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类题目,它是由已知条件和求值的代数式组成的,求值的代数式必须满足给定的已知条件,也即要求出满足已知条件的代数式的值,这类题目统称为条件求值问题。这类题目是常见题型,也是中考和数学竞赛中的一个亮点;由于它涉及  相似文献   

2.
耿红梅 《科技资讯》2009,(24):206-206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两个题目并整理给出了多种解法:化空间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为直线的点向式方程和参数式方程,整理了三种解法;求通过某个已知点和已知直线的平面方程,给出两种解法,以便读者加深对此类题目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一项问卷调查显示:83%的学生认为阅读是语文或英语的事,数学学习只要能解题就可以了;52%的学生认为数学课本没有阅读的必要,它只是做作业的依据而已;76%的学生做数学题时不是先仔细阅读题目条件,而是先看题目结果求什么;有85%的学生一见应用题就心烦,因为对题目给出的众多条件难以辨清关系。这种数学的“零”阅读现象,目前已成为一些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上的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介绍代数式求值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方程是中学数学的基础,方程思想又渗透到数学的各个领域。代数式问题、函数问题、三角问题、数列问题、不等式问题等都可利用解方程的方法、方程根存在条件、方程根分布情况等来解决。利用方程思想往往可达到化难为易、避繁就简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很重要的.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从条件、结论、图形、解法等方面入手,运用类比、联想、归纳猜想等方法来进行.  相似文献   

7.
冯华清 《甘孜科技》2005,26(1):44-45
韦达定理是数学中继“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之后引出的知识,反映了一元二次方程中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它不仅丰富了中学数学内容,还增加了求解某些问题的方法。在此,就韦达定理及其在中等专业学校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初中数学解题中学生容易忽视隐含条件。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认真审题,准确运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全面深入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是学生解题能力差。探究教学方面的原因 ,就是教师就题讲题的多 ,讲授思维方法的少 ;按习惯思维讲解的多 ,用多变式思维讲解的少 ;注意题目中静态、表面现象的多 ,分析挖掘内在规律性的少 ;注意例题讲练的量 ,忽视讲练的质 ;等等。因此 ,要使学生的解题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就必须注重思维方法的教学。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一点体会。一、分析特征 ,揭示本质事物的本质寓于事物的表象中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题目的条件及隐含条件 ,分析题目的已知与结论成立的条件 ,分析已知与结论之间的区…  相似文献   

10.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既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初中数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一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中学,由于知识和资历的不足,对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学习感到困难,不易掌握-怎样搞好本单元的教学呢?笔者在此提几点教学建议,以供参考-1 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困难原因列方程解应用题之所以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分析学生产生困难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1-1 习惯算术解法,代数解法不适应算术解法往往局限于从已知条件出发推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电工技术中一类特殊题目的解题思路,该类题目的特点是条件中通常会出现某一个量是不确定的或者说是变化的,而另一个量始终是一个定值(恒定不变)。我把这一类题目暂且叫做定值问题。本文通过对几个例题的分析,给出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及解法技巧,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这类题目的解法有一定的认识,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纪宏伟 《海峡科学》2014,(12):88-90
该文以排列组合中的分球入箱、装错信封、传球问题、质点运动问题为典型案例,对比探讨了数学常规解法和模型解法的不同特点,得到结论:两者没有绝对的优劣高低之分,在教学实践中应辩证对待模型解法与常规解法的关系,重视两种解法形态在解题中的作用,只有适合学生的解法才是最优化解法,只有适合学生的解题教学才是最优化解题教学。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数学中,含有参数的数学问题比较多,这种问题能够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类讨论的能力,对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其中一类问题就是确定其中参数的取值范围,寻求题目成立的条件,以便将题目的结论加以推广,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思维更加灵活。现就不等式恒成立时参数范围的求解问题作一总结,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文娟 《科技信息》2010,(27):I0270-I0270
问题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本的教学形式,它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不断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求解问题,衡量我们学习数学的成效也主要通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来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一提到数学,有的同学就皱起了眉头,认为它既枯燥又乏味,1234567……永远没个完。其实数学也有它自身的魅力,学好它也并不难,关键是个方法问题。现就我几年来的教学中的一些心得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16.
尹炳斌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260-260,26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忽视概念教学、注重巧解题目,忽视教学陷阱、无视教育学的统一等误区。  相似文献   

17.
运用主体性教学的思想设计一节立体几何的习题课。这节课作者没有仅仅满足将一个问题解决,而是就这个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它的解决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8.
省编义务教育《学科双基训练》初中数学第三册 P64有这样一道几何题:“已知 PQRS的四个顶点分别在矩形 ABCD 的四条边上,且 SR∥AC,SP∥BD,求证:PQRS 的周长为定值”(如图一)这类题目是求证在按某种规律变动的条件下,有着不变的结论产生(如定值、定长、定点等)我们把这类证明题统称为“几何定值”问题,解决几何定值问题的思路很广,方法较多,通常有特殊位置法、投靠法、化简求值法、消去变量法、直接论证法等,本文仅介绍特殊位置法,即“特殊位置找定值,一般位置证结论”,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 能力表现在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技巧的活动之中,而技能技巧是需要通过练习方能达到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必须加强练习。搞好数学练习,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数学练习应把握住几个阶段 练习的生理机制是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形成和发展。根据练习的生理机制,练习可以分为模仿、熟练和创造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主要是初步形成技能,它的实质是使暂时神经联系接通。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把他们初步领会的基础知识用于解答一些简单的题目,这个阶段的练习必须与相应的概念和规律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复习课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应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条件、问题的结论、问题的解法和图形进行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