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理论,在经典PID控制结构中加入Fuzzy自调整结构,对集中供暖系统室温的控制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改善室温的自动控制,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和鲁棒性。该监控系统以计算机技术、智能仪器仪表技术、传感器技术、现代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相结合,对集中供暖温度监控系统的现场监控软、硬件,及监控中心进行了设计和研究。使该系统实现了远程通讯控制,便于管理,调节直观,可以自动调节室温使其更加舒适,同时提高用户的节能意识,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生物质锅炉的控制难题,为实现生物质锅炉高效稳定洁净燃烧的目标,提出生物质燃料锅炉液位和燃烧的优化策略.利用MCGS组态软件和Matlab simulink的优势,采用可靠DDE技术,实现了MCGS组态软件与Matlab的数据通信.构建基于现场总线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硬件平台,使生物质锅炉的给料系统、燃烧系统、吹灰系统、送风系统、引风除尘系统等达到完全自动控制.基于物联网技术,利用CDMA数据终端实现生物质锅炉的远程监控.实测及运行经验表明,新型生物质锅炉具有结构新颖、洁净燃烧、高效节能、低排放、操作方便等优点,为生物质燃料锅炉的推广应用提供探索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皞  翟文鹏 《科技信息》2013,(25):132-133
本文介绍了几种电能质量控制技术,利用电力电子技术来对电能进行控制是现在可行而且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重点介绍了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它是一种彻底的改变电能质量问题的装置。它不仅能够补偿谐波和无功电流从而避免电网受到污染,而且还可以抑制各种各样的电能质量问题从而给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能。  相似文献   

4.
张富龙 《科技信息》2009,(10):216-216
为有效分析和解决电能质量问题,本文介绍了基于WIFI无线网络的电能质量分析仪的软、硬件设计方案,探讨了DSP处理模块的实现原理;滤波模块可完成滤除最高50次的高次谐波、减少高次谐波的功能;该电能质量分析仪可以较好地监控电能质量,采用的WIFI模块实现了无线局域网络,为通过广域网对本仪器进行监测与控制提供了可行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分析和解决电能质量问题,本文介绍了基于WIFI无线网络的电能质量分析仪的软、硬件设计方案,探讨了DSP处理模块的实现原理;滤波模块可完成滤除最高50次的高次谐波、减少高次谐波的功能;该电能质量分析仪可以较好地监控电能质量,采用的WIFI模块实现了无线局域网络,为通过广域网对本仪器进行监测与控制提供了可行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单独投入有源滤波器或无功补偿器难以大幅度提高电能质量的问题,论文结合有源滤波器和无功补偿器两者的优点,整合形成了新的高压型谐波和无功相结合补偿系统,给出了相应拓扑结构,并对该系统谐波域的单相等效电路进行了详细分析,采用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实现对谐波电流进行控制,接着利用相应仿真软件进行了验证。从仿真的波形图可以看出,该系统的综合治理能力大幅提升,电能质量得到了较大地改善,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在煤矿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矿井电网中对频繁启动谐波源设备采取的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的方法,提并出了安装SVG装置系统的方案,分析了此系统原理、技术特点。经现场运行充分验证其技术经济合理性,提高了煤矿电网的功率因数、改善了电能质量、起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解决了煤矿谐波及无功补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火电厂的经济环保运行是现代电力事业的核心要求,对于控制火电厂运行成本,改善火电厂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锅炉节能运行和污染减排是火电厂的头等大事,应该对此强化管理和控制。该研究以火电厂锅炉的运行管理工作为平台,研讨了火电厂锅炉运行过程中出现排放问题的主要原因,从火电厂锅炉的管理、运行和技术等环节入手提供了实现火电厂锅炉经济运行和节能减排等目标的建议,希望为提升火电厂经济、管理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利用微机对工业锅炉的自动监测与控制技术,使工业锅炉参数达到实时测量和有效的控制。在锅炉现场测控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了现场测控数据在企业内部网上实时发布、共享,使企业技术管理人员能通过网络实时了解锅炉现场设备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0.
电弧炉应用产生的高次电流谐波严重污染了供电电网,降低电能质量,导致供电变压器严重发热、电容器及电力电缆等设备运行损耗增加等严重影响电网稳定的不利因素。本文结合某集团110kv变接入系统谐波治理方案实例,分析阐述电流谐波给电网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采用滤波电容补偿装置对电网电流谐波实施综合治理,消除谐波对电网的污染,提高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11.
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新一代节能燃烧设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促进节能增效和经济安全生产具有积极的意义。引风机是有效调节循环流化床锅炉供热量和控制炉膛负压的重要设备。该文以某热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例,对锅炉烟风系统引风机运行工况进行分析,在对不同工况下引风机节流调节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变频调速技术对引风机运行调节方式进行改造和优化。实践表明,变频调速技术在提高引风机调节性能和节能降耗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吸收式热泵技术已开始在电厂得到实际应用,这种技术具有经济性、可靠性、污染少等诸多优点。大同煤矿集团大唐热电有限公司利用热泵机组进行乏汽回收,该工程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提高了热泵系统回收热量的能力,大幅度降低了机组供热期的煤耗。对该工程的设计和实际试运情况进行讨论,对节能效果进行计算、比较、分析,肯定了热泵机组节能效果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热泵机组进一步合理设计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规模的村镇住宅建筑供热系统优化设计方案与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性展开研究.首先,采用TRNSYS软件模拟得到60~2 000 m2范围内不同供热面积村镇住宅建筑的动态热负荷,并对太阳能、电锅炉、地源热泵及空气源热泵4种不同热源供暖系统的控制运行情况进行模拟,得到不同热源供暖系统在不同供热面积下的优化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热源供暖系统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村镇住宅建筑供热面积下的热源推荐方案.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热源供暖系统的总费用,电锅炉供暖系统最大,太阳能供暖系统最小,太阳能供暖系统总费用比电锅炉供暖系统减少近65%.  相似文献   

