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种实验动物屏障环境及设施维持性消毒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验动物屏障环境及设施维持性消毒的新方法。方法用浓度为0.21 mg/m^3的臭氧和1%的84消毒液或0.1%的新洁尔灭对实验动物屏障环境及设施进行维持性消毒;用血琼脂培养基进行落下菌培养,一周后观察血平皿内落下菌的个数。结果经维持性消毒后,屏障环境空气落下菌检测平均为2.1个/血平皿,符合国标关于环境技术指标中沉降菌最大平均浓度的要求。结论该种消毒方法有利于屏障环境微生物的控制,效果明显、操作简便、安全、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2.
姜骊  李善诚  鱼达 《实验动物科学》2013,30(3):35-37,64
目的探讨独立通风系统(IVC)动物实验室内使用臭氧发生器消毒的可行性。方法使用臭氧检测管测定实验室内的和运行中的IVC内的臭氧浓度,观察大鼠的健康状况、生化指标、气管和肺的组织病理学状况。结果发现IVC笼盒的低、中、高3级过滤器,对臭氧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可以减少80%。大鼠在无特殊保护的情况下,对臭氧的耐受能力较高,在面积为35 m3的IVC动物实验室内,对采用臭氧发生量3 g/h的设备开启35 min,没有检测到大鼠生理和病理的变化。结论臭氧发生器能够用于IVC动物实验室的环境消毒。  相似文献   

3.
有益微生物在暗尾东方鲀纯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噬菌蛭弧菌和光合细菌结合使用对暗尾东方鲀养殖环境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有效提高暗尾东方鲀的成活率,对暗尾东方鲀也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25d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池塘中的细菌总数少2个数量级,70d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池塘中的细菌总数少3个数量级;25d后对照组COD为6.45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COD分别为4.66、4.46、4.38mg/L;25d后对照组NH3-N为0.53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38、0.35、0.34mg/L;90d后对照组NH3-N为0.52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25、0.23、0.22mg/L;25d后对照组硫化物为0.018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014、0.012、0.010mg/L,90d后对照组硫化物为0.018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实验组的硫化物分别为0.009、0.008、0.007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暗尾东方鲀的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3%、7.6%、7.4%: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暗尾东方鲀分别比对照组平均净增长12、17、15g。  相似文献   

4.
臭氧对空气中IBV冠状病毒的杀灭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强氧化剂臭氧O3对空气中的冠状病毒进行杀灭试验。经不同臭氧浓度、湿度、温度处理灭活的冠状病毒于10日龄鸡胚培养一代,进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检测。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在高于20.3mg/m^3,作用时间超过15min时就可将病毒完全杀灭。湿度和温度对臭氧的杀毒效果也有显著影响,即湿度越大灭活效果越好,温度越高杀毒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量文献记载,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其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6—0.07mg/m^3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1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mg/m^3,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mg/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目前,国内外对甲醛的调查研究已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我们利用2个月的时间,在邯郸市随机挑选了100户家庭,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不同质地的装修材料.不同楼层.进行相同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松墨天牛生葡萄曲霉Aspergillus vitis分生孢子对水蚤、果蝇、鲤鱼和对小白鼠经口、经皮、吸入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水蚤在20mg/L浓度下72h死亡率23.3%;果蝇在浓度为21mg/L下72h死亡率15.0%;鲤鱼在浓度为22mg/L时72h死亡率4.0%。用3种途径对小鼠的试验表明,小鼠无死亡现象发生,小鼠的体重也无明显影响。该葡萄曲霉对这些实验动物表现为低毒或微毒。  相似文献   

7.
