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regard to such challenging analysis problems as scientific identification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the electrochemical fingerprint techniqu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has been researched. The principle, traits, functions, etc., of the electrochemical fingerprint have detailedly been analyzed and discussed by the B-Z oscillatory system using malonic acid as main dissipation substance, characterized by the fact that different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oscillatory reaction cause different changes of the shape of the potential-time curve of the oscillatory system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n economical, simple and convenient, easy pushing and effective scientific method for distinguishing and evaluating multifariou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has successfully been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2.
The thermodynamic systems and kinetic model suitable for the electrochemical token of the compo-nent throng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have been analyzed. It has been indicated that the damp oscillatory reactions in the non-equilibrium close system and open system without the supplement of dissipative substance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throng token and analysi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Various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lectrochemical fingerprint,such as reactant species and their concentrations,electrode types,temperature,stir rate,the kind,dosage and granular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have amply been researched by the B-Z os-cillatory reaction which used malonic acid as a main dissipative substance. In addition,the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has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method and its conditions for determining the electrochemical fingerprint used in scientifi-cally distinguishing and evalua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have successfully been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元多项式拟合的金银花质量评价数学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基于谱-效相关模式的中药材质量综合评价,本文根据大量样品的色谱指纹图谱和药效指标(抑菌率)数据,利用多元多项式拟合法建立了金银花药材质量评价的多维数学模型,分析显示通过所建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拟合得很好。相关验证结果亦说明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本文的建模方法可以为推进中药材乃至中成药的质量综合评价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为保证药材安全有效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火焰AAS法测定22种中药微量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药是中华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的性味功能与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K,Na,Ca,Mg等是人体必需的宏量元素 ,Fe,Mn,Cu,Ni和 Zn等是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 .这些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中仅占不到百分之一 ,但它们在人体中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 [1 ,2 ] .为了探讨中药微量元素与治疗风湿病的关系 ,本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 2 2种中药 Fe,Mn,Cu,Ni和 Zn的含量 .1 实验部分1 .1 主要仪器及工作条件1 80 - 7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Fe,Mn,Cu,Ni和 Zn的空心阴极灯 (日本日立公司 ) .仪器工作条件见表 1 .1…  相似文献   

5.
于秀丽  贾湖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8):4530-4534
通过分析模式识别各种技术的应用特点,结合指纹图谱技术的应用,探索出了一条针对中成药分类与质量鉴定的标准技术路线,可以完成中成药的分类与质量鉴定工作。以六味地黄丸分析为案例,分析流程先将样品的指纹图谱信息转化成数学信息,再使用模式识别技术进行判别分析,技术路线基于MATLAB编程实现。技术路线准确地进行了样品的分类与质量鉴定,分析结果可用于评价药品的生产工艺,比较不同品牌药品的质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于DPPH-HPLC技术的抗氧化活性指纹图谱对海洋中药马粪海胆来源进行鉴别。对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的马粪海胆水提物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基于各抗氧化成分的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分析对不同来源马粪海胆进行鉴别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不同来源的马粪海胆样品进行正确区分,有望成为海洋中药真伪鉴别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应用ICP-AES法同时测定中成药中的As、Cd、Pb、Sb、Sn等杂质元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了不同的样品消解方法、酸度、以及中成药中的常见元素对测定结果的干扰等,并通过添加标准回收试验,对其中的干式灰化方法作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具有快速、操作简单、测定准确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实验室的常规检验。  相似文献   

