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大鼠脂肪干细胞( 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及糖氧剥夺下,细胞自噬和对诱导分化成脂的影响。 方法常规制备 ADSC, 设 置 对 照 组 ( G 组 ) 、 少 糖 组 ( SG 组 ) 、 缺 氧 组 ( G + CoCl2 组 ) 、 缺氧少糖组( SG+CoCl2 组)和自噬阳性对照组( EBSS 组) 。 设置不同培养时间,MTT 检测各组 ADSC 存活情况;Western blot 分析细胞自噬及成脂诱导油红“ O”染色与比色。 结果 不同培养时间,ADSC 细胞均可增殖。 培养 24 h,各组细胞之间无差别( P>0. 05) ,但培养 48 h 和 72 h,G 组细胞增殖明显高于其它三组( SG 组、G + CoCl2 组和 SG+CoCl2 组) ,P<0.05;Western blot 分 析, EBSS 组、G 组 和 SG 组 的自噬相关蛋白 Ⅰ 型 ( LC3-Ⅰ ) 明显弱于自噬相关蛋白Ⅱ 型( LC3-Ⅱ ) ,且 G+CoCl2 组和 SG+CoCl2 组的 LC3-Ⅰ 明显高于 EBSS 组;成脂诱导实验中,G 组油红“ O” 比色值最高,与其它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 05) 。 结论 ADSC 具有较强的细胞自噬作用,推测在缺糖缺氧条件下,通过抑制细胞自噬,降低 ADSC 存活率以及诱导分化成脂率。  相似文献   

2.
TPA诱导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及与RXRα和TR3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肝癌细胞SMMC7721中研究TPA诱导的凋亡及它与细胞核受体TR3和RXRα的关系.实验中使用SMMC7721肝癌细胞.用MTT法检测生长抑制.用DAPI荧光染色法观察凋亡形态,随机记数1 000个细胞以计算凋亡指数.用CAT分析检测RXRα转录活性的抑制.用Western Blot检测RXRα蛋白的表达水平.用RT-PCR检测TR3 mRNA的表达水平.用MTT检测到TPA对SMMC7721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并且有剂量依赖性.TPA诱导SMMC7721肝癌细胞的凋亡,RXRα蛋白随时间依赖性的降解,并且用CAT分析检测到TPA能抑制RXRα的转录活性.另外TPA能诱导TR3 mRNA的表达上调.TPA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凋亡.TPA能上调TR3的mRNA,使RXRα随时间依赖性的降解,并能抑制RXRα的转录活性.因此TPA诱导SMMC7721肝癌细胞的凋亡可能与细胞核受体TR3和RXRα有某些联系.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蜂胶黄酮(Pinobanksin-3-acetate, PB3A)对结肠癌HCT-116 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 检测不同浓度、不同时间PB3A、5-氟尿嘧啶(5-FU)及两种药物联合作用对HCT-116 细胞生长所产生的影响, 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特点, Annexin V-FITC/PI 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24 h 后的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 PB3A 对HCT-116 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抑制活性与5-FU 几乎没有显著性差异, 联合用药具有协同效应;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可见凋亡细胞明显增多。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 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 呈剂量依赖性。PB3A 对HCT-116 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茶氯香酰胺脂质体(TClC-L)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和迁移的影响,并且探索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为研发抗肝癌新药提供科学依据.应用MTT法检测TClC-L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划痕法和细胞流式分别检测TClC-L对SMMC7721细胞迁移和死亡的影响;应用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SMMC7721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应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TClC-L对SMMC7721细胞生长、凋亡和迁移密切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和其可能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TClC-L对SMMC7721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显示出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关系; TClC-L能够显著地降低SMMC7721细胞的迁移能力,促进其凋亡; TClC-L显著上调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和诱导癌细胞凋亡的相关蛋白因子Bax、Caspase-3、PARP和迁移抑制因子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促进细胞生长和迁移以及抗凋亡的相关蛋白因子Bcl-2、HGF、cMet、NF-κB、MMP9、VEGFR2、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 TClC-L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和迁移作用的分子机制涉及到HGF/c-Met/VEGFR-NF-κB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5.
