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成了一种新的含N和S的高分子铑配合物,通过运用红外光谱和XPS电子能谱测试手段,分析表征了配合物存在的NRh配位键和SPh配位键,发现高分子配合物中除了形成配位键的N和S外,还含有未参与配位的N和S;同时发现,这些未配位的N和S在该高分子铑配合物中能发生分子内取代反应,这一独特性质有助于提高该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一种新的含N和S的高分子铑配合物,通过运用红外光谱和XPS电子能谱测试手段,分析表征了配合物存在的N→Rh配位键和S→Ph配位键,发现高分子配合物中除了形成配位键的N和S外,还含有未参与配位的N和S;同时发现,这些未配位的N和S在该高分子铑配合物中能发生分子内取代反应,这一独特性质有助于提高该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氢键,氢桥键,氢配位键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氢桥键、氢键、氢配位键的共同特性,指出了氢键,氢桥键,氢配位键都是氢键,氢桥是氢键作用过程的基本形式,氢键,氢桥键,氢配位键是桥氢受两端基团作用力不同而引起的不同的氢键作用结果,并用氢桥键理论解释了一些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缬氨酸/水杨醛合成Schiff碱,进一步合成镍配合物,并对其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 i(Ⅱ)配合物中,配位数为6,成双聚体结构;相对荧光强度在486 nm达到最大,发出蓝绿光;因为金属离子的微扰,将引起配位体吸收波长和强度的变化;变化与成键性质有关,与配位键结合,紫外吸收变化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氢桥键、氢键、氢配位键的共同特征,指出了氢键、氢桥键、氢配位键都是氢键,氢桥是氢键作用过程的基本形式,氢键、氢桥键、氢配位键是桥氢受两端基团作用力不同而引起的不同的氢键作用结果.并用氢桥键理论解释了一些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Fe3O4磁流体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P(AA-co-HEA)]处理纳米Fe3O4粒子,制备了以配位键结合的分散稳定的磁流体。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核磁共振谱(NMR)对P(AA-co-HEA)的分子量和共聚物两组分的含量进行了表征,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 is)和磁性能测量系统(M PM S)对P(AA-co-HEA)/Fe3O4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处理后的Fe3O4粒子粒径为10 nm左右,共聚物中丙烯酸组分通过配位键结合在Fe3O4粒子表面,悬浮液分散稳定并且具有对外磁场快速响应的特点,其复合材料还具有超顺磁性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函数计算方法,得到FeSx(x=1-6)同分异构体及FeS2的晶体结构,并对其分子结构与稳定性、光谱性质及晶体结构性质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发现,FeSx和晶体结构中铁原子均带部分正电荷,硫原子均带部分负电荷;铁可与不同比例的硫原子形成配位键,并有很强的结合能。随着硫原子比例的增加,配位键伸长,结合能增大。晶体结构数据计算值与实验测定值吻合较好。计算结果可为锂插层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函数计算方法,得到FeSx(x=1~6)同分异构体及FeS2的晶体结构,并对其分子结构与稳定性、光谱性质及晶体结构性质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发现,FeSx和晶体结构中铁原子均带部分正电荷,硫原子均带部分负电荷;铁可与不同比例的硫原子形成配位键,并有很强的结合能.随着硫原子比例的增加,配位键伸长,结合能增大.晶体结构数据计算值与实验测定值吻合较好.计算结果可为锂插层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以8-羟基喹啉(Hoxine),邻菲罗啉(Phen)为配体,在无水乙醇中合成了稀土(Eu3 ,Tb3 ),三元固态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摩尔电导率等实验,确定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Phen)(Oxine)2Cl.H2O(RE=Eu3 ,Tb3 ),红外光谱表明配合物中存在RE-O和REN配位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在钇络合物中由于范德华能与配位键能之间的平衡而产生配位键长的变化。每个配位原子在一个由它的配位键势能与相邻配位原子的范德华势能所组成的综合势阱中运动。这就是配位键长的综合模型。  相似文献   

