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揭示壬基酚进入生物体内后对雄性的毒性作用机制,以典型天然激素雌二醇(E2)为代表,以大鼠睾丸支持细胞为对象,研究了壬基酚与E2共存时对雄性生殖细胞的毒性并考察了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壬基酚与E2均能促进睾丸支持细胞增殖,表现出较强的雄性毒性,混合后呈现明显的强化效应,比二者单独作用高.对细胞中特征蛋白-波形蛋白的检测发现,E2不影响波形蛋白的表达,壬基酚可提高其表达,而混合物可明显提高其表达.机理分析表明,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3条通路中,ERK通路是E2强化壬基酚毒性的关键通路.壬基酚降低ERK蛋白的表达,E2轻微降低ERK蛋白的表达,混合后反而诱导ERK蛋白的表达.壬基酚能够显著诱导p-JNK蛋白、p38蛋白的表达,但与E2混合后,诱导作用减弱.转录因子分析表明,由于ERK通路被激活,壬基酚和E2混合物可极大地强化转录因子c-Myc蛋白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利用白鲫鱼(Carassius auratus cuvieri)为实验对象,研究壬基酚(Nonylphenol,NP)对白鲫鱼急性毒性、遗传损伤及生殖毒性的影响,同时探讨茶多酚对这些毒性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低质量浓度NP对白鲫鱼急性致死、微核率和核异常率都没有显著性影响,中质量浓度NP对白鲫鱼具有一定的致死效应,并使白鲫鱼微核率和核异常率显著增加;高质量浓度NP 48 h内可致白鲫鱼全部死亡.与溶剂对照相比,NP组中性腺形成的仔鱼比例显著下降.在NP中加入茶多酚后,低质量浓度茶多酚仅能显著降低微核率;而中、高质量浓度茶多酚能使白鲫鱼死亡率、微核率和核异常率都显著降低,且性腺形成的仔鱼比例具有增高趋势.结果表明NP对白鲫鱼具有一定的毒性效应,一定质量浓度的茶多酚对NP诱发的毒性具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3.
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用形态学、细胞计数、MTT掺人法和氚标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掺人实验观察比较了氧化修饰脂蛋白(Ox-LDL,Ox-VLDL)和相应的天然型脂蛋白对培养的鼠腹腔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Ox-LDL和Ox-VLDL均能显著刺激巨噬细胞内DNA合成增加促进细胞增殖(与天然脂蛋白相比,P<0.001),其中Ox-VLDL的作用最为明显(与Ox-LDL相比P<0.05);低浓度的氧化型脂蛋白(蛋白浓度0~5mg/L)促巨噬细胞呈剂量依赖性增殖,浓度为5mg/L时,达到最高峰,随着浓度的进一步增加.促增殖作用逐渐减弱;而天然LDL及VLDL不能促进巨噬细胞增殖.上述结果表明,与Ox-LDL相似,Ox-VLDL促进巨噬细胞增殖可能是其致A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啤酒酵母渣甘露聚糖氨基酸组份、毒性、生物活性等性质的研究.初步表明啤酒酵母渣甘露聚精蛋白部分是由17种氨基酸组成。急性毒性试验,给药后对试验动物观察一周不表现任何毒性。抗原性试验,以四种剂量的啤酒酵母渣甘露聚糖免疫BaIB/C小鼠制备抗血清,用酶联免疫试验法测定,结果表明啤酒酵母渣甘露聚糖对小鼠抗原性为阴性反应.啤酒酵母渣甘露聚糖对环磷酰胺受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小鼠IgM生成的影响试验表明它有促进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真鲷卵黄蛋白原的诱导、纯化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E2),使真鲷雌鱼在一星期内产生大量卵黄蛋白原(Vtg);利用阴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离纯化E2诱导后的Vtg.Native-PAGE电泳结果表明。真鲷有两种形式的Vtg。分子量分别为570kDa和360kDa;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它们由两个不同的亚基构成,分子量分别为180kDa和115kDa;磷、脂、糖蛋白分析证实,所获取的Vtg是一类含磷、脂、糖的大分子蛋白.同时考察了4-壬基酚(4-NP)对真鲷Vtg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阿魏菇对荷瘤小鼠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免疫学角度探讨了阿魏菇(Pleurotus Ferulae)抑制肿瘤的作用机理.实验中采用在小鼠体内建立S180移植肿瘤模型的方法,其中两组注射环磷酰胺造成免疫抑制模型.用1 g/kg的阿魏菇对小鼠连续灌胃10天后测定其抑瘤率,同时观察阿魏菇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鸡红细胞半体内法观察阿魏菇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MTT法测定阿魏菇对外周血NK细胞影响;溶血素法测定阿魏菇对小鼠血清中抗体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阿魏菇对S180肉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可达64.97%,同时,阿魏菇可明显促进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外周血NK细胞的免疫活性,提高体液免疫功能,增加脾指数,并且可显著增强环磷酰胺