茶氟香酰胺(Ethyl 6-fluorocoumarin-3-carboxylyl L-theanine,TFC)是对茶氨酸进行结构优化后的产物,通过实验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并了解其作用机制.MTT和Transwell chamber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TFC对SMMC7721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的TFC对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的TFC组对与SMMC7721细胞中与肿瘤细胞生长、迁移和凋亡密切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TFC能够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迁移并诱导癌细胞凋亡,TFC药物分子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MMC7721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 AKT)、核转录因子NF-κB、抗凋亡蛋白(BCL2,apoptosis regulator,BCL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CND1)表达和上调促凋亡蛋白(BCL2 associated X,apoptosis regulator,BAX)、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somatic,CYCS)、人体抑癌基因蛋白(tumor protein p53,TP53)、半胱天冬酶3(caspase,CASP3)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有关,TFC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和迁移作用的重要信号通路涉及到VEGFR/AKT/NF-κB.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可溶性人TRAIL蛋白(sTRAIL)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生长抑制效应及凋亡诱导作用.采用显微镜、台盼蓝排斥试验、MTT比色试验、TUNEL法和DNA断裂实验等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核染色质凝集等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台盼蓝排斥试验、MTT比色试验结果显示,sTRAIL蛋白可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且TUNEL法检测到经sTRAIL处理后的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DNA断裂实验亦观察到典型的DNA梯形条带,这些结果提示sTRAIL可诱导肝癌细胞株SMMC7721发生凋亡,具有抗肝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前人研究发现SDR9C7蛋白在Hela细胞内呈颗粒状分布,但却发现它并没有亚细胞器(如过氧化物酶体、早期内涵体、线粒体、内质网或细胞核)共定位。为探讨SDR9C7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本文采用细胞免疫组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法,分别检测SDR9C7蛋白与油酸诱导单纯性肝脂肪变性HepG2细胞模型中的脂滴、饥饿诱导的HepG2细胞自噬模型中的自噬体和正常培养的HepG2细胞中的高尔基体的共定位情况。结果表明,SDR9C7蛋白为全细胞分散分布,没有呈颗粒状与脂滴、自噬体、高尔基体的共定位分布。  相似文献   

8.
研究果胶阿霉素大分子前药纳米传递体系(PDC-M)的体外抗肿瘤效果与体内药代动力学.用马尔文纳米粒度仪检测了PDC-M在血清中的稳定性,采用溴化四唑蓝比色法(MTT法)评价PDC-M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作用,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对药物的摄取过程,采用细胞划痕法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PDC-M对SMMC7721肝癌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4 h内PDC-M在血清中有较好的稳定性;PDC-M对SMMC7721肝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并有一定缓释效果;果胶上的半乳糖可以通过与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来实现主动靶向的作用;PDC-M能够可以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9.
游金  李游  施洁  卢洁  卢春花 《广西科学》2018,25(3):313-317,324
【目的】构建pEGFP-N1-LC3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进人胚肾细胞293T,通过Earle's盐平衡液(Balanced salt solution,EBSS)饥饿诱导观察细胞自噬现象。【方法】RT-PCR扩增LC3基因,并将其插入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至人胚肾细胞293T,显微镜观察、Western blot检测GFP-LC3融合蛋白表达情况。对转染细胞进行Earle's盐平衡液饥饿诱导,通过Western blot验证自噬指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自噬泡形成。【结果】成功构建pEGFP-N1-LC3真核表达载体,并在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目的蛋白,在进行Earle's盐平衡液饥饿诱导后观察到自噬泡的形成,Western blot检测到LC3-Ⅰ向LC3-Ⅱ的转化。【结论】本实验为研究自噬在癌细胞病理进程中的机制提供了实验素材。  相似文献   

10.
