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尼龙66/聚酚氧树脂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尼龙66/聚酚氧共混物, 对其力学性能、 结晶与熔融行为及组 分间相容性进行了表征. 共混物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 且符合线性加和规则; 观察不 到两相形态, 表明两组分相容. 随聚酚氧含量增加, 尼龙66的冷结晶温度升高、 熔融温 度和熔体结晶温度降低, 结晶和熔融温度范围变宽, 熔融热和结晶热降低. 共混物的屈服 强度、 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呈正协同效应, 并在聚酚氧含量30%~40%(均为质量分 数)呈极大值. 随聚酚氧含量的增加, 断裂强度与屈服强度的差值变小, 当聚酚氧含量达 到80%时, 二者已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C/PET/EPDM共混物,用TBA,DSC,TEM及IR等方法对共混物进行了表征。计算了相互作用参数,讨论了EPDM对PC/PET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C/PET/EPDM共混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EPDM增大了PC/PET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PET/PC共混物相容性与结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容剂增容 PET/ PC共混物 ,使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得到提高 ,并用 DSC方法对共混物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随着相容剂用量的增加 ,共混物中 PET的冷结晶温度降低 ,改善了 PET的结晶性能和韧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系列线形的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测定了共聚物样品的特性粘度,用FTIR和^1HNMR对共聚物进行了分析。用溶液成膜法研究了这类共聚物与酚氧树脂的共混相容性。DSC的结果显示:该共聚物仅和酚氧树脂部分相容,丙烯酸羟乙酯单元对丙烯酸甲酯与酚氧的相容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与四种不同结构离聚物(Ionomer)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形态结构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扫描电镜(SEM)等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通常条件下,PET与Surlyn Na型(S-Na)以及Aclyn钠型与Zn型(A-Na与A-Zn)离聚物为不相容的两相体系,但离聚物的加入,由于离子-偶极间的作用使共混物中PET组分的了Tg略有增高;当离聚物含量高于9%时,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有所改善;适当的热处理条件下,PET与离聚物间可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而使共混体系的相客性得以明显改善。结果还表明,离聚物骨架链的结构以及离子的种类均对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形态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系列线形的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测定共聚物样品的特性粘度,用FTIR和1HNMR对共聚物进行了分析.用溶液成膜法研究了这类共聚物与酚氧树脂的共混相容性.DSC的结果显示:该共聚物仅和酚氧树脂部分相容,丙烯酸羟乙酯单元对丙烯酸甲酯与酚氧的相容性无明显影响.表明侧链导入羟基并未增加丙烯酸甲酯对酚氧树脂的氢键特殊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DSC(差示扫描热分析)和FTIR(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技术研究了PDLLA/PVA,PDLLA/PEG300,PDLLA/PCL三种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果发现:PDLLA/PVA共混物和PDLLA/PEG300共混物相容性较好,随着PEG用量的增加,其在共混物中的增塑作用更加明显;而PDLLA/PCL共混物的两组分不能互溶.FTIR研究表明,在氢键作用下共混物的相容性得到加强,PDLLA/PCL无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反应物的不同配比,用乙酰基不同程度地取代了聚酚氧大分子侧链上的羟基,得到了不同酰化程度的聚酚氧,用NMR及FTIR谱图对合成的乙酰化聚酚氧进行了定量,并用FTIR、DSC对其分子间氢键的强弱进行了研究,用DSC对系列酰化聚酚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聚酚氧中的特殊相互作用主要来自羟基。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热力学和热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对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BHET)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与添加型阻燃剂十溴联苯醚(DBDPE)的相容性.从DBDPE在BHET中的溶解试验可以看到,随着DBDPE含量的增加,冷却析出的温室升高.从溶解度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BHET与DBDPE有较好的相容性,而PET与DBDPE的相容性略差.由热分析结果可见,DBDPE与PET的共混物随着DBDPE含量的增加,熔融时出现双峰,即体系发生相分离.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离聚物聚丙烯蜡接枝丙烯酸钠,对其热稳定性和结晶性能进行了表征.将聚丙烯蜡接枝丙烯酸钠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熔融共混,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该类离聚物对PET的结晶性能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蜡接枝丙烯酸钠的加入促进了PET的成核,使PET的熔融结晶温度由196.9℃升高到210.6℃,而冷结晶温度由135.5℃降低到124.2℃.与PET/聚丙烯蜡相比,聚丙烯蜡接枝丙烯酸钠与PET有更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
PET/PEN共混物的热分解行为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惰性气氛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酯(PEN)共混物的非等温热分解行为及其动力学.研究发现,不同PET/PEN共混物的热降解为一个主要的热分解过程,热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随着共混物中PEN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物的起始分解温度逐渐升高,共混物的热稳定性逐渐提高,而且共混物的热分解反应活化能也逐渐增加,这是由于PEN分子链中萘环的热分解温度比PET中苯环高,因此分子链的热稳定性比PET要高.共混物中萘环的化学组成含量越高,则热稳定性愈高.  相似文献   

