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还原合金化,即当炼钢或铸造过程需要进行合金化时,不用添加铁合金,而是直接添加所需合金元素的氧化物,通过还原使其合金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条件下,30min内可以达到合锰目标值为12%~18%的还原合金化。这一新的冶炼工艺特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铁合金的生产现状.  相似文献   

2.
含氮风吹氮合金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氮在阀门钢、部分不锈钢中是重要的合金元素,在这些含氮钢的冶炼过程中利用氮气作合金剂对钢液进行合金化,可明显降低冶炼成本,是含氮钢冶炼的一项新技术。在理论分析计算含氮钢吹氮气增氮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的基础上,试验研究了10kg感应炉内阀门钢、不锈钢、高锰钢粗钢液顶吹氮合金化的效果,结果表明:对阀门钢、不锈钢等,向钢液顶吹氮27-40min,可使钢液中氮含量增至其规格成分范围内,但要采取措施防止氮在钢液浇注、凝固等过程中逸出。  相似文献   

3.
炼钢用锰球团矿直接合金化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锰球团矿对钢的直接合金化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初始钢中碳、渣中MnO含量和渣的碱度及炉温等与反应过程渣中MnO的还原速率的关系.MnO还原的表观反应级数为一级.实验得到锰的平均回收率为79.67%.  相似文献   

4.
等离子体熔炼含氮合金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敞口镁砂坩埚内,采用金属水冷非转移弧和石墨转移弧等离子体,以氮、氩、氧等混合气体为氮合金化元素,冶炼含氮的铬锰镍合金和不锈钢,在30min内,不锈钢中含氮达0.15% ̄0.30%,代镍可达2% ̄6%。分析钢液氮合金化的热力学,动力学条件,研究化学吸附和电吸附氮的现象,提出了强化扩散和对流扩散,加速钢液吸氮速度,提高钢液氮含量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对感应电炉冶炼的中碳微合金化钢试验,结果表明,正火后其强度、冲击韧性远远超过45调质钢;延伸率相当于45调质钢;在低温下也有较好的韧性,说明了中碳微合金化正火用钢能够代替45调质钢使用.  相似文献   

6.
选用模数为5mm、7.5mm、10mm的试样.研究0.7-13%锰合金化对低碳白口铸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砂型冷却条件下,试样获得马氏体的适宜锰量为5-7%;三种试样的硬度随锰量增加的变化都存在峰值,但出现峰值的锰量不同;冲击韧性、相对韧性、抗弯强度随锰量的变化与硬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抗磨性基本上随硬度增大而提高;抗多冲碎裂性能随锰量增加呈下降趋势;消除铸造应力使低锰试样抗多冲碎裂性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用2kWCO2激光器对45钢表面进行了Cr合金化处理.并对激光合金化工艺、成分、组织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合金化层深与扫描速度、涂层厚度之间的关系,并用电子探针(EPMA)研究了合金化层成分与组织的关系.结果表明:低Cr(5%~18%Cr)时,合金层为马氏体组织;高Cr(30%~44%Cr)时为铁素体组织,并分析了相应的沿层深方向的显微硬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采用VN16和FeV80两种钒微合金化方式冶炼了4种不同钒、氮含量的试验钢,研究了钒、氮含量对高强度热轧钢板微观组织和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的微观组织均为铁素体+珠光体,在氮含量很低的情况下,钒微合金化钢的铁素体晶粒较粗大,增钒虽能细化铁素体晶粒,但细化程度并不大;钒氮微合金化钢的铁素体晶粒较细小,增氮能明显细化铁素体晶粒,氮含量越高,细化程度就越大,氮含量是影响铁素体晶粒细化的主要因素。在钒微合金化钢中,第二相颗粒主要在铁素体中析出,起到强烈的析出强化作用,细晶强化作用相对较弱,造成增钒时钢的强度明显提高,而韧塑性有所降低;在钒氮微合金化钢中,增氮能有效促进第二相颗粒在奥氏体中的析出,明显增强钒的细晶强化作用,减弱析出强化作用,使钢的强度得到提高的同时,韧塑性也有所提高,氮含量越高,这种强化效果就越显著。  相似文献   

9.
杨辉  朱维生  贺春亮 《科技信息》2012,(23):332-333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为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开发高强度、焊接性能好的高级别钢筋已是钢铁行业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降低HRB335系列钢筋生产成本,提高炼钢的钢种冶炼命中率,本文就富氮合金用于微合金化生产进行探索并试验,实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直接合金化过程中锰氧化物与钢液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锰矿直接合金化过程中锰氧化物与钢液间的作用。碱度和钢中含硅量是影响还原反应的主要热力学因素,无论是FeSi还是SiC作还原剂,锰的还原速度均处于10~(-5)mol Mn/s·cm~2数量级。但SiC的溶入速度对还原过程有影响,反应5~15min基本趋于稳定,SiC作还原剂时,还原反应的表观反应级数开始为1,而后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全体n阶矩阵关于乘法和转置构成的*-半群,给出了*-子半群的概念证明了Mn存在*-正则子半群、*-逆子半群、*-子群.证明了对于任意正整数n,如果一个集合S的元素个数为n^2+1则可以定义乘法和*运算把S变成正则*-半群,而且S是一个逆半群.  相似文献   