明确蛇葡萄素(Ampelopsin,AMP)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探讨自噬活化及自噬对AMP抑制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为AMP临床研究抗肿瘤作用的自噬靶点提供依据.采用CCK-8法检测AMP(0~300μg/m L)作用HCT116细胞后细胞增殖变化,确定AMP的抗肿瘤作用;慢病毒感染法构建HCT116-RFP-GFP-LC3重组细胞株研究自噬标志蛋白LC3的荧光表达,结合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标志蛋白LC3I/II和P62的表达确定细胞自噬活化状态;通过抑制剂Baf A1阻断HCT116细胞自噬晚期降解过程,比较AMP组与AMP+Baf A1组间AMP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明确自噬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AMP(150~300μg/m L)抑制细胞增殖,表明AMP具有抗肿瘤作用;对比空白对照组,AMP(50、75μg/m L)组重组细胞出现LC3荧光点状自噬体,自噬发生率分别为26.72%、19.47%; LC3II蛋白表达上调,P62下调,表明AMP诱导细胞自噬且自噬过程完整;与AMP组比较,加入Baf A1后,LC3II、P62蛋白及自噬点均显著增加,证明自噬晚期过程被阻断,但抑制自噬晚期降解过程对AMP组与AMP+Baf A1组间细胞增殖影响不显著(P0.05),说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阻断自噬降解过程对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结论表明:AMP(0~300μg/m L)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激活细胞自噬,且自噬晚期降解过程阻断对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细胞的增殖抑制可能是通过其他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青风藤正丁醇萃取物(BESA)体外抗肝癌活性,研究了BESA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形态变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BESA对HepG2、SMMC-7721肝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8.23μg/m L,23.45μg/m L,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经BESA处理后,HepG2细胞形态变化很大,细胞出现核皱缩、贴壁性差、细胞裂解等现象,以20μg/m L的BESA处理HepG2细胞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到BESA对HepG2细胞周期的干预能力不强;但在诱发HepG2细胞发生凋亡方面效果明显,说明BESA能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三氧化二砷抑制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SMMC-7721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端粒酶多聚酶联反应一酶联免疫测定(PCR-ELISA)方法,检测三氧化二砷作用后,肝癌细胞系BEL-7402和SMMC-7721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并比较两种细胞端粒酶对三氧化二砷敏感性的差异。结果:0.25~2.00μmol/L三氧化二砷(24~96h)可抑制肝癌细胞系BFL-7402的端粒酶活性,抑制作用与时间、剂量呈依赖性关系;0.25~0.50μmol/L三氧化二砷对SMMC-7721细胞端粒酶活性没有影响(96h以内),1.00~2.00μmol/L三氧化二砷可抑制SMMC-7721细胞端粒酶活性(4H8~96h),有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结论:三氧化二砷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系BEL-7402和SMMC-7721细胞端粒酶的活性;BEL-7402细胞端粒酶对三氧化二砷的敏感性较SMMC-7721细胞端粒酶高。  相似文献   

13.
朱晓东  姚丰  田波 《自然科学进展》2002,12(11):1209-1212
构建新型四环素调控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和乙肝病毒(HBV)前核心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转染哺乳动物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说明:应用此系统四环素可使EGFP在CHO细胞中的表达提高18倍,在SSMC-7721细胞与HEK293细胞中的表达分别提高5倍和接近2倍.并且,四环素可有效地诱导HBV的前核心蛋白基因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自噬是指细胞自身将细胞质蛋白或细胞器经溶酶体降解的一种过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是自噬的标志蛋白,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LC3荧光蛋白是否聚集成点状是检测自噬的方法之一.首先构建了表达EGFP-LC3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其具有荧光和药物筛选双标签.转染到HeLa细胞中,利用药物初步筛选后,再稀释到96孔板中筛选出有荧光的单细胞克隆,得到稳定表达EGFP-LC3蛋白的HeLa单克隆细胞系.该细胞系在饥饿诱导条件下EGFP-LC3蛋白可聚集成点状,验证了该细胞系能够用于指示自噬,为今后自噬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二氯乙酸为起始原料通过制备酰氯后与姜黄素反应制得姜黄素-二氯乙酸偶联物.采用噻唑兰(MTT)法考察其对HeLa、HepG2、A2780及A549等4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通过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其对线粒体膜电位的破坏,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诱导的细胞凋亡.结果发现姜黄素-二氯乙酸偶联物抗肿瘤活性比...  相似文献   

16.
