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掺铁TiO2用于NO-2光催化降解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铁的TiO2粉未,并用XRD、SEM、UV-Vis漫反射光谱等技术手段考察了掺入铁TiO2粒子形态的变化,以及掺杂与否对氧化降解NO2^-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铁的掺入可影响TiO2的结构相变及粒子大小,并且发现掺杂后TiO2对NO2^-的氧化活性显著提高,在掺杂量3.0%时具有最佳活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乳法制备了铁掺杂TiO2和硬脂酸修饰铁掺杂TiO2纳米微粒,利用红外光谱、XRD等对结构进行表征.以0#柴油为含油模拟废水,对硬脂酸修饰铁掺杂TiO2的制备条件及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铁掺杂TiO2的光催化活性大于纯TiO2,铁最佳掺杂量为质量分数0.4%.硬脂酸修饰铁掺杂TiO2纳米微粒最佳修饰条件为,在超声波下温度30℃,时间40 min,硬脂酸与铁掺杂TiO2的质量分数6%.硬脂酸修饰铁掺杂TiO2纳米微粒催化降解含油废水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用水热法制备了掺杂Zn^2 的TiO2纳米粒子,研究了Zn^2 离子掺杂的TiO2纳米粒子悬浮液先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能力。结果表明,Zn^2 的掺杂使得TiO2纳米粒子悬浮液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能力大大提高,Zn^2 离子的掺入量有一最佳值使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能力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4.
用自组装技术合成了Co2 掺杂的TiO2-SiO2粒子并讨论了其光催化活性.以TiCl4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方法合成TiO2溶胶,样品经SEM,EDS,XRD等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经500 ℃煅烧Co2 掺杂的TiO2-SiO2为锐钛矿型结构,SiO2粒子表面的纳米TiO2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致密性;TiO2的含量随覆盖层的增加而增多;适量Co2 的掺杂可提高TiO2-SiO2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固体超强酸SO2— 4/TiO2制备及其光催化氧化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2- 4/TiO2纳米粒子,并用XRD,BET,XPS,UV-Uis漫反射光谱等对其特性进行表征,NO-2以为降解目标物,考察了SO2- 4/TiO2光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SO2- 4/TiO2在高温下相结构稳定,TiO2的超强酸化可增大表面,有利于反应物吸附,同时产生吸附带边蓝移及禁带宽度增加,从而,产生较大的氧化还原势,与TiO2相比,光催化氧化活性显著提高,焙烧温度600度时催化剂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以无机钛盐为原料,采用凝胶-溶胶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溶胶和掺入不同质量分数铜的Cu2+/TiO2纳米溶胶,对其进行表征。通过对甲基蓝光催化降解,对Cu2+/TiO2纳米溶胶和TiO2纳米溶胶的光催化活性进行比较,考察了聚合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光照时间和强度、薄膜厚度、掺入铜离子浓度等因素对TiO2溶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铜TiO2纳米溶胶的光催化活性较高,光催化性能优良,铜掺杂量为0.5%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石墨掺杂TiO2可以有效延长TiO2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时间,从而提高其电催化活性.采用溶胶-凝胶法并结合高能球磨法制备了石墨掺杂纳米TiO2,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合成条件.用SEM,XRD表征了样品的形貌和晶体结构,用循环伏安法测试了TiO2粉末电极对亚铁氰化钾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纯TiO2均为锐钛矿,晶粒尺寸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最大为27.3nm.掺入石墨过程中,为了不破坏石墨的晶体结构,球磨时间不宜超过2h.石墨掺杂纳米TiO2的氧化峰电流平均值最高为328.1μA,比纯TiO2提高了50.3%.影响石墨掺杂纳米TiO2电催化活性主要因素的大小顺序为石墨掺杂量球磨时间烧结时间烧结温度.  相似文献   

