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固定化Brucella sp.GXY-1降解苯酚的特性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孔网状载体固定苯酚降解菌——布鲁氏杆菌(Brucella sp.)GXY-1菌株,并对固定化菌的制备条件及固定化菌降解苯酚的特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固定化菌株的最适温度为25~35℃,最适pH为7.0左右,摇床转速为150r/min,最大耐盐度为2%,比游离态菌株更能适应环境变化.固定化菌降解苯酚的速率明显高于游离菌,降解过程符合Andrews抑制模型,确定了模型参数:qmax=2.932h^-1,Ks=286.227mg/L,Ki=97.720mg/L.  相似文献   

2.
苯酚降解菌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太原杨家堡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富集,驯化筛选到一株能高效降解苯酚的紫色非硫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L3,该菌株可耐受500mg/L左右的苯酚浓度,通过实验得出了该菌降解苯酚的最适条件为pH7.0、温度30℃,适量投加C02可以加快该菌对苯酚的降解。  相似文献   

3.
从造纸废水分离得到的菌株AF1可在160h内降解2500mg/L的苯酚.经18S rDNA鉴定该菌为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在150r/min转速条件下,在pH3.0~9.0以及温度20~50℃条件下,该菌均能完全降解1500mg/L的苯酚,最佳pH为4.0,温度为30℃.低浓度的葡萄糖和酵母膏能促进苯酚的降解.烟曲霉菌降解苯酚时对Hg2+十分敏感,而低浓度的Cu2+,Mn2+,Cd2+和Zn2+能促进苯酚的降解.  相似文献   

4.
从活性污泥中经定向驯化、分离纯化得到一株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降解菌P1,通过革兰氏染色和一系列生理生化实验,初步鉴定其为微球菌属。研究菌株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温度、摇床转速、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菌株P1的苯酚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降解适宜条件为:初始pH值7.0、温度35℃、转速150r/min、接种量3%,在此培养条件下,菌株P1可将500mg/L的苯酚于12h内完全降解;当苯酚的初始浓度为100~500mg/L时,菌株P1对苯酚的降解满足Monod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苯酚降解菌SZH3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上海市苏州河中游分离得到一株兼性厌氧苯酚降解菌SZH3,该菌株能够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培养基上生长,经形态、生理生化以及16S rDNA序列特性分析,初步将该菌株鉴定为泛菌属(Pantoea sp.).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初始苯酚浓度为500 mg,/L时,SzH3的苯酚降解率在60 h内就可达到95.4%.该菌株最高可耐受浓度为1300 mg/L的苯酚,对苯酚最适降解条件为pH 7.0,温度30 ℃,转速200 r/min.  相似文献   

6.
对硝基苯酚降解菌Pseudomonas sp.HY1的分离与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驯化富集,从受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一株降解对硝基苯酚(p-nitrophenol,PNP)的细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HY1.在有氧,pH7和30℃条件下,该菌能利用PNP为碳源和能源生长并将中等浓度(100mg/L)的PNP快速彻底的降解,高浓度(300mg/L)PNP条件下未检测到菌的生长和降解活性.该菌在15~40℃和pH值5~10的条件下具有降解PNP活性,其中碱性条件(pH8~10)和30℃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固定化胶质红环菌降解吡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集~交联法固定化胶质红环菌,并在微氧、厌氧条件下,对其降解吡啶的动力学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氧、厌氧条件下,未驯化的固定化胶质红环菌,在吡啶浓度为100mg/L时,降解动力学方程均遵循零级反应,微氧条件下降解速率常数大于厌氧条件下降解速率常数,该菌适于在微氧条件下降解吡啶。固定化胶质红环菌经驯化后,在微氧条件下,吡啶浓度为50mg/L、100mg/L、200mg/L、300mg/L和500mg/L时,降解动力学方程仍然遵循零级反应,吡啶初始浓度为50~200mg/L时,降解速率常数随着吡啶初始浓度增大而增大;吡啶初始浓度为300~500mg/L时,降解速率常数随着吡啶初始浓度增大而减小。固定化胶质红环菌在微氧条件下,可将吡啶中的氮大部分转化为氨氮。  相似文献   

8.
氯苯高效降解菌固定化小球的制备及其降解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大连瑞泽农药公司的活性污泥中新分离到的1株氯苯高效降解菌作为研究对象,以海藻酸钠(SA)为包埋剂,以氯化钙(CaCl2)为固定剂制成固定化小球.通过研究不同包埋条件对固定化小球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固定化参数:海藻酸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氯化钙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交联时间为10 min.此外还研究了固定化小球在不同氯苯浓度、温度、pH和摇床转速下对氯苯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氯苯浓度为120 mg/L、温度为30℃、pH为7.0、摇床转速为120 r/min时,固定化小球对氯苯的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从某焦化厂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苯酚高效降解菌(Wust-C),该菌属革兰氏阴性菌.对Wust-C降解苯酚的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苯酚浓度为1 000 mg/L的试样中,培养24 h后,Wust-C对苯酚的降解率可达98%;初始苯酚浓度为300 mg/L试样中的苯酚可在8h内完全降解.采用海藻酸钠对菌体进行固定化后,Wust-C的降酚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培养24 h后,固定化Wust-C对初始苯酚浓度为1 200 mg/L试样中的苯酚降解率达到100%,初始苯酚浓度为300 mg/L试样中的苯酚可在4h内完全降解.Wust-C的加入对混合菌群降解苯酚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曹玮 《科技信息》2010,(20):I0339-I0339
本论文以苯酚为唯一碳源,从焦化厂废水中通过采用涂布稀释法,平板划线分离法对细菌进行纯化分离,筛选出能够高效降解苯酚的株菌M1,并且对其最适降解条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该菌株的最佳降解苯酚条件:温度35℃、降解时间30b、pH为7、转速为150rpm/min降解苯酚的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一株降酚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株从土壤中分离的能够降解苯酚的菌株,经形态观察和16S rDNA鉴定,确定为无色杆菌属。对不同温度、pH值、盐度以及不同苯酚质量浓度培养基中菌株的生长和苯酚降解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在30 ℃、67 h内完全降解600mg/L的苯酚,并能对1000 mg/L的苯酚起到降解作用;在温度为30 ℃、pH=7、盐度为0.3%时,该菌株的生长及苯酚降解效率较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超声波降解苯酚废水的效果和超声波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说明溶液初始浓度,温度,pH等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有明显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的初始浓度为135.15mg/L,超声辐射时间为4小时,温度为30°C,pH=3.0时,超声波降解苯酚的效果较好,为5.64%.曝气可以促进苯酚的降解,加入H2O2可使降解率提高到61.60%.  相似文献   