通过MTT实验发现,黄连素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和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经黄连素处理后,肿瘤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12和CHOP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均明显上调。进一步研究发现,黄连素处理使得内置网分子伴侣蛋白GRP78在表达量不变的情况下,发生了明显的细胞膜转位。利用相应抗体封堵细胞膜上GRP78后,黄连素诱导的细胞凋亡明显缓解,表明肿瘤细胞表面GRP78介导了黄连素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壳寡糖(COS)对He La细胞和A549细胞自噬性死亡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COS处理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采用MDC染色法观察自噬泡的形成,免疫荧光法检测LC3在细胞内的表达,Western-blot分析COS处理He La和A549细胞不同时间后细胞内LC3-Ⅱ/LC3-Ⅰ变化。结果表明,5.0 mg·m L-1COS对两种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最大,分别为52.15%和57.63%(P0.01)。与阴性对照相比,经COS处理后的细胞MDC染色细胞内荧光强度增加,且阳性信号聚集于核周区域;免疫荧光检测发现LC3阳性颗粒数明显增加,表明细胞内自噬体的数量增多。Western-blot检测分析随着COS处理细胞时间延长,LC3-Ⅱ/LC3-Ⅰ比值逐渐增大,显示细胞内自噬活性增强。由此推测COS能够通过诱导He La和A549细胞的自噬性死亡来抑制细胞增殖,为COS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人肝癌细胞系HepG2是进行抗癌药物检测及肝细胞生理性状研究的重要细胞系.充分了解该细胞系的生长增殖和遗传特性,对于细胞系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体外连续传代培养的HepG2细胞,进行了生长曲线、分裂指数、染色体核型等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HepG2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形,群体倍增时间为24 h;分裂指数最高达4.5%;染色体数目为41~114,染色体众数为54~69(80%).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食管鳞癌细胞Eca109中建立自噬模型.方法:按照常规细胞培养方法,将pmcherry-GFP-LC3质粒转染进入Eca109细胞,mcherry为红色荧光蛋白,GFP为绿色荧光蛋白,可示踪自噬体形成.加入浓度为50nmol/L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建立自噬模型.采用电镜观察雷帕霉素诱导后细胞中自噬小体的产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自噬发展的阶段,并对发生自噬行为的细胞进行计数.结果:雷帕霉素诱导后可见明显的自噬小体,激光共聚焦采图可见自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1.在Eca109细胞中通过加入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成功构建细胞自噬模型;2.细胞自噬模型的建立为研究肿瘤细胞自噬活动的现象和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20.
为寻找Hank’s平衡盐溶液(HBSS)诱导细胞自噬的调控蛋白,对HBSS诱导大鼠肾上皮(NRK)细胞株的细胞自噬现象进行转录组分析和实验验证.用HBSS分别处理细胞不同时长,结合LC3B-Ⅱ蛋白表达量和细胞存活率确定最佳诱导时间.根据最佳诱导时间制作细胞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原始数据质控过滤后进行注释和分析.选取表达差异变化排序靠前的基因进行敲降实验,筛选具有潜在调控功能的蛋白质,接着用荧光定量PCR实验对该蛋白质的上游基因表达情况进行辅助验证.结果发现,HBSS诱导细胞自噬的最佳诱导时间为3 h;在转录组结果中共鉴定到32 305个基因,477个差异表达基因,差异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代谢底物分解、氨基酸转运以及蛋白质修饰调控等信号调控通路;免疫印迹结果表明干扰基因Sat1的表达可以降低细胞内LC3B-Ⅱ的表达水平.本研究围绕HBSS诱导细胞自噬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分析,并通过实验发现了影响LC3B-Ⅱ表达的潜在功能调控基因Sat1.综合考虑所有实验结果,Sat1可能通过GO和KEGG显著富集的信号通路影响HBSS诱导的细胞自噬,这些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