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灾早期特性分析及影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灾早期是整个火灾过程的开始阶段,也是火灾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之一,火灾早期的研究对火灾早期探测和扑救具有重要意义.对火灾早期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利用火灾早期特性用实验台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CCD(ChargeCoupledDevice)摄像机获取火焰影像,研究表明火灾早期的影像面积持续增长,其增长规律可以用几何函数来描述.  相似文献   

2.
针对煤矿井下传统火灾探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型的火灾探测方法,阐述了对所获取的红外图像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火灾识别的过程。根据早期火灾的特点,通过提取图像序列中多个参数的火灾信息,并将量化后的火灾特征值输入支持向量机,对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器训练,再利用训练好的分类器对火灾和干扰物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探测正确率高,误判率低,抗干扰能力强,对于小样本的非线性分类问题效果较好。该研究成果对煤矿外因火灾的预防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云斐  易亮  陈洁 《科技资讯》2012,(25):253-253
通过分析大型客车的系统组成和火灾特性,将大型客车的起火原因分为电气系统故障、燃油系统故障、排气系统故障、机械故障、撞击起火和其它原因等6大类。大型客车是典型的可燃物和人员高度聚集的密闭空间,火灾危险性高、事故致灾迅速、火灾后果严重,其火灾防治应立足于预防为主、早期自救的原则,通过控制车内可燃易燃物数量、完善车内被动和主动消防设施,在初发阶段对火灾进行有效控制,以提高客车火灾中人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高大空间早期火灾试验的火源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早期火灾探测器试验的两种火源——棉绳阴燃火和木材热解火进行试验,分别从烟气运动速度、烟气温度,火源温度以及环境对烟气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早期火灾的运动规律,并为高大空间早期火灾试验选择合适的火源。  相似文献   

5.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参数矿井火灾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矿井火灾早期预测预报研究了新的方法,将矿井火灾图像与温度、烟雾、CO、CO2、O2等多个参数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对矿井火灾进行判断。依据神经网络建立的数学模型,采用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对矿井火灾进行识别。通过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矿井火灾正确识别率很高,特别是采用RBF神经网络,正确识别率达到98%以上,从而为神经网络实际用于矿井火灾识别成为可能,该方对矿井火灾早期预测预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火灾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各地区的火灾损失进行了评价,并且用聚类和相关分析的方法讨论了经济发展水平、消防投入与地区火灾损失之间的关系。对6个方面的火灾损失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通过权重反映各属性对损失的总体贡献。用聚类的方法将31个地区火灾数据在整体上按火灾损失聚成了3类,每一类的内部火灾特性相对比较接近,不同类之间的差异较大。与火灾损失的聚类做相关性分析,发现地区火灾损失同生产总值、消防基本投入之间均为正相关,由此提出了一些火灾统计与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火灾探测算法及时性与准确性相互制约的问题,提出以CO与C02体积分数的比值大小、变化速度以及加速度作为火灾过程特征信息向量,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火灾源进行模式识别.根据国家标准火灾实验要求,选取了4种真实火灾源材料和3种虚假火灾源材料进行火灾实验,实验表明利用支持向量机可以对真假火灾源进行有效识别,其识别率达到...  相似文献   

8.
易燃易爆企业火灾危险性评价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运用火灾危险辨识、评价与控制的基本原理,在对某企业进行了火灾危险源的分类、风险辨识后,利用火灾爆炸指数法对其制氧车间进行了火灾危险性风险评价,结合评价结果,给出了重点区域应列为日常火灾爆炸区进行重点管理的建议·并针对其特点提出了一种预防火灾风险的措施财产保险,最后进行了合理性分析并指出了最佳的降低企业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建筑火灾预警系统的不足之处,提出基于人工嗅觉和ZigBee技术的火灾早期预警系统,详细叙述了系统网络的搭建、智能传感器节点的设计、火灾早期识别和火源定位方式.火灾模拟实验表明,系统能有效感知并识别火灾种类,实现火源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补白     
煤矿井下图像型早期火灾探测研究王媛彬,马宪民(西安科技大学电控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摘要:针对煤矿井下传统火灾探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型的火灾探测方法,阐述了对所获取的红外图像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火灾识别的过程。根据早期火灾的特点,通过提取图像序列中多个参数的火灾信  相似文献   