臭氧对草鱼鱼种血液MDA GSH 浓度以及GPX 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质量浓度为0.118和0.278mg/L的臭氧处理草鱼鱼种,研究臭氧对草鱼血液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浓度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DA浓度在两种质量浓度中暴露30min后显著升高.GSH浓度在0.118mg/L暴露90min后显著降低,在0.278mg/L暴露30min后显著降低.GPX活性在0.118mg/L暴露30min显著升高,并在90min的实验时间内维持在一恒定水平;在O.278mg/L暴露30min其活性显著升高,但之后便呈现下降趋势,并在第90min时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臭氧化-活性炭吸附镉的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活性炭对镉的吸附性,将臭氧化技术引入吸附过程,研究活性炭投加量、臭氧活化时间以及溶液质量浓度变化对活性炭吸附镉离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初始镉离子质量浓度为10mg/L的吸附溶液,最佳臭氧化时间为15min、最佳吸附时间为1h、活性炭的最佳投加量为1.0g时,吸附后镉离子的质量浓度为0.54mg/L;对于镉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15mg/L的吸附溶液,最佳臭氧化时间为30min、最佳吸附时间为1h、活性炭的最佳投加量为1.1g时,吸附后镉离子的质量浓度为0.56mg/L。实验证明,经臭氧活化后的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明显增强,极大的改变了吸附结果。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3号”地黄为材料研究不同消毒时间对无菌苗形成的影响及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形成与分化的影响.实验表明:对块根进行消毒的最佳时间为75%乙醇30s,0.1%升汞10min.叶片在MS附加6-BA0.5mg/L、NAA0.3mg/L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5%;在MS附加NAA0.1mg/L,6-BA3.0mg/L的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分化率达48.3%.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套流程为进水——混凝/沉淀——砂滤——消毒——出水的饮用水生产系统。通过向系统进水中投加高浓度的病毒指示物MS2噬菌体悬浮液进行实验,分别研究了采用氯和臭氧消毒时系统整体对病毒微生物的去除灭活性能。结果表明:当投氯浓度为0.5 mg/L或臭氧浓度为0.25 mg/L时,系统对MS2的去除率即可达到美国环保总署标准。而当投氯浓度增大至2.0 mg/L或臭氧浓度增大至1.0 mg/L时,可实现系统出水中无MS2检出。综合两种消毒剂的特点,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可采用主臭氧消毒与余氯补充的联合消毒方式,以保障饮用水的化学和微生物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寻土壤绿色消毒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臭氧水对3种土传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及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质量浓度1.0~5.0 mg/L的臭氧水对3种病原真菌的孢子都有一定的杀灭作用,臭氧水质量浓度是影响杀灭率的主要因素,作用时间对杀灭率无显著影响;提高臭氧水质量浓度及增加浇灌次数能显著增强对土壤中3种病原真菌的杀灭率;臭氧水浇灌土壤能显著降低植株的发病率,但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添加木霉能消除这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取CTP-5和多菌灵两种消毒剂,设计了020 000 mg/L 7种浓度梯度组,对食用菌培养料进行处理后接种平菇菌种进行培养,通过观察食用菌菌丝的生长情况以及杂菌的生长情况,以研究CTP-5消毒灭菌效果。结果表明:CTP-5和多菌灵两种药剂处理培养料都具有明显的防污染效果,CTP-5和多菌灵的有效消毒灭菌浓度分别是10 000 mg/L、8 000 mg/L。但药物处理组与高温灭菌组对照比较,其菌丝生长较慢,CTP-5与多菌灵处理组比较,消毒效果和菌丝生长差异不明显。CTP-5是无毒\无残留的新型消毒剂,可代替多菌灵在食用菌培养料中进行辅助消毒,防治污染。  相似文献   

13.
