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腿式运动模式具有运动灵活、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特点,但其稳定性控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分析轮腿式机器人运动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轮腿式机器人的稳定性姿态描述方法,分析了不同稳定性准则的特性和适用性,提出了适合于轮腿式机器人稳定性控制的倾斜边界稳定性准则,并给出相应的稳定性控制方法,为轮腿式机器人的稳定性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人工神经网络智能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典控制理论的稳定性问题出发 ,分析了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的稳定性判别方法 ,重点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 ( ANN)智能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判别方法 ,并对基于神经元的自适应 PID控制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无人驾驶汽车轨迹跟踪控制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快速性问题,将反步法分别融合滑模变结构控制和模糊自适应控制.建立车辆三自由度运动学位姿误差微分方程,推导了基于反步法的车速和横摆角速度控制律,结合Lyapunov稳定性判据验证了系统稳定性.分别建立融合反步法的滑模变结构和模糊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方法,结合轨迹跟踪稳态误差、超调量和调整时间,验证、比较了控制方法准确性、稳定性和快速性3种性能的优劣.结果表明:融合反步法的滑模变结构轨迹跟踪控制的稳定性最好,轨迹跟踪超调量接近于0;融合反步法的模糊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快速性最好,轨迹跟踪调整时间相对于反步法缩短了18.2%.  相似文献   

4.
铰接式车辆系统由于其较大的惯性矩和耦合性,横向稳定性比较差.本文应用了Matlab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在3自由度的分析模型上对铰接式车辆的横摆稳定性进行控制和仿真.仿真结果说明,模糊PID控制方法对拖车稳定性控制能起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车辆稳定性判据决定了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的介入与退出时机,是车辆稳定性控制的基础.设计了一种基于相平面法的车辆稳定性判据,在传统双线法确定的稳定区域中引入横摆角速度法确定的稳定区域,设计联合车辆稳定性判据,协调对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的控制,并获取稳定性判据的相应阈值变化的数据库,用于在控制过程中查表获得车辆的稳定区域边界.利用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偏离函数表征控制变量偏离参考值的程度和车辆状态相对稳定区域边界的位置.极限工况下,当车辆状态超出稳定区域边界时,车辆稳定性控制应迅速介入,控制车辆状态回到稳定区域.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并网运行的风电机组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从静态电压稳定性角度,将风电机组等效成随风速变化的有功和无功电源,分析了风电机组的控制方式、无功功率出力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动态稳定性的研究中,采用IEEE39节点标准测试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提高电压稳定性方面,恒电压控制比恒功率控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网络控制和分层协同控制思想,搭建了车辆动力学稳定性协同控制CAN网络系统,并设计了智能节点硬件电路.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电磁干扰对系统的影响,从硬件方面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从而保证了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电动汽车的空间稳定性,开展基于轮毂电机和主动悬架的整车横摆-侧倾运动联合控制.分析了轮毂电机差动驱动联合主动悬架控制对车身横摆-侧倾运动的影响,制定了空间稳定性协同控制策略.以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为状态变量,设计了基于参考模型的横摆稳定性控制器;以方向盘转角和侧向加速度为状态变量,设计了基于主动悬架侧倾抑制的前馈控制器;以侧倾角速度和侧倾角为状态变量,设计了基于反馈最优控制的侧倾稳定性控制器.建立了四轮驱动转矩和主动悬架力/力矩协调分配规则,通过联合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轮毂电机差动驱动具有横摆稳定性控制能力和一定的侧倾辅助控制效果,联合主动悬架控制可以改善车辆的横摆-侧倾运动状态,大幅提高整车的空间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基于传统控制方法和智能自学习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新型智能控制器,并应用锥稳定性定理为闭环系统建立了稳定性分析,给出了l2稳定性结果。  相似文献   

10.
对系统科学及其复杂性、系统的稳定性作了简要综述,并重点分析了控制理论领域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社会的稳定性问题,论述了复杂系统的控制器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交流伺服电机数学模型和矢量控制理论以及模糊控制理论,实现了以DSP为控制器,淡主回路,以模糊控制器为速度环,以矢量控制滞环比较器为电流环的交流伺服系统。  相似文献   

12.
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鲁棒确定与非线性H^∞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一类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局部鲁棒镇定,提出了不确定系统的Lyapunov型可镇定的鲁棒性概念。在不确定项满足模有界结构条件下,对控制矩阵的不确定性分2种情况,分别从H^∞控制和微分几何角度,给出了非线性H^∞控制与非线性系统Lyapunov型可镇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3.
提出通过开发控制冗余提高舰艇操纵系统可靠性的思想,给出了控制冗余的严格定义和分类;讨论了控制冗余开发问题及可重构舰艇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研究了控制冗余的配置问题和控制可重构舰艇设计的基本准则,针对潜艇系统进行了具体讨论,提出了一种控制可重构潜艇布局方案,并与常规布局进行了可靠性对比。  相似文献   

14.
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部分,也是控制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它在加强企业管理、协调企业控制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就是从更高的层次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内模控制与PI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分析和比较了内模控制器 (IMC)和PI控制器在克服时间滞后方面原理的不同 ;并在分析原理的基础上 ,通过仿真实现了两者在绝对误差积分 (IAE)方面的比较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模控制器比PI控制器优越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并根据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PC的一种新的计算机控制技术。重点论述了基于PC的控制解决方案的系统构成和技术特点。最后通过应用实例说明基于PC的控制解决方案将成为自动化领域的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  相似文献   

17.
网络化控制系统由于低成本、高可靠性、节约连接线、安装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对工业自动化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介绍了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基本问题,讨论了目前研究的主要方法及进展,最后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控制的自动发电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更好地跟踪电力系统负荷变化,将模糊技术引入自动发电控制(AGC),区别于传统的AGC中的比例积分(PI)控制,从已有的运行经验中提取归纳出经验规则,并用相关的模糊逻辑构建一个AGC的模糊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用模糊控制器实现的AGC,其控制性能优于传统的比例积分控制。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控制方式—I—PD控制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I-PD控制方式,阐述了它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并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Fourier分析方法,讨论了一类由混合边界弦振动方程决定的分布参数控制系统的控制函数集。给出了最小能量控制函数的具体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