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系统比较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三种方法,分析每种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实验结果表明:用直接碘量法、返滴定法、2,6-二氯酚靛酚法测得维生素C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分别为86.45%,86.37%,86.57%,从而确定最适合测定维生素C片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是直接碘量法.  相似文献   

2.
微量滴定法测定猕猴桃中维生素C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微量滴定法对不同贮存期、及其不同部位的猕猴桃进行了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微量碘量法比常规碘量法简单易行,快速准确.与2,6-二氯酚靛酚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不同部位的猕猴桃其Vc含量不同,皮下部分>种子部分>髓;不同贮存期其Vc含量也不同,硬猕猴桃>软猕猴桃.  相似文献   

3.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为名贵中药材。为了扩大杜仲药源,作者对杜仲愈伤组织(包括茎段、幼叶、子房、花药愈伤组织)和杜仲树皮,新鲜叶片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证明它们有一些相同的成分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叶子和愈伤组织中维生素C的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树皮、叶片、愈伤组织中桃叶珊瑚甙的含量;用薄层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氯原酸含量。结果说明,杜仲皮、叶及愈伤组织中都含有维生素C、桃叶珊瑚甙、氯原酸等成分。但含量差异较大。本实验为我们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这一新兴生物技术扩大杜仲药源、为研究有效成分在杜仲植物体中的形成过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花粉、水果及蔬菜中V_c的分析测定,V_c的分析方法常见的有2,6-二氯靛酚滴定法,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本文将前两种方法结合,采用2,6-二氯靛酚氧化V_c,生成去氢抗坏血酸,再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的腙,溶于硫酸,在波长520~525nm处有最大吸收,与标准曲线比较,测定V_c含量,本法优点是分析误差小,检出下限低(0.5~0.8μg/ml),分析速度快,适应范围广。  相似文献   

5.
对杜仲树皮(市售)、杜仲新鲜叶片、杜仲幼苗各种愈伤组织块(茎段、幼叶、子房、花药经MS培养基附加生长调节素培养诱导而得的愈伤组织)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证明它们有一些相同成分。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了它们维生素C的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它们的桃叶珊瑚甙的含量;用薄层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它们的氯原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杜仲树皮,鹇叶片和杜仲愈伤组织块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杜仲树皮(市售)、杜仲新鲜叶片、杜仲幼苗各种愈伤组织块(茎段、幼叶、子房、花药经MS培养基附加生长调节素培养诱导而得的愈伤组织)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证明它们有一些相同成分。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了它们维生素C的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它们的桃叶珊瑚甙的含量;用薄层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它们的氯原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测定维生素C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靛酚滴定法[1]、肼比色法[2]、分光光度法[3]、荧光法[4]、高效液相色谱法[5]等.滴定法和肼比色法操作复杂,费时费力.荧光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需使用昂贵的仪器,运行成本高,选择性欠佳.本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VC与BT的反应条件.利用在碱性条件(pH=10.5),温度85℃时,VC将BT还原成蓝色化合物,其雖ax=609.9 nm.建立了测定VC的新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应用于黄瓜、番茄中VC的测定,结果与碘量法测定值对照,两者一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和紫外吸收法测定维生素C的比较研究,发现紫外吸收法抗干扰性强,回收率高,在0~80μg/ml范围内线性较好,测定过程中较稳定,特别对于有颜色样品更优于滴定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忍冬不同器官绿原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对进一步了解忍冬药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含量;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显示忍冬花和花蕾中绿原酸、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0.
2.4——二氯酚(HO—Cl<(?)>—Cl)是合成除草醚及植物生长刺激剂2,4——D的重要原料,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酚含量,是合成上述农药时配料的重要依据。故用酸碱滴定法测定2,4——二氯酚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一、测定原理:2.4——二氯酚是一种弱有机酸,在水中溶解度甚小,25℃时K_a=3.1×10~(-8).故在水溶液中很难直接滴定。[能在水溶液中滴定的弱酸要求滴定P~H突跃(△P~H)  相似文献   

