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工业化过程伴随着巨大的能源消耗.本文将能源、资本和劳动力视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投入,利用技术可变的面板随机前沿生产模型,估算了1995~2004年我国省级的全要素生产增长率(TFPG).进一步将TFPG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增长.结论显示:(1)样本期内能源的产出弹性显著为正,且从2002年起其产出弹性大于劳动力产出弹性.(2)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TFPG依次递减.(3)技术进步增长是TFPG主要推动力,其次是规模效率,而技术效率对TFPG起到负的影响,且增长逐年递减.  相似文献   

2.
首先基于新增长理论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积累与产出增长的理论模型,然后根据新经济地理学中的中心-外围理论分区域构建了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中研发投入的高回报特征得到了充分体现,并且,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省份向外围的知识溢出效应对产出增长具有差异化影响. 总体而言,高新技术产业各地区内产出的空间依赖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实物资本和劳动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显著. 政府应引导中心省份加大研发投入并将产出和研发活动向外围转移,增强产出的带动效应和研发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揭示中国房地产价格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在论述财富效应理论对中国适用性的基础上,引用了持久收入假说与生命周期理论下的财富效应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同时,选取上海市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的分析,验证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存在性.此外,进一步选取北京、天津、深圳、重庆市数据为样本进行扩展的实证研究,并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长期的房地产财富效应基本是正向的,而短期的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发挥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推进经济由粗放增长向以提升生产要素产出效率为内涵的集约增长转变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基于集约增长目标约束下的需求结构优化理论,构建阈值协整计量模型并利用中国1978~2012年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需求结构变动会引致生产要素对产出产生阈值效应,当投资消费比值、投资出口比值、投资(消费+出口)比值分别小于等于0.594、2.054、0.473时,单位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投入带来的产出效应较大;而当投资消费比值、投资出口比值、投资(消费+出口)比值分别大于0.594、2.054、0.473时,单位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投入带来的产出效应较小。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将投资与消费结构、投资与出口结构以及投资与(消费+出口)结构调整至促进生产要素最大产出效率状态,可以有效推进经济集约增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居民消费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这种影响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以及空间溢出效应有何规律性,都有待深入研究.为此,基于2011-2018年中国26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本文从空间关联性角度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机制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并且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与西部地区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对东中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的拉动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更显著;相较于三四五线城市,数字普惠金融更能够拉动一二线城市居民消费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基于京九铁路构建的准自然实验样本并运用非参数匹配估计方法,本文探讨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1991-2010年中部地区50个县数据检验了京九铁路投资对途经县市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中长期效应及滞后效应.实证检验结论表明:第一,京九铁路投资对途经县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总体上是显著的.短期内京九铁路投资对途经县市人均GDP的增长显著,且平均增加值达220元左右,中长期的平均增加值达1100元左右.第二,京九铁路投资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京九铁路沿线主要站点附近县市的经济增长均受益.第三,京九铁路投资对途经县市的经济增长存在滞后效应并呈现倒U型结构,表现为经济增长会逐步增大至10年左右后呈逐步减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将财政支出分为生产性财政支出和消费性财政支出,分别纳入生产函数和居民消费函数,然后分别建立不考虑消费习惯和考虑消费习惯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模型求解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总效应取决于两类财政支出冲击作用的相对大小.若生产性财政支出冲击的强度大于消费性财政支出,则财政支出挤入居民消费,反之,则挤出居民消费;特别地,考虑消费习惯时,居民消费、产出、就业和投资四个经济变量对两类财政支出冲击的响应成驼峰状,更加符合经验事实.最后,提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R&D创新过程中的企业投资价值提升问题,基于2011~2017年间在A股上市的310家企业样本数据,分别以R&D创新方式、市场竞争以及两者的联合为情境效应,探索了正向期望绩效反馈效果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正向期望绩效反馈效果与企业投资价值之间呈显著正向关系;突破式创新促进了正向期望绩效反馈效果与企业投资价值之间的关系,而渐进式创新起到了相反作用。市场竞争越激烈,正向期望绩效反馈效果越能促进企业投资价值的提升;市场竞争越激烈,与渐进式创新相比,突破式创新更能促进正向期望绩效反馈效果对企业投资价值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对企业决策者和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都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闭环供应链中回收商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由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三级闭环供应链模型,考虑影响回收商行为的环境政策指数及回收延迟,并运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实验。通过计算各级成员订货率的牛鞭效应,研究回收商行为对整个闭环供应链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1)环境政策指数越大,即回收商回收比例越大,对正向供应链零售商订货率牛鞭效应的减弱效果越好,但会越发加强逆向供应链牛鞭效应;(2)回收商回收延迟越小,对正向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减弱效果越好;回收延迟增大,可以减弱逆向供应链牛鞭效应;(3)环境政策指数较回收延迟对各级成员订货率牛鞭效应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构建包含环境因素的城乡二元一般均衡模型解析城镇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依据中国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城镇化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效应.结果表明:城镇化对以单位GDP污染物排放为代表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明显的中介效应;东部城市的城镇化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抑制环境污染物排放,中部和西部城市的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物排放兼具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省会城市和非省会城市的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但省会城市城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明显高于非省会城市.