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介绍了美国芍药牡丹协会(AmericanPeonySociety)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对其在促进美国乃至欧美各国芍药牡丹发展中所做的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APS在芍药牡丹品种研究及推广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安徽芍药属四种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芍药属4种植物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它们是木本类型牡丹组(Sect.Moutan DC.)的凤丹P.ostii T.Hong et J.X.Zhang和牡丹P.suffruticosa Andr.;草本类型芍药组(Sect.Paconia DC.)的芍药P.lactiflora Pall.和草芍药P.obovata Maxim.,除牡丹的核型公式2n=2x=10=4m+4sm+2st外,其余3种  相似文献   

3.
浙江有尾两栖动物分类与演化的RAPD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20个随机短引物和6个随机长引物对来自3个科5个属7个种的有尾两栖动物进行RAPD分析,12个引物得到清晰的DNA扩增图谱,共计207条多态性片段。  相似文献   

4.
条斑紫菜不同栽培品系的RAPD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取栽培性状优良,较有代表性的4个条斑紫菜栽培品系,将其自由丝状体采用RAPD标记技术进行分子标记和遗传结构的初步研究,用28个随机引物在4个品系中共扩增出215条DNA片段,其中23个引物扩增出的DNA片段图谱在4个品系中是特异性的,可以用于品系鉴定。RAPD图谱的统计结果表明,这4个栽培品系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而且在单孢子形成能力上差异较大,其遗传距离也较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PA/PP合金体系的制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加入马来酸酐对PP进行接枝改性后,与PA共混可以提高合金体系的力学性能。当引入第三组分EPDM或NBR组成三元体系PA/PP/EPDM或PA/PP/NBR,可以大幅度提高合金体系冲击强度,且三元组分PA/PP/EPDM与PA/PP/NBR的力学性能接近,可以用NBR替代EPDM混入PA/PP合金体系中,降低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6.
中国鹅5个品种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分析中国鹅的5个品种一皖西白鹅、太湖鹅、浙江白鹅、四川白鹅和狮头鹅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方法 从34个10-寡核苷酸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的14个引物对每一品种的总基因组DNA进行了单引物PCR扩增,结果 5个品种共扩增出174个DNA片段,其中48个(占27.6%)在5个品种间表现多态性,根据扩增DNA片段的异同计算了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指皖西白鹅和  相似文献   

7.
瓢虫干标本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实验对保存多年的瓢虫干标本进行了基因组 DNA提取和 RAPD-PCR扩增。结果显示 DNA分子的提取与保存年代长短无直接关系;RAPD-PCR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分子量大小约为 1984bp~630bp;不同种瓢虫的 DNA用同一引物,扩增片段是多态表现,同一种瓢虫的干标本保存时间虽不同,但扩增产物中均具有相同的DNA片段。  相似文献   

8.
白菜型油菜核育性相关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RAPD标记,所获得的与育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基因片段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育性基因片段为与油菜小孢子发育早期BP4调控基因58%同源,并含有一MAPDS盒高度同源的保邓列。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该基因为单拷贝基因。  相似文献   

9.
应用Bulked-DNA寻找白菜型油菜核雄性不育基因的RAPD标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方法从白菜型油菜核不育两用系中筛选出了一个与白菜型 油菜育性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该DNA片段大小约0.72kb,与育性基因之间的遗传连锁距离为6.08cM,LOD值为9.10。  相似文献   

10.
含笑亚族植物的RAPD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14种含笑亚族植物。对Operon公司60个引物进行筛选,发现13个引物的带型清晰并呈多态性。该13个引物在每个样本中扩增的片段总数在60 ̄80个之间。采用UPGMA法对由RAPD数据求出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的结果显示,植物明显地分为2个亚类群,支持将合果木独立成属与含笑属并列的处理方式;不同意把观光木从含笑属中独立出来独成属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用 6 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中国白兔的线粒体 D N A(m t D N A)。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6.8, Eco RⅤ, Bam HⅠ, PstⅠ, Eco RⅠ, HindⅢ在中国白兔 m t D N A 上分别有 1,2,2,2,6 个切点, SalⅠ 在其上没有切点。根据单酶降解和双酶降解片段的相对分子质量,构建了中国白兔m t D N 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相似文献   

