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的甲酸、乙酸、丙酸和丁酸相对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器温度35℃;Ion Pac AS11-HC型分离柱(250 mm×4 mm),Ion Pac AG11-HC型保护柱(50 mm×4 mm),柱温30℃;KOH淋洗液梯度洗脱,KOH浓度0~17.0 min时1.0 mmol/L,17.1~25.0 min时30.0 mmol/L,25.1~30.0 min时1.0 mmol/L;流速为1.2 m L/min时,甲酸、乙酸、丙酸和丁酸能够达到分离要求,其检出限分别为0.004、0.005、0.004、0.005 mg/L。4种有机酸在0.2~3.0 mg/L范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在0.999 1~0.999 5范围内。将0.2、1.0 mg/L的标准溶液重复进样11次,甲酸、乙酸、丙酸、丁酸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精密度较好。对水样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显示甲酸、乙酸、丙酸、丁酸的回收率均在95.3%~98.7%之间。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梭状芽孢杆菌L一Ⅱ代谢利用有机酸和醇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梭状芽孢杆L一Ⅱ能很好地利用乙酸、丙酸、丁酸以及乙醇和丙醇。当以乙醇和乙酸为底物时,其主要产物为了酸和己酸;当以乙醇和丙酸为底物时,其主要产物为戊酸、庚酸;当以丙醇和乙酸为底物时,其主要产物为丙酸、戊酸、丁酸以及己酸。  相似文献   

3.
建立并优化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22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分离效能高,线性回归相关系数均大于0. 998,检出限为0. 1~0. 8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2. 1%~11. 7%,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1. 2%~114. 3%。方法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对地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洛美沙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检测了洛美沙星.探讨了背景电解质溶液的种类、浓度、添加剂以及操作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选择6.0 mmol/L乳酸- φ =5.0%乙醇为电泳介质,分离电压26.0 kV,在2.5 min内可实现洛美沙星的分离检测.在优化条件下,洛美沙星的线性范围为5.0~120.0 μg/mL,检出限达1.0 μg/mL.在该条件下,胶囊中的辅料不干扰测定,可成功测定胶囊中的洛美沙星,方法快速、简便,样品回收率98.2%~101%.  相似文献   

5.
建立基于悬浮固化液相微萃取预处理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SFODME-HPLC-FLD)用于两种植物生长素(吲哚丙酸和吲哚丁酸)的分析. 实验考察各因素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确定最佳条件:50 μL十二醇(纯)为萃取剂,20.0 mL样品溶液(pH 3.0)、0.25 g·mL-1 NaCl、26 ℃、1 800 r·min-1条件下萃取10 min. 结果表明,SFODME技术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66%,检测限为0.01 ng·mL-1,线性范围为0.02~60 ng·mL-1,加标回收率大于84.3%. 方法快速、稳定、环境友好,适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硫酸铁铵催化合成羧酸环己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硫酸铁铵能够代替硫酸用作酯化催化剂。研究了 NH4 Fe(SO4 ) 2 · 1 2 H2 O催化合成乙酸环己酯的反应条件 ,当乙酸、环己醇和硫酸铁铵的摩尔比为 1∶ 0 .44∶ 0 .0 2 ,以环己烷为溶剂 ,回流分水 6 0min,乙酸环己酯收率达 87.2 % ,在相同反应条件下 ,合成了甲酸环己酯 (收率为 6 8.5 % )、丙酸环己酯(收率为 5 9.4% )和丁酸环己酯 (收率为 2 1 .6 % )。  相似文献   

