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壳寡糖及低聚壳聚糖在农业上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寡糖和低聚壳聚糖是甲壳素.壳聚糖系列产品的高级产品,具备水溶性好,生物活性高.功能作用大,易被吸收等突出特点,在医药、环保,食品、农业等领域应用广泛。本文对壳寡糖及低聚壳寡糖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固沙先锋植物红柳为原料,经蒸汽爆预处理,采用纤维素酶法水解制备低聚木糖和纤维低聚糖。将100g红柳于温度200℃、维压时间3 min条件下蒸汽爆破处理,蒸爆液中获得8.74 g低聚木糖,低聚木糖得率49.80%。红柳蒸汽爆破物料在用碱量25%(以Na2O计)、固液比1∶6(g/m L)、硫化度30%、160℃电加热油浴锅中处理90 min,木质素脱除率96.20%,纤维素回收率82.80%。蒸汽爆破-硫酸盐处理红柳于底物质量分数5%、50℃、p H为4.8条件下,经酶用量为20μmol/(min·g)的低β-葡萄糖苷酶活力纤维素酶三段水解24 h,纤维低聚糖得率49.03%,纤维素酶对纤维低聚糖的选择性60.09%。蒸汽爆破预处理适用于红柳制备低聚木糖,三段水解技术有利于预处理红柳渣制备纤维低聚糖,选择性高。  相似文献   

3.
探讨基于斑马鱼模型的低聚果糖及低聚异麦芽糖对肠道蠕动的促进作用。选用发育正常的5 d的斑马鱼幼鱼,各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低聚果糖和低聚异麦芽糖溶液,培养24 h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对斑马鱼肠道蠕动次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25~500 mg/mL的低聚果糖和低聚异麦芽糖均对斑马鱼肠道蠕动有促进作用,蠕动次数与浓度成正相关性。相同浓度条件下,低聚果糖较低聚异麦芽糖促进斑马鱼肠道蠕动的作用更明显。采用斑马鱼动物模型可实现促进肠蠕动药物的早期、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4.
果胶是植物中一种复杂的酸性分支多糖,降解可产生果胶寡糖.研究表明,不同的果胶来源和提取方法对果胶的结构、理化性质和功能有不同的影响;处理方法和条件不同,果胶降解的产物及功能也会大不相同.果胶及其寡糖的研究是膳食纤维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因此,就果胶的来源、分离提取、理化性质以及果胶寡糖的制备和功能特性等进行综述,着重论述果胶及其寡糖的功能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对低聚木糖的脱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HAC型粉状活性炭对酶解低聚木糖液进行吸附脱色,研究了活性炭的用量和酶解低聚木糖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脱色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酶解低聚木糖中含有少量不能被HAC型活性炭所吸附的色素物质,活性炭对色素的吸附率高于对低聚木糖的吸附率,并且对色素的吸附属于典型的“Langmuir”型等温吸附,以2.5g/L活性炭吸附16.0g/L酶解低聚木糖时,色素的吸附率可达到89.9%,低聚木糖的吸附率为14.7%。  相似文献   

6.
低聚果糖豆粉是以优质大豆为原料,加入新型甜味剂一低聚果糖,经精选、烘干、灭防、杀菌脱腥、配料、浓缩、喷粉等一系列程序加工而成。由于传统大豆粉添加了蔗糖。蔗糖热值大易导致人体肥胖,同时对糖尿病患者也极为不利。而低聚果糖豆粉是以低果糖为甜味刺,由于低聚果精不仅保持了蔗糖的良好甜味特性,更主要是它特殊的生理功能。首先,低聚果糖是水溶性纤维素,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只能被杨道细菌吸收利用,故其热值低,不会导致肥胖。同时,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也是一种良好的甜味剂。其次,低聚果精对肠道中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乳…  相似文献   

7.
低聚木糖和其它低聚糖(低聚果糖、乳果糖、异麦芽糖)一样,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功能性低聚糖之一。在发达国家,功能性低聚糖可替代或部分替代蔗糖而广泛应用在饮料、乳制品、调味品和糖果等食品中。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都产生大量的玉米芯、棉籽壳、甘蔗渣等农业废弃物,这些弃物中含有丰富的木聚糖类半纤维素,然而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因此,开发利用这一大类半纤维素制备低聚木糖,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主要介绍低聚木糖在食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拓展热解酸化蔗糖制备低聚焦糖的应用领域,分别考察了不同温度下干法与湿法制备的低聚焦糖的pH值、特征吸收、褐变程度、糖含量、抗氧化性,并分析了低聚焦糖的主要成分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干法工艺制备的低聚焦糖的pH值先升高后缓慢降低,湿法工艺制备的则逐渐降低;干法工艺制备的低聚焦糖的特征吸收及褐变程度均上升,湿法工艺制备时则在160℃达到最强,分别为3.151和2.128;两种工艺制备的低聚焦糖的总糖含量逐渐减少,还原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抗氧化性增强;低聚焦糖主要成分为蔗糖、蔗果三糖等低聚糖,以及少量的葡萄糖、果糖等;低聚焦糖的热裂解产物主要有呋喃、呋喃酮、吡唑、吡咯烷、醛、烯和酸酐类.  相似文献   

