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在了解创业说明会的基 本概念之后,接下来,我们更 要讨论举办创业说明会的技 巧,也就是“how”,关于这个 部分,我们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当代地方科技》2005,(12):I0001
任何会场都是相同的,“对象要对,效果才能出得来”,我们想要举办更为成功的创业说明会,应当先清楚定位我们的创业说明会属于何种形态,希望它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如此一来,我们才能理清应当邀约什么样的对象,后续该做什么样的衔接,才能让说明会发挥完整的效能。  相似文献   

3.
直销界很流行一句话“选择大于努力”,意思是在选择直销公司时,选对了公司将会对自己的直销事业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相反地,如果选错了公司,不仅会阻碍自己直销事业的发展,严重的还会使自己落入传销的深渊,甚至因为公司的原因锒铛入狱,永不翻身。  相似文献   

4.
《当代地方科技》2006,(1):22-23
为了给读者一个指导,本刊目前特组织了对市场上比较活跃的82家直销或准直销公司进行了关于是否申请首批直销牌照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企业中有46家明确表示会积极申请第一批直销牌照;有16家尚待确定是否要申请直销牌照;而有20家企业直接宣称不会申请直销牌照。  相似文献   

5.
“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既禁止了“团队计酬”的奖金制度,又将直销人员的奖金上限订为30%,让直销公司和直销人员在销售的奖励制度上没有太多的弹性运作空间,原来上下级直销商之间“利益共同体”的关系也随之消失;上级直销商辅导下级的经济动机不存在了,理论上“直销团队”就失去存在的价值。但是很多成功的直销团队,其成员之问已经有多年共吲奋斗的经历,团队成员之间所建立的关系,已经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这些直销团队是否会自然解散呢?它们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值此直销公司努力争取直销牌照的关键时刻,直销团队的未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议题,本文试着从直销团队的功能和价值来探讨直销团队的存废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决定将每年的3月15日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作为与消费者紧密相连的各直销公司更不会错过这一时机,一来可以完成自己的责任使命,二来还可以为自己的公司和产品做一个宣传。每年的3·15都是各大直销企业斩露头角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7.
1990年,当代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博士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艺术与实务》,迅即从美国辐射全球,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管理圣经”,学习型组织的提法也由此成为流行话语。如果要寻找学习型组织最密集的行业,直销业是当之无愧的,团队和基于团队之上的系统都是典型的学习型组织。系统之所以在直销业会盛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直销业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在典型的直销商业模式中,直销公司更多的是开发产品和设计制度,在通路上放手让经销商自我发展,不知不觉就形成“小公司,大经销商”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出现了,它承担起对经销商的培训,把数量巨大的经销商  相似文献   

8.
2009年5月16日,“2009中国直销企业责任与发展峰会”在重庆正式召开。这是《中国直销》杂志第二次举办中国直销行业的盛会,而这一次,与2008年的峰会,有着太多的不同。当我们在2008年4月举办“企业模式创新峰会”时候,根本不可能预料到,在一个月之后的整整一年时间中,世界、中国和中国直销业会变得有怎样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如新(中国)继提出“蓝海战略”应对市场竞争之后,又推出了“健康直销”概念来引导发展思路,在敏感而混沌的中国直销行业刮起了一股清新的经营运作之风。 而直销作为一个以人为本的行业,每个人的自主性将决定他们对公司具体政策的不同理解、执行和最终结果。笔者有幸分享到如新 (中国)三届寰宇领袖彭 放、张爱梅夫妇对此的见解,他们用精辟的观点阐明了直销人在“健康直销”实践过程中的责无旁贷,并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来总结了直销人贯彻“健康直销”的几条可能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当代地方科技》2004,(3):26-26
直销在国际市场上又称为“无店铺销售”。中国重新开放直销市场,是不是意味着安利雅芳等直销巨头可以放弃现在的“店铺 雇佣推销员”模式? 然而,据了解,国家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制订的《外资投资直销企业暂行规定》草案(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草案)中,对于“外商投资直销公司应履行的义务”,便有明确规定,“必须首先开店铺之后才能有权雇佣推销员从事直销经营”。  相似文献   