8.
掺钐TiO2太阳光催化降解活性橙4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钛酸丁酯和氧化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TiO2光催化剂,用XRD和T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以活性橙4(RO4)偶氮染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Sm3 掺杂对TiO2光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降解偶氮染料的活性,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RO4的特征峰489nm和285nm强度逐渐减弱,RO4的偶氮键是最活跃的化学键,它易于被氧化断键.Sm3 掺杂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受溶液的pH影响较大,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其光催化活性更强.分析和探讨了Sm3 掺杂TiO2粒子光催化降解能力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薄膜光催化剂,考察掺杂铁、银离子改性与酸处理的TiO2薄膜以及有微量H2O2存在时光催化降解水杨酸的活性,并对改性薄膜光催化降解水杨酸的动力学进行研究.实验表明:改性后的TiO2薄膜光催化剂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体相掺铁和酸改性的TiO2薄膜光催化活性最高,并且改性的TiO2薄膜降解水杨酸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微量的H2O2存在使TiO2光催化降解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Gd^3+掺杂TiO2光催化剂,利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纯TiO2和Gd^3+掺杂TiO2对碱性品红染料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Gd^3+的掺入抑制了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与纯TiO2相比,Gd^3+掺杂TiO2催化剂在可见光区的吸收能力增强,该催化剂光催化降解碱性品红的活性提高了20%左右.实验表明,掺杂Gd^3+1%(质量分数),温度为25℃,底物浓度为20 mg·L^-1时对碱性品红染料降解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用自制的乙醇钛前驱体,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铁掺杂二氧化钛超细晶簇,铁离子的掺杂明显增加TiO2超细晶簇的室温光谱吸收,TiO2带隙发生红移,拓宽了光响应范围,提高了光子利用率。TEM、XRD分析表明超细TiO2晶簇在乙醇中分散均匀,粒径为10nm~20nm。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双黄清口胶囊对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1)选用SD大鼠 ,分为双黄清口胶囊高、中、低剂量 (5 40、2 70、1 3 5g生药 kg)组 ,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 14d ,进行主要药效学实验。 (2 )选用KM小鼠 ,分为双黄清口胶囊高、中、低剂量 (7 2 0、3 60、1 80g生药 kg)组及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 7d ,进行抗炎、镇痛实验。结果  (1)双黄清口胶囊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减小溃疡面直径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2 )双黄清口胶囊可显著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性水肿 ,明显降低肿胀率(P <0 0 1,P <0 0 5)。 (3 )双黄清口胶囊可明显降低小鼠因热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 ,提高痛阈值 (P <0 0 1,P <0 0 5)。结论 双黄清口胶囊能促进口腔黏膜溃疡的恢复 ,并具有较好的抗炎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TiCl4为原料、EDTA为添加剂,利用低温陈化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测定了产物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掺杂EDTA有利于锐钛型TiO2的生成,混合晶型TiO2的光催化性能优于纯锐钛矿相.  相似文献   

14.
高分辩率谐波恢复的互四阶累计量的Pisarenko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高阶谱估计是抑制混合色噪声的一种有效方法。为此提出了一种混合色噪声背景下谐波恢复的互四阶累积量的Pisarenko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同时抑制各信道间相关的高斯色噪声及相互独立的任意色噪声的影响,在混合色噪声和很低信噪比条件下谱估计的分辨率和对混合色噪声的抑制等方面均明显优于自高阶谱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单板机在中小型水暖锅炉控制中的应用,其方法采用温度控制,即锅炉的出水温度跟踪室外气温(下称气温)的变化来控制锅炉的燃烧系统.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Bi2 O3 ZnO Nb2 O5 (BZN)系复相区陶瓷介电常数的温度稳定性及其温度系数的优化 .讨论了不同的预烧工艺以及掺杂不同晶型的TiO2 对所得BZN系陶瓷的相组成以及介电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预烧工艺中合理的预烧升温速率的选择 ,对其介电常数的温度稳定性有决定性影响 ,锐钛型TiO2 的掺杂可优化温度系数 ,得到介电性能优异的BZN陶瓷 .  相似文献   

17.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去声加去声的双音节词语评分标准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对重中格式的词语把握不定。将《大纲》普通话常用词语表 (表一 )中去去相连的重中格式的词语辑录出来 ,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基于特征技术的智能产品信息模型框架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基于特征的智能产品建模系统的框架、工作机制及系统实现技术要点 .产品可以封装为包括几何形体信息、非几何属性信息及与产品相关知识等内容的对象 .特征建模是智能性建模方法 ,可将特征建模系统中的特征分为两类 :应用级特征和系统级特征 .应用级特征是面向应用领域的特征 ,它可由用户自行定义或扩充以符合用户的应用要求 ;系统级特征是由系统提供的低层次特征 .建模系统提供了利用系统级特征组建新的复合特征的函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使用叔丁醇钾做催化剂,使环辛酮在四氢呋喃中发生炔化反应(引入=健),获得了较好产率的1-乙炔基环辛醇,从1-乙炔基环辛醇出发,与ICl、Br2、I2反应合成了3种有机锡二卤化物,进而与含氯的双齿配体8-羟基喹啉(Oxin)配合,得到了互为同分异构体的3种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锡含量测定,IR、^1HNMR测定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二氮杂萘联苯型聚芳醚聚合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制的类双酚化合物与二卤单体反应,以及类双酚与对氯苯腈反应合成了3种模型化合物;通过对模型化合物的结构分析,证实了该新型类双酚单体中N-H参与亲核取代反应,形成了C-N相连而非C-O相连结构,进而提出了类双酚单体经亲核取代反应合成聚芳醚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