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即阿魏菇可通过促进小鼠机体免疫功能抑制S180肿瘤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一氧化氮(NO),Griess法测定培养上清中NO释放量并计算抑制率,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评价药物的细胞毒性,以检测腺梗豨莶不同溶剂萃取部位对活化巨噬细胞释放炎症介质NO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石油醚及乙酸乙酯部位对活化巨噬细胞释放NO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正丁醇部位及水层,即石油醚及乙酸乙酯部位为腺梗豨莶抑制活化巨噬细胞释放NO的主要活性部位,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6.0和6.5μg·mL^-1,其作用强度优于该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奇壬醇(IC50为37.5μg·mL^-1),推断该活性部位中应含有奇壬醇以外的其他活性化合物.以上结果为进一步阐明腺梗豨莶的抗炎作用物质基础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温莪术油对脂多糖活化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温莪术挥发油及其主要有效成分对活化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NO,通过Griess法测定培养上清中NO的释放量并计算抑制率,通过MTT法评价细胞毒性.结果:温莪术挥发油在1-10μg·mL^-1浓度范围内对活化的小鼠巨噬细胞释放NO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其主要有效成分呋喃二烯、莪术烯、吉马酮与莪术醇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释放NO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6.5、5.8、9.4、9.9μmol·L^-1,结论:呋喃二烯、吉马酮、莪术烯、莪术醇对活化的小鼠巨噬细胞释放NO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可为温莪术油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铜及其配合物对鲫鱼肝脏谷胱甘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在低浓度长期(40d)暴露条件下,不同形态铜(cu^2 及cu-EDTA)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肝脏中谷胱甘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剂量范围内,Cu^2 对谷胱甘肽还原酶(GR)在低浓度有轻微诱导,最终表现为抑制作用;cu-EDTA对GR则始终表现为抑制.Cu^2 对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的影响是:低浓度显诱导,高浓度时抑制.Cu-EDTA则对GSSG是诱导作用,诱导程度随浓度增大而不同.Cu^2 及Cu-EDTA对鱼体肝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产生激活作用,Cu^2 对GSH的激活率相对高于Cu-EDTA处理.这表明不同形态的铜离子对鲫鱼肝脏谷胱甘肽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配制3种分别含0.03%强普素、0.5%中药组方和1%中药组方的饲料,投喂异育银鲫30 d后分离纯化头肾巨噬细胞,用于测定巨噬细胞吞噬力和巨噬细胞呼吸氧爆发.结果显示,0.5%中药组异育银鲫头肾巨噬细胞吞噬力和呼吸氧爆发最强,其次为1%中药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强普素组巨噬细胞吞噬力和呼吸氧爆发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0.5%和1%中药组方能够显著增强异育银鲫头肾巨噬细胞的吞噬力和呼吸氧爆发强度.对提高异育银鲫的免疫机能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B2拮抗铜离子对鲫鱼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旭阳  张碧双 《江西科学》2004,22(3):171-175
以鲫鱼为研究对象,以铜离子和维生素B2为实验药物,研究了维生素B2、铜离子、维生素B2和铜离子共同作用于鲫鱼时,对鲫鱼的影响。结果显示:维生素B2对鲫鱼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铜离子则对鲫鱼有较强的毒害作用。同时发现维生素B2对铜离子具有一定的桔抗作用,但是这种作用较弱;在较高浓度和染毒较长时间时,将不再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银鲫人工杂交试验中雄核发育现象的RAPD实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为手段,对生野鲫,雄性异育银鲫及其杂交FI代(选择性状接近父本的5%F1代),父本回交F1你进行了遗传多态分析,从150个随机序列引物中筛选得到9种引物,并用它们可得到36个用作遗传标记的RAPD多态性条带,其中的22条父本显性条带均遗传子代,而14条母本性条带则均未被遗传子代,对两亲本和子代中的RAPD标记条带的分布情况及相似系数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均支持  相似文献   

13.
