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末清初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海外侨胞饱受欺凌,屠杀华侨的惨案屡屡发生,其中尤以1603年西班牙殖民行对菲律宾华侨的屠杀、1710年荷兰殖民将对印尼华侨的屠杀和1923年日本军国主义于关东大地震时对旅日华工的屠杀最为骇人听闻、震惊中外。本文拟探讨此三次惨案的背景、前因后果及其教训。一三次惨案简况关于三次惨案情况,已有华侨史研究杆作了较好地概括:(一)1603年西班牙殖民开对菲律宾华侨的屠杀万历三十年(1602),有关应龙、张发者,奏言吕宋机易山(即甲米地)产金,请开采。神宗纳之,温纯、金忠士等殊不听。命海澄丞王时和,…  相似文献   

2.
汤禾 《世界博览》2012,(10):62-69
正西班牙人控制信仰、美国人控制文化、华人控制经济在黄岩岛附近,菲律宾已同中国对峙一月有余。这个国家经济、军事实力如何?为何敢与中国叫板?菲律宾实在是亚洲国家中的异数。它是唯一一个信奉天主教的亚洲国家,80%以上的菲律宾人是罗马天主教徒。它在"透明国际"的清廉指数榜单上排名倒数,是世界上最腐败的国家之一,但是国民的乐观指数却在世界上排名第二。它先后经历了300多年的西班牙殖民和44年的美国殖民,留下的是西班牙人的名字、美国的语言文化和无数的混血儿。  相似文献   

3.
郑友洋 《世界博览》2013,(11):43-43
"Halo"在菲律宾语里意为"混合",在我眼里,它是一个形容菲律宾的绝佳词汇,却是菲律宾人在面对世事变迁时惯常采用的"烹调法"。在菲律宾历史上,"殖民"是关键词,西班牙和美国的统治先后瓜分了这个岛国记忆中将近400年的"份额"。不过菲律宾人却没有因为历史而背上仇恨的包袱,东方的文化传统和西方的文化影响已经以一种融合的姿态深深扎根。  相似文献   

4.
英国近代早期的殖民扩张 ,是同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英国民族国家形成时期的殖民扩张 ,是都铎“新君主制”和民族国家发展的伴随物 ,是大英帝国奠基的先导。这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经过了大约一个半世纪 ,构成英帝国前史。民族国家的利己性和排他性 ,驱使英国人反对包括罗马教皇、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汉萨人等在内的外国势力对英格兰民族国家的束缚、限制与威胁 ;英国人把海外殖民扩张视为实现英格兰民族平等发展的神圣权利 ,他们在反对外国人的斗争中逐渐增强了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打败西班牙人不但提高了英格兰民族的自信心 ,而且扫除了他们通向海外殖民扩张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为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英国海外殖民贸易帝国的建立和发展准备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李南溪 《世界博览》2010,(12):74-75
殖民 19世纪的英国,在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与法国争夺殖民霸权的数次战争中获胜、工业革命兴起的情况下,为自己的殖民势力在世界各地的蓬勃发展扫清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研究海外华人历史理论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以来,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研究海外华人历史的理论,在二战前较有影响的有“华侨殖民论”、“华侨革命之母论”等,其特点是把海外华人的历史看作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二战后较有影响的有“华侨社会阶级论”、“同一民族论”、“华人同化论”等,这些理论开始关注华人与当地其它民族的关系。研究海外华人历史的理论是随着时代而演变的。  相似文献   

7.
西班牙殖民帝国衰亡的根本原因是西班牙在已经变化的情况下,长期维持原始积累时期殖民政策,不能充分利用殖民剥削所得来的财富发展资本主义,跟上时代步伐。其衰亡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单单依靠外部的是不够的,必须立足于国内。  相似文献   

8.
在菲律宾,土生华人被称为“华裔混血儿”,即“密斯蒂佐”(Mestizo或ChineseMestizo).汉民族移民在菲律宾定居生活的历史非常悠久.菲律宾密斯蒂佐人的形成与西班牙的殖民者实行的使菲律宾汉民族移民西班牙化的政策有关.菲律宾密斯蒂佐人形成之初,在政治上倾向于中国,但随着年代变迁,他们逐渐转变倾向于当地社会.在菲律宾之所以会形成一个人口众多的土生华人——密斯蒂佐人,是由迁出国与迁入国不同的历史背景造成的.就迁出国中国而言,自明代始封建朝廷就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是致使菲律宾汉民族移民在地化的一个重要内因.从迁入国来说,则是民族互动、磨合和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西班牙君主专制政体的特点出发,研究了西班牙君主专制政治为什么会走向反动。通过分析专制君主查理一世和腓力二世所采取的政治反动措施,着重论述了16世纪欧洲第一流大国和霸主、世界第一殖民大帝国西班牙衰落的决定性原因。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素有"花园岛国"和"东海明珠" 之称的菲律宾,在被西班牙殖民统治的330多年间多次爆发武装起义.1896年,民族英雄安·波尼法秀等人发动了著名的"卡蒂普南"(意即:最崇高、最受尊敬的民族儿女协会)武装起义,终于推翻了西班牙殖民统治,于1898年6月12日宣布独立,成立了菲律宾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但在同年,美国在美西战争中获胜后发动了对菲的侵略.菲律宾人民又英勇地开展了保卫民族独立的战争.1901年,独立战争失败,菲律宾又沦为美国的殖  相似文献   

