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引进了"捕食者.被捕食者"依人口数分枝过程模型,并得出了该模型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一些生存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主体建模的方法建立遮挡环境中的群体追逃模型,讨论遮挡环境对群体追逃行为的影响.遮挡环境改变了个体可获取的信息量,追捕者和目标可以隐藏其中而不被发现.研究表明,当捕食者数量小于或等于被捕食者数量时,相比于无遮挡情况,遮挡环境不利于被捕食者的存活;当捕食者数量远大于被捕食者时,遮挡环境可使被捕食者存活更久,并且随着空间中遮挡物密度的增大,被捕食者生存时间增加.  相似文献   

3.
考虑以下捕食者——猎物系统的基本模型■)这里 a>0为常数,X 表示猎物种群的密度,y 表示捕食者种群的密度,g(x)是猎物种群的增长率函数,(在无捕食者的条件下)p(x)是捕食者对于猎物的反应函数,q(x)是捕食者的死亡率函数。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一个基于网格由狼羊草组成的生态系统模型,模型中对捕食者(狼)及被捕食者(羊)给予了相应的属性定义,把草界定为可再生资源,通过引入“超结构”的规则,解决了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时网格状态不能同步更新的问题。通过模拟,得到模型的三种典型结果:即捕食者灭绝,捕食者被捕食者都灭绝以及捕食者被捕食者共存,给出了三种结果出现的几率分布,而且只要捕食者的初始密度不太大,生态系统很容易达到共存状态,生态系统对应的网格规模越大,生态系统越容易达到共存。  相似文献   

5.
王爱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7):1525-1526,1534
讨论了一类具有第Ⅱ类功能性反应函数的捕食-被捕食模型。分别给出了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种群均灭绝;捕食者种群灭绝,而被捕食者种群幸存;以及两种群长期共存的条件。最后通过实例说明所得结论的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了捕食者是群居种群的捕食者-食饵系统,分析了密度大小对群居捕食者种群增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并且对其平衡点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了捕食者是群居种群的捕食者-食饵系统,分析了密度大小对群居捕食者种群增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并且对其平衡点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一类具Ivlev型功能反应的捕食者-食饵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一类被捕食者种群为非线性密度制约,捕食者种群无密度制约且具Ivlev功能性反应的捕食者-食饵两种群模型,得到系统不存在极限环和至少存在一个极限环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 前言一九六三年,Rosenzweig和MacArthur提出了生态学中的捕食者——食饵数学模型 x=f(x)-φ(x·y) y=-ey+kφ(x·y)其中x表示食饵的种群密度,y表示捕食者的种群密度,f(x)表示食饵不受捕食者影响时的增长率,φ(x·y)表示捕食者的捕食率,k叫做食饵转化成捕食者的转化效率。通常取(f(x)=ax-bx~2,φ(x·y)=yφ(x),其中φ(x)叫做捕食者的功能反应函数,则得到模型  相似文献   

10.
具有两性的捕食者-食饵模型的渐近性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具有Holling Ⅱ功能反应的捕食者食饵模型. 得到了食饵两性具有不同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时, 边界平衡点全局稳定的条件及食饵和捕食者一致持续生存的条件. 数值模拟表明, 捕食者的存在最终不会改变食饵的性别比例.  相似文献   

11.
基于微机仿真压水堆核电站堆芯物理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压水堆核电站堆芯的模型化,提出了适用于微机仿真的核电站堆芯的 物理数学模型。文章将核电站堆芯分为四大块分别建立模型(临界堆中子动力学模 块、中毒效应堆中子动力学模块、温度效应堆中子动力学模块和燃料模块),应用该模型建立传递函数,为微机仿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既有散射辐射模型的分析,结合上海地区太阳辐射实测数据,建立了各向异性散射辐射新模型,其后从天气类型、朝向、季节和倾角等方面对新模型及既有模型的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天气类型的研究表明,阴天或多云天时,Klucher模型、Hay模型及Skartveit和Olseth模型与实测值较为吻合;但晴天时,Perez模型和新各向异性散射辐射(NADR)模型更佳.对朝向的研究表明,对于东向和北向,Perez模型和NADR模型较为准确;而对于南向和西向,Liu和Jordan模型,NADR模型较为准确.对季节的研究表明,夏秋季Perez模型和NADR模型较为准确;秋冬季Liu和Jordan模型,NADR模型较为准确.对于倾角的研究表明,Klucher模型与实测值较为吻合,各类散射辐射模型在计算倾角较小的倾斜面散射辐射精度优于倾角较大的情况.对天气、朝向、季节和倾角等多因素的综合考虑表明,Temps和Coulson模型,Gueymard模型准确性相对较低,而NADR模型的准确性最高.  相似文献   