壬基酚或双酚A对原代培养鲫肝细胞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纯化的鲫(Carassius auratus)肝细胞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浓度壬基酚(NP)或双酚A(BPA)对肝细胞增殖、乳酸脱氢酶(LDH)释放,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7-乙氧异吩噁唑酮-O-脱乙基酶(ER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鲫肝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NP或BPA 24 h后,随着NP、BPA浓度的升高,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肝细胞LDH的渗出量、MDA、GST及EROD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表明,NP或BPA对鲫肝细胞增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而且BPA对肝细胞的毒害作用要弱于NP(P〈0.05).  相似文献   

14.
分别用质量浓度为0.4、0.8、1.5和3.0 mg/L的Cd2+,对鲫鱼进行24、48、72和96 h的急性染毒实验.取鲫鱼尾部血液制作血涂片,镜检并统计分析细胞凋亡率,研究Cd2+胁迫诱导红细胞的凋亡.结果显示,在Cd2+浓度为0.4~3.0 mg/L的环境下,鲫鱼红细胞的凋亡率与Cd2+浓度、染毒时间之间均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鲫鱼红细胞对Cd2+的最大耐受浓度:染毒24 h时,为1.5 mg/L,48 h为0.4 mg/L.说明Cd2+对鲫鱼红细胞的凋亡有较强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投喂不同剂量LHRH-A粗品对雌性金鲫GtH分泌和卵巢发育的作用。以LHRH-A粗品0.01 mg/g饲料和0.1 mg/g饲料的剂量投喂6周后,与对照组相比,金鲫血清的GtH水平显著升高;部分卵母细胞已发育至Ⅳ 时相,GSI明显增长。这些结果表明将LHRH-A粗制品拌入饲料长期投喂金鲫后,能使血清GtH水平明显提高,进而促进性腺的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圆盘电泳,研究了异育银鲫、鲫和白鲫的肌浆蛋白,酯酶(Est)同工酶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结果表明,同工酶类不仅具有种间特异性,而且具有器官特异性,为异育银鲫、鲫和白鲫的分类提供了生化依据。还表明异育银鲫和鲫的亲缘关系较近,而白鲫与异育银鲫和鲫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7.
采用SPSS软件Logistic曲线拟合、Logistic非线性拟合和Asymptotic渐进回归3种模型对淇河鲫早期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ogistic曲线拟合度较低(R~2=0.885);非线性渐进回归模型拟合度最高(R~2=0.982).根据模型计算出的早期生长拐点为出生后第5周.淇河鲫早期生长与其他一些鱼类生长模式相似,但也具有自身独特的生长模式.探讨了淇河鲫早期生长模式的生物学意义,为淇河鲫科学养殖、增殖和资源保护提供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除草剂“精克草星”对鲫鱼外周血红细胞的微核率、核异常率、总核异常率以及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精克草星的作用下,绝大部分加药组的微核率、核异常率、总核异常率都上升;所有加药组均能影响鲫鱼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而且具有较为显著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随着毒物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加长,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数大都随之下降,呈现较为明显的负相关。而白细胞数则随着毒物浓度的上升及处理时间的加长而上升,呈现较为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The SR-protein kinase activity was analyzed and the cyt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during oocyte maturation in bisexual transparent color crucian carp ( Carassius auratus color variety) .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SR-protein kinase activity was sensitive to the artificially induced spawning hormones, and the change of oscillatory activity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maturation-promoting factor (MPF) kinase that regulates meiotic cell cycle in fis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