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影响Fe3O4磁性流体的磁性能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化学沉淀法制备的 Fe3O4 微粒经表面活性剂包覆后悬浮于载液中得到了磁性液体。通过对其中 F e3O4 微粒的粒径、分布均匀性分析和磁性液体饱和磁化强度等磁性能的测试 ,阐述了磁微粒量及其平均粒径、表面活性剂等主要因素对磁性液体的磁性能影响 ,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2.
导向药物用纳米Fe3O4磁性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先生成Fe3O4微粒,再将其分散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中的方法制备了纳米级Fe3O4磁性粒子.通过双层表面活性剂包覆可使Fe3O4磁性粒子稳定分散于水中而不聚集.在反应溶液pH值为11~12,温度为60℃及油酸钠为第1层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第2层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制备了粒径为36nm的Fe3O4磁性粒子.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溶液pH值和表面活性剂是影响Fe3O4磁性粒子稳定性、粒径和饱和磁化强度的主要因素;利用XRD和IR证实了Fe3O4磁性粒子中存在Fe3O4和表面活性剂结构.所制备的纳米级Fe3O4磁性粒子可用作导向药物的磁载体.  相似文献   

3.
CoFe2O4磁性液体冰冻前后的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Massart法制备CoFe2O4磁性液体的方法。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测量CoFe2O4微粒的结构、粒径,表明微粒粒径呈对数正态分布,平均粒径为12.76nm,平均晶粒粒径为11.15nm。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在室温下测量CoFe2O4微粒的磁化曲线和体积分数为1%、1.2%、1.5%的磁性液体冰冻前后的磁化曲线。结果表明,磁性液体饱和磁化强度明显小于等量磁性微粒的饱和磁化强度?准VMps,冰冻后磁性液体的饱和磁化强度大于冰冻前磁性液体的饱和磁化强度。其原因是,磁性液体中存在块状、链状、环状团聚体,其中块状和环状团聚体导致饱和磁化强度降低;在磁性液体冰冻过程中,由于水分子的作用环状团聚体破裂成链,使压缩参数?酌变大,导致冰冻后磁性液体饱和磁化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4.
纳米磁粒子能否与硅油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是制备硅油基磁性液体的关键。阐述了用共沉淀法制备的粒径约14.2nm的镝铁氧体磁粒子,经不同的表面活性剂修饰后分散于二甲基硅油中,根据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和磁性能,考察磁粒子表面的修饰效果对分散体系稳定性和磁性能的影响。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了磁粒子与表面活性剂的亲和方式、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磁性液体的磁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粒径一定的条件下,镝铁氧体磁性液体的稳定性和磁性能主要由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种类、修饰方式及用量决定,还与磁性液体中主要组分之间的配比有关。  相似文献   

5.
以阿霉素为模型药物,Fe3O4为磁核,乙烯吡咯烷酮(NVP)为载体,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阿霉素磁性抗癌毫微粒,并对影响阿霉素磁性毫微粒大小及粒径分布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环境扫描电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得的毫微粒外观光滑,大小均匀;激光光散射测定表明该产物平均粒径为500 nm,粒径分布系数0.23,呈单分散分布;红外光谱测试证明本实验所制备的毫微粒是由阿霉素、Fe3O4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共同组成.  相似文献   

6.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 微粒 ,并制成磁性液体 .研究磁性液体薄膜在不同磁场下的形貌变化 .用磁热重分析技术 (MTGA)研究纳米Fe3O4 微粒样品加热过程的相变 .初步测量在高频电磁场下纳米Fe3O4 微粒混合物的发热效应 .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以Fe3O4为磁性颗粒、柴机油基为基液、油酸与硬脂酸作为表面活性剂的磁性液体.Fe3O4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平均粒径17nm.制备的磁性液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比饱和磁化强度σs随Fe3O4颗粒含量不同在6.5~24.9A·m^2·k^-1范围内变化.将磁性液体撒布于水体表面与水下油性污染物中时,磁性液体与油性污染物可均匀混合形成磁性混合体,对混合体施加磁场作用,通过磁场引导、抽吸混合体,可回收油性污染物.  相似文献   

