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梁皑莹  萧文斌 《广东科技》2013,(22):217-218,199
在新形势下,科普场馆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把科技场馆的教育资源转化为益智教育产品或相互配套,不仅能有效地实现科学传播功能,而且有利于科技场馆的长远发展。通过对国内科普场馆益智教育产品的现状进行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科普场馆益智教育产品的自主研发和推广从标准的建立、市场的调查、资源的利用、专业与多方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燕 《科技信息》2010,(33):I0412-I0412
科技场馆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基层科技场馆,满足公众提高科学素质的需求,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公共服务的公平普惠,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场馆科普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场馆科普教育现状,探索在科技场馆策划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的基本步骤,总结活动实施过程,为青少年场馆科开展普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2006,(10):43-43
石景山区科技馆于1992年建馆,是一所面向公众开展科普展览、科技培训等科普教育活动,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的综合性场馆。建馆以来始终坚持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  相似文献   

5.
徐新 《科技信息》2008,(2):40-40
当前,全国正在掀起为全民提供科普场馆建设的热潮。进一步探讨素质教育和科普场馆的关系,对充分发挥科普场馆的重要作用,保持科普场馆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本文对影响公民科学素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科普教育和科技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正>自2006年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中国科协等部门联合在全国层面推进"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以来,各类科普场馆与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科普机构逐步建立了校内外科学教育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促进了校外科技活动与校内科学教育有效衔接,以科普场馆为代表的科普基础设施正在成为社会非正规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是,如何创新和提升科技馆与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以下简称"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模式,包括如何以科技馆为主体和枢纽开展活动,如何持续开发和应用非正规科技教育资源,如何跨部门  相似文献   

7.
张华英  刘建  杨春燕 《科技资讯》2014,(15):231-232
科普作为科技和教育的一个交叉环节,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实现"伟大中国梦"和"科技兴国"的战略号召下,各地政府通过政策、组织、资金等手段,积极推动本地科普事业的发展,大力推进各类博物馆、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馆的建设。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为例,对如何进行科普场馆的建设与功能定位,大力促进科普场馆的发展,充分发挥这些科普基础设施的教育功能,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科技成果纵横》2012,(3):25-29
沈阳科学宫 沈阳科学宫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以发挥科普资源优势、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科普场馆之一。10年来,共接待观众近300余万人次,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校外活动示范基地”及“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9.
王雪 《华东科技》2010,(9):73-75
已拥有近9年历史的上海科技馆,作为全国领先的综合性现代化科技场馆之一,必须在科普教育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提高科技场馆的公众服务工作是重要因素。这其中,新闻传播有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发挥新闻传播的作用,使其更好地为科普教育事业服务,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凌浩 《科技资讯》2012,(13):198-198
针对学生在学校科学课堂学习中学习主体性、主体参与性、参与科学性和实践性都较为欠缺等情况,提出探索中小学科学课走进科技场馆的一种新的探究学习模式,使科技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促进校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有效衔接,提高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素养、科学技能、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并落实于行动。  相似文献   

11.
王文振 《海峡科学》2009,(10):68-69
要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引导广大青少年参与科技活动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科技场馆则是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阵地。该文论述了科技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燕 《科技信息》2010,(33):I0054-I0054
近几年来,我国科技馆事业发展迅速,科技场馆作为实施科教兴国的基础设施,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公众接受科普教育的活动场所,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科普法》的出台更为科技场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为科技场馆的科普事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条件.进入21世纪以后,全国科技场馆的建设形成了新高潮。  相似文献   

13.
科普剧作为一种新颖的科学教育方式已逐渐受到科普场馆、学校、社区和街道以及专业博物馆等单位的关注。2008年8月25日至26日在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举办的首届“全国科普场馆科普互动剧创作表演大赛”也反映出,地方各级科普场馆、中小学校及社区和街道,  相似文献   

14.
提出学校在落实素质教育方面的切入口是科技教育。探讨了学校在科技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学校进行科技教育应从宣传、师资、培育学生、建立特色等方面入手,通过科技教育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献身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为发挥科技场馆的科普教育基地作用、丰富校外科学教育活动,福建省科技馆依托自身科普优势,打造品牌、开展特色科学兴趣班;成立少年科学家俱乐部;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冬夏令营活动;整合社会资源,让第二课堂丰富多彩;建立数字科技馆,扩展延伸第二课堂的空间和时间;加强高素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打造中小学校外的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16.
科技馆一直被称为进行"科技的快乐教育"的场所,作为社会公益型科技教育机构,在开展科学科普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需要,科技馆应该积极改变开展科普服务方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新时期青少年科技教育社会化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刘俊 《科技潮》2001,(10):19-21
因为约好采访的时间是早上八点,所以我到达中国科技馆时还不到八点,但是已经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徘徊在馆外,而这时离开馆的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在人们心目中逐渐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贴近科学、了解科学、掌握科学成为了父母们对孩子的新的期望。于是,带领孩子参观科技场馆成了父母们节假日的首选,同时也为科技场馆带来了  相似文献   

18.
张合友 《科技馆》2005,(3):14-15
我国科技馆(包括科学会堂、科学宫、科技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发展较晚,建国以来至1978年以前,只有京、津、沪、穗等少数城市有少量的科普活动场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技馆建设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已建成科技馆250多座。但真正意义的科技馆为数不多,还有相当一部分不具备应有的教育功能,只有场馆,没有展品,或者展品甚少,缺展品的科技馆很多,特别是地级市以下城市科技馆问题更为严重。这个问题应引起科技馆同仁,特别是各级党和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展品是实现科技馆教育功能的重要手段,没有展品,科技馆存在就没有价值。下面笔者就如何实现科技馆的教育功能与大家商榷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0 引言科技体育活动在我国已经有60多年历史,在提高公众科技素养,特别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体育活动寓教于乐,科学性和操作性强,深受公众喜爱,是提高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重要载体,非常适合在科技馆开展。广东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科学中心")是广东省实施科教兴粤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的大型综合性科普场馆,具有科普教育、科技成果展示、国际学术交流和  相似文献   

20.
科普剧将科学知识通过"故事+表演"的方式进行演绎,使之更易被大家接受,是一种非常生动的科普教育形式。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3年来一直在进行科普剧项目开发,在队伍组建和参赛办赛两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本文将详细阐述科技场馆在科普剧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做法、特色、成效以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