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求知欲源于兴趣,有了兴趣才会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才会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数学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火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积极地畅游数学知识的海洋,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和价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该文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作者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应根据师生实际进行简单易行的“目标教学”。研究表明:农村初中数学进行“目标教学”是可行的;进行目标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3.
章辉 《科技知识动漫》2008,(2):75-75,82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刨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各个领域方面的应用,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背景 新《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提出:“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从新课程实施情况来看,许多数学教学课堂仍停留在模仿和技术操作层面。学生没有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而数学问题教学课堂能始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数学问题教学可谓是一条有效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数学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泥土里不知疲倦的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这段话阐述了兴趣培养的艰苦性和复杂性.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一试:  相似文献   

6.
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在中考复习阶段把握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加强后继知识的渗透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在教学中渗透后继知识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巩固好初中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还能为学生以后继续学习新知识打好较为坚实的基础;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接受新知识,适应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再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复习效率。因此,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也是中考数学复习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本文主要以笔者所编拟的几个习题为例进行说明,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后,对数学的学习无论内容还是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这也往往是初中阶段学生呈现“两极分化”的原因之一。初中阶段是中学打基础的阶段,而初一则是这一基础的衔接阶段,在这一时期若不加以重视,就会给后继的学习带来很大障碍从而影响数学教学质量。因此,教学中要充分意识到初中与小学衔接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笔者以为做好这一点,可在以下几点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好老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发展探究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趣”。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数学学习性别差异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对两类学校(重点中学、普通中学)不同基础的3346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对比,对男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差异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1,男女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差异,总趋势是:初中阶段女生占优势,高中阶段男生占优势;2.重点中学(拔尖学生)与普通中学(一般学生)的男女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差异没有明显的差别,具有一致性。对本研究结果的分析认为男女生在记忆方式与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是导致他们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差异的原因。但观念的转变、受教育环境的同化趋向、教材的改革和教法的改进等,都是影响这种差异的变量。  相似文献   

11.
18年教学经历和大量调查证实:民族地区中小学生数学成绩总体较差,两级分化严重。问卷及访谈得知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十分厌烦学习数学。这是重“知”忽“思”,重“灌”轻“趣”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造成的,要改变之,就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杨德华 《科技知识动漫》2007,(10X):57-57,120
我们一般认为,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的传统教学,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易退难进,这是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的主要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既有成功的体验,也有面对挑战的机会和经历,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这是我们教师十分关注的课题,那怎样才能提升数学课堂的学习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依据学生的认知需求展开以人为本的数学教学是当前中学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不过当前对于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需求到底是什么还没有人探究,为此本文选择了山东省初中和高中两所学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最想知道的问题主要是有关数学知识理解、掌握和应用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由于小学数学教材本身的局限性而导致的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的不足,难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交互学习。而高科技所带来的网络,却给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教学活动内容和形式变得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16.
语言应当被看成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而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也是数学思维的工具,它具有简练,严密、精确,理想化和通用性五个特点。论述了数学语言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并特别阐述了它在教师、学生的实际教学,学习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数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运用多层次,多元化的数学知识向学生展示数学的无究魅力,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体验到数学美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这里所指的个性品质就包含着非智力因素。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中间接参与认知活动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自信心,它与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中的动力系统与操作系统,始终伴随着学习活动,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除了准确传授数学知识外,还应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坚定意志,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一些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初中数学教学肩负的首要任务,本文从六个方面讨论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和技能的获得,以及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环节。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很少顾及学生学习水平,智力因素以及个性发展方面的差异,均要求学生“平等”地完成同样数量、同样难度的作业,于是往往出现两种现象:一部分学习较好的学生感觉题目简单机械,形成单调乏味;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感觉承受不了,于是作业拖拉、抄袭等现象不断发生。久而久之,各类学生对数学作业都失去了兴趣,学习成绩无法提高。笔者认为、为使作业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强化技能”的目的。教师应以作业的主体一学生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和重点,充分考虑作业的层次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使数学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既切切实实减轻学生负担。又使各类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