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层由电导率不同的岩层组成,因电导率不同而划分的地层界面定义为地层电导率界面,准确判定地层电导率界面对测井资料的精细解释有很大帮助.文章以Doll几何因子为理论基础,推导出地层电导率界面附近感应测井的视电导率对地层深度导数的表达式,据此得到了该导数曲线在单一地层界面附近的变化形态和在薄层附近的变化形态,给出一种利用感应测井资料划分地层电导率界面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准确划分单一地层界面,对薄层的划分也有很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2.
地层电导率不同的岩层组成,因电导经不同而划分的地层界面定义为地层电导率界面,准确判定地层电导率界面对测井的精细解释有很大帮助。文章以Doll几何因子为理论基础,推导出地层电导率界面附近感应测井的社电导率对地层深度导数的表达式,据此得到了该导数曲线在单一地层界面附近的变化形态和在层附近的主化形态,给出一种利用感应测井资料划分地层电导率界面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准确划分单一地层界面,对薄层的划分也有很高  相似文献   

3.
感应测井的实部视电导率(也叫R信号)与虚部视电导率(也叫X信号)构成复视电导率。在给出这两种视电导率定义之后,利用解析解和数值模式匹配法计算了几种地层的感应测井的两种视电导率响应曲线。得出的主要结论有:虚视电导率对实部视电导率起一定的趋 肤效应补偿作用;虚部视电导率的探测深度大于实部视电导率;井眼对实部视电导率的影响较大;实部视电导率的纵向分辨率估于虚部视电导率;当线圈系穿过的地层磁导率有变化时,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在半空间测量水平放置阵列感应测井仪器线圈系误差的理论和方法,给出了误差校正图版和误差校正公式;讨论了半空间中均质地层电导率对仪器常数刻度值的影响。将阵列感应测井仪器水平悬挂在距地面两个不同的高度处,根据预先确定出的背景信号与信号差之间的关系,可以在无需知道地层电导率的情况下确定出每个单元阵列不同输出曲线的线圈系误差。计算结果表明:若线圈系距地面高度较高,且地层电导率值较小,则地层对仪器常数刻度值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5.
采用递推方法得到柱状成层各向异性介质(横向各向同性)中并矢Green函数的解析表达式。该表达式可用于模拟柱状成层各向异性地层中任意点源(包括电流源和磁流源)的响应,地层数目可以任意,源点和场点的位置可以在任意地层中。利用上述表达式模拟含金属心轴和绝缘保护层多分量感应测井仪器在有井眼和侵入带各向异性地层中的响应。为提高模拟精度,考虑各分量线圈系的具体形状。将金属心轴作为一层介质处理,既可以考虑其电导率有限,也可以考虑其电导率为无穷大的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共面线圈系具有与共轴线圈系完全不同的响应特性。共面线圈系的响应特性更为复杂,对钻井液电导率、侵入带电导率、地层电导率、地层各向异性的变化更为敏感,且在很多情况下其响应会随这些参数的变化出现符号改变。此外,由于共面线圈系的同一响应可对应各向同性地层或各向异性地层的不同电导率,从而使得对测量数据的解释处理变得复杂。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估表面粗糙度对微波频段金属表面等效电导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模型的粗糙金属表面等效电导率数值计算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首先基于电导率梯度模型,将粗糙金属表面等效为电导率渐变的若干光滑薄层的叠加;其次基于电磁波在薄层内的损耗及薄层间界面的传输特性,对粗糙金属表面的总损耗进行数值计算并获取等效表面电导率;最后运用替换端板谐振腔法对不同粗糙度的黄铜样片在8.98、10.78GHz进行表面电导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0.1~3μm的均方根粗糙度范围内,等效电导率随粗糙度增加而减小,且基于梯度模型的等效电导率计算方法所得理论预测值相比于已有理论更符合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考虑到了线圈系的有限尺寸情况下,详细计算了半空间垂直放置阵列感应测井仪器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和仪器常数刻度值,讨论了半空间中均质地层电导率对仪器常数刻度值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背景信号(包括实部和虚部信号)和仪器常数刻度值均随发射线圈高度的增加而单值减小,若发射线圈距地面高度较高,且地层电导率值较小,则地层对仪器常数刻度值的影响可以忽略.论述了在半空间测量垂直放置阵列感应测井仪器线圈系误差的理论和方法,给出了误差校正图版和误差校正公式.将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垂直放置在距地面两个不同的高度处,根据预先确定出的背景信号与信号差之间的关系,可以在无需知道地层电导率的情况下确定出每个单元阵列不同输出曲线的线圈系误差.  相似文献   