11.
用量子化学INDO方法研究了La和Nd胞嘧啶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结果表明稀土对配位键的主要贡献来自其5d轨道,6s、6p次之,4f轨道几乎不参与成键,配位键为共价性。胞嘧啶的成键作用不只限于配位原子,而是扩展到配体整体,电子向稀土中心迁移是依靠共轭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凝胶法合成了碱土金属—粘液酸配合物的晶体.样品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研究,确定了该类配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粘液酸的两个羧基和四个羟基均能参与配位键的形成,而中心离子 Ca~(2+)、Sr~(2+)、Ba~(2+)与配体粘液酸的配位状况存在着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稀土与丙氨酸作用形成固体配合物的研究文献虽有报道,但用稀土硝酸盐与丙氨酸作用形成固体配合物的工作尚未见文献报道,其红外光谱也未见文献报道.本工作测量了La,Ce,Pr,Nd,Sm,Eu,Gd,Tb,Dy,Ho,Er,Yb,Y 等13种稀土硝酸盐与丙氨酸配合物的 FT-IR 光谱,对其主要红外吸收带进行了归属,并对配合物配位键的性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着重讨论该类晶体材料电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优化,发现由某些不同类型的配位键构成的八面体构型和四面体构型的配合物均有可能具有一定的倍频效应。  相似文献   

15.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对细胞色素c和脱辅基细胞色素c在不同的φ(乙醇)溶液中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乙醇对细胞色素c的α-螺旋二级结构影响很小,而对血红素配位的影响十分明显,可导致血红素Fe-Met80配位键断裂,另一方面,乙醇对脱辅基细胞色素c有明显的结构转换诱导作用,在φ(C2H5OH)=0.55(乙醇/水)溶液中,脱辅基细胞色素c的α-螺旋结构含量可以达到全蛋白的89%,研究结果表明:负电荷微环境的诱导对脱辅基细胞色素c的结构转换并不是必要的,改变溶剂与脱辅基细胞色素c之间的疏水和氢键相互作用力也可以诱导脱辅基细胞色素cα-螺旋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在6-31G水平上研究了CH3和CF3取代吡啶吡唑硼配合物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在基态平衡构型的基础上通过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了其光谱性质.结果表明:氟代甲基吡啶甲基吡唑硼配合物(2b′)的配位键略强于甲基吡啶氟代甲基吡唑硼配合物(2b);二者的中心B原子对分子的结构不但起支撑稳定作用,还可以作为电子桥传输电子;当取代基交换位置时,苯环和吡唑环都可以作为空穴传输基团,电子传输基团仍为吡啶环,配合物的主要跃迁都属于配体内部的π→π*跃迁类型.  相似文献   

17.
稀土与甘氨酸作用形成固体配合物的研究工作已有许多。但用稀土硝酸盐与甘氨酸作用生成固体配合物的工作尚未见文献报道,而红外光谱的研究也未开展,本工作在水相中制得了La、Ce、Pr、Nd、Sm、Eu、Gd、Tb、Y共9种稀土硝酸盐与甘氨酸固体配合物,测量了配合物的FT-IR光谱,对其主要红外吸收带进行了归属,同时也对配合物配位键性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 Y、La、Ce、Pr、Nd、Sm、Eu、Gd、Dy、Ho 十种丙酮酸稀土化合物的 FT-IR 光谱,对400-2000cm~(-1)的主要红外吸收谱峰进行了归属.400-200cm~(-1)有三个随稀土原子序数递增峰位向高频率位移的谱带,指认为M-O 伸缩振动吸收峰。它们的红外光谱表明,丙酮酸以酸根形式采用螯合桥式三齿方式配位,并且某些谱峰有裂分或拓宽现象。配位键以离子键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19.
在DFT-B3LYP/6-31G(d)水平上对1,4,7,10-四(2-羟乙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及其钠配合物[Na(thecl2)] 的七配位和八配位两种构型进行优化与简正频率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构型能量相近,都可能在实验中得到;在配位键的强度上,Na 与侧臂O的配位键明显强于Na 与母环N的配位键,其中Na 与侧臂O的配位键键能随键长增大而减小,而Na 与母环N的配位键强度主要由孤对电子的指向和参与配位的轨道的能级决定.  相似文献   

20.
酸性介质中有机含氮化合物抑制铁腐蚀的结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化学极化电阻法研究了某些有机合氮化合物抑制铁腐蚀的结构效应.根据缓蚀剂分子中取代基的类型、数目和空间取向,以及配位体N上电子与铁空d轨道形成配位键的强弱,解释了有机合氮化合物的结构对其缓蚀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