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歌曲演唱的整体布局是对歌曲演唱各种技巧、各种因素的总体把握和综合调度。培养学生演唱的整体把握能力是提高声乐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有效途径。整体布局的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熟悉歌曲内涵,把握风格特点,正确运用情感,恰当使用演唱技巧,对演唱进行宏观布局和构思,指导学生加强实践锻炼,培养整体布局的习惯,提高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2.
歌唱是一种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和支柱,在歌唱中占主导地位。深刻而又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这是歌唱表现的最终目的。我们在重视对学生演唱技巧训练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学生音乐情感培养,并把情感培养作为教学中的最终目标,使学生的演唱技巧、审美意识和精神境界达到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3.
艺术歌曲是一种结构精致、内容丰富、创作手法娴熟、对演唱者要求具备较高的演唱技巧和艺术涵养的歌曲。因此,对演唱者艺术表现和演唱水平的重要标准在于对作品音色、咬字吐字、准确的情感表达。由徐沛东作词、晓光作曲、余卓群配伴奏的《乡音乡情》曲式严谨,情感纯朴真挚,该歌曲对演唱者声音的行腔及对歌曲情感的处理要求很高。所以,本文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总结,并阐述了该作品对于歌词、旋律、伴奏上的特点具体体现及演唱时咬字、情感、音色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歌唱是一种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和支柱,在歌唱中占主导地位。深刻而又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这是歌唱表现的最终目的。我们在重视对学生演唱技巧训练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学生音乐情感培养,并把情感培养作为教学中的最终目标,使学生的演唱技巧、审美意识和精神境界达到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将音乐与其优美意境完美结合便成为一门传统的文化艺术。傅雪漪老师作为昆曲作曲家和表演艺术家,其创作的古典诗词歌曲很多。本着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原则,以傅雪漪先生的古体歌曲《山鬼》为例,通过具体意境的研究分析,阐述傅雪漪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创作及演唱特征,并通过古典文学、音乐学及演唱实践的角度,使技法、情感、韵味相结合,立体呈现傅雪漪老师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魅力。  相似文献   

6.
歌曲演唱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课。歌曲演唱中的各种艺术技巧,都与气息的控制息息相关,气息控制是歌唱训练至关紧要的基本功,是第一重要的技术性问题,它贯穿于歌曲演唱的始终。本文试从气息的力度、支持点、发声、共鸣等几个方面,对歌曲演唱中如何把握气息控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简论对歌曲及其演唱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对歌曲及对歌曲演唱的理解并不是一个新话题,虽然是旧话重提,但笔首认为不仅不会多余,而且确有必要.歌曲是音乐文化形态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即有声有辞者为歌曲.作为抒发人们情感的最直接、最便捷且有效的方式的歌曲,其文化内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应该说无甚大变化,但随着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的观念泛化后,艺术领域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注意到这一事实,即人们对歌曲的演唱技能作为艺术表达手段的重要性越来越强调,演唱技能在歌曲演唱评价中的含量日渐增高;尤其今天,在技术时代的影响下,对歌曲演…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的介绍,对歌曲作者的独特创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分析,指出了演唱歌曲时要把握的要点,尤其是作品中饱含的情感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潍坊学院学报》2015,(4):47-48
歌唱是一种视听艺术,需要通过演唱者的演唱,把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展现给听众。歌曲的处理和表现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过程,处理阶段是表现阶段的前提,表现阶段是处理阶段的结果,演唱者只有在对作品处理理解的基础上,再将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才能使歌曲通过演唱者的演绎展现于观众面前。  相似文献   

10.
安琦 《科技信息》2013,(12):165-165
舒伯特艺术歌曲独特的韵味意境旋律线条的流畅性,与歌剧的演唱方式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它要求歌曲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必须要讲究声音的音色的变化和适当的音量的控制。在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时注意歌曲与气息的连贯性,注重情感上的强弱对比性以及和钢琴伴奏的配合,注意在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时要半声唱,重在表现歌曲的内在情感或深刻的意境。  相似文献   

11.
孙军立 《科技信息》2009,(23):I0227-I0228
歌唱艺术的魅力就在于用音乐化的语言为载体,把人们生活中的各种思想感情直接抒发出来,达到听者与歌者心灵的共鸣。要实现这种共鸣,歌者必须有良好的歌唱心理,掌握扎实的歌唱技巧的基础上,还要对所演唱的声乐作品进行分析处理,抓住声乐作品感情色彩,声请并茂地去演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歌者与听者之间心灵的沟通,产生强大的艺术震撼力。  相似文献   

12.
徐生波 《山西科技》2006,(4):55-55,60
在声乐教学中,应把审美性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在教学内容上,除学习艺术歌曲,掌握科学发声方法外,还应增设唱歌教学和合唱队训练。  相似文献   

13.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民歌演唱艺术也不例外。新时期,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声乐艺术中有用的东西,创造发展我国歌唱艺术时,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民歌演唱艺术传统,不断完善发展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  相似文献   

14.
歌唱艺术既是"声"的艺术,又是"情"的艺术,表达正确的感情,塑造立体而准确的艺术形象是歌唱的最终目的。要想使歌唱感染人,首先就要对声乐作品进行细致的处理;其次以正确的方法进行表达。文章以歌曲《二月里见罢到如今》为例,从感受词意主题、理解作品内涵,运用歌曲旋律予以正确表达以及演唱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歌词的深层隐喻意义已经超出了字面含义,以一种思维认知的形式存在。以歌曲《鸟儿在风中歌唱》为例,阐述歌曲教学中把握歌词映射的重要性,将歌词隐喻认知作为分析声乐作品隐喻思维的重要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拓展学生隐喻思维,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歌曲和个性演唱。  相似文献   

16.
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增设声乐理论大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声乐理论教学,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的演唱实践,将有利于学生理论水平和演唱技巧的不断提高,把高师声乐教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别论述了咬字和吐字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声音质量的影响,详细阐述了在歌唱中各种子音和母音所采用不同的咬字和吐字方法,并把准确的咬字方法和清晰的吐字方法运用到我国民族声乐训练中。  相似文献   

18.
歌唱中的有意后注意可以使我们既保持清晰、明确的注意目标,又无须意志力的竭力维持,从而实现稳定、轻松、持久的歌唱,它是有意注意在满足了主观上的积极性和技术动作的自动化这两个条件下转化而来的,在我们的声乐教学中有着深刻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为实现歌唱技术的熟练、自如,为推动学生声乐学习的不断进步,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遵循声乐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科学实现歌唱中有意注意向有意后注意的转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确理解歌唱语言中的归韵问题,是学好歌唱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声乐界对归韵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中把字放在本韵中唱,不离开本的观点更为合理,这样不会产生唱词的误解,易于歌曲的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