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杉木、檫树不同混交方式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大庆 《武夷科学》2007,23(1):94-97
营造杉、檫混交林的关键技术是两树种的株数配置和株行距设置,试验结果表明:以杉木为主的混交林,若采用星状混交,每亩檫树20株以下为好,若采用行间混交,每亩檫树30株左右为宜,可一行檫二行杉(横行状),或一行檫三行杉(竖行状)为宜;杉、檫混交林株行距设置,应以有利于促进全林生长,平衡增产为原则,若是行间混交,行距2.3—2.5m为宜,株距:杉木1.5—1.7m,最多不超过2m,檫树2.7m左右,最多不超过3m,不管何种混交方式,杉木相距檫树的株行距都应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2.
用邻体光率和邻体干扰指数模型I=N/∑i=1Si.S^-1.di^-1,对与贵州茂兰喀斯特山地原始森林中华南五针松个体生长行为之间关系进行研究探讨。结果表明,华南五针松下体生长速度和个体大均与邻体截光率和邻体干扰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了邻体的干扰指数和截光对华南五针松的生长较强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3.
茂兰喀斯特山地华南五针松邻体干优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邻体截光率和邻体干扰指数模型I =∑Ni =1 Si·S-1·di-1,对与贵州茂兰喀斯特山地原始森林中华南五针松个体生长行为之间关系进行研究探讨。结果表明 :华南五针松个体生长速度和个体大小均与邻体截光率和邻体干扰指数呈显著负相关 ,表明了邻体的干扰指数和截光率对华南五针松的生长较强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4.
豫南引种檫木适应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棕木正确有效地在豫南地区推广,通过对豫南引木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的生长调查,摸清了檫木的适应性。根据立地、生长调查结果,分析了立地对檫木生长的影响,即檫木生长因子立地变化而变化,其中风口对檫木生长有明显影响,土层厚度和腐殖层厚对檫木生长有极显著影响,土壤质地和石砾含量对檫木生长有显著影响,而海拔高、坡向、坡位等地形因子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外源酚酸胁迫对杉木可溶性糖及氨基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了杉木自毒物质邻羟基甲酸胁迫对2个优良杉木无性系叶片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40,80 mg/L邻羟基苯甲酸胁迫浓度对2个杉木无性系可溶性糖含量的化感效应随时间变化由抑制效应转为促进效应,对01号的促进作用更大、更早,120 mg/L胁迫浓度均表现为抑制效应,对01号的抑制作用更小.邻羟基苯甲酸胁迫对杉木无性系组培苗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表现为促进效应,胁迫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大,胁迫第30天时,40,80,120 mg/L胁迫浓度对01号促进效应指教分别达到02号的4,8,3倍,表明对01号游离氨基酸的促进作用强度远远大于02号.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香樟人工混交林中的邻体干扰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荆界山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香樟(Cinnamomun camphora)人工混交林中,马尾松个体生长速度与邻体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马尾松为基株,3m为半径圆内的个体均被定义为邻体,采取张大勇改进的干扰指数模型和马尾松的生长速度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马尾松生长速度和邻体干扰指数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该群落的演替过程中,香樟对马尾松以及马尾松自身对马尾松的生长均表现为竞争关系,其中马尾松的种内竞争尤为强烈.因此可以推断,此人工林群落演替的动力是马尾松各个体对资源竞争所引起的自疏作用,以及香樟与马尾松种间竞争所引起的他疏作用.马尾松种群最终将退出该群落.  相似文献   

7.
研究23 a生杉木纯林、木荷纯林和杉木木荷混交林的土壤碳、氮、碳氮比(C/N)之间的剖面分布差异.结果表明:杉木纯林、木荷纯林和杉木木荷混交林地的表层土壤(0~10 cm)碳、氮元素含量最高并逐层递减,且杉木木荷混交林碳、氮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木荷纯林和杉木纯林(P0.05);在向下3个土层中3类林分的碳、氮元素含量差异较小(P0.05),杉木木荷混交林的优势并不明显,低于木荷纯林和杉木纯林.与纯林相比,杉木木荷混交林在表层土壤中对土壤碳、氮含量有显著提高,可能是因为杉木与木荷混交改变了林冠结构,有利于落叶分解.  相似文献   

