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RoboCup仿真2D足球比赛中,防守模型是关键技术之一,加强在对方进攻关键区域上的防守可以有效阻止对手进球,针对RoboCup仿真2D球队防守策略难以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球队进攻关键区域优化防守策略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比赛过程中的日志文件进行解析,使用数据挖掘方法提取动作链和传球热力图解释了球队进攻有侧重点的合理性,利用比赛过程中球的位置分布对球场进行了更合理的动态的离散划分,在每个离散区域中采用自适应参数的密度聚类算法来计算球队进攻关键区域,并且依据这些区域和进攻过程中的重点球员设计了防守策略;实验部分依据防守策略优化了底层代码,结果表明:对进攻关键区域进行重点防守能有效阻止对方的进攻,同时也验证了进攻关键区域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杨广映  杨善晓 《江西科学》2008,26(5):774-776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行为的足球机器人系统:主要包括基本行为器和进攻、防守模块的设计与实现。采用双层的决策系统,主动完成知识提取并确定机器人协同任务的特性,使整个系统具有智能体的特征。计算机仿真技术给机器人球队提供“学习”能力,在计算机上建立模型、开发比赛策略,反复试验后可将成功的策略移植到实际的机器人球队上进行比赛。  相似文献   

3.
马占科 《科技信息》2007,(13):199-201
本文通过对2002-2003赛季CBA常规赛14支球队的26轮比赛的主客场技术统计研究发现:CBA各队在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等方面在主客场比赛中表现出不同的现象。极强的球队在主场比赛中进攻技术的发挥较之客场没有突出的优势,防守技术运用较之客场上不存在主场优势;极弱的球队主场进攻和防守技术发挥主场不优势明显;中间档次的球队主场进攻和防守技术的发挥上有着很明显的主场优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攻防转换节奏的加快,攻击性防守已经越来越被篮球界各方面所认可和重视.成功的防守是顺利转入有序进攻的一种十分有效的致胜手段.本文从心理因素、运动素质、技术、战术等方面对影响攻击性防守质量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江颉 《科技信息》2012,(3):407-407,380
在篮球比赛中进攻和防守是两大组成部分,进攻的目的在于突破防守,投篮得分;防守的目的在于防止和破坏对方的进攻,并力图从对手手中将球夺过来转守为攻,可见防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比赛的成绩。本文提出了防守无球队员的动作方法及技术运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参加第11届全运会女子垒球决赛的11支运动队在进攻、防守等各方面的技术进行统计,对比分析江苏女垒在本届全运会中:整体击球能力较弱,没有进攻尖子队员;进攻战术运用比较灵活;在把握进攻机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投手王兰具备了一名优秀投手的基本素质,年龄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很大,其他投手较弱;防守成功率还有潜力可挖。建议:重点提高全队击球能力,建立"强棒群",进一步提高防守成功率,培养更多优秀投手。  相似文献   

7.
基于力学的足球一对一防守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足球比赛中无论是强队、弱队,进攻型的或是防守型的,防守始终是其最重要的战术部分之一,可以说成功的防守是一半的胜利、本文从持球进攻队员的进攻线路入手,通过对足球比赛中进攻队员的进攻线路和球的运动规律的分析,建立单个防守队员防守能力的数学模型,研究球的飞行线路,结合防守队员防守能力得出了一对一防守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王健 《科技信息》2011,(16):265-265
足球守门员除了镇守球门外,还要协助防守队员控制禁区,组织和指挥全队的防守与进攻。因此,在足球比赛中守门员是一名特殊的、举足轻重的人物。本文分析了足球守门员防守与进攻的重要性,分析了足球守门员在比赛中防守与进攻意识的各种表现,提出了加强和提高守门员防守与进攻意识的训练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足球比赛中无论是强队、弱队,进攻型的或是防守型的,防守始终是其最重要的战术部分之一,可以说成功的防守是一半的胜利,本文从持球进攻队员的进攻线路入手,通过对足球比赛中进攻队员的进攻线路和运动规律的分析,建立单个防守队员防守能力的数学模型,研究球的飞行线路,结合防守队员防守能力得出了一对一防守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的方法,对参加第30届奥运会男子篮球赛的12支参赛球队的综合攻防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对中国队的全部5场比赛进行分析,并与竞争对手和四强队攻防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属于攻弱守强,攻守很不平衡的球队;中国队进攻能力与竞争对手和四强具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得分、进攻篮板球和助攻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中国队得分点单一,进攻点少,中近距离对抗中的进攻能力欠缺,内线得分弱而杀伤力不够,快速行进间得分能力低下,内外线衔接不好,整体进攻节奏比较慢,在强对抗的攻击性防守下进攻组织进攻单一而乏力;中国队防守能力整体弱于竞赛对手和四强队,中国队攻转守快速退防速度慢,快攻和内线失分较多,防守的能力欠缺、攻击性不够,防守体系整体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中国队强对抗能力较弱,表现为缺乏对抗意识,技术的对抗性不强;中国队破对手紧逼防守的能力不力。  相似文献   

