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系统地报道了内蒙古有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的地衣资源共41种,其中包括药用地衣、饲料用地衣、日化香料用地衣等.为了便于识别这些地衣种类,列出了分种检索表.同时记述了每种地衣的生境、产地、主要化学成分及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2.
管涔山林区地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涔山林区地衣调查的结果表明,该区共有地衣14科,25属,34种(包括变种),其中11属24种为山西省新记录.林区的地衣群落有树皮、树枝生地衣群落、藓丛生地衣群落、石面生地衣群落、朽木生地衣群落和草地生地衣群落,其中树皮、树枝生地衣群落为主要类型.本区地衣的地理成分具有明显的温带性,与热带、东亚成分有一定的联系,特有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地衣协同进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地衣的协同进化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资料表明,地衣的起源可追溯到前寒武纪;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共生菌与共生藻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地衣产生了一些特有的性状,诸如对共生菌,共生藻的生存均有利的形态结构,合成了某些地衣所特有的镒生代谢产物,地衣体内不同部位DNA甲基化程度不同等。共生菌、藻的分离培养发现,分离培养状态下的真菌与藻类与共生状态下的在形态、生理和遗传上有较大的差异,地衣的人工重建表明,真菌与藻类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已产生了较高的专一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分离培养地衣共生菌和内生菌的新方法。该方法直接挑取地衣体髓层菌丝进行培养,PDA培养基25℃培养14 d后观察,发现共生菌菌落生长率80.43%,而杂菌污染率为7.14%,具有简单、高效和污染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恰西雪岭云杉国家自然保护区地衣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位于新疆伊犁地区巩留县恰西雪岭的云杉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及植被状况;在详细调查、广泛采集的基础上,经分类鉴定,记录了该地地衣植物共计15科31属78余种;按照该地地衣生长的现状,把其划分为6种地衣生态类型,其地衣区系成分可以划分为泛北极区系成分Panarctic,东亚温带区系成分East Asia Temperate,热带区系成分Tropic,中国特有区系成分Sino endemic,广泛分布区系成分Wide-ranging和世界分布Ciosmopolitan等6个区系成分,并提出该地的地衣保护和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污核衣科地衣是子囊菌门茶渍纲厚顶盘目中子囊器全部为子囊壳型的地衣类群,主要分布于世界范围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约包含400种.目前,该科属间及属下分类单元的划分尚存在较多的争议.而中国的污核衣科地衣研究相对更为匮乏且缺少系统性,截至目前共报道2属47种.通过综合国内外污核衣科的系统分类学研究文献,分析了中国污核衣科地衣的研究现状,划分了各种的地理成分,并结合表型特征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开展中国该类地衣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提出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利用地衣群落监测SO2的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二氧化硫浓度梯度变化对地衣群落的影响。采用数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受二氧化硫影响的地衣群落间的相似性。通过调查区冬季二氧化硫等值图表明,二氧化硫浓度变化是造成地衣群落间相似性的主导因素。在城市周围,可以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分类判别地衣群落,从而确定二氧化硫的污染程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地衣新记录(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河北省地衣资源的过程中,首次报道了河北省产11种地衣新记录种:苔生双缘衣(Diploschistes muscorum)、裂杯石蕊(Cladonia rei)、蒙古石蕊(Cl.mongolica)、矮石蕊(Cl.humilis)、多毛猫耳衣(Leptogium hirsutum)、土星猫耳衣(L.saturninum)、短根条衣(Everniastum nepalense)、圆叶黑蜈蚣衣(Phaeophyscia orbicularis)、斑面蜈蚣衣(Physcia aipolia)、兰灰蜈蚣衣(P.caesia)和石黄衣(Xanthoria parietina).其中,双缘衣属(Diploschistes)为河北省新记录属.对11种地衣的基物、识别特征和地理分布特点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地衣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采自安徽省大别山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的地衣12属、25种,其中安徽新记录3种:毛边黑蜈蚣衣(Phaeophyscia hispidula(Ach.)Moberg.)、半羽蜈蚣衣(Physcia semipinnata(J.F.Gmel.)Moberg.)和东方黄梅(Xanthoparmelia orientalis Kurok.).简要描述了3种安徽新记录地衣种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化学反应和识别要点.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采自河北省7种地衣新记录种:裸果猫耳衣Leptogium hildenbrandii、变兰猫耳衣L.cyanescens、薄刃猫耳衣多叶变种L.moluccanum var.myriophyllinum、颈外蜈蚣衣Hyperphyscia syncolla、拟菊叶黄梅Xanthoparmelia taractica、粉大孢蜈蚣衣Physconia distorta、污白雪花衣Anaptychia ulotricoides.对7种地衣的生境、识别特征和地理分布特点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1.
