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可以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引导学生转变忽视或者轻视数学阅读的传统观念;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后适当地布置阅读作业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利用评价促进学生的数学阅读;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写“数学日记”;让学生学会“说题”.  相似文献   

2.
朱瑞祥 《科技信息》2009,(21):223-223,243
数学,思维性强,逻辑性强,需要慢慢分析,慢慢理清自己的思维,理清逻辑,最后理解形成清晰的思维。数学,可难可易!这需要耐心.需要有钻研的精神,需要静下来专。的思考……。就这样,让底子薄的人感到困难,寸步难行;让没有耐心的人感到烦躁;让喜欢偷懒的人有了借口:让有点小聪明的人看了一遍以为理解了,却看到类似的题目无处下手!中职数学学习中,这个现象是更加的明显,无论是对于教师或者学生,都感到较多的无奈!因此,我想,备课,还是先从备学生入手吧!本人就自己对备学生的思考作如下阐述,希望能抛砖引玉,得到更多优秀教师的指点!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数学中,含有参数的数学问题比较多,这种问题能够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类讨论的能力,对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其中一类问题就是确定其中参数的取值范围,寻求题目成立的条件,以便将题目的结论加以推广,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思维更加灵活。现就不等式恒成立时参数范围的求解问题作一总结,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和技能的获得,以及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环节。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很少顾及学生学习水平,智力因素以及个性发展方面的差异,均要求学生“平等”地完成同样数量、同样难度的作业,于是往往出现两种现象:一部分学习较好的学生感觉题目简单机械,形成单调乏味;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感觉承受不了,于是作业拖拉、抄袭等现象不断发生。久而久之,各类学生对数学作业都失去了兴趣,学习成绩无法提高。笔者认为、为使作业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强化技能”的目的。教师应以作业的主体一学生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和重点,充分考虑作业的层次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使数学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既切切实实减轻学生负担。又使各类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的根本。我们可以通过数学阅读训练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构建一个既体现现代教学思想、又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基本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蓝玉文 《奇闻怪事》2006,(10):30-30
在一节数学练习课上,某市小学第十一册数学期末考试卷中有一道选择题,引起师生们的争论。题目是这样的:一本书的价格是5.8元,先降价10%,然后提价10%,现在购买这本书应付( )元。参考答案:A、5.8 B、5.742 C、5.74 D、5.7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解题中学生容易忽视隐含条件。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认真审题,准确运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全面深入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8.
一年一度的中考对初中毕业生来说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结业水平考试,因此在总复习时,教师应以教学大纲为准绳,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并以提高他们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以便学生顺利地通过中考,取得满意的成绩。复习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育学生重视审题。 弄清数学概念、法则以及习题中的条件、结论是很重要的。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约占60%~70%之多,所占的比例大,在整个考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在解答基础知识的题目时,特别要注意审题。不少同学就是因为不能认真审题而失去许多基本分,他们往往在还没有看清题中的所有已知条件时,就匆忙  相似文献   

9.
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现行数学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涉及”生活数学的内容”,教师就应立足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和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引导学生走近生活,从生活中感悟数学;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激活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在生活中体验数学,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提起“读”,多被人视为语文学习的“专利”,很少听到上了一节“数学阅读课”或通过数学阅读使学生学会新知等这样的话题。然而,数学课中的“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也是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读的训练,使学生逐步在阅读中领悟数学内涵,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杨德华 《科技知识动漫》2007,(10X):57-57,120
我们一般认为,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的传统教学,  相似文献   

12.
数学阅读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构建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随着科学技术,要求人们不仅需要具有语文和外语的阅读能力,而且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刚进人初中学习的学生,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实践证明,好多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是由于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分析起来学生“厌数”的原因有两条是不可忽视的:(1)认为数学知识太难懂,学不好也考不了高分,故而失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2)认为学习数学知识太乏味、太枯燥,故而对数学学习没有了兴趣。实际上这两条原因是交互作用的,为此,我在日常的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4.
要学好数学,方法十分重要.教材中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能通过自觉掌握的知识,可以让学生看书、讨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能通过阅读课本解决的,就引导他们阅读课本有关内容自己解决.这样,不仅调动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虽然在课堂上讲课时间相对少了,但学生阅读、讨论、动手的时间却增加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高度集中精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数学阅读是学生自主获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一种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本文主要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数学阅读的特殊性及数学阅读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6.
例谈条件求值问题的基本解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敏 《科技信息》2009,(13):216-216
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类题目,它是由已知条件和求值的代数式组成的,求值的代数式必须满足给定的已知条件,也即要麻出满足已知条件的代数式的值,这类题目统称为条件求值问题。这类题目是常见题型,也是中考和数学竞赛中的一个亮点:由于它涉及知识广泛.解法灵活多变,使不少学生感到困惑不解。求值问题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可谓是“千姿百态,解法多多”。本文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列举出了五种常用的基本解法,以期抛砖引玉。或许从中受到启发,得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7.
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是中小学教育的延续和升华,职高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新颖、生动、趣味的例题;有许多论证严谨周密的定理;有许多奇妙、趣味的叙述章节;有许多设计巧妙的习题,教师应以此用形象生动趣味的讲解,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走入神奇的数学天地。本文就职业高级中学数学中一些典型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影响数学应用能力之主要因素的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论述了影响数学应用能力结构的主要因素,数学阅读能力;建立教学模型能力;近似计算与估算能力;检验、讨论与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一种语言,“以前,人们认为数学只是自然科学的语言和工具,现在数学已成了所有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的工具和语言”。不过,这种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日常语言是习俗的产物,也是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产物,而数学语言则是慎重地、有意地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因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L.Bloonfield)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更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这便是数学阅读之由来。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数学阅读涵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学生数学阅读的现状与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培养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有: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数学阅读方法;重视数学语言的互译训练;提供丰富的数学阅读素材,进行数学阅读训练;帮助学生克服数学阅读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