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辛伐他汀(0,1,3,10,30 and 100μmol/L)对C2C12细胞活力的影响,并通过定量RT-PCR方法对utrophin和TNF-α基因的mRNA的表达进行了研究.随着辛伐他汀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C2C12细胞的活力在降低;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对utrophin和TNF-α的mRNA表达具有影响作用,为阐明辛伐他汀的肌毒性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根据目前13C和31P核磁共振(NMR)关于运动骨骼肌的研究,对运动骨骼肌能量代谢有了新的认识,并提出了新的能量代谢模型.在10~40ms的快速收缩中,需要能量快速地传递,骨骼肌中慢速的碳水化合物氧化供能最终必须设法与快速的能量消耗相适应,因此有人提出一个新的能量代谢模型——糖原短路:骨骼肌快速收缩的能量来源于糖原分解,在收缩间期,糖原重新合成来补充消耗的糖原,糖原合成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氧化磷酸化,这个机制主要利用磷酸化酶快速转变的重要的特征腓肠肌,此过程产生的乳酸是能量快速消耗与相对慢速能量供应之间的时间缓冲,这合理的解释了富氧组织产生乳酸的原因.糖原短路的模型符合多数的生化和生理实验的结果,这个模型提供了骨骼肌疲劳的可能原因,提示骨骼肌糖原水平低的时候,不能提供快速收缩所需要的能量.  相似文献   

3.
槲皮素对大鼠骨骼肌脂质过氧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抗氧化剂槲皮素对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跑台训练建立动物模型,测定了大鼠运动力竭时间和肌糖原含量、骨骼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肌酸激酶(CK)的活性。结果服用槲皮素后大鼠力竭时间明显延长;肌糖原含量升高;力竭即刻骨骼肌组织SOD,GSH-Px活性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血清酶CK活性的上升幅度显著降低。结论槲皮素能通过增加肌糖原含量,减轻骨骼肌自由基损伤来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可作为一种运动保健品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和对比不同浓度的依色林对蛙坐骨神经的刺激,观察骨骼肌收缩强度,并探讨依色林的拟ACh作用及刺激蛙骨骼肌运动终板上的N2胆碱受体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时间的游泳运动对大鼠骨骼肌UCP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A、3分钟游泳组B,30分钟游泳组C和冬泳组D,每组8只。3分钟游泳组和30分钟游泳组的游泳水温为22℃。冬泳组逐渐降温后维持水温在 8 ℃,时间为3 分钟。通过大鼠骨四头肌RNA电泳、RT-PCR反应结果来测定骨骼肌UCP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C、D组UCP mRNA表达极显著地高于A、B组(p<0.01),D组UCP mRNA表达极显著地高于C 组(p<0.01)。结论 冬泳大鼠骨骼肌UCP基因表达升高,说明大鼠机体在外界低温的刺激下发生了诱导上调反应。  相似文献   

6.
探讨不同温度、时间的游泳运动对大鼠骨骼肌UCP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用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A、3 min游泳组B、30 min游泳组C和冬泳组D,每组8只。3 min游泳组和30 min游泳组的游泳水温为22℃。冬泳组逐渐降温后维持水温在8℃,时间为3 min。通过大鼠骨四头肌RNA电泳、RT-PCR反应结果来测定骨骼肌UCP基因的表达情况。C、D组UCP mRNA表达极显著地高于A、B组(p0.01),D组UCP mRNA表达极显著地高于C组(p0.01)。冬泳大鼠骨骼肌UCP基因表达升高,说明大鼠机体在外界低温的刺激下发生了诱导上调反应。  相似文献   

7.