8.
共沉淀酸蚀法制备CoFe2O4磁性液体及其中的微粒粒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oFe2O4超细微粒,用酸蚀法配制CoFe2O4磁性液体。采用TEM照片分析,发现共沉淀法制备的CoFe2O4超细微粒粒径分布为双纵数分布,而酸蚀法配制的磁性液体中超细微粒的粒径分布为对数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9.
工艺条件对硅油基铁氧体磁流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了以纳米Fe3O4微粒为基体材料、2—甲基硅油为载液的硅油基铁氧体磁流体。在Fe3O4微粒粒径一定的条件下,研究了磁流体中各组分含量的变化对磁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制备工艺条件。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磁流体的磁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载液量一定时,磁流体各组分含量对其磁性能和稳定性影响大小的主次排序依次为过渡液、Fe3O4微粒、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0.
水基Fe3O4离子型磁性液体的制备与磁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采用Massart法制备的水基Fe3O4离子型磁性液体的磁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其结果表明磁性液体的饱和磁化强度与磁性液体中微粒的体积分数、磁性微粒在基液中形成的非磁性层、以及基液的磁性有关,而矫顽力Hc和剩余磁化强度与饱和磁化强度的比值Mr/Ms都与磁性液体中微粒的体积分数无关,高浓度磁性液体饱和磁化强度的特征与微粒饱和磁化强度的特征相似,低浓度磁性液体受基液影响在高场下表现出明显的抗磁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纳米Fe3O4磁性颗粒,以壳聚糖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具有生物亲和性的水基Fe3O4磁流体.研究了Fe2+/Fe3+摩尔比、超声时间和表面活性剂用量对磁流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e2+/Fe3+摩尔比为1:1·5,滴加氨水时反应温度为70℃时,可制备理想纳米Fe3O4磁性颗粒;超声时间为7·5min左右,质量分数1%的壳聚糖溶液体积占FeO溶液总体积的50%时,有利于壳聚糖分子的包覆,使磁流体具有较高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硅油基铁磁流体基体材料纳米Fe3O4微粒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米Fe3O4微粒是硅油基铁磁流体的基体材料,其粒径的大小直接影响铁磁流体的磁性能和稳定性.为了研制出满足要求的Fe3O4微粒,文章探讨了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微粒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的变化对Fe3O4微粒形成和粒径的影响,根据铁磁流体的稳定性和饱和磁矩的不同,确定了制备Fe3O4微粒的适宜粒径及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纳米Fe3O4磁流体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颗粒,并以聚乙二醇为改性剂,蒸馏水为载液,制备出固体质量分数为10%的纳米Fe3O4磁流体.用XRD研究Fe3O4纳米粒子的结晶情况;用FT-IR研究聚乙二醇改性前后Fe3O4粒子表面官能团的变化;用TEM研究Fe3O4颗粒的粒径大小及改性情况;用VSM研究Fe3O4粒子的磁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Fe3O4为立方晶型,平均粒径在15 nm左右,聚乙二醇物理吸附在Fe3O4表面,Fe3O4颗粒几乎没有磁滞,具有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14.
以宝日希勒褐煤为原料、Fe3O4为磁性添加剂,采用水蒸气活化法制备磁性活性炭.考察Fe3O4添加量、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水蒸气通量对活性炭孔结构发育的影响,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活性炭的磁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Fe3O4添加量的升高,活性炭的磁性能逐渐增强,当Fe3O4的添加量达到6 g/100 g煤时,活性炭的比磁化率达到20.162×10^-7 m^3/kg,满足强磁场磁选回收的要求;Fe3O4添加降低了活性炭的烧失率,从而影响孔结构发育;活性炭的亚甲蓝值和碘值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至烧失率为71.92%时,活性炭的孔结构仍处于发育阶段;而活化时间和水蒸气通量增大使得碘值和亚甲蓝值先增大后减小,并在烧失率50% ~60%处出现峰值;添加Fe3O4能促进磁性活性炭的中孔发育,在烧失率相近的情况下,100 g煤中添加6g Fe3O4可以得到比表面积、中孔孔容和中孔率分别为509.14 m^2/g、0.241 cm^3/g和58.1%的磁性活性炭样品.  相似文献   

15.
司宝财  王华  梁中岳  郭亚军 《应用科技》2007,34(4):60-62,70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粒子;利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带有酰胺基的聚苯乙烯-丙烯酰胺磁性颗粒(NMP).并对NMP的颗粒基质晶体结构、饱和磁化强度、表面官能团、微观结构和悬浮性以及各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表征.结果显示:Fe3O4磁核晶形完整,平均粒径为10nm;NMP红外图谱在3455cm^-1和3392cm^-1处有吸收峰,证明存在胺基;经元素分析测定NMP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225%,进一步证明NMP中存在胺基;在有无磁场存在时的沉淀时间分别为18h和2160h,证明NMP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和悬浮性.  相似文献   

16.
纳米磁性液体的制备和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用湿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磁流体的工艺过程,对所制得的系列磁流体进行了检测和表征.通过详细的实验研究,总结分析了磁流体制备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探索了一条简便易行的磁流体制备工艺路线,为磁流体的产业化和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强磁场对蒸镀法制备Co3O4薄膜结构影响,以提高该材料的取向性,改善Co3O4薄膜的磁学性能,该文以99.99%的Co为原料,分别在无磁场和强磁场条件下低真空热蒸镀Co3O4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以Si(111)为基底的Co3O4薄膜晶粒尺寸、取向和磁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磁场强度增加至4T,晶粒尺寸由200 nm减至20 nm,晶体由杂乱取向排列转为平行于磁场方向取向生长,薄膜的矫顽力减小,矩磁比增大至0.81。结果表明:强磁场对蒸镀法制备Co3O4薄膜晶粒的大小和取向有显著影响,能显著提高材料的矩磁比。  相似文献   

18.
以纳米Fe3O4为主要增强填料,采用冷压成型和烧结固化工艺制备磁性聚四氟乙烯(PTFE)密封材料.分析不同纳米Fe3O4填充量对材料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线膨胀系数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Fe3O4填充量对材料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随填充量的增加,硬度增大,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断裂伸长率和线膨胀系数迅速下降.当纳米Fe3O4质量分数为5%时,填料在PTFE基体中分散性较好,硬度和拉伸强度均有所提高,断裂伸长率下降38%,线膨胀系数下降18%,PTFE密封材料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磁性粒子及油酸包覆Fe3O4磁流体。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用XRD分析Fe3O4粒子的晶体结构;用TEM观察磁流体样品的微观结构;用HPLC研究纳米粒子对左旋氧氟沙星溶液模拟废水超声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为反尖晶石结构立方晶系的AB2O4型化合物,平均粒径小于15 nm;磁流体基本上为规则的球形,颗粒均匀,无团聚情况;制得的磁流体样品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对左旋氧氟沙星具有一定的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