11.
可资助的人     
《科技智囊》2010,(3):I0046-I0046
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跋涉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乡梓的念头。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名单,他从中选定人,作为他资助的对象。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赠,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  相似文献   

12.
西班牙     
西班牙在历史上曾经是个(?)赫一时的海上殖民大国。它自十五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在美洲广大的地区和亚洲部分地区都拥有殖民地。到十九世纪末叶以后西班牙海外领地丧失殆尽,现仅在非洲一隅保留三处(休达、西属几内亚和西属撒哈拉)而已。如果不包括殖民地的面积,这个位于欧洲西南伊比利亚半岛的国家,面积共有503,000平方公里,人口有28,976,000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西班牙保持中立,民族工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1931年西班牙国王被迫退位,国内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1936年2月选举中,人民阵线获得压倒的多数,左派共和党人组成了政府。当时的欧洲,正是希特勒德国和墨索里尼意大利的法西斯势力到处张牙舞爪的时候,西班牙人民阵线  相似文献   

13.
论16~18世纪菲律宾的经济张卫良自麦哲伦作环球航行(1519—1522年)进入菲律宾群岛开始,菲律宾群岛就逐渐地被纳入到西班牙统治的范围之中。这样,菲律宾也就脱离了其他东南亚国家发展的轨迹而率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16—18世纪是这种...  相似文献   

14.
瓜达拉哈拉市位于墨西哥哈利斯哥州中部,海拔1567米,是哈利斯哥州首府,城市居民164万,是该国仅次于首都墨西哥城的第二大城市和中西部商业金融中心。瓜达拉哈拉于1531年建城,殖民时期的建筑大多保存完好,是一座呈鲜明西班牙建筑情调的古老城市,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墨西哥的瓜达拉哈拉市发生过一次煤气大爆炸,造成200多人死亡,1470人受伤,许多人失踪;  相似文献   

15.
一人一籍原则的再论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旅居海外的华人日趋增多和港澳的回归,人有提出应修改我国“国籍法”,承认双重国籍。本认为,国籍冲突即危害个人也危害国家,承让双重国籍既不利于保护华侨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保护中国同华侨众多的外国间的友好关系。基于法的本质和国际法原则,联系中国的历史及现状,我国应坚持一人一籍原则。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世界共有两亿多人使用西班牙语。除西班牙外,它是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西非的赤道几内亚以及北非和菲律宾部分地区的通用语言,它还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西班牙语词汇丰富,音调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象“林间的清风”。它起源于古老的拉丁语,至今已有一千年历史。罗马帝国在历史上曾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它曾征服过许多国家,西班牙及整个伊比利亚半岛曾是罗马帝国的属地。西班牙人为了与讲拉丁语的统治者们打交道,学会了讲拉丁语,但其中掺杂了当地语言,成为新派生的拉丁语。公元八世纪,西班牙被阿拉伯人征服后,  相似文献   

17.
蒋介石卖国集团一贯欺骗华侨,祸害华侨,带给华侨无限的灾难。它还破坏华侨的爱国团结和华侨的文化、福利事业,勒诈华侨的钱财,甚至诱骗华侨青年充当砲灰。巧取豪夺勒索钱财卖国贼蒋介石向来把华侨当做敲诈勒索的对象。他利用华侨的爱国热情,巧立名目,欺诈华侨的钱财。在蒋介石卖国贼统治中国的二十几年中,用「公债」、「募捐」等名义骗去华侨的钱,简直难以数计。在他逃到台湾以后,勒诈华侨的手段更变本加厉。根据不完全的材料,仅在菲律宾一地,从一九五○年到一九五三年,由蒋贼指使驻菲律省伪大使馆欺诈勒索钱财的名目,就有所谓:「常年救国月捐」、「慈善捐」、「捐献军毡军鞋」、「捐建介  相似文献   

18.
正当的憤怒     
最近时期以來,菲律宾的輿論和各界人士,特别是工商界人士,越來越激烈地抨击美國对菲律宾的政策。美國一向喜欢以菲律宾做例子,証明它所一向吹噓的所謂“美國不是殖民國家”、美菲关系是美國同亞洲國家“友好的范例”的說法。可是,最近在菲律宾發生的一連串事实,就十分有力地揭穿了这种宣傳的虛伪性。  相似文献   

19.
由于长达300多年的殖民经历,菲律宾在政治、宗教、文化、教育诸方面深受宗主国的影响,形成其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异族文化不仅成了菲律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受到其国民的认同、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0.
籽粒苋是一种古老的粮食作物,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前,它就是拉丁美洲印第安人主要粮食之一.十六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建立了殖民政权后,苋的种植遭到禁止,成千上万块苋地被摧毁,代之以欧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