细胞外基质是骨骼肌微环境的重要组成,基质中胶原蛋白的过量表达,会导致骨骼肌纤维化,因此研究miR-18a对于成肌细胞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细胞划痕、组织切片HE染色等方法检测了肌肉损伤修复模型中miR-18a及胶原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以及在成肌细胞C2C12中过表达miR-18a模拟物后对胶原蛋白基因表达、细胞迁移和成肌细胞转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iR-18a及胶原蛋白的表达量会响应骨骼肌的损伤修复过程。在成肌细胞中,miR-18a的过表达会抑制胶原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但miR-18a的过表达并不影响成肌细胞的迁移和向骨的转分化。因此miR-18a对于细胞外基质相关基因的研究,可以为骨骼肌损伤修复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包海军  王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1):4384-4390
为探究二甲双胍是否通过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FoxO3a途径发挥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神经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通过将实验小鼠(雄性,C57BL/6)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生理盐水组、复合物C组、野生型组和基因敲除组(FoxO3a敲除小鼠),每组20只.并建立伪手术模型,6、12、24 h的TBI模型.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双染检测的方法,研究了AMPK、FoxO3a、自噬相关蛋白(LC3,P62)和炎症因子(NLRP3,IL-1β)的表达情况,以及LC3和IL-1β的细胞核、细胞质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二甲双胍组p-AMPK/AMPK比值增加,p-FoxO3a/FoxO3a比值降低,自噬水平升高,炎症因子表达降低,而复合物C组则相反;与野生型组相比较,结果提示FoxO3a基因敲除组自噬水平降低,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增高.LC3主要表达在细胞质,IL-1β在整个细胞均有分布.可见AMPK的激活和FoxO3a蛋白有利于自噬的发生,二甲双胍可能通过AMPK/FoxO3a信号通路发挥对TBI后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观察去铁胺(DFO)对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铁代谢的影响,探讨DFO对心肌细胞铁代谢的影响机制.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为材料,以不同浓度的DFO孵育细胞,然后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搏动频率以及铁转运相关蛋白CP,HP,FP1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各剂量DFO对心肌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减慢,停止跳动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收缩幅度逐渐降低;随着DFO浓度的增加,心肌细胞CP和HP的表达增加而FP1表达减少.由此可以看出,DFO不影响心肌细胞的存活率,但影响细胞的生活状态,也影响心肌细胞内CP,HP和FP1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维康颗粒对疲劳型亚健康大鼠骨骼肌细胞线粒体再生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疲劳型亚健康大鼠骨骼肌细胞模型;观察骨骼肌细胞线粒体形态学改变;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实时定量RT-PCR方法测定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比较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数量减少,呈空泡样变性,嵴消失,内质网及核模扩张,MDA升高及SOD下降(P<0.05),PGC-1α、AMPK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维康颗粒可逆转线粒体结构损伤,恢复MDA、SOD及PGC-1α、AMPK mRNA表达正常。结论:维康颗粒促进线粒体再生可能是干预疲劳型亚健康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B Leighton  G J Cooper 《Nature》1988,335(6191):632-635