12.
互穿网络聚合物(IPN)是一种新型的聚合物共混物。采用分子设计的方法在IPN主链上引入相反电荷,利用体系中的氢键、两网络接枝以及基团效应等,改善IPN的相容性,可得到具有高度互穿和较低相分离的IPN材料。 本文讨论聚醚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IPN的组成比、NCO/OH比及相反电荷的浓度对IPN相容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将聚偏氟乙烯(PVDF)颗粒与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P(VDF-CTFE))物理共混后采用溶液浇注的方法制备成共混薄膜.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X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PVDF/P(VDF-CTFE)共混薄膜的相容性、结晶行为及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VDF/P(VDF-CTFE)体系中P(VDF-CTFE)作为一种无规共聚物在与PVDF共混时有一定的相容性,影响着PVDF的结晶-熔融热力学特征;PVDF/P(VDF-CTFE)共混结晶时,P(VDF-CTFE)的存在有利于形成β型晶体;PVDF均匀地分散在P(VDF-CTFE)相中,而且随着PVDF含量的减少,分散点的PVDF球晶数量越少.  相似文献   

14.
阻燃剂聚苯基膦酸二苯偶氮酯对PET阻燃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重分析(TGA)和热裂解色谱(PGC—MS)研究了阻燃剂聚苯基膦酸二苯偶氮酯(PAPPP)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作用机理。TGA结果表明PAPPP/PET(15/85)共混物的起始分解温度为337℃,550℃的热解残余量为26.8%,450℃~550℃的失重为23.3%,与纯PET相比,共混物的热解温度范围变宽,残余量增加,且在PET燃点附近的可燃性挥发气体的生成量降低,表现为凝聚相阻燃机理.PGC—MS分析表明,加入PAPPP对PET的热裂解模式有一定影响,在燃烧过程中伴有酯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15.
通过扫描量热仪DCS,X-射线衍射仪WAXD对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共混物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TT/PBT的共混体系两组分在无定型区具有相容性,而在晶区两组分分别结晶,形成非均相体系。  相似文献   

16.
PET/ECDP/PEG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B.Schneier公式计算了PET/PEG共混体系△Hm值,推算了体系的相容性;利用调和方程和接触角的测定得到PET/PEG及PEG同PET/ECDP界面张力。  相似文献   

17.
以玉米淀粉和己内酯单体为原料,以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通过原位开环聚合制备聚己内酯接枝改性淀粉,并利用红外光谱和差热扫描对接枝改性淀粉和玉米淀粉进行了比较. 进而制备了接枝改性淀粉和聚己内酯的共混材料,并对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疏水性和界面性能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对淀粉进行接枝改性后能够有效改善共混材料两相的相容性,且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 共混材料的疏水性得到改善,吸水前后材料力学性能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甲酸为共溶剂,蒸馏水为共沉淀剂,通过溶液共混和液-固相转变法(L-S)制备出聚乙烯醇与聚己内酰胺(PVA/PA-6)合金.采用黏度法、折光指数法、DSC法、FTIR法、TG法和接触角法研究了PVA/PA-6的相容性、热稳定性及亲水性.结果表明PVA与PA-6有很好的相容性;PVA/PA-6合金膜材料比纯PVA热稳定性好;PA-6可有效地降低PVA/PA-6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 DSC、DMA 以及 PCM 等测试技术对 PPO/PET 共混物体系进行了相容性及相形态的研究。结果表明:PPO/PET 共混物是一热力学不相容的体系。共混物的相分离程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加大,其热转变温度、动态力学转变点及相形态均具有组成依赖性。增容剂 GMS 的加入改善了体系的相容程度。随着 GMS 含量的增加,其相容程度提高;分散相尺寸因增容剂的加入而变小,界面层的结合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对聚丙烯/聚氯乙烯(m(PP):m(PVC)=80:20)二元体系和超支化聚(酰胺-酯)/聚丙烯/聚氯乙烯(HBP/PP/PVC)三元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得到了共混物中氯元素面分布图,对氯元素面分布进行了粒径分布统计和平均粒径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在PP/PVC(质量比为80:20)共混物中加入3份HBP,增容的效果最好;当HBP达到4份时, PP/PVC(质量比为80:20)的相容性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