8.
以吴起县胜利山水平阶整地模式的20龄人工油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确定影响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范围,探讨了不同径级基株所受的邻体竞争强度与邻体范围的关系.结果如下,(1)该区人工油松纯林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距离为2.8m,其中小径级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距离为4m,随着径级的增大,该取值范围变化趋势不明显;(2)总体竞争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增大,但增大的趋势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邻体范围与基株竞争强度的关系模型为倒数关系Cl=a+bL-1;(3)油松邻体竞争强度随对象木胸径的增大而减小,呈现幂函数关系Cl=aD-b.其中当油松基株胸径在0—2cm这个阶段中,油松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该林地可以选择以2.8m为间距对小径级植株进行间伐择伐,减轻植株间的竞争消耗,实现植被群落达到健康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
临澧县太浮山野生樱花群落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湘西北武陵山地临澧县太浮山发现尾叶樱、微毛樱群落,分布海拔200~580m的山坡中上部,面积350hm^2。主要有尾叶樱、尾叶樱—杉木、微毛樱—尾叶樱—檫木等群落类型。据文献报道,野生樱花在国内多为散生分布,太浮山野生樱花群落的发现,对研究湘西武陵山地蔷薇科樱属的植物地理和乡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太岳山油松林群落为研究对象,运用邻体干扰指数模型,讨论了辽东栎对油松的干扰指数,并分析了油松相关数据与干扰指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7个处理对比研究3种效应对水稻总叶数的影响大小.结果表明:水稻总叶数在密度效应、邻体效应和综合效应这几种条件下存在差异.综合效应加大,出叶周期逐渐变长,水稻总叶数减少;随着密度效应的加大,出叶周期逐渐变小,水稻总叶数增加;邻体效应加大,出叶周期逐渐变长,水稻总叶数减少.并且这几个效应影响大小不同,从大到小依次为综合效应、密度效应、邻体效应.该文并对产生这些效应的生理、生态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研究了杉木积成材(OLSL)及其构成单元——杉木木束条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杉木木束条和杉木积成材的储能模量(E′)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而损耗模量(E″)和损耗角正切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上升;杉木木束条制成杉木积成材后其储能模量下降;杉木木束条和杉木积成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95、80℃。动态热机械分析可为优化杉木积成材的制造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兵  李少宁  郭浩 《江西科学》2007,25(5):553-559,587
构建了适合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大岗山森林生态站长期、连续观测数据及多年科研成果,利用2次资源清查资料及社会公共数据估算了江西省"九五"和"十五"期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结果表明:"九五"期间平均每年总价值为7 010.53亿元,单位面积价值为7.88万元/(hm2.a);"十五"期间为7 241.017亿元,单位面积价值为7.24万元/(hm2.a)。总价值增长3.29%,单位面积价值减少了1.26%。在7项服务功能中,其大小顺序依次均为:涵养水源>固碳制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大气环境>保育土壤>林木营养积累>森林游憩与生态文化。"十五"期间各森林类型总价值大小顺序为:杉木>马尾松>栎类>其它硬阔>经济林>竹林>其它软阔>楠木>阔叶混>樟树>檫木>桐类>针阔混,单位面积价值大小顺序为:栎类>桐类>其它硬阔>樟树>其它软阔>楠木>檫木>阔叶混>竹林>马尾松>针阔混>经济林>杉木。  相似文献   