8.
石油测井设备对地层液体进行测量,以确认地层的含油情况和进行采样分析。地层液体的电导率是一项重要的测试指标,对分析地层液体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测井过程中提取液体的通道有高温高压高腐蚀性的特征,所以非接触测试方法是最好的选择。本文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测量方案,可以通过电磁线圈互耦测量液体的电导率。  相似文献   

9.
含油气泥质砂岩导电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温度下对不同矿化度的含泥质岩石电阻率进行了实验测量 ,以Waxman Smits模型为依据 ,系统地研究了泥质砂岩的导电特性 ,同时讨论了地层温度、泥质含量、地层水矿化度对阿尔奇参数和Waxman Smits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泥质砂岩电导率与地层水电导率不完全呈线性关系。当地层水矿化度较低时 ,两者呈非线性关系 ;当地层水矿化度较高时 ,两者为线性关系。泥质岩石电导率与地层水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受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 ,阳离子交换容量越大 ,不同温度下电导率曲线分开度越大。对于Waxman Smits模型 ,地层因素、胶结指数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视电阻率增大系数I 、视饱和度指数n 基本不受泥质和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 ,其关键是要准确地确定与粘土有关的平衡离子的当量电导B以及岩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QV 和地层水电阻率Rw。阿尔奇参数是受温度、泥质含量、地层水电阻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关于电阻率测井边值问题的解法,从电流守恒这一条件出发得出了两个积分方程,其中一个和Al'pin在1964年得出的相同。本文重点放在另一个积分方程上。与Al'pin的方程不同,它的未知函数是电位本身,而不是边界面上的电流源分布。给出了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一泥浆电导率为σ_m的井穿过一电导率为σ_1的无限厚地层,其结果与理论值一致;第二个例于是一泥浆电导率为σ_m的井穿过电导率分别为σ_1和σ_2的两无限厚地层,其结果与Schlumberger的电模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的理论推算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藉最小热阻力法则和比等效导热系数相等法则,提出了用求复合材料的等效热阻及其限区来确定该复合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的方法,导出了推算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的普遍式和一些具体式,给出了复合物中各组分的导热系数、容积比、相互组合的形状及取向等因素对等效导热系数影响的一些具体算值,将球堆积床的等效导热系数本文算值与已知实验数据作了比较,二者吻合良好。精度优于Eucken方程。  相似文献   

12.
有效砂岩输导层是指经历过油气运移的砂层,据油气显示和油气包裹体识别有效砂岩输导层,同时结合烃源岩的分布、砂层的空间位置以及构造背景来分析有效砂岩输导层的分布。结果表明:高邮凹陷有效砂岩输导层具有分带性和分层性的分布特征:在北部斜坡带,阜一段主要分布在其顶部砂层段,具"广而薄"的特点,阜三段主要分布层段从内坡带向外坡带逐渐抬升,内坡带全段分布,而在中、外坡带集中在中上部的砂层段;在断裂带,戴一段主要分布于阜四段有效烃源岩分布区内,而戴二段分布较局限,主要沿油源断层分布,具有"窄而厚"的特点。高邮凹陷有效砂岩输导层的分布受沉积相带、构造背景、有效烃源岩的分布以及源岩与输导层接触关系、油源断层、区域盖层和辉绿岩的侵入等多种因素控制。有效砂岩输导层控制着高邮凹陷斜坡带油藏的分布位置和层位,有效砂层的顶面形态控制了油气优势运移路径,有效砂岩输导层、有效烃源岩和输导动力场的优势配置控制油气富集。  相似文献   