11.
如何量化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威胁概率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网络安全攻防对抗的本质可以抽象为攻防双方的策略的相互影响。防御者所采取的防御策略是否有效,不应该只取决于其自身的行为,还应取决于攻击者和防御系统的策略。执行攻击的决定是在攻击收益和被检测可能带来的后果之间进行权衡,防御者的安全策略主要取决于对攻击者意图的了解程度。本文提出一种博弈攻防模型,量化了威胁的可能性,构建了一个风险评估框架。根据成本效益分析,笔者定义了制定支付矩阵的方法并分析该模型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网络博弈中攻防双方拥有信息的不对称性,考虑攻击者据此伪装合法用户隐蔽攻击的情况,研究提出了平台动态防御的信号博弈策略.从平台动态防御原理入手,分析了网络攻防博弈关系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基于对访问者类型的推断等要素,构建了平台动态目标防御的信号博弈模型,提出了信号博弈的攻防收益量化指标,给出了信号博弈流程及均衡求解方法.通过示例和仿真分析,演示了信号博弈策略的求解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在攻击者类型先验概率信息已知的前提下,防御方的信号博弈策略及迁移方案,其期望收益与实际收益最终误差不超过2.7%,理论收益计算方法正确有效;较无差别平台迁移策略,信号博弈策略实际收益最终高出96%,表明该策略能够改善防御方对攻击方信息的不对称性,实施针对性的平台动态防御.  相似文献   

13.
针对平台动态防御中节点选择迁移的复杂性,设计了基于系统先验信息的单阶段静态博弈策略。从平台动态防御原理分析入手,结合攻防双方博弈关系和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防御需求,构建了单阶段静态博弈模型,提出了攻防效用关键参数和完全信息博弈流程,通过示例给出了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仿真结果表明,经过1 000次攻防博弈实验后,防御方实际收益为4.403×10~4,攻击方实际收益为-1.625×10~5,所提策略能有效阻截网络攻击,防御方期望收益为4.324×10~4,实际收益偏差约1.8%,新策略的收益远高于无差别迁移策略,可解决传统平台动态防御中成本高、防御收支不平衡和节点迁移有效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数据集中环境下不确定性较高,当前私密信息安全攻防方法不能有效解决攻击意图和策略随机性高的问题,无法保证私密信息的安全性。为此,提出一种新的数据集中环境下云计算中私密信息安全攻防方法,将云计算平台划分成应用层、应用接口层和基础层,给出详细结构。依据博弈模型的要素,建立开放式云计算网络攻防博弈的一般模型。介绍了云计算中私密信息安全攻防收益量化的相关定义,把私密信息安全攻防对抗看作零与博弈,在某种博弈状态下,获取私密信息攻击者和私密信息防御者的期望收益函数,令攻击者期望收益最小,防御者期望收益达到最大化,以获取私密信息安全攻防双方的最佳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保证云计算中私密信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到当前网络安全存储算法普遍存在的防御策略集收敛性不足,抗攻击性能差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攻防混沌度边界预警机制的网络安全存储算法。根据网络供给侧进行混沌度边界建模(网络供给侧-需求侧边界预警模型),提高安全边界对攻击集合的匹配程度,增强防御资源的合理利用;随后,基于防御资源需要动态攻击集合的问题,引入马尔科夫边界攻击者集合收敛机制,实现对最高强度-次高强度攻击行为的两次预警,有效提升网络安全防御的纳什均衡解,进一步降低了防御成本,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安全存储性能。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当前网络安全存储领域使用较广的峰值强度映射过滤算法(Peak Intensity Mapping Filtering Algorithm,PIMF算法)、超线性纳什维度均衡策略算法(Superlinear Nash-Dimension Equilibrium Strategy Algorithm,ND-SES算法),本文算法在资源受限条件下能够实现混沌度高级别预警,降低防御成本,改善了误比特率及丢包率性能,具有更高的抗攻击峰值带宽及二次冗余带宽性能。  相似文献   

16.
每球得分制对中国男排技战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球竞赛规则的每次修改 ,对排球技战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每球得分制的实行 ,无疑也会促进排球技战术的创新和提高 .本文分析了每球得分制对排球技战术中一攻及防守反击的成功率、发球的攻击性与稳定性以及攻防的均衡性等方面所提出的新要求 ,找出了中国男排目前与这种新要求之间尚存的差距以及为赶超世界强队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诱骗技术是对传统网络防御手段的有效补充,通过将网络攻击者引向伪造的、虚假的信息资源,达到保护网络中真正有价值信息资源的目的.本文介绍了网络诱骗技术的原理,并利用NDIS底层驱动来实现网络数据包的截获,防范外部对本地主机的入侵,为发现攻击和阻断攻击也提供了相应的工具和技术.  相似文献   

18.
针对动态防御平台中的服务器最大可暴露时间难以确定的问题,利用模糊控制相关理论与技术,设计了可以确定虚拟服务器最大可暴露时间的模糊控制器,在保证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跳变引起的防御成本最小化。假设防御者清楚状态攻击面,且攻击者不能在某个时间段内完成攻破。首先从平台层移动目标防御原理入手,计量出系统攻击面的数学期望,再对各虚拟服务器的系统漏洞进行定量分析,并将此2个指标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在保证系统安全的状况下,最后计算虚拟服务器的最大可暴露时间,为切换虚拟服务器过程中确定时间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攻击机对地攻击WSEIAC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有效分析攻击机的作战效能,在航空武器性能指标基础上,以突防敌地面防空火力为作战背景,从实战角度提出了攻击机对地攻击的WSEIAC模型及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给出了效能评估的基本过程并进行了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充分考虑了影响武器效能的多种因素,客观的描述了攻击机对地作战的实质,能够为作战指挥人员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网络设计出发,假设网络的设计者同时承担网络防御的任务,针对网络设计、防御和攻击发生的所有时序关系,系统研究设计者根据每个阶段攻防结果所实施的设计动态。针对网络设计者建立了全局最优准则,即多阶段动态网络设计情形下设计者面对策略攻击或随机攻击时的支付总和最大化原则,而假设网络攻击者致力于阶段支付最大化的结果。论文的主要贡献是给出了动态网络设计、防御和攻击所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