7.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白藜芦醇与白藜芦醇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以苄基三甲基碘化铵为内标测定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方法,在优化的分离条件下,两者在7 min内可基线分离,检出限均为1.25×10-4g/L,线性动态范围分别是4.88×10-4g/L~0.31 g/L和5.37×10-4g/L~0.34 g/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5.44%和97.75%.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测定新药UP0044中甲醇、乙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苯、四氢呋喃、乙酸7种有机溶剂含量的方法,以确定它们在药物中的残留量和比例.实验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以DB-624色谱柱(30m×250pm×1.4μm)对样品进行分离,采取程序升温,载气为氦气,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显示:在各色谱条件下,7种溶剂的线性良好(R^2〉0.99),平均回收率为90%~110%,RSD为1.2%~8.8%,最低检出限0.9×10^-8~1.69×10^-4;所测试的4批样品中除甲醇、乙醇有检出外,其他溶剂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9.
为了高效、快速检测农田灌溉水中阴离子,建立利用离子色谱并结合固相萃取技术测定F-、Cl-、3NO-、24SO-4种离子的方法.讨论淋洗液浓度和流量对离子保留时间和分离度的影响,并优化出最佳色谱条件.结果表明:针对此类样品,选择淋洗液浓度4.5,mmol/L Na2,CO3/0.8,mmol/L NaHCO3,流量为1,mL/min作为最优分离条件.4种离子的检出限为0.002~0.048,mg/L,精密度小于2%,回收率为93.79%~104.30%.该方法简单、可靠,适用于农田灌溉水中多种阴离子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种用于食醋中可能残留的甲醇和乙醇的顶空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并讨论了各种条件对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氢火焰检测器检测,甲醇和乙醇能够完全分离,线性良好,方法检测限分别为8.91mg/L和7.28mg/L,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31%和3.01%,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9%~94.2%.测定了6种样品中的甲醇和乙醇含量,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基本上能满足食醋中甲醇和乙醇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苏里格庙气田苏6井区研究对象,结合本区的地质和测井资料,通过对该区40口井的现场资料的研究,重点研究了气层的识别方法,介绍了密度中子包络区间法,孔隙度重叠法,给出了多个解释实例。这些方法对识别低阻气层仍然是成功的。经过试油资料的验证,这些方法在识别气层方面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2.
用γ-Fe_2O_3和LaFeO_3作为补偿材料制作了集成补偿式气敏元件,气敏特性的测试结果表明,集成元件的特性与补偿材料、工作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褚开智 《山西科技》2008,(1):116-117
文章通过分析煤层瓦斯的形成、瓦斯在煤层中的储积与运移及影响瓦斯储积与运移的因素,阐述了瓦斯灾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城市燃气管网的天然气置换工作,包括置换前的管网普查、设施改造,置换中的方案编制、操作方法、安全与风险控制,及置换后全线检查、户内巡查、管网测压等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介绍煤气与液化气的基本知识、论述法医检案理论、引证日常检案案例,以求掌握并胜任此方面的检案工作。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工业废气处理的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利用研究高气压微空心阴极辉光放电的成果,设计了一款能够用于工业废气处理的气体消毒装置,对该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装置对工业废气中的甲烷清除达到70,苯清除达到90,消毒效果相当好。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三通道并行、双检测器检测、阀切换以及柱反吹技术,实现了乙烯裂解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氮气和氧气以及C1~C6烃类组分的快速分离,利用外标法和归一化法相结合对各组分进行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和定量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理论分析及矿场实践表明,页岩气藏采用传统渗流模型预测的产量总是比实际产量低,经典的达西渗流定律
不再具有适应性,需要建立能准确描述页岩介质气体流动行为的数学模型。目前针对页岩气藏的渗流模型基本都是
对传统黏性流动的校正或者在黏性流动模型上简单的附加分子流动项,忽略了黏性流与分子流中间流态的问题。考
虑页岩介质中可能存在不同流态,建立了描述页岩气藏的流动分析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页岩储层的孔隙越小、气体
分子摩尔质量越小、地层压力越低,气体流动越倾向表现为微观流态,表观渗透率与达西渗透率的比值越大。模型可
解释页岩气藏生产时实际产量高于达西模型预测产量,该研究对于指导页岩气藏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贺西矿高瓦斯综采工作面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过程,测定方法和计算方法进行阐述,并确定贺西矿3#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煤层透气性系数、钻孔瓦斯衰减系数等参数,这些基础数据是煤矿进行防治瓦斯和防突工作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理想状态下气体方程式,导出了在密闭容器中按任意质量比例进行混合不同气体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执行机构,以确切实现气体置换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