Insulin resistance occurs in a variety of conditions, including diabetes, obesity and essential hypertension, but its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are unclear. In type 2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t is insulin-resistance in skeletal muscle, the chief site of insulin-mediated glucose disposal in humans, that predominantly accounts for the low rates of glucose clearance from the blood, and hence for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Human type 2 diabetes is characterized by a decrease in non-oxidative glucose storage (muscle glycogen synthesis), and by the deposition of amyloid in the islets of Langerhans. Amylin is a 37-amino-acid peptide which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islet amyloid and has structural similarity to human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2 (CGRP-2; ref. 8). CGRP is a neuropeptide which may be involved in motor activity in skeletal muscle. We now report that human pancreatic amylin and rat CGRP-1 are potent inhibitors of both basal and insulin-stimulated rates of glycogen synthesis in stripped rat soleus muscle in vitro. These results may provide a basis for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that cause insulin resistance in skeletal muscle.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电镜研究胎儿子宫肌层的平滑肌细胞在不同胎龄阶段(6个月、7个月、8个月、足月)的超微结构。结果发现随着胎龄的增长,平滑肌细胞显示下列形态变化:(a)胞质的细胞器减少;(b)核表面的凹陷增加和加深;(c)糖元颗粒聚集,细胞表面的半桥粒状致密斑及带有电子致密体的5nm微丝束逐渐增多;(d)到足月妊娠时,其形态与育龄妇女的子宫肌层的平滑肌细胞极为相似,在任何胎龄到足月妊娠时,其形态与育龄妇女的子宫肌层的平滑肌细胞极为相似,在任何胎龄的子宫肌层里均可见到平滑肌细胞间有间质细胞和一些成熟较差的平滑肌细胞。由于样本取自肌层中间部位,及肌层内间质细胞随着胎龄的增长而减少,歌曲以认为平滑肌细胞增多,可能是由于肌层里间质细胞分化的结果,由于在雌激素作用下,核体大量出现及黄体酮促使糖元颗粒聚集成团,本研究结果提示胎儿子宫肌层平滑肌细胞的成熟可能与雌激素主黄体酮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骨骼肌萎缩是由于去神经支配、损伤、关节固定、卧床休息、败血症、癌症、衰老以及微重力等引起的骨骼肌质量下降.论文采用骨骼肌电刺激(Muscle Electrical Stimulation,MES)模拟不同运动形式探讨延缓尾悬吊(Tail Suspension,TS)导致的斯泼累格·多雷大鼠(Sprague-Dawley Rat,SD Rat)骨骼肌萎缩的效果,同时引入联合训练模式,进一步探讨维持习惯性运动模式与非习惯性运动模式对延缓骨骼肌萎缩的效果,并结合Sigma算法与传统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高频电刺激(High Frequency Electrical Stimulation,HFES)干预6周后可以显著提高骨骼肌质量,其中比目鱼肌质量(mLS)与胫骨前肌质量(mLT)分别提高21%(P < 0.01)和26%(P < 0.01),Akt与p70s6k的蛋白激活程度显著提高;低频电刺激(Low Frequency Electrical Stimulation,LFES)干预6周后,比目鱼肌与胫骨前肌的质量有升高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2)尾悬吊处理4周后,比目鱼肌质量与对照组相比下降45%(P < 0.01),表明模型构建成功. (3)经过常重力与微重力干预,其下降程度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悬吊组相比,常重力干预后比目鱼肌质量增加49%(P < 0.01). (4)联合组干预结果发现:与悬吊组相比,HHT组比目鱼肌质量升高55%(P < 0.01),胫骨前肌质量提升37%(P < 0.01),腓肠肌质量(mLG)提升25%(P < 0.01),总体干预效果好于其他各组.实验结论:高频电刺激对于增加骨骼肌质量的效果好于低频电刺激,常重力干预效果好于微重力,习惯性电刺激干预模式对延缓废用性骨骼肌萎缩的效果好于非习惯性电刺激.  相似文献   

14.