未来需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两者之间的协同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2013年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开始检测PM2.5指数以来,空气质量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雾霾现象已经蔓延到全国各地,其是否会影响房地产价格?本研究基于我国280个地级市2002-2016年的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空气质量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并分别从不同时期及不同区域层面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研究得出,房价和PM2.5浓度在全国的分布存在空间聚集效应.从全国范围看,空气质量会对房价产生负向作用,PM2.5浓度每上升1个单位,造成房价下降0.37%.不同时间阶段空气质量都对房价存在影响,但在宏观调控加强时,空气质量的影响效果会被削弱.从区域层面看,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会影响空气质量对房价的作用效果,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空气质量对房价的影响越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将日益凸显.本研究系统分析了老龄化影响房地产价格的理论机制,识别与筛选出关键传导渠道,并基于我国31省市数据,采用面板模型及门限面板等计量模型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老龄化对房价存在直接的负向影响,且在预期、人口规模、城镇化率、人均可支配收入促进房价增长的机制中存在负向调节作用;同时,经济发展及城镇化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对房价的负向影响.老龄化对房价的负向影响是否胜过其他因素对房价的正向影响取决于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合理调整不同地区城市的建设投资结构、更好地发挥资金效益、推动地区协调发展,本文对东中西部城市之间的投资差距和经济差距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其差距过大且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建立并运用投资优化配置模型进行计算,筹划我国到2020年实现初步的城市社会的投资布局。提出东中西部城市建设投资将出现西部为高而中、东部依次跟进的格局,投资高的城市对人口等要素的聚集能力也增大,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距。从城市横向发展的角度,为国家和地区制定宏观调控的城市投资发展战略,以体现效率和公平为原则,提出了见解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供给侧结构视角下,分别从产品层面和区域层面测度我国城市房地产供给结构水平,分析城市住宅-办公-商业的耦合协调关系,揭示城市房地产供给结构的平衡性、充分性、区域性和时序性特征.通过改进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5-2017年的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城市房地产供给结构的平衡性较强但充分性较弱,整体平衡充分性水平偏低且城市差异显著;2)房地产供给结构的区域性特征明显,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北部城市的平衡充分性弱于东部地区,国家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平衡充分性较强;3)房地产供给结构平衡充分性的城市差异在逐年收窄,城市房地产供给结构整体趋于平稳健康发展.现阶段提升住宅-办公-商业的协调度将有助于优化我国城市房地产的供给结构.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投资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其长期演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借助于经济增长理论及计量经济学知识,首先构建了一个能够描述房地产投资系统运行规律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非线性理论,以计算机模拟为基本手段,对房地产投资模型的长期演化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出了关于房地产投资系统的几点结论及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分析了房地产投资系统出现混沌现象的动因。  相似文献   

16.
采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从投入与产出角度提出了建筑业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动力模型。根据我国1992年至2007年建筑业、房地产业及宏观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模拟和预测了我国建筑业、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改变建筑业投资,模拟并预测其对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影响效应。设定金融危机对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影响参数,模拟并预测其对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设定建筑业增加3万多亿投资的参数,模拟金融危机情形下增加建筑业投资对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拉动效应。研究结果证明,建筑业与房地产业发展互动影响效应明显;在金融危机的情形下,对建筑业增加投资,能有效促进建筑业及房地产业等关联产业的持续增长,促进GDP的持续上涨。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使得各国研究者开始深入研究房地产部门与金融体系的这种连带关系所传达的信息,并思考应对之道. 本文首先从资产价格波动角度分析了房地产市场对金融系统的风险溢出的机制和传导过程. 在此基础上,本文首次引入AR-GARCH-CoVaR模型,估算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对金融系统的风险溢出效应. 研究表明:银行将房地产作为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投资行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额占总贷款额的20%左右,但这20%的贷款可能产生的风险却几乎相当于金融系统自身的系统性风险. 此外房地产部门对金融系统的风险溢出效应存在顺周期性,这表现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房地产的风险溢出效应较大,而在2010年经济逐步恢复稳定时房地产的风险溢出效应较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建立Rosen-Roback空间均衡模型,将总产出的增长分解为劳动投入、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以及工资差异变化的结果,通过模型测算各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度.利用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2-2015年数据的研究表明,上海、深圳、北京、广州4座超大城市的模型贡献率排名前列、且都大于简单测算贡献率.要素分解测算表明,超大城市对全国经济的正面影响来自TFP提高和劳动投入增长,而工资差距扩大是超大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反事实"研究的结果表明,从2002年到2015年,5座超大城市(京沪津广深)使得全国总产出增长提高了25.33%;如果5座超大城市不对全国的工资差异产生影响,那么我国的总产出还将再提高15.09%.本文研究还发现,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区域经济发展更为均衡,而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发展不够协调.鉴于之前还没有研究利用我国地级市层面的数据分析过超大城市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提出了两点建议,其一是要进一步缩小全国平均工资与超大城市平均工资的差异,其二是要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房地产市场中,多个具有一定量财富的个体依据其不同需求产生具有差异性的住房选择行为,在宏观上会呈现某些特定的规律.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运用agent-based model,在居民家庭财富增长和房屋价格双重因素的考虑下,依据房地产市场中个体的实际行为规律,设定出相应的运行规则,对房地产市场中个体迁移图景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以基尼系数作为衡量经济不平等程度的标准,空间差异指数作为经济分割的度量指标,改变模型初始条件和各参数取值,从多角度分析,最终得出,在现有住房规律之下,随着居民家庭财富的不断增长,会导致城市居民出现居住空间上的隔离并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形成空间经济分割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