14.
实验以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群落为研究对象,进行邻体去除实验处理.采用相对邻体效应指数值作为相互作用强度和方向的测量指标,通过将去除邻体植物的目标种的表现同对照的邻体植物保持完整的目标种的表现做比较,验证高寒草甸群落中物种间的相互作用是促进还是竞争,并进一步探讨了群落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发生的内在机制.两年的实验结果显示:物种间相互作用在生物量、叶片数和繁殖率上表现为竞争,在株高和存活率上基本表现为促进.实验期间观测到正相互作用存在的证据,但负相互作用仍在高寒草甸群落物种间相互作用中占主导.研究结论表明:正相互作用的发生与干扰胁追梯度以及时空尺度的变化相关,并且是物种特异性、性状特异性和区域特异性的.不管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还是条件良好的环境中,竞争和促进有可能同时存在,促进之所以没有被普遍观测到,可能是因为被群落中更强的竞争作用掩盖了.因此,正负相互作用之间是一种权衡关系.  相似文献   

15.
邻株低磷竞争处理对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方林区广泛种植杉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沙培模拟装置,设置缺磷(0 mg/kg KH2PO4)、低磷(6 mg/kg KH2PO4)和正常供磷(12 mg/kg KH2PO4)3个供磷水平,构建邻株磷竞争环境.结果表明:邻株低磷竞争处理可明显促进杉木苗高生长,但竞争条件下,缺磷处理抑制杉木苗高生长.不同邻株磷竞争处理条件下杉木地径生长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在邻株低磷竞争处理条件下杉木根系长度、表面积、直径、体积等形态指标增量最大.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黔东南州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了适合贵州省黔东南州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森林生态站长期、连续观测数据及多年科研成果,利用2007年二次资源清查资料及社会公共数据估算了黔东南州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结果表明:平均每年总价值为1011.58亿元,单位面积价值为5.17万元/(hm^2·年).在7项服务功能中,其大小顺序依次为: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固碳制氧〉净化大气环境〉保育土壤〉森林游憩〉林木营养积累。各林分类型总价值大小顺序为:杉木〉马尾松〉阔叶混〉其它硬阔类〉灌木林〉其它软阔类〉经济林〉柏木〉竹林〉栎类〉枫香〉针阔混〉针叶混〉华山松〉杨树〉桦木〉樟木〉柳杉〉池杉〉桉树〉檫木〉泡桐〉楠木〉水杉,单位面积价值大小顺序为:楠木〉阔叶混〉栎类〉枫香〉桉树〉樟木〉其它软同类〉其它硬阔类〉檫木〉灌木林〉针叶混〉桦木〉针阔混〉竹林〉华山松〉柳杉〉杨树〉柏木〉经济林〉水杉〉泡桐〉杉木〉池杉〉马尾松林。  相似文献   

17.
以杉木间伐后补植珍贵树种华盖木、亮叶木莲、红豆杉的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杉木纯林与混交林生长及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3种混交类型提高杉木生长因子的程度依次为杉木×华盖木杉木×亮叶木莲杉木×红豆杉.杉木×华盖木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含量及酸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的活性;杉木×亮叶木莲可以提高全钾、水解氮含量及酸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杉木×红豆杉对土壤改良效果较弱,但在全氮含量上仍显著高于杉木纯林.总体上看,木兰科树种与杉木异龄混交表现为互相促进的种间关系,有利于改良林地化学环境,对土壤持水量、孔隙度和通气性能的改善作用显著,有利于提高林地生产力,可为杉木人工纯林逐渐改造为异龄混交复层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邻体干扰推广模型及其在林草生态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邻体干扰指数模型进行推广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分析林草生态系统(杜仲-三叶草,杜仲-黑麦草,杜仲-蒿类)中杜仲生长速度与草本植物邻体干扰强度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9.
观光木—杉木混交林土壤性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13年生观光木与杉木行间混交林,行带混交林,株间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结构,孔隙组成,水分性状和土壤渗透性能的研究表明,混交林具有良好的培肥土壤能力,表现为提高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以及增强土壤酶活性;土壤团聚体,结构破坏率,土壤孔隙度,土壤通气性和土壤渗透性也好于杉木纯林,尤其是行间混交林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木拱廊桥主要分布在闽浙两地,以杉木原木为主要建筑材料,工艺精巧,形制独特。本文针对闽浙木拱廊桥的特点,结合杉木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以木拱廊桥检测、健康监测和维护为出发点,论述了适宜于闽浙木拱廊桥的保护技术手段,为后续木拱廊桥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