11.
直销热线     
《当代地方科技》2005,(2):76-77
问:直销法规为何迟迟没有出台?它们究竟什么时候能出台?问:只要有经济实力、品牌实力的公司都能挺进直销业,从事多层次直销吗?比如也在生产药品和保健品的海尔集团。问:双轨制是否是国家明令禁止的直销制度?为何传言中的直销法规中没有涉及直销制度方面的文字内容?问:推介我从事直销的朋友说,每个人在直销行业里都可以成功,然而我几个月来一直找不到成功的方向和感觉,我觉得他的话有误导之嫌,请问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从事直销?是不是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问:在当前许多直销公司里,不乏“专家”、“教授”,有的人还自称是“直销科学家”,让人难辨真伪,请问这些人的名衔是自诩自封的还是国家认可的?如何整肃直销界的学术“伪”风?  相似文献   

12.
近日,笔者应邀参加某保险公司的创业说明会。会上遇到几张熟悉的面孔,都是以前从事直销现在又转行从事保险的朋友。原来这几位朋友已经在直销和保险两行业之间流动了好几个回合了。这不禁让笔者联想到从去年年底直销法规实施以来,直销行业陷入低潮,一部分直销人从直销行业分流出去之后的去向问题。而今看到不少的直销朋友进入到保险行业,与前两年不少的保险行业人员涌入直销行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笔者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直销与保险这两个行业间的从业人员相互间频繁流动呢?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月底,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举办的“中国直销业健康发展论坛”将在北京举办。这是我国官方主管的研究机构首次就直销行业组织实施的大型论坛。此次论坛将集信息发布、政策解读、专场座谈、互动交流于一体。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各地,每年都有一些新的直销公司诞生,中国也不例外。从1990年代开始算起,各种类型的直销或准直销公司,估计不下万家。尤其是在直销业较为热闹的几个时期,说每天都有新公司诞生都不稀奇。然而,尽管直销业已经在中国存在近20年时间,但还是有诸多“外行”对直销的运行模式不甚了解,尤其是多层次直销模式,对很多人来说显得有些神秘。  相似文献   

15.
“创业阶段、或员工数在二百人以内的公司,老板能力有多强,公司就有多强;跨过创业阶段考验,或员工人数超过二百人,则老板的胸襟有多大,公司就可以有多大。”这是台湾日盛证券企  相似文献   

16.
服务热线     
Q1:我目前所做的直销产品是电器方面的,但是朋友告诉我说:“直销条例中规定的直销产品没有电器方面的产品,而是包括保健品、化妆品、日用品、保健器材、小型厨具等。”我所在的这家公司是专门生产节约用电方面产品的,公司方面说这个产品可以做直销,而且以后会拿牌,现在的市场也做得很不错。所以我很迷糊,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选错了公司?也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做下去?  相似文献   

17.
表面看,直销立法,已不见传销的踪迹,而事实上,开放直销,就是恢复中国1998年被禁止的传销,换句话说,此次直销立法实质意味着对传销的重新定义和合法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是给以前统称意义上的“传销”平反昭雪。 因此,直销立法可以改变人们对传销一词的根本看法,随着往后媒体正面宣传的增多,“传销”的名声自然会得以改观,人们不会再“谈传色变”,整个社会也不会将传销打入“冷宫”。  相似文献   

18.
在企业界,“复出”二字对我们并不陌生,“巨人”史玉柱复出过、长虹倪润峰复出过、百年老字号南京冠生园复出过。而在直销领域,类似现象也即将上演,或企业东山再起,或企业领导重振雄风、或产品改头换面等等。原武汉瓜拿纳(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华已经牵手王永胜,挂靠在天津泰达旗下;原大连富饶孙景业,早在2007年就有复苏富饶的想法:“我将来肯定会开盘,但可能不再以富饶的名义。”不久前有消息传出“一代直销枭雄”刘武彪(原湖北林枫集团总裁)在获得保外就医机会后高调宣称复出;今年2月,原北京真善美公司董事长廖宗明也以取保候审的名义获得了自由。  相似文献   

19.
论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新《公司法》中的科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霖 《科技资讯》2006,(4):230-232
2005年我国《公司法》的修订增加了公司股东不得滥用公司有限责任的规定,这一内容是借鉴了境外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或称为“揭开公司的面纱”原则,笔者认为(《公司法》第20条、第64条对此仅做原则性规定是不够的,这将可能导致公司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有违创立公司制度的本意,建议完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新《公司法》中的适用要件,包括前提要件、主体要件、行为要件以及结果要件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看到题目,你或许会问安利的两位老板不是从经销商开始成为成功的经理人吗?实际情况是他们两人在做纽崔莱经销商前就是两个青年企业家,美国许多书中都有记载,所以他们是为自己在直销中创业做的直销实践。我这里主要指的是:一是在中国市场上的直销经销商;二是作为经理人,不是自己创业,而是帮别人的公司做总经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