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的可用性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的混合可用性评价模型。设计实现异构容错原型系统,包括硬件体系结构框架及软件系统。采用Markov过程与随机Petri网相结合的方式,从可用性量化和系统状态转换两方面构建系统的可用性模型。根据该可用性模型估算系统的高可用指标,并与同构及非容错单机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可用性模型能够对异构容错系统进行准确的可用性评价,验证了系统5个9的高可用指标要求。最后总结了影响系统高可用性的主要因素及提升系统可用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流体机械基础并行算法的发展,传统的单核处理器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先进流体机械研发的技术需求,为此本文深入研究了流体机械的物理模型以及高性能计算机架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能够充分表达物理模型并行性的高效的面向流体机械仿真的层次化并行计算模型(HP2H)。HP2H模型充分考虑流体机械的多层几何结构以及高性能计算机的多层逻辑架构,深入挖掘计算平台、计算模型以及物理模型的并行性,实现从物理模型到计算资源的高效任务映射。依据具体的轴流压气机转子数值模拟的实际应用背景,结合粗粒度并行和细粒度并行对模型进行实现。对HP2H计算模型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当计算核心从36核提升到432核时,计算性能提升约12倍,并行效率达到了100%。实验结果表明,HP2H计算模型不但在正确地对流体机械进行数值模拟的前提下实现了较好的计算性能,并且由于HP2H计算模型结合了粗粒度并行与细粒度并行,因而可以在不同的计算平台上运行,还可以便捷地实现计算规模的扩展,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与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核平台的虚拟化环境中客户机与虚拟机管理器(virtual machine monitor,VMM)之间语义缝隙造成客户机I/O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O受限进程识别的虚拟处理器(virtual CPU,vCPU)调度机制。该机制在客户机内部利用推断技术识别I/O受限进程,通过客户机与VMM的协作实现I/O事件与I/O受限进程的关联,利用保证客户机之间公平性的虚拟对称多核处理器(virtual symmetric multi-core processor,vSMP)Internal调度算法,优先调度与I/O事件关联的I/O受限进程所在的vCPU来桥接客户机与VMM之间的语义缝隙,提高拥有vSMP的客户机中I/O负载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KVM虚拟化环境的CFS调度机制,该机制可以在保证客户机CPU公平性的前提下,有效提升运行混合负载的vSMP客户机中I/O负载性能,同时只增加较小的客户机额外开销,可以应用在负载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的虚拟桌面和云计算环境中。  相似文献   
4.
针对已有自动信任协商系统策略语言粒度粗糙、不能生成所有信任序列且缺乏评估与择优机制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属性约束的自动信任协商模型--ACATN.其具有如下特点:利用属性约束细化策略语言粒度,不仅有效地保护了敏感服务和证书,而且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使用全局访问控制策略终止不会成功的协商请求,从而提高协商效率;采用信任序列搜索树描述信任序列的生成过程,基于此树的宽度、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在快速生成一个信任序列的同时,能够生成所有的信任序列;通过属性证书披露代价和通信开销评估信任序列,以便于系统选择最优信任序列.结合具体实例对ACATN模型的使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针对"主核心+协处理器"式异构并行系统采用数据平均划分再分批执行的方法来解决主协式处理架构的额外通信开销时未能充分利用系统资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比例划分方法.结合系统通信带宽和图形处理器(GPU)的计算能力,将应用数据按比例划分为大小不同的数据块后分批提交给GPU处理,使系统的传输资源PCI-E总线和计算资源GPU在一段时间内并行工作,从而实现了应用通信与计算的重叠.在处理按照比例划分的数据块过程中,尽可能充分利用系统的传输资源和计算资源,以减少数据传输和计算的相互等待时间.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数据比例划分方法后的应用性能明显提高,可以有效地重叠通信与计算时间,矩阵相乘和快速傅里叶变换总执行时间比未划分时分别减少了5%和30%左右,比平均划分时分别减少了3%和6%左右.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规模服务器集群监控系统域大小固定而不能动态适应集群规模变化的缺点,提出了自适应动态域算法.通过计算监控引入的负载,根据负载容忍度要求,动态改变域的个数和大小,以适应集群规模变化.同时,提出了浮动域监控节点的方法,以应对域监控节点负载过重的情况,即在域监控节点负载较重时,自适应地选择新的域监控节点,并完成节点角色的自动更新.采用自适应的线程池和数据库连接池可降低监控任务的开销,加快执行任务的响应时间.监控CPU利用率的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执行单任务的响应时间为128 ms,20个任务的响应时间为242 ms;数据库连接池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300 S内,采用了自适应池、不采用自适应池方案所耗处理器资源分别为1.80%和7.53%,处理任务数分别为12 364和2 769.  相似文献   
7.
一种适用于并行文件系统的高可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并行文件系统文件数据分布存储的特性所带来的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高并行文件系统可靠性与可用性的机制.该机制采用数据镜像技术,应用逻辑镜像环来指定存储节点间的镜像关系,使得一个存储节点既存储自身的数据,也作为其他节点的数据备份节点.该机制还可以通过调整镜像深度,以满足用户对文件系统不同级别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要求.同时,建立了马尔可夫链模型,以评估所提机制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数学求解表明,在镜像深度为2时,应用该机制的并行文件系统发生数据丢失的平均时间大大提高,约为原系统的32倍.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服务质量(QoS)保障服务系统模式效率低、可扩展性差、QoS自动控制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服务级别协议的核实与规划服务质量系统框架.该框架包括服务规划、服务核实和服务执行3个功能模块,可有机地融合服务执行管理的系统功能和系统服务,并通过一种新的服务自动组合模式实现了系统监控与管理功能的优化,实现了QoS自动控制,由此解决了系统的可扩展性问题.实例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核实与规划服务质量的系统框架能够自适应地组合执行管理系统功能,使之适应服务执行的动态变化,满足自动组合带来的功能需求,最后达到了QoS自动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Intel IA32架构,提取了相对稳定的Linux操作系统框架.该框架主要集中于源代码树中的/arch目录中,由一些简短、高效的与体系结构相关的汇编代码构成.据此,设计了性能测试方案,包括基于地址表格改写的入口插接方案和基于代码拼接的出口插接方案.方案在运行的操作系统中,通过动态改写系统内存的插接技术实时地插入测试代码,测试代码可以使用高级语言来书写.实验表明,所提方案适用于通用的Linux 2.4和Linux 2.6内核系列,其时间开销仅为基于中断动态插接技术的6%左右,且能发现系统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关键性能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采用轮转方式的并行存储系统在增加新存储节点后的重均衡操作中移动数据量大、资源消耗高的问题,提出了按序选取的数据分布方式.它通过多次模拟数据重均衡操作来完成并行存储系统的数据分布,从而使得系统更易于节点扩展.基于此,又提出了优化按序选取方式,这样可以通过改变数据抽取规则来提高按序选取方式的访问并行度.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表明,采用所提方式的并行存储系统,数据重均衡操作均可达到零无效移动率,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数据的移动量,降低系统的资源耗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