14.
供热空调系统并联变频水泵转速比配置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供热空调系统中变频水泵扬程、效率和功率与流量和转速间的关联模型.结合并联水泵的运行特性,以最佳点工作流量与水泵转速比范围为参考,理论分析了对应并联变频水泵电耗极小值运行工况下各水泵转速比配置情况.以采取变压差设定值控制的某交流量空调水系统并联水泵运行工况为算例,仿真研究了一台水泵全速运行、一台水泵变频运行,两台水泵同步变频运行且转速比相差0.05,两台水泵同步变频运行且转速比相差0.1与两台水泵同步变频运行且转速比相同4种控制方案的水泵节能效果.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并联水泵转速比的差异将导致一台水泵或多台水泵效率低下,当各水泵转速比相同时,并联水泵的总电耗最小.  相似文献   

15.
在详细综述我国燃煤工业锅炉的运行现状、节能潜力及节能控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燃煤锅炉节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论述了交流变频调速节能的原理,分析了风机水泵的节能原理和途径。以锅炉变频调速节能为例,提出了针对锅炉燃烧过程的面向节能降耗生产过程的控制与优化技术,给出了锅炉变频调速节能效益的详细测算过程,并总结了变频调速在锅炉燃烧过程节能控制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火电厂锅炉给水泵时耗很大的问题,分析了现有锅炉给水泵几种不同调度方法的优缺点,建立了并联运行锅炉给水泵的优化运行数学模型,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我国北方学校办公楼、教学楼等公共建筑按作息时间采用分时恒温供暖的计算机远程自动控制系统,在锅炉供热正常的情况下,保证工作和上课时间内提供舒适的温度,在下班和下课后,公共建筑无人时,通过计算机网络对电控阀门实行部分关闭,采用小流量控制供热,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换热站换热特性的分析.设计了供热系统的控制方案。采用温度-压力模糊串级控制方案控制二次网供回水平均温度.缩短调节时间;利用变频调速技术进行补水定压的控制。降低能耗。采用组态软件编写了监控画面。该系统能够帮助运行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现场运行工况、调整运行参数.从而能有效提高整个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李晋兵 《山西科技》2011,(5):124-125
井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可实时跟踪井供电系统的电气参数,根据设定目标自动投切补偿支路、补偿无功功率,并治理谐波污染,有效改善电网电能的质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对安全供电、井下安全、设备安全、人身安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考虑技术能量系统的环境因素的角度,采用I. Dincer等人的环境费用计价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环境因素作用的产品成本模型.通过丙烯常规精馏工艺与热泵精馏工艺的比较研究发现,丙烯精馏的热泵流程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在过程的技术评价中,新的产品成本模型能够更为显著地表征节能和环保技术措施的先进性,同时研究也证明了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