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墨经》是中国古代最辉煌的科学著作,从文选择了三条光学经文,详细地进行了研究,这三条经文讨论两面平面镜的成像,凹面象成像与凸面镜成像的规律,研究《墨经》对于科学研究及中国先秦科学史研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墨经》中有八条关于光学的命题,这八条中的前五条记述了影的生成及有关规律.特别是其中的第三条描述了针孔成像实验,并用射箭的飞行来比喻光的直线传播.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针孔成像实验,也是对光的直线传播特性的最早认识.八条中的后三条叙述了反射(平面、凹面、凸面)镜成像现象.其思想非常丰富与深刻.  相似文献   

3.
《墨经》“君臣萌通约也”前人各有所解,作者讨论各家观点,联系《墨子》全书思想对这则经文求真实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墨经》中数学概念的定义方式。方法利用《墨经》逻辑学中的而非现代逻辑学中的定义方式来分析《墨经》中的数学概念。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定义法在《墨经》中用得非常普遍,《经上》篇几乎完全是各类定义的汇集,运用这样的逻辑方法,《墨经》对许多数学概念都下了明确的定义,从而使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第一次出现了理论的萌芽。结论《墨经》对数学概念的科学定义,说明其逻辑学是中国古代几何学理论形成的思想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5.
娄臻 《科技信息》2013,(2):226-226
古代力学作为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值得深入研究。梁启超著《墨经校释》、钱临照先生(1906~1999物理学家、教育家)著《释墨经中之光学、力学诸条》等开创了我国先秦力学研究的大格局。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将力学的产生与发展结合先秦社会思想进行一些自主探讨,正是基于前人的研究启发而完成。  相似文献   

6.
沈有鼎先生是中国几位有成就的数理逻辑学家之一。他对经典逻辑、直觉主义逻辑、相干逻辑、模态逻辑等都有很深入的研究。他构造了"沈氏悖论"。沈先生在中国古代逻辑研究中的最重要成果,是挖掘出《墨经》中许多鲜为人知的重要的逻辑思想,揭示了以《墨经》逻辑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逻辑体系,把我国学者对《墨经》逻辑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哲学方面,沈先生分析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哲学的民族"的观点。沈先生是一位真做学问、做真学问的学者,是一位在众多领域里做出重要贡献的伟大学者。生活中的沈先生是一位十分可爱的老人。  相似文献   

7.
对于先秦古籍《墨经》和《考工记》中的力学知识,人们作过不少研究.除《墨经》和《考工记》外,《韩非子》也是包含力学知识较多的先秦古籍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阐释晚清概率论译著《决疑数学》中的保险与年金计算的内容与方法,为研究晚清数学史与保险史提供文献支持。方法原始文献分析与解读。结果《决疑数学》引进了西方保险计算的三个基本问题,利用概率知识研究了人寿保险与年金计算的若干具体问题,提供了公式和证明。结论《决疑数学》虽为一部概率论专著,但是它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系统阐述了保险与年金计算问题,从数学上为中国近代保险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在中国数学史和保险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研究《墨经》中的语言逻辑,尤其是语用学,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墨经》中的语用学主要考虑语境对语义的影响,研究语境如时空、可能性、认知关系等对语性结构、语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墨经》首章为研究对象,在上篇以墨学诸家成果的对比研究及古文字考释陈列"成"式推理的步子,亦论证此推理的内在约束力的基础上,下篇主要讨论"成"式推理的特点与价值。概述了华夏"成"式特点,讨论了《墨经》"成"式与古典"成"式定罪的关系,在关键构成上,揭示亚里斯多德syllogism推理体统与"成"式的类同。  相似文献   

11.
基于空间光通信中的卡塞格伦光学天线的重要性,文中介绍了一种典型的卡塞格伦光学天线设计,利用CODE-V软件进行了仿真,并分析了发散角(半角)为2.8263o的点光源在卡塞格伦光学天线中传输的特点。最后,利用MATLAB软件仿真了发射光束发散角与点光源偏离焦点距离之间的关系图。  相似文献   

12.
选取几种典型天气,对几种主要入射方式下“智能镜面”将太阳辐射定向反射进入建筑室内的照度、紫外线辐射强度和眩光情况进行实测及比较.结果表明:采取不同入射方式改善建筑室内的天然采光效果是可行的.入射俯仰角不佳会产生严重的眩光,但采取侧后方入射方式时,眩光得到改善;而采取水平入射时,其反射光的照度及紫外线辐射强度较高.此外,在大气能见度高的天气条件下,太阳辐射的入射率较高、强度较大;而在多云及阴天的天气条件下,紫外线入射率较高,但绝对值较小.  相似文献   

13.
将计算机技术与建筑节能结合,研制基于风力矩相互抵消及施加预应力的无风力矩智能镜面,为寒冷地区建筑增加日照,并以某建筑群为例进行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无风力矩智能镜面能长期、稳定地为建筑提供日照,其光、热舒适性较高,但杀菌能力尚不明确;施加预应力后,抗风性能较理想,结构质量较轻,更稳定可靠,但在特定角度有一定炫光.  相似文献   

14.
晶体管放大电路图解法应用的延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晶体管电路图解法是一种直观的分析方法,通常只用于基本放大电路,即发射极接地共射电路的分析。若发射极串有电阻,即偏置电路具有稳定工作点作用,或还具有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的共射电路应如何运用图解法?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引入了赋范空间中的镜射性,联系了太阳射性及可近仿射集,建立了光滑空间中镜射凸集的构造定理。  相似文献   

16.
Φ600 R-C光学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轻量化R C光学系统焦距6 000 mm,相对口径1/10.其主镜通光口径600 mm,相对口径1/1.2,主镜轻量化达53%.在传统制作的基础上,提出并研究了新的检测方法和新的工艺,主镜采用会聚光和平行光奥夫纳补偿器检验,次镜采用了反射自准检验和Hindle球检验.对轻量化主镜采取多点支撑方式.次镜加工精度:Hindle球检验弥散圆直径0.02 mm,面形误差值0.12λ(λ=0.632 8μm).主镜补偿检验弥散圆直径0.02 mm,主次镜组合光学系统的弥散圆0.02 mm,WYKO干涉仪检测波前误差值1.2λ,均方根为0.18λ,完全达到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一种适用于并行文件系统的高可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并行文件系统文件数据分布存储的特性所带来的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高并行文件系统可靠性与可用性的机制.该机制采用数据镜像技术,应用逻辑镜像环来指定存储节点间的镜像关系,使得一个存储节点既存储自身的数据,也作为其他节点的数据备份节点.该机制还可以通过调整镜像深度,以满足用户对文件系统不同级别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要求.同时,建立了马尔可夫链模型,以评估所提机制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数学求解表明,在镜像深度为2时,应用该机制的并行文件系统发生数据丢失的平均时间大大提高,约为原系统的32倍.  相似文献   

18.
菲涅耳平面全息图的无像差再现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平面全息图基本理论出发,讨论了无像差像存在的条件及个数并具体指出球面参考光形成的菲涅耳全息图可有四个无像差再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两种全维视觉传感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满足单视点约束条件的双曲面镜和抛物面镜全维视觉传感器的设计和建模进行了比较研究。基于单视点约束条件建立单视点约束方程,对2种传感器所选用的反光镜进行了镜面设计,并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确定像点和物点之间的坐标映射关系,为全维图像的处理提供了必要的模型和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所设计的2种视觉传感器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