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碱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天然植物中的碱性含氮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生物碱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利用现代分离技术把生物碱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来并对其进行纯化,对于开发其药用价值,以满足天然药物和天然保健品日益高涨的社会需求,促进中药走向世界,提高天然产物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对生物碱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分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GC-MS 法分析姜属3种植物茎叶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紫色姜、黄斑姜、圆瓣姜3种姜属植物茎叶的挥发性成分.建立了同时蒸馏萃取 GC-MS 法对这3种植物茎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从3种植物的茎叶中共分离鉴定了139个挥发性成分,主要是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但挥发性成分的组成有显著差异.3种姜属植物茎叶的挥发性成分非常丰富,其中,许多化学成分具有芳香性或药理药效活性,在香精香料或医疗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大量文献基础上,全面地系统地介绍了无机药物研究的发展历史,对于无机药物研制与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本文篇幅过长,分两部分发表。本文是全文的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14.
海桑属植物(Sonneratia)是重要的红树资源,其果实具有药食同源特性。随着近年来对海桑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不断加深,发现其富含甾醇、黄酮、酚类、醌类等化合物,且部分化合物显示出抗氧化、抗肿瘤、抑制病原菌等生物活性。本文按照国内外对海桑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时间顺序进行全面的总结回顾,为以后海桑属植物食用和药用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岩石矿物风化是地球表面发生的最重要化学现象之一,其中生物风化备受关注。对地衣及地衣真菌分泌的地衣酸类物质(简称地衣酸)在岩石矿物风化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合述评,从而为科学评价地衣和地衣酸在森林(特别是寒温带)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地衣通过物理和化学方式显著诱导并加速岩石矿物的风化进程,即同时具有生物物理风化和生物化学风化两方面作用,而后者更为重要。在地衣诱导的岩石矿物风化过程中,地衣依其共生真菌/藻类特异性分泌的地衣酸起主导作用,无论是在野外还是实验室条件下,地衣酸都是岩石矿物生物风化的主要作用力。地衣酸对岩石矿物的风化机制包括质子促进效应和络合促进效应两方面,特别是地衣酸能与岩石矿物中的盐基离子形成可溶性螯合物,从而引起岩石矿物的强烈溶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多步合成得到4个具有潜在抗肿瘤活性及解热镇痛、阻胺作用的吲哚类医药化合物.并通过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乳嘴衣属为壳状地衣,其所属的乳嘴衣科为热带地区树皮上仅次于文字衣科的第二大丰富类群,目前中国对该属尚无系统性研究。通过处理广东采集的乳嘴衣属标本,扩增其ITS和LSU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揭示了该属的亲缘关系,并给出了该属中国报道种的相关描述和讨论,以及中国报道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8.
粘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粘细菌由于其次级代谢产物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而备受关注,成为发展新药的重要来源.利用已灭活酵母菌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诱导法和滤纸片诱导法等方法进行粘细菌的分离,并采取多种方法对所分离出菌株进行纯化,从95份土样中共分离出118株粘细菌,纯化出54株.根据16S rDNA进行菌株鉴定,主要的粘细菌为粘球菌属(Myxococcus)、珊瑚菌属(Corallococcus)、多囊菌属(Polyangium)和堆囊菌属(Sorangium).对获得纯化的菌株进行了抗菌抗肿瘤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有46.3%的菌株具有抗菌作用,有66.7%的菌株具有抗肿瘤作用,表明粘细菌是抗菌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