11.
遥感技术在森林火灾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森林火灾后的TM影像 ,应用最佳波段监督分类法、第三主成分分量 (PC3)滤波阈值法和IHS变换法对罗源县境内的历年森林火灾信息进行提取 .通过对比发现最佳波段监督分类法和PC3滤波阈值法的森林火灾信息提取精度较高 ,而IHS变化法效果较差 .同时还分析了影响精度的原因 ,提出利用地形、地理特征来提高火烧迹地信息提取精度的观点 .  相似文献   

12.
充气膜结构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大空间结构,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在防火方面的研究缺相当缺乏。本文基于火灾燃烧模型理论,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DS对典型充气膜结构的火灾温度场的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单一火源在不同位置的膜面温度场分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距离膜面较远的火源条件下,其空间纵向温度分布较均匀,而环向温度分布梯度却比较悬殊;距离膜面较近的火源条件下,纵向和环向温度分布梯度都相对较小,温度相对较为均匀。本文的研究可为人员安全疏散和进一步的结构力学性能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前期大量试验采集的火灾气体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找出能够代表火灾整体特征的过程特征信息.通过体积分数曲线拟合分析,提取出体积分数、速度和加速度估值等火灾特征信息参量,建立适合于火灾早期探测的学习向量量化(LVQ)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对比分析证明,该算法比传统火灾探测器报警时间提前3~21 min,且对于真假火灾可进行准确识...  相似文献   

14.
机械排烟条件下建筑火灾烟流特性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基于网络模型的建筑物火灾烟流特性预测系统的研究背景,发掘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作出改进.在原有的烟气流动网络模型基础上,对装有送风机或排风机的开口计算式进行改进,利用拟合出的计算式代替原有的负质量源计算式,实现网络模型装有机械排烟系统时烟流特性的联立求解.对重庆大学自主开发的烟气流动模拟软件进行改进后,可以实现建筑物在机械排烟时的火灾烟流特性模拟.  相似文献   

15.
中庭式大容间建筑功能和结构复杂,一旦发生火灾,易造成巨大损失,通过对中庭式大空间建筑的特点及其发生火灾时烟气流动特性的分析,对对应于火灾现象的火灾探测器进行了分类,并综合比较几种常用火灾探测器的探测性能,适用场合及产生误报警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充分考虑探测器性能、建筑空间形状、火灾特点及可能发生的危险,能合理应用于中庭的火灾探测器选用方法,用一个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对于准确、及时地探测火灾并报警、从而减少损失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探测技术,对火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气体体积分数进行探测和定量分析,并对现场实测数据的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平稳化处理和AR(p)模型(自回归模型)建模.通过对模型参数在相平面上的分析,提取早期火灾发生过程中的特征信息,建立一种及时的火灾探测、报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地铁列车火灾安全疏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地铁列车的火灾安全疏散性能,利用Pyrosim火灾数值模拟软件,结合真实材料的物理化学参数,对地铁火灾的毒害气体和能见度分析,确定满载乘客的单节车厢应满足的最低转移时间。模拟地铁火灾真实的疏散场景,进行大规模疏散演练实验,探讨了人群实际转移时间和相关注意事项。利用Pathfinder疏散模拟软件,针对站台疏散和隧道疏散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隧道火灾的火羽流特性,验证半敞开式隧道采用自然通风模式下发生火灾时是否安全,在已建成的半敞开式隧道中设计并实施了全尺寸火灾试验,得到了半敞开式隧道火灾的烟气温度变化规律和烟气纵向蔓延数据.用OriginPro7.5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拟合,得到隧道火灾烟气温度随着离开火源距离纵向衰减的规律;结合火灾动力学分析建立了预测烟气逆流距离的理论模型.根据隧道火灾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预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建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全尺寸火灾实验结果验证了李开源和H.Kurioka等人建立的隧道火羽流模型及其计算公式可以用于半敞开式隧道自然通风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监测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是CO)来探测火灾逐渐成为火灾探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各种现有的气体传感器灵敏度比较低,不利于火灾的早期报警,利用基于光声原理的复合气体探测技术来进行火灾探测,能极大地提高探测器的灵敏度。将CO和CO2的检测结合起来,可降低探测器的误报率,有利于提高早期报警。  相似文献   

20.
煤矿胶带火灾救灾决策的研究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桥煤矿依据救灾决策支持系统的预防为主的原因,利用火灾特性实验室模拟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远控防火门自动控制技术,进行矿井火灾救灾决策计算模拟研究,结果证明付诸实施后,提高了矿井抗灾救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