12.
与SMV抗性基因Rsa连锁的一个共显性SCAR标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RAPD标记转换为SCAR标记是更到更为可靠而有有标记的有效方法,应用集群分离体分析(BSA)方法,筛选了900个100个碱基随机引物,得到了2个与单显性大豆花叶病毒抗性基因Rsa连锁的显性RAPD标记OPAS-061800和OPW-05600,将与Rsa连锁距离较近的OPW-05660克隆并测定DNA序列,根据这个序列的两端设计了1对特异的寡聚核苷酸引物,用这对引物进行扩增,在抗感亲本间观察到  相似文献   

13.
RAPD技术及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在遗传分析许多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它可在对物种没有任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情况下进行分子多态的检测。本文对RAPD技术在家系分析、居群研究、遗传图构建及基因定位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在分析中可能出现的假带、RAPD标记显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在进行RAPD分析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葡萄属植物的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体系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CTAB改良法提取葡萄属7种植物的基因组DNA,对其完整性进行了测定,并以此为模板进行RAPD反应,对RAPD反应体系的5个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系统的初选与复选,获得了葡萄属植物的RAPD最优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  相似文献   

15.
一种简单,快速植物RAPD分析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实验中的植物总DNA提取方法已有很多文献进行过详细阐述和讨论[1~ 5] ,同时 ,邹喻萍等[6] 对于濒危植物RAPD分析 ,尤其是植物DNA难于提取的种类如银杉、矮壮丹、南川剑麻的总DNA提取鉴定进行了较理想的改进 .但以往的DNA提取一般费时较长、工序繁琐 .本实验采用普遍使用的CTAB法提取曼陀罗DNA ,根据在实验中的摸索 ,对植物总DNA的提取条件作了较大改进 .用此方法提取的DNA能直接用于RAPD ,PCR ,RFLP等分子生物学实验 .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曼陀罗 (D…  相似文献   

16.
反义c—myc重组逆转录病毒的制备及浓缩保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人c-myc基因中从部分第一内含子到第二外显子和它3旁侧第二内含子的前8个核苷酸共1.53kb片段,反向克隆于逆转录病毒离体pDORneo中,构建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DOR-BD9,在Lipofectin介导了将其导入包装细胞PA317,经过两轮亚克隆筛选,获得了单克隆,病毒滴度为10^6CFU/mL的重组病毒分泌细胞株pAC-BD9,它能稳定,高效地分泌含有目地基因片段的重组逆转录病毒颗粒p  相似文献   

17.
林木RAPD分析及实验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随机扩增多态分子标记是目前林木遗传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分子标记,作者对影响RAPD实验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确定了一针对林木进行RAPD分析的实验程序。根据该程序,可以快速确定RAPD实验的理想条件,获得RAPD反应的良好重复性。  相似文献   

18.
湖北大麦品种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105份湖北栽培大麦酯酶同工酶研究的基础上,采用RAPD技术对分属于8种酶谱类型的10份湖北栽培大品种进行了研究,63个随机引物中有12个引物产生稳定多态性的带,共扩增出73条带,其中46条表现出多态性。讨论了RAPD的稳定性以及RAPD标记与同工酶标记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不同纬度野生大豆种群间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选用了经初步筛选的20个短随机序列引物和2个长随机序列引物对5个不同纯度来源的野生大豆进行了DNA随机扩增,其中有19个引物扩增出多态性片段,区获得70个RAPD多态性片段,平均每个引物3.68条,运用自编的计算机程序对扩增进行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了解ARDS病死率与各种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近年13例ARDS患者回顾性分析,诊断标准符合欧美标准。采用机械通气PEEP及NO吸入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49±20,病死率615%,其中年龄大于55岁的病死率为5/6(83%),小于55岁病死率为3/7(43%)。吸入NO治疗的ARDS患者,病死率为3/7(43%),无吸入NO治疗的病死率为5/6(83%)。原发病为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为8/10(80%),原发病为创伤的病死率为0/3(0%)。4个器官衰竭患者的病死率为6/6(100%),3个器官衰竭患者的病死率为2/4(50%0),2个器官衰竭患者的病死率为2/5(40%)。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年龄大于55岁的ARDS患者,原发病为感染性疾病的ARDS患者,3个以上器官衰竭的ARDS患者病死率明显增加,而保持较低的PAWP及早期吸入NO治疗,可降低ARDS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