13.
TiC颗粒对CaO-SiO_2-MgO-Al_2O_3-TiO_2炉渣电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交流阻抗谱法测定了含有不同的TiC颗粒含量和粒度的CaO SiO2 MgO Al2O3 TiO2拟五元炉渣在1633K时的表观电导率·根据炉渣的交流阻抗谱,提出了合理的等效电路;根据表观电导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估算了1633~1693K温度范围内TiC含量和粒度不同的炉渣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炉渣体系的表观活化能随TiC颗粒的含量增高及粒度减小而增大,而对TiC质量分数为0 5%的炉渣其表观活化能随TiC颗粒粒度减小而稍有减小;在1633K时,炉渣体系的表观电导率随TiC颗粒的含量增高及粒度减小而减小,而对TiC质量分数为0 5%的炉渣其表观电导率随TiC颗粒粒度减小而稍有增大;在163...  相似文献   

14.
在室温下,研究了聚醋酸乙烯酯(PVA_c)与NaSCN,聚醋酸乙烯酯——乙烯共聚物(EVA)与NaSCN在摩尔比分别为2∶1,1∶1,0.5∶1的络合物膜,及聚环氧氯丙烷(PECH)和NaSCN,在金属∶氧原子(M∶O)摩尔比为1∶1,1∶4,1∶8的络合物膜的导电性能。在不同温度时,对环氧氯丙烷——环氧乙烷共聚物(PECH-PEO)与LiClO_4,环氧氯丙烷-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PECH-PEO-PPO)与LiClO_4的M∶O,分别为1∶2,1∶4,1∶8,1∶10,1∶12的络合物膜的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PECH-PEO,PECH-PEO-PPO与LiClO_4络合体系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15.
龙门山中段清平叠覆式飞来峰的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飞来峰构造的角度对龙门山中段的清平飞来峰构造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其具有勺状的底滑面,与周围地体在地层层序、构造特征上均有很大差异,应归为飞来峰构造,且该飞来峰具有多层叠置的特点.根据其边界断层、物质组成、变形特征等进一步将清平飞来峰划分为五层,是目前发现的龙门山飞来峰带中层数最多的飞来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测井信息及地质参数的各种组合、变换和数字放大技术,确定出14个评价和识别地层油、气的“敏感性”参数。它们可以拉开油、气、水层之间差异,从不同角度反映油、气、水层特点,从而为人工智能计算杌软件系统提供了基本参数,有良好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郯庐断裂带鲁南段新元古界石旺庄组的震积岩序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郯庐断裂带鲁南段新元古界石旺庄组碳酸盐岩地层中,鉴别出一套震积岩,其主要类型为液化方解石脉、同沉积褶曲、震碎角砾岩、海啸岩等。经过分析,这些现象是地震作用形成的震积岩—啸积岩序列,该序列为地震原地相和海啸异地相震积层组成的双层结构,两层之间被震积不整合面所分隔,因而为鲁西新元古界的地层对比增添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孤岛油田中一区馆5段隔夹层划分与展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依据孤岛油田中一区的地质特点,处理了区段内1 000余口井的测井地质资料,对分布于研究区段的隔夹层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研究,共划分出8个砂层组、17个单砂层.7个隔层和9个夹层.对隔层展布及砂体单元内夹层的分布进行了描述,并对隔夹层与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在G2,G5,G6和G7下部单元的顶部剩余油富集程度高.主力油层馆532,531和541夹层分布密度和分布频率较小,剩余油饱和度较低,但可采剩余油绝对数量较大;馆51、馆52、馆542、馆55、馆56夹层分布密度和分布频率值较高,剩余油富集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在对淮北地区马家沟组碳酸盐矿床区域分布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测试了矿区不同矿层的主要化学成分,对比了不同矿点各矿层的厚度变化和矿床的岩石化学组成,指出了3个矿层的厚度从北西向南东方向逐渐变薄的基本特征,以及3个矿层的主要化学成分CaO含量在剖面上,自下而上由高变低和MgO、SiO2含量由低变高的互为消长的规律。研究探讨了淮北地区马家沟组碳酸盐矿床的成矿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