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研究红毛七根及其根茎的化学成分,采用常压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高效液相制备色谱对其进行了分离纯化,并且通过1H NMR和13C NMR波谱技术进行了结构鉴定.最终从乙酸乙酯层中分离出7个化合物,鉴定为升麻素(1)、香兰素(2)、对羟基苯甲酸(3)、对羟基苯乙醇(4)、阿魏酸(5)、异阿魏酸(6)、obtucarbamate A(7)、其中化合物都1~7为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杨树人工林连作土壤中酚酸积累规律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大田不同连作类型黑杨人工林根际土壤取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土壤中酚酸物质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第一代、第二代连作I 69杨和I 69更替连作三代林林地土壤中均含有对羟基苯甲酸、苯甲酸、香草醛、阿魏酸、肉桂酸5种酚酸类物质;第二代和更替三代林土壤中酚酸总含量分别是第一代林的13787%和6418%,差异显著;5种酚酸物质中阿魏酸含量逐代降低,苯甲酸和肉桂酸含量则逐代增加,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草醛的含量则表现为更替三代林低于二代连作林。外源引入酚酸物质后,5种酚酸对真菌、放线菌、氨化细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均有影响。微生物数量随不同酚酸处理浓度增加呈现先增加随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但对羟基苯甲酸各浓度处理对真菌、放线菌和氨化细菌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唯独对纤维素分解菌为刺激作用;香草醛各浓度对放线菌均表现为抑制作用,阿魏酸和肉桂酸对纤维素分解菌均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川西小黄菊茎的化学成分,利用溶剂提取法,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正、反相硅胶柱层析法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川西小黄菊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1,2,4-苯三酚(2)、原儿茶酸(3)、反式肉桂酸(4)、反式对羟基肉桂酸(5)、反式邻羟基肉桂酸(6)、反式咖啡酸(7)、反式阿魏酸(8)、反式咖啡酸乙酯(9)、香豆素(10)、7-羟基香豆素(11)、6,7-二羟基香豆素(12)、(9Z,11E)-13-氧代-9,11-十八碳二烯酸(13)、绿原酸(14)、绿原酸甲酯(15)、松脂素-β-D-吡喃葡萄糖苷(16)、表松脂素4-O-吡喃葡萄糖苷(17)、表松脂素4′-O-吡喃葡萄糖苷(18),除化合物10以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以怀地黄为实验材料,对地黄块根膨大速率动态变化及地黄根际土壤中的潜在化感物质阿魏酸、香草酸、香草醛、对羟基苯甲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①块根膨大速率动态变化呈一双峰曲线,第1个高峰出现在栽秧后70~130 d,第2个高峰出现在栽秧后150~190 d.②根际土壤中的阿魏酸、香草酸、香草醛含量变化与块根膨大速率变化动态相似,对羟基苯甲酸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阿魏酸与地黄块根的膨大正相关;地黄块根膨大过程中根际土壤放线菌、真菌数量均明显增加,根际微生物可能将地黄根系分泌物进行生物转化生成了导致地黄连作障碍的酚酸类化感物质.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藨草新鲜植株水浸提液中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香草醛和没食子酸4种酚酸的含量并检测不同浓度的酚酸纯品溶液处理对小麦幼苗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藨草水浸提液中存在3种酚酸;酚酸类物质的化感作用强弱因种类而有显著差异,但均随浓度升高而加强。  相似文献   

6.