13.
微观车辆仿真模型分类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车辆跟驰模型是微观交通流仿真的一个基本模型,它是构成许多重要研究领域的基石.把车辆跟驰模型分为基于交通工程的跟驰模型和基于交通心理学的跟驰模型以及基于二结合观点的跟驰模型.从交通工程、交通心理学及二相结合的角度对几个常见的车辆跟驰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介绍了各车辆跟驰模型的建模原理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它们在微观交通模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突发事件模型库中模型的层次网络表示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型表示方法是突发事件模型库中模型管理和操纵的基础。该文综合分析突发事件模型的自身特征和辅助,将关系框架和模型网络的表示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适合突发事件模型知识表示和模型操纵需求的层次网络模型表示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突发事件不同的辅助决策流程框架,动态地生成相应的模型网络,然后在模型网络中根据决策目标选择出一条或多条模型链。层次网络表示法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智能性,很好地实现了突发事件模型根据不同决策环境和决策对象的模型求解。  相似文献   

15.
半参数广义线性模型的局部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半参数广义线性模型的局部影响, 分别对加权扰动模型,响应变量扰动模型, 自变量扰动模型得到了影响矩阵的计算公式.最后分析了实际数据, 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结果是Cook(1986)和Wei(1998)关于线性模型和指数族非线性模型的工作在半参数模型中的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考虑MRS-GARCH模型中存在的"路径依赖"问题,采用混合Gibbs抽样与EM算法的两步MCEM-MCML法求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避免了对原模型的简化或近似而导致的信息损失及估计精度下降.以上证综指和深圳成指日(周)收益数据为样本,利用MRS-GARCH模型对沪深股市收益波动进行估计.结果表明:沪深股市存在显著的高、低波动状态,处于低波动状态的可能性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与MS、Gray及Klassen模型相比,MRS-GARCH模型估计的波动状态持续性有所降低.比较各模型的BIC值,MRS-GARCH模型的拟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7.
利用油藏流体渗流模型和水平井筒内流体流动模型 ,推导出了油藏井筒流体流动耦合模型 ,在该模型中考虑了两种流动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建立了以水平井产量为目标函数、以孔眼分布为决策变量的优化模型 ,将其计算结果与均匀流入剖面、均匀射孔分布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由于优化模型中考虑了水平井筒内变质量流的影响 ,从而可为现场水平井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糯扎渡施工期心墙沉降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统计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的理论及步骤.借鉴传统统计模型,通过改变模型因子形式建立不同模型,对比分析模型应用结果确定较优且适用的统计模型形式.通过实测资料建立模型并评价模型预测效果,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高,使用较传统模型更为方便,可以作为该工程施工期沉降分析的一个工具,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龙蓓  林路 《广西科学》1998,5(3):190-193
根据强影响点的实际意义,提出一种强影响点的显著性检验模型。解决了线性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的强影响点的显著性检验问题,其中的检验统计量分别是F检验统计量和Score检验统计量,实例表明此法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基于三维模型的装配工艺设计,研究了三维装配工艺模型的数字化建模方法. 根据装配工艺设计过程的特点,将三维装配工艺设计过程分为粗装配工艺设计阶段和精装配工艺设计阶段. 针对不同的工艺设计阶段,为三维装配工艺模型提出了3种阶段工艺模型,分别为拆卸工艺模型、粗装配工艺模型及精装配工艺模型,建立了不同阶段模型及辅助工艺信息的表达方法和模型信息间的映射机制,详细阐述了3种阶段工艺模型的建模过程. 基于上述建模方法,开发了基于三维模型的装配工艺设计系统,以一个发动机模型验证了文中提出的建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