11.
研究4种干燥方式对山楂总黄酮、总有机酸、维生素C和色泽的影响,考察山楂适宜的干燥加工方式。以金丝桃苷为标准品,采用比色法测定4种干燥方式山楂中总黄酮的含量;以酚酞为指示剂,采用酸碱滴定法,测4种干燥方式山楂中总有机酸含量;用2,6 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4种干燥方式处理山楂中维生素C的含量;用色差仪测定4种干燥方式山楂粉的颜色数据。结果显示,4种干燥方式山楂中总有机酸、总黄酮、维生素C含量差异显著。冷冻干燥处理的样品总有机酸、维生素C含量最高,分别为133.25 mg/g和0.322 4 mg/g;自然干燥最低,分别为94.55 mg/g和0.163 1 mg/g。总黄酮以微波干燥样品含量最高,自然干燥样品含量最低,分别为42.26 mg/g和32.25 mg/g。在色泽方面,真空冷冻干燥的山楂色泽最好。真空冷冻干燥在最大程度保留维生素C的基础上,一定程度地减少了总黄酮的损失,且表现出最理想的色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和紫2外吸收法测定维生素C的比较研究,发现紫外吸收法抗干扰性强,回收率高,在0-80μg/ml范围内线性较好,测定过程中较稳定,特别对于有颜色样品更优于滴定法。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C是一种对人体重要的物质.人体严重缺乏维生素C将引起坏血病.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1995年版采用碘量法[1],需标定滴定液磺,麻烦费时,基准物毒性大.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的方法很多[2~6].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判断化学需氧量(COD)滴定终点的新方法——光度滴定法,分析比较了光度滴定法和现有国标法的区别。试验结果表明:滴定终点红褐色溶液最佳吸收可见光波长是510 nm;滴定反应速度不影响光度滴定终点的确定;光度滴定曲线能够较好地确定滴定终点;实际水样测定中,国标法和光度滴定法的滴定终点判断误差分别为1.12%和0.84%;光度滴定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0%,与国标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光度滴定法以光学的角度判断COD的滴定终点,避免了国标法的视觉判断误差,为未来检测仪器的全自动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用原子吸收间接法测定水果蔬菜和果汁饮料中的维生素C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水果、蔬菜和果汁饮料中维生素C测定的新方法。该法基于抗坏血酸将Cu2 + 还原成Cu + 而与SCN- 生成CuSCN 沉淀, 并经分离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沉淀中或离心液中的铜含量而间接测得维生素C含量。这种新方法不受待测样品颜色的干扰;测定结果与常用的2,6- 二氯靛酚法测定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6.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果蔬中维生素C的形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HPO3—HAc介质中,抗坏血酸(AA)能被2,6—二氯酚靛酚(DCP)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DAA),DAA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荧光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0μg/15mL,精密度(RSD)为1%,回收率为97%—105%。  相似文献   

17.
应用酸碱滴定原理进行纯碱中总碱含量的测定 ,是配合授课联系生活实际的一个很好的实例 ,但测定数据精度不够理想 ,其原因是滴定到终点时 ,指示剂变色不够敏锐 ,加之学生初学滴定操作 ,对终点难于作出准确判断 ,导致测定结果误差较大 .经多次实验采用混合指示剂代替单一的指示剂进行滴定 ,测定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8.
林雪飞 《曲靖师专学报》2000,19(6):35-36,39
应用酸碱滴定原理进行纯碱中总碱含量的测定,是配合授课联系生活实际的一个很好的实例,但测定数据精度不够理想,其原因是滴定到终点时,指示剂变色不够敏锐,加之学生初学滴定操作,对终点难于作出准确判断,导致测定结果误差较大,经多次实验采用混合指示剂代替单一的指示剂进行滴定,测定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9.
室内空气中氨的标准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家标准检测室内空气中氨含量的3种方法,即靛酚蓝分光光度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以及离子选择性电极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对靛酚蓝分光光度法与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与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的样品测定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研究测定藏药甘扎嘎日果总酚含量的两种方法,优选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总酚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福林试剂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藏药甘扎嘎日果总酚含量,且对比分析.结果:福林试剂法在1.0μg/mL~5.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5,加标回收率为101.76%,相对标准偏差为1.35%;紫外分光光度法在8.0μg/mL~7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5;加标回收率为105.09%,相对标准偏差为0.47%.结论:福林法的灵敏度比紫外分光光度法高,精密度比紫外分光光度法低,线性范围也比其较窄,但这两种方法均能很好地测定藏药甘扎嘎日果总酚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