通过重结晶、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从干燥玉米须甲醇提取液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酰胺类化合物.分析化合物核磁数据及与相关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是:尿嘧啶(1)、顺-对羟基肉桂酸酰对羟基苯乙胺(2)、反-对羟基肉桂酸酰对羟基苯乙胺(3)、反-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⑷、顺-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5).其中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对打破碗花花70%乙醇提取液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了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棕榈酸(1)、4-甲氧基水杨醛(2)、邻苯二甲酸二甲酯(3)、苯甲酸(4)、桂皮酸(5)、3-(4′-formylphenoxy)-4-methoxybenzaldehyde(6)、eugenin(7)、滨蒿内酯(8)、7-甲氧基香豆素(9)、1,8-二羟基蒽醌(10)、咖啡酸甲酯(11)、齐墩果酸(12)、阿魏酸(13)、咖啡酸(14)、胸腺嘧啶核苷(15).化合物2~4、6~11为首次从银莲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打破碗花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化感水稻根系分泌的酚酸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选用SPE小柱Cleanert PEP(500 mg/6 mL)对水稻水培液的酚酸类化合物进行富集.采用Agilent 1260 HPLC色谱仪、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流速1.6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的条件下分离测定了3,4二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丁香酸、香兰素、香草酸、香豆酸、阿魏酸、苯甲酸、水杨酸、肉桂酸等10种酚酸类化合物.建立的方法成功应用于化感水稻根系分泌的酚酸类化合物的检测,回收率在94.6%~105.8%之间.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检测快速、准确,适用于水稻根系分泌的酚酸类化合物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六种相关相克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甲醇-水-甲酸(40:60:1v/v)为流动相,以SPD-2As紫外分光度计为检测器(λ=280nm),以苯甲酸为内标物,在Zorbax ODs色谱柱上分离测定了培养基中的咖啡酸、阿魏酸,吲哚-3-乙酸、香豆素、水杨酸、肉桂酸等六种相关相克物质,回收率在87.34%~101.79%之间,标准偏差<0.03。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检测了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时域光谱,通过傅里叶变换获得其在0.30~2.40 THz频段的频域光谱和透射光谱,进而得到这4种物质的折射率谱、吸收谱和介电函数谱.同时,检测了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以不同比例混合的样品光谱特性,为THz-TDS技术用以鉴别混合物质中的特定物质方法奠定基础,也为安全检测防腐剂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根茎的乙醇[(乙醇)=95%]提取物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活性筛选结果表明:草玉梅乙醇[(乙醇)=95%]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Ⅰ)、乙酸乙酯萃取物(Ⅱ)和正丁醇萃取物(Ⅲ)对人肝癌细胞株(QGY-7703)、人结肠癌细胞(COLO-205)和人肺癌细胞(A549)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经反复纯化制备化合物,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出4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分析、波谱解析、对照品比较以及与文献报道对比,鉴定出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为4-羟基苯甲酸(1)、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2)、香豆酸(3)和咖啡酸(4).化合物1─4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NDA-150聚苯乙烯树脂的氨基化修饰,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亲水性NDA-99树脂,研究了NDA-150和NDA-99树脂对邻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2,6-二羟基苯甲酸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几种羟基苯甲酸在NDA-150和NDA-99树脂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Frundlich和R-P吸附等温方程,吸附为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受NDA-99树脂上的胺基的影响,NDA-99树脂对上述几种羟基苯甲酸的吸附亲和力和吸附能力较NDA-150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表明,由活性碳分离出来的鸡粪嫌气发酵液(ADCME)对植物产生毒害的主要有机化合物是异戊酸,丁酸和异丁酸,分别占45%,35%和20%,用生物分析来鉴定ADCME的活性碳提取物和这三种挥发性脂肪酸及其混合物对莴苣(Lactuca sativa L.),种子萌发,根芽生长和幼苗中的生化活动的效应。生化分析表明这些脂肪酸和ADCME提取物均抑制莴苣贮藏蛋白质的重新利用,导致其对Mg^2 -ATP酶,Ca2 -ATP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ATP酶的作用产物之一的无机Pi的释放都受到显著的抑制,这三种脂肪酸中,戊酸处理的抑制作用最强,丁酸处理次之,并观察到有机混合物处理具有协和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酚酸类成分对林下连作参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及可培养细菌群落的影响,以未栽培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林地土壤(1#样品)、连作未发病土壤(2#样品)和连作发病土壤(3#样品)为研究对象,探究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及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变化。同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分析方法对土壤样品中的酚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样品和3#样品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总数量与1#样品相比分别下降61.37%和68.24%;可培养细菌分别下降61.36%和68.18%;可培养放线菌分别下降72.97%和75.68%;可培养真菌分别为1#样品的1.40倍和0.47倍。3种样品共分离到193株细菌,分属于4门6纲13目19科39属96种。3种样品中最优势菌纲均为芽孢杆菌纲Bacilli(相对分离频率分别为51.67%、64.00%、48.28%),1#样品、2#样品最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相对分离频率分别为15.00%、21.33%),3#样品最优势菌属为链霉菌属...  相似文献   

15.