含溴黄浦江水臭氧化过程中溴酸根的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1-6月的水质调查结果表明,黄浦江水中溴离子(Br-)含量为204.9~394.6 μg/L.溴离子在臭氧氧化和氯消毒工艺中消耗显著,但在混凝工艺中变化很小.水厂溴酸根离子(BrO-3)检出率较低(7.5%).经过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处理后的出水溴离子有一定增加,可能源于活性炭还原了经臭氧氧化形成的高价态溴.臭氧小试实验表明,当黄浦江原水中稳态溶解臭氧浓度大于0.23 mg/L时,溴酸根离子生成速率大幅度增加,但此后随着臭氧浓度的增加,溴酸根生成速度几乎不变.臭氧暴露值ct与BrO-3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计算得到的溴酸根生成势k(μgBrO-3/(mgO3·min))受水中稳态溶解臭氧浓度值影响较大.原水中高浓度的氨氮和有机物是抑制溴酸根离子在臭氧化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对当前国内外给水工程中常用的源于漂白粉消毒技术的液氯、二氧化氯和氯胺消毒技术,以及臭氧和紫外线等主要消毒技术进行了比较,简要介绍了各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机理、运行特性,分析、讨论各种消毒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氯系消毒技术成熟,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技术由于消毒速度快、有效时间短,可作为联合消毒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应用.另外,探讨了未来给水工程水体消毒技术的发展方向.为给水工程消毒技术方案选择、减小水体消毒有害副产物浓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光  吉宏 《科技信息》2010,(3):337-339
通过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试验装置,研究该工艺对综合制革废水中氨氮的处理效果及去除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氨氮去除率随填着填料填充率增加而降低。当填料填充率为40%,填井表面氨氮承受负荷为0.1—0.8g/(m^2·d)时,氨氮去除率为85%-95%,出水氨氮浓度为35~75mg/l。单靠降低负荷已无法进一步改善出水水质,但通过补充进水碱度、降低进水碳氮比、提高水温等一系列措施,可使反应器出水氨氮由降低至9-14mg/l.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以肝、心、肾等器官移植为主的医学实验动物手术室,使用臭氧和紫外线的物理学方法灭菌的效果。方法在实验室运转后,用物理的臭氧和紫外灭菌与化学的2%戊二醛灭菌方法进行比较,用平皿菌落记数和物品表面微生物检测,重复消毒灭菌和检测各3 d,观测消毒灭菌效果。结果臭氧的泄漏不多,易于隔离和应用。两种方法的平皿菌落记数和物品表面微生物检测均达标。结论臭氧和紫外线物理灭菌方法在完成消毒后无残留物质,可进入缝隙,在实验动物手术室等存放大量仪器物品的实验室,用物理方法替代化学方法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利用太阳光作光源,固定在颗粒活性炭上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T iO2/GAC)对中水除菌效果的影响因素.实验表明细菌的浓度范围在5.7×107~5.7×102cfu/mL时,光催化除菌率为86.1%~99.5%.光照强度在1.35 mW/cm2时,除菌率达96.6%.光照加T iO2/GAC 3 h时,99%以上的菌体死亡.仅光照无T iO2/GAC时除菌效果甚微,只有15.4%的菌体失活;仅有T iO2/GAC无光照,除菌率为42.3%.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不同浓度的臭氧水直接喷洒处于生长阶段的紫叶生菜的方法,研究了臭氧水浓度对蔬菜致病菌生长及宿主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低质量浓度(2 mg/L)臭氧水对紫叶生菜(Lactuca sativa var.ramosa Hort)光合和致病菌——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生长影响较小;而高质量浓度(14 mg/L)臭氧水可以很好地抑制致病菌生长,但对紫叶生菜光合生理也产生严重影响;中质量浓度(6 mg/L)臭氧水可以完全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对紫叶生菜的光合生理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中浓度(6 mg/L)臭氧水喷洒紫叶生菜是绿色除菌的一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芜湖市市区大气SO2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3-2002年芜湖市区大气SO2进行了连续10年的观测,结果表明,芜湖市区大气SO2质量浓度10年平均值为0.023 5 mg/m3,由1993年的0.052 mg/m3减少到2002年的0.012 mg/m3,年平均减少率为4%.2000年以来减少速度加快,大气SO2质量浓度日变化总特征是早晨高、午后低,季节变化是冬季、春季高,夏季、秋季低.同时对芜湖市区大气SO2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和减轻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