方向,消除在农业投资上的盲目性,提高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