采用索氏提取法以不同溶剂提取干海带中的总脂肪酸,提取物经碱液水解和三氟化硼甲酯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海带提取物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乙醇、丙酮和石油醚的总提取率分别为11.92%、3.93%和3.22%。在GC/MS检测结果中,石油醚提取物、丙酮提取物、乙醇提取物中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2.82%、60.40%和60.41%。石油醚溶剂不适合提取海带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丙酮和乙醇溶剂较好,丙酮提取物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28.68%,乙醇提取物中则为30.29%。以乙醇为夹带剂对海带中脂肪酸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GC/MS检测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79.04%,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52.13%。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更适合海带多不饱和脂肪酸提取,能提高海带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6.
木梨幼叶提取物抑菌防腐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木梨(P.xerpohila)幼叶提取物进行抑菌防腐试验,结果表明:木梨幼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煮熟保存的土豆、豆腐及肥肉中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群体数量明显减少,延长了土豆、豆腐及肥肉的保存时间,且对其食用品质没有影响;0.7%木梨幼叶提取物抑菌防腐效果比0.1%苯甲酸钠还好.  相似文献   

17.
在硫酸介质中,对羟基苯甲酸对铈(Ⅳ)-罗丹明6G的化学发光反应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对羟基苯甲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方法测定对羟基苯甲酸的检出限为3.1×10-10g/mL,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10-9~5.0×10-7g/mL,对于1.0×10-8g/mL对羟基苯甲酸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2%.该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已成功地应用于苹果汁样品中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超声辅助-石油醚提取决明子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以石油醚为提取剂、超声功率100 W、提取时间约30 min时,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率高于传统回流方法,且并不改变有效成分的结构.结果共检测出7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在脂肪酸中的质量分数为44.45%.结果表明,决明子种子中富含不饱和脂...  相似文献   

19.
产碱杆菌SB1菌株的分离和降解水杨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富集培养法从工业水中分离到一株能以水杨酸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产碱杆菌SB1。该菌株在优化培养条件下对水杨酸的降解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20.
闽北3种人工林土壤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其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种人工林土壤游离氨基酸总含量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表层(0~20 cm)土壤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深层(20~40 cm)土壤的含量(P<0.05);而阔叶林表层土壤游离氨基酸含量低于深层土壤的含量,但差异不显著.土壤游离氨基酸各组分均表现出显著的垂直分布特征,阔叶林表层土壤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深层土壤对应组分的含量,但苏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显著低于深层土壤对应组分的含量;针阔叶混交林表层土 壤中酪氨酸、组氨酸和脯氨酸低于深层土壤的含量,而其余组分均显著高于深层土壤的含量;而针叶林中除甲硫氨酸和赖氨酸外,其余15种氨基酸在表层土壤中的含量均高于深层土壤中对应组分的含量.3种人工林中无论是表层土壤还是深层土壤,游离氨基酸均以中性氨基酸含量为最高,碱性和酸性氨基酸含量次之,含硫氨基酸含量最低.表层土壤中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草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依次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而赖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则以针叶林为最高,针阔叶混交林次之,阔叶林最低;阔叶林表层土壤中络氨酸和胱氨酸含量最高.深层土壤中各组分氨基酸除赖氨酸之外均以针叶林中含量最低,针阔叶混交林次之,而阔叶林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