9.
富硒大豆蛋白经过酶解、超滤、调配、杀菌等工艺,制备成富硒大豆低聚肽口服液,分析了产品中的硒含量、大豆低聚肽含量及氨基酸组成,其中硒含量2.45 mg/100 ml,大豆低聚肽含量(分子量1000 D以下)达到638.25 mg/100 ml,含有Se-Cys在内的19种氨基酸,研究结果为富硒大豆低聚肽产品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青春双歧杆菌体外代谢低聚木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酶法制备和以高温降解制备的低聚木糖体外对青春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以及双歧杆菌代谢低聚木糖的规律。结果表明:以酶法制备的3 g/L低聚木糖为碳源时,菌体浓度在18 h达到最大值0.43 g/L,增殖了3.73倍;以高温降解的3 g/L低聚木糖为碳源时,菌体的浓度24 h时达到最大值0.19 g/L,增殖1.16倍。酶法制备低聚木糖增殖效果优于高温降解低聚木糖。在代谢过程中发现青春双歧杆菌优先利用木二、木三糖,在利用聚合度3以上的低聚木糖的同时会释放出阿拉伯糖和木糖。青春双歧杆菌对木二、木三、木四、木五和木六糖利用率分别为94.00%、50.00%、83.87%、60.87%和48.28%,其代谢产物主要是乳酸、乙酸和丙酸。  相似文献   

11.
蔗渣木聚糖酶解过程中,木聚糖酶添加量、酶解pH、温度、时间及因素间交互作用均对低聚木糖得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设计方法,通过分析优化所选指标与低聚木糖得率间函数关系模型,得到最优酶解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3.68%、酶解pH5.33、时间6 h、温度47.31℃。理论低聚木糖得率85.32%,平均聚合度2.24。在酶添加量3.7%、酶解pH5.3、时间6 h、温度47℃实际验证下,低聚木糖得率为82.04%,略低于理论数值,平均聚合度2.28。  相似文献   

12.
α-烯烃是重要的原料,乙烯低聚是合成α-烯烃最主要的方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乙烯低聚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锆、铁、镍金属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复合酶酶解蔗渣木聚糖制备低聚木糖的方法。【方法】采用混料试验设计中的单纯形质心方法对木聚糖酶 A,木聚糖酶B和α-L-阿拉伯糖苷酶3种酶进行配方设计试验,以低聚木糖得率为评价指标。【结果】低聚木糖得率的最优酶复合配比为木聚糖酶 A 39.5%,木聚糖酶B 25%,α-L-阿拉伯糖苷酶35.5%,在此条件下预测低聚木糖得率为85.20%。【结论】该配比能显著提高蔗渣木聚糖酶解效率和低聚木糖的产率。  相似文献   

14.
膳食纤维的保健作用及其新产品开发前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膳食纤维的功能、合理食用膳食纤维、常见食物中膳食纤维的含量以及国内外膳食纤维食品研究的动向进行了探讨.研究资料表明,不同食物膳食纤维含量不同;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尤其在防治冠心病、胆结石、糖尿病、癌症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疗效;每人每天最适合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为20~25g,其来源为粗粮糙米、蔬菜、水果、藻类食物等.同时根据国内外研究动态,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研究在木聚糖酶定向酶解纯木聚糖及木聚糖碱抽提液制备功能性低聚木糖时,酸和缓冲溶液调控底物的初始pH对低聚木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聚糖酶在pH5.0左右的活力最高;酸调控纯木聚糖底物的低聚木糖得率低于缓冲溶液调控的低聚木糖得率,但两者相关不大;而当底物为木聚糖碱抽提液是,由于木素的存在,两种调控方式的低聚木糖得率相差较大,酶解液出现浑浊状态;酸调控纯木聚糖,木聚糖碱抽提液时,低聚木糖得率最高的初始p  相似文献   

16.
借助荧光猝灭可以观测和研究导电高聚物与富勒烯之间的电子转移效率及机理.但对链长较短的低聚噻吩(2T~7T)来说,由于不能避开富勒烯的吸收范围而仅对低聚噻吩进行选择性激发,从而导致获取的猝灭率失实.给出了富勒烯吸收作用对荧光猝灭效率影响的校正方法、物理模型和数学推导过程.校正后,在低聚噻吩/富勒烯混合液中荧光光谱波形轮廓与低聚噻吩溶液中荧光光谱波形轮廓的一致性,证实了该校正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低聚木糖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秀江  王秋菊  张怡玮  向凌云 《河南科学》2010,28(10):1269-1273
将720只罗曼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在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低聚木糖,使之占饲料的质量分数为0.01%,0.02%,0.03%,并设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饲料中低聚木糖质量分数为0.01%组、0.02%组的产蛋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每日平均产蛋总重均极显著高于其它各组.蛋品质比较分析表明:在蛋壳强度、蛋黄比色、蛋壳质量分数、哈夫单位等方面差异不显著,但蛋壳明显增厚,蛋黄含量增加.饲料中低聚木糖质量分数为0.01%和0.02%的试验组比空白对照组分别提高商品蛋鸡38.76%和31.85%饲养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了洞悉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光致电子转移机制,利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低聚噻吩(分别包含2个,4个和6个噻吩)与富勒烯(碳60,70和碳84)混合液中的荧光猝灭.研究结果表明低聚噻吩/富勒烯混合液中的电子转移效率依赖于低聚噻吩的链长及富勒烯的电子亲和力,并与基于Weller方程计算获得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凝胶过滤层析在低聚木糖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聚丙烯酰胺凝胶Bio-Gel P-4和Bio-Gel P-2为分离介质,对低聚木糖进行二次分离,分析了凝胶过滤层析分离低聚木糖的规律。结果表明:采用Bio-Gel P-4一次分离可获得木二糖、木三糖、木五糖、木六糖和木七糖组分的纯度分别为98.18%,88.54%,97.52%,78.80%和86.67%;HPLC分析表明,低聚木糖中阿拉伯糖基质量分数为14.75%,其中木二糖和木三糖组分不含阿拉伯糖基;以Bio-Gel P-2为层析介质对木三糖组分进行了二次分离,可将木三糖组分的纯度从88.54%提高到94.19%。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生物活性物质-低聚半乳糖的生理功能及生产方法,并对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