13.
酚降解性活性污泥的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实验确定了以聚乙烯醇(PVA)为包埋剂固定化活性污泥的最佳条件,制备得到了固定化降解苯酚的活性污泥.最佳条件为:PVA质量浓度为100 g/L,交联剂pH值为7.0.固定化后活性污泥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缩短或消除了活性污泥降解苯酚的延滞期,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高降解率,对于质量浓度为1 500g/L的含酚废水,前5日的降解率可达98.3%.  相似文献   

14.
W1-2 菌株是以好氧活性污泥为菌源, 以四溴双酚 A(tetrabromobisphenol A, TBBPA)驯化筛选得到的一株新型好氧降解菌株. 16S rDNA 序列表明, W1-2 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 主要以酶降解的模式去除 TBBPA. 在 30 ℃、pH=7、 150 r/min 和无其他碳源辅助的条件下, W1-2 菌株对 10 mg/L TBBPA 5 d 的好氧降解率可达 91.4%. 温度、转速、pH 值及 TBBPA 的质量浓度均会影响 W1-2 菌株的降解特性, 其中 pH 值对降解率的影响最大. W1-2 菌株最适宜降解和生长的环境条件为 150 r/min、30~ 35 ℃, TBBPA 质量浓度为 10 mg/L 和 pH=8. 此外, W1-2 菌株也是为数不多的无需其他碳源支持、能在高 TBBPA 质量浓度(30 mg/L)和低氧(0 r/min)条件下仍保持高降解能力的好氧降解菌株. 对 W1-2 菌株的研究, 为探究好氧环境下能降解 TBBPA 的微生物的修复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膜,并进行苯酚降解试验.结果表明,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膜的最佳条件为:试剂的体积配比V钛酸丁酯∶V无水乙醇:V蒸馏水:V浓盐酸=1∶4∶0.25∶0.25,涂层厚度5层,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2h.在该条件下制备的TiO2膜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在30W紫外灯,苯酚的质量浓度为...  相似文献   

16.
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出一株以喹啉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假单胞菌QG6 (Pseudomonas sp. QG6), 用于喹啉降解同步除磷, 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出最佳条件。菌株QG6具有较好的喹啉降解能力, 12小时内能将96~144 mg/L的喹啉完全降解。菌株QG6在好氧条件下具有除磷能力, 不存在喹啉的条件下, 以有机碳为碳源、无机氮为氮源、初始磷酸盐浓度为8.69~19.41 mg/L时, 20小时内能去除磷酸盐86%以上。初始喹啉浓度为144 mg/L (其自身的碳氮比约7:1)、磷酸盐浓度为10 mg/L时, 若不外加有机碳源, 喹啉在12小时内被降解完全, 同一时段内除磷率仅为33%。外加有机碳源至碳氮比20:1且其他条件都相同时, 喹啉降解 效果不受影响, 且同步除磷率提高到 86%。正交实验表明, 外加碳源条件下喹啉降解的最佳条件按影响大小排列为: 初始喹啉浓度200 mg/L, 温度25°C, pH 8, 摇床转速120 rpm; 除磷最佳条件为: 摇床转速100 rpm, 温度为25°C, 初始喹啉浓度150 mg/L, pH 9。  相似文献   

17.
对一株产吡咯喹啉醌(PQQ)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0813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碳源、氮源及无机盐成分,之后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各成分配比,考察了发酵温度、初始pH值和转速对该菌产PQQ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培养基配方为:酵母粉5g/mL、蛋白胨1g/mL、KH2PO4 0.5g/mL;最适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初始pH 6.5、发酵转速150r/min。在此条件下,Pseudomonas0813菌株在250mL体系摇瓶发酵中的PQQ产量为448mg/L,在1.5L体系发酵罐扩大培养后的最高产量可达 695.mg/L,这是目前报道未经优化或基因改造菌株的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从长期受烧烤影响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能利用苯并[a]芘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高效降解菌Bap9,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部分生理生化特征分析,鉴定为Bacillus pumilus.摇瓶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ap9能在20d内将40mg/L的苯并[a]芘降解27.3%.通过对OD600和苯并[a]芘残留浓度的检测分析,考察了pH值、接种量和装液量对菌株生长和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在pH值为6.0—9.0的条件下均能生长并能降解苯并[a]芘,降解的最适pH值为8.0,最佳接种量为5%,最佳装液量为10ml/50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