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阐述了《围城》这一经典小说中存在的大量文化负载词现象,分析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指出了译者为了尽可能地传意又保留原著的文化底蕴,而综合运用直译、意译和添加备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英译本《满格木莫日根》中的独特赫哲族文化图式以及赫哲族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出译者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可多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旨在更好地传播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增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在翻译领域,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个难点,译者往往要面对源语言和译入语之间的文化差异这一棘手问题。文章从语义空缺的角度,对《汉英大词典》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案例分析、翻译方法归类及总结,旨在为文化负载词的汉英翻译找出较为合适的对策,为更好地宣扬中国汉字与文化、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尽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张蹊  许嘉琦 《科技信息》2010,(29):216-216
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语境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由于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存在一定的不可译性。译者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准确把握文化负载词中反映的源语中特定的文化意义,再现原作的精神风貌。本文以文化语境角度对《两个比尔》的译文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5.
王芳 《咸宁学院学报》2013,(10):132-133
文化负载词是指某一民族文化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带来诸多问题。关联理论认为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译的,因为它所寻求的是最佳关联和足够的语境效果。以莫言小说《丰乳肥臀》英译本为出发点,通过对译本中五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解析,进一步说明关联理论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译者在翻译作品时既要传递原文作者的意图,又要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实现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目的论为指导方针,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文中的文化负载词与传统文化典籍引文的翻译进行评析。根据分析发现,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以及文化背景,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通过使用"直译+解释法""意译法""文化替换法"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处理在外宣目的下的文化负载词和典籍引文的相关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化负载词的英语翻译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语言属性认知,以南阳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为例,归纳了文化负载词的四种翻译策略,有助于更有效地传递文化负载词的文化信息,提高翻译质量和体现翻译的科学性.并探索了这些策略的应用途径,提出了在地方英语教育中渗透文化负载词翻译、建立地方本土文化负载词语料库以及结集...  相似文献   

8.
刘二利 《科技信息》2013,(13):220-220,195
语言植根于文化,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不同的语言中蕴含着不同的文化。作为不同文化、不同语言沟通的桥梁,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文化因素的翻译成为翻译活动中的一大难题。本文拟以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以王际真(Chi-chen Wang)的《红楼梦》英文节译本(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现象为例,根据奈达对文化因素的分类方法,定性定量地分析译文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以期对未来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阿Q正传》的英译本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美国斯坦福大学汉学教授威廉.莱尔翻译的《阿Q正传》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比较,试图探索关于文化负载词较为理想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由于文化负载词在译语中缺乏对应语,因此如何成功地翻译电影字幕中的文化负载词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文化负载词的字幕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域。以"三维"翻译原则为指导和判断标准,结合电影字幕翻译实例,探讨生态翻译学对电影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启示,以期获得最佳译文,从而更好地促进中英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狼图腾》讲述了发生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与狼的故事,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狼图腾》中有大量蒙古族文化负载词,葛浩文在翻译这些民族文化负载词时主要采用了精准转换词义、创新转换方法、契合转换语境的方式.葛浩文的翻译对蒙古族文化的准确地向世界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蔡月 《科技信息》2009,(27):I0165-I0165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的第一部英文小说,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林语堂创作这部小说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向西方读者译介中国的文化,并加强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这部小说无论是取材、人物的刻画、还是故事情节的发展,都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因此书中涉及大量的文化信息。本文旨在通过对张振玉译本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来研究译者在处理不同文化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希望对翻译初学者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的《礼记》英译本,从目的论视角探讨了理雅各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方式,他主要采用了直译、直译加注、音译、音译加注和转换补偿等方式来传递文化负载词的涵义,其灵活的翻译策略达到了其传教的目的,同时也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到中国的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14.
从《儒林外史》的翻译谈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莉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4):110-113
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组和习语。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本文通过对《儒林外史》译文的探讨,总结其规律性翻译途径:即采用语义翻译 解释,交际翻译,交际翻译 脚注,源语词汇的义素拆分以及意象的转换等方法来实现跨文化翻译的最佳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外宣报道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汉语文化负载词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特色,但其本身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往往在翻译过程中失真,未能达到预期的宣传目的。实例分析外宣报道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和谐翻译思路,丰富译语文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6.
韩蓉 《科技信息》2013,(19):253-253,256
文化负载词是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对其的准确翻译可促进跨文化交际也有利于传播民族文化。本文以我国民族性文学作品中的翻译实例为例,探讨了将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及语义翻译理论应用于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从“云”在英汉文化中的对比入手,利用BNC语料库分析此类文化词负载词的不同文化内涵,论述如何在异化策略观照下翻译文化负载词,并且结合调查问卷建议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应以音译为取向。  相似文献   

18.
自《半生缘》英译本问世以来,学界关于该译本的相关研究仍寥寥可数。本文结合韦努蒂的译者显形理论,从文化负载信息的翻译、语相特征和情节处理等三个方面探索《半生缘》英译本中译者的显形情况,尝试为译者显形研究提供新角度。研究发现,金凯筠在翻译文化负载信息时采取异化翻译策略;大胆地使用斜体在译作中呈现自己的理解;不改动与目的语文化相偏离的情节。由此可见,金凯筠的译者身份在该译本中是显形的,从而保留了《半生缘》的"中国味"。  相似文献   

19.
红色旅游逐渐成为中国新兴的一种小长假特色旅游形式以及研学旅行的热门,甚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红色旅游外宣翻译对于传播中国文化、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原则和红色旅游外宣文本的特征,以功能语法目的论为指导,采用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注法及删减法对红色旅游外宣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词汇中有大量的外来词语,其中以英语文化负载词居多。自19世纪末以来,英语文化负载词的借入可以分四个时期,在不同时期,其翻译策略又各不相同,各具特点。但从整体而言,通过历时性分析,可以发现英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是一个从归化走向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