在马拉松训练与比赛中,肌糖原的耗竭和降低,与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肌糖原在体内的有氧氧化供能是马拉松训练和竞赛中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赛前糖原填充的方法能够提高运动能力,推迟疲劳来临的时间。对优秀运动员而言,在运动竞赛前36~48小时,通过递减运动量,摄入10~12g/kg/d的糖,以达到赛前糖原填充的要求。运动营养学指出在两次训练间隙,充足糖的摄入,能够有效促进肌糖原的恢复,运动员就可以持续不断的从事训练和得到有效恢复。有人认为机体低糖储备在训练时会产生强烈的应答反应,但事实上低糖饮食对提高马拉松运动成绩不利。有研究表明,长期的低糖饮食对运动能力是有害的,在赛前增加体内糖原的储量,对马拉松运动员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川楝素能轻度可逆地增强箭毒化及去神经骨骼肌由直接刺激引起的收缩反应.当用Sr~(2+)代替溶液中的Ca~(2+)时,这种正肌力作用仍能出现.川楝素对豚鼠平滑肌的自发收缩亦有增强作用,但川楝素对大鼠心肌由直接电刺激引起的收缩反应则具有负肌力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Proposed mechanism of cholinergic action in smooth muscle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D M Salmon  T W Honeyman 《Nature》1980,284(5754):344-345
An increased turnover of phosphatidate and phosphatidyl inositol has been found in many tissues where hormones or neurotransmitters are postulated to raise Ca2+ influx, for example in smooth muscle.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s in phospholipid metabolism and changes in Ca2+ permeability was unknown. Following recent reports on the interactions of Ca2+ with phosphatidic acid in membranes and artificial systems, we investigated the hypothesis that phosphatidate accumulation mediates the action of cholinergic and other stimuli on Ca2+ influx. We report here that synthesis and accumulation of phosphatidate was accelerated in smooth muscle cells stimulated by carbamylcholine with a similar time course to that of contraction. This alteration in phosphatidate metabolism does not seem to result from an increase in intracellular Ca2+ or depolarisation of the cell membrane. Furthermore, submicromolar concentrations of phosphatidate rapidly produce contractions of isolated smooth muscle cells.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contention that cholinergic-induced changes in membrane Ca2+ permeability in smooth muscle could be mediated by phosphatidate accumula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牛蛙替代蟾蜍在生理学教学的实验效果,以探索这种实验动物替代的可行性。 方法 对牛蛙和 蟾蜍分别进行蛙心灌流实验和坐骨神经-腓肠肌刺激收缩实验。 结果 蛙心灌流实验中,牛蛙和蟾蜍离体心脏活 动在 Na+ 、Ca2+ 、K+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NA) 、氯化乙酰胆碱( Ach) 、乳酸( LA) 及碳酸氢钠( NaHCO3 ) 作用的影 响,变化整体趋势一致;坐骨神经-腓肠肌相关实验中,肌肉收缩最小时的刺激强度是 0. 1 V;0. 15 V 左右的刺激强 度可使肌肉收缩幅度达到最大值且保持不变;伴随着刺激逐渐增强,骨骼肌由开始的单收缩,转变为不完全强直收 缩,最后变为强直收缩。 受到刺激后,牛蛙与蟾蜍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分别 16. 6 m / s 和 13. 16 m / s。 牛蛙与蟾 蜍在上述实验中,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5) 。 结论 采用牛蛙替代蟾蜍开展生理学教学实验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L-肉碱(即左旋肉碱L-carnitine)是机体内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氨基酸类物质,对机体血浆肉碱含量、肌肉酶活性以及更为重要的脂类代谢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补充L-肉碱后可以增强机体的耐力运动表现,近十年来对于L-肉碱作为肌肉能源选择以及生理功能调节者的重要作用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见解的新观点;L-肉碱在通过线粒体膜转运脂肪酸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血浆中确实发现了血浆肉碱含量增加的情况。虽然一些研究表明,相对于运动能力而言,在口服肉碱后,并没有显示出其对健康人群机体物质代谢及健康状况会产生不可或缺的影响,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表明,L-肉碱可以帮助特定的人群在运动能力表现上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研究有氧运动对青少年骨骼肌細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因为青少年骨骼肌細胞葡萄糖氧化代谢规律和青年小鼠是相同的。为了便于采集骨骼肌细胞將青年小鼠作为研究対象,选用3月龄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小鼠30只,随机将其划分成安静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组和过度有氧运动组,每组10只洧氧运动方式为游泳。经7周有氧运动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组体重、体重变化和体重变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过度有氧运动组各体重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经7周有氧运动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组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胰岛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过度有氧运动组血糖低于对照组血清胰岛素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经7周有氧运动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组和过度有氧运动组GT4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7周有氧运动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组和过度有氧运动组MEF2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说明适宜有氧运动能够促进青少年骨骼肌細胞葡萄糖代谢,但过度有氧运动会使机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