12.
Considering the precise composition control on the vacuum refining of high-Mn steel, the behaviors of both Mn evaporation and nitrogen removal from molten Mn steel were investigated via vacuum slag refining in a vacuum induction furnace.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action interfaces of denitrification and Mn evaporation tend to migrate from the surface of slag layer to the surface of molten steel with the gradual exposure of molten steel during the vacuum slag refining process.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out slag addition, the addition of slag into steel can result in a lower Mn evaporation rate constant of 0.0192 cm·min?1 at 370 Pa, while the denitrification rate is almost not affected. Besides, the slag has a stronger inhibitory effect on Mn evaporation than the reduced vacuum pressure. Moreover,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he slag layer on Mn evaporation can be weaken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itial Mn content in molten steel. The slag layer can work as an inhibitory layer to reduce the Mn evaporation from molten steel, the evaporation reaction of Mn mainly proceeds on the surface of the molten steel. This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Mn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for one of reaction at steel/slag interface, mass transfer in molten slag, and evaporation reaction at slag/gas interface is lower than that of evaporation reaction at steel/gas interface. The introduction of slag is proposed for both denitrification and manganese control during the vacuum refining process of Mn steels.  相似文献   

13.
贵州土壤中的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亚琳 《贵州科学》1995,13(4):20-23
经220个土壤样点的测定,贵州土壤全锰含量在26-3060mg/kg之间,平均为592mg/kg。不同土类中石灰土含锰最高,红壤最低;不同母岩土壤中,石灰岩最高,砂岩最低,全境土壤锰的地理分布有醅较高,东部较低的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有序和无序Ni3Mn在室温下不同气氛(真空、空气、和氢气)中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有序态和无序态Ni3Mn不存在明显的由空气中水汽诱发的环境氢脆;在氢气气氛中,两者均存在明显的环境氢脆现象,且无序态脆性程度略高于有序态.有序Ni3Mn的拉伸曲线存在明显的屈服平台,而无序态没有.有序态强度高于无序态.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无序态和有序态Ni3Mn在真空和空气中全部为韧性断口.在氢气中,无序态基本为沿晶断口,而有序态则表现为穿晶和沿晶混合断口.  相似文献   

15.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交换关联泛函采用局域密度近似,并对计算体系电子的库仑能进行了修正,即采用LDA+U的方法计算研究了Mn掺杂GaSb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Mn掺杂GaSb体系(Mn-GaSb)的光学性质得到了有效改善,大大提升了对红外光区、远红外光区光子的吸收幅度,其中Mn替代Ga(Mn@Ga...  相似文献   

16.
用TB-LMTO方法研究单层Mn原子在理想的Si(100)表面的化学吸附,计算了Mn原子在不同位置的吸附能。结果表明,Mn原在C位(四重位)吸附量稳定,在Mn/Si(100)界面存在Mn,Si混合层。同时对电子转移情况和层投影态密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分散剂,乙醇和水作为溶剂,合成ZnS:Mn/PVP溶液,主要研究了ZnS:Mn/PVP溶液合成时,加热或不加热分别对膜的光致发光谱所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热有助于Mn2+在硫化锌基质中的掺杂。荧光光谱的发射峰在600nm附近,为锰的4T1→A61的跃迁发射峰,Mn2+在ZnS中为分立发光中心。通过XRD测试发现,ZnS:Mn为立方晶型结构,平均尺寸10nm。通过荧光照片更直观地看到了ZnS:Mn/PVP的发光颜色,这种材料在光电材料方面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碳、锰含量对低碳(锰)钢形变强化铁素体晶粒数目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形变使低碳(锰)钢过冷奥氏体内部形核位置增加,铁素体形核率显著提高,晶粒大大细化.碳、锰含量提高有利于钢中过冷奥氏体累积变形的增加,形变强化相变晶粒细化能力增强,而碳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热致相变贮热材料四卤合金属酸(Ⅱ)二烷基铵具有层状钙钛矿结构,通过晶型有序-无序转变能可逆地固-固相变贮热. 合成了两种材料四氯合锰酸十二铵n-(C12H25NH3)2MnCl4和四氯合锰酸十四铵n-(C14H29NH3)2MnCl4,并在两种材料的乙醇溶液中结晶出一系列二元混合体系. 对纯组分及各个二元体系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定了热分析曲线,采用Kissinger和Ozawa两种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材料的非等温固-固相变动力学,计算了固-固相变过程的活化能和反应级数. 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一致. 随着C12Mn质量分数的增加,二元体系表观活化能Ea值呈波动变化. CnMn及二元体系的反应级数均接近于1.  相似文献   

20.
Mn(OH)2空气氧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碱条件下,用MnCl2,MnSO4,Mn(NO3)2溶液生成的Mn(OH)2的空气氧化反应。X-射线衍射测定结果表明,氧化产物为Mn3O4。用电势-pH图对反应结果做了分析,测定并分析了Mn(OH)2空气氧化过程中pH值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