8.
三维荧光指纹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搜集了有关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在油种鉴别、水体检测、中药鉴别中应用的研究文献。对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目前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油种鉴别、水体检测领域中。但其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在分析化学的诸多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丽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的性状鉴别和化学分析方法难以满足矿物类中药准确、快速鉴别的需要,借鉴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地质学、矿物学以及中药鉴定学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对矿物类中药鉴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该技术在矿物类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枸杞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仪(HPLC-DAD)对中药枸杞的甜菜碱、类胡萝卜素提取液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于枸杞质量控制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对提取方法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用枸杞甜菜碱提取液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对品种进行识别效果较好,而采用类胡萝卜素提取液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有利于枸杞真伪的识别和共有模式的建立;此外,还提供了甜菜碱和类胡萝卜素的紫外光谱,这为定性分析以及不同样本中峰的识别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药制剂技术与中成药生产紧密联系,它是高职高专中医药教育中药类专业学生和技能型中药人才必备的专业知识组成部分,在中药制剂的生产和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文章探讨了中药制剂技术传统教育的优缺点,指出了中药制剂技术课堂教学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中国各民族医药用药方法,分别在中医与现代医学背景下比较了各自的特点,在保持其基本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意见.认为现代医药的思维局限与应对变化中的人类健康威胁时的无力感正促使其向传统的回归,而传统医药也需要引进现代科学的方法,容纳人类最新知识丰富与发展自己,最终走向医学的大融合.  相似文献   

13.
采用火焰分光光度计测定法对常用跌打损伤中药中的钾元素进行测定,并对中药按不同功能主治和不同首归归经分类进行分析,结果得出:钾元素在接骨续筋、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和首归肾经、首归肝经、首归心经类中药中的含量较高,钾元素在常用跌打损伤类中药治疗运动损伤中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药的剂量是影响中医疗效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由于中药质量下降、恶性肿瘤等复杂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等原因,临床上很多中药的用量超过了药典规定的最大剂量,如仙鹤草、黄芪就是医院临床上超量现象最严重的两味中药。通过研究证实,由于我国药典中剂量阈值偏小,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超药典剂量使用中药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产地中药材的近红外光谱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基线校正和方差技术处理了不同产地的相同种类中药材的近红外光谱,基线校正有效地扣除了基线漂移对近红外光谱信号的影响,方差技术确定了近红外光谱的富信息区域与贫泛信息区域,通过方差的变化率可以初步确定富信息区域中的强信息区间。  相似文献   

16.
南江峡谷公园物种多样 ,植被保存较完好 ,这里的药用植物资源很丰富 ,不仅种类多 ,且多具经济和科研用途。由于南江峡谷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这里的中草药也多具有喀斯特植被的典型特征。在南江峡谷主要游览区 ,即河道两侧 ,经初步调查 ,所采集标本大多数属于植物药 ,可分为 96科 ,177属 ,2 2 5种。  相似文献   

17.
提出和实现了采用局部最小二乘法对中药指纹图谱中的组分保留时间漂移进行校正的方法。首先介绍了标准最小二乘法的算法原理,针对标准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在处理指纹图谱数据时的局限性,根据中药指纹图谱信号数据的特点,提出对组分复杂的中药指纹图谱信号采用局部最小二乘法实现对组分保留时间漂移的校正。对3组田基黄中药样本的指纹图谱信号采用局部最小二乘法进行处理,从校正前后相似度结果的对比可知,校正后的相似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证明文中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述了使用中草药治疗羊美丽马醉木中毒的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对羊美丽马醉木中毒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具有价格低廉、应用方便等优点,对缺医少药的山区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索治疗心衰更好的方法及药物.方法:分为治疗组服传统中药生脉散加味配合西药常规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加服卡托普利及利尿剂,15 d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中西结合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 结论:认为传统中药生脉散加味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衰比单一应用抗心衰药卡托普利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0.
中药山茱萸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其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了10个不同山茱萸样品的中药指纹图谱(TCMF).对所获得的指纹图谱信息进行了数据化处理;用色谱峰重叠率定量地对10个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性评价,其重叠率均大于85.4%.在此基础上用模糊聚类中的几何平均最小法定性地对10个样品进行了分类和鉴别,其相似性的相关系数为0.927时,全部样品可归为一类.通过HPLC指纹图谱、色谱峰重叠率和模糊聚类分析,建立了控制山茱萸药材质量的新方法,该法为中药样品的鉴定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并为HPLC在复杂组分样品的分析领域开拓了新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