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随堂观察、访谈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大学英语听说课堂学生消极沉默现象做了一次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相同的因素对不同年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影响比重不一样,最能导致学生消极沉默的课堂活动有“创新思维”和“课堂导入”;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中两个年级学生在调查问卷中对影响英语听说课堂沉默现象的因素和导致学生课堂沉默的课堂活动的评价存在差异。希望本研究能给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反观我们的课堂,很多学生沉默寡语,精神萎靡不振,上课无所事事,课堂上缺少必要的生气和活力。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而且能“动”得好呢?通过实践与反思,我有以下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当前大学英语精读课堂存在的沉默现象,对萍乡高等专科学校英语专业一年级专科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的方式,从学生、教师以及课堂环境因素的角度分析了造成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并试图提出一些打破这种课堂沉默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课堂沉默现象,为了消除教师对学生课堂沉默的认识误区,促进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地方高校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文章通过课堂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从教师视角来分析学生课堂沉默现象、影响因素及相关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顾薇 《科技信息》2010,(29):I0261-I0261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借助于有效的课堂活动,采取“活动课堂”式的教学模式来营造丰富的语言环境。课堂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平台,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有效的活动中学习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不少的课堂上,由于教师过分追求教学的“完美”、“圆满”,担心时间被耽搁而完不成教学任务,总是把学生的提问、思考、解答,当做“例行公事”,置学生于课堂以外,教学就成了演译、完成教案的过程。数学课堂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习数学的乐园,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基地。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学会耐心地等待。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精读课堂常常表现出沉默、被动,教师试图在课前增加“Duty Report“环节活跃课堂气氛,但是部分学生对“Duty Report“产生了抗拒心理.笔者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访谈等方式,从学生、教师和教学环境着手,分析学生抗拒心理形成原因并力求找到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课堂沉默是各类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了本科教学质量.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为了探究大学生课堂沉默的真实原因,该文利用560份调查样本同时对大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动力系统和阻力系统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以能力不足、公众焦虑感、漠视心理、亲社会心理和防御心理为主的阻力系统是导致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核心因素,而以成就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毅力为主的发言动力系统对打破课堂沉默的作用非常弱.为此,要有效打破大学生课堂沉默,必须以消除学生发言阻力因素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学会学习,使学生具有适应终生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是新一代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的学习模式。那么如何建构数学课“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呢?  相似文献   

10.
课堂沉默严重地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促进师生间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沉默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甚至是消极对抗的心理。要打破消极沉默,必须优化课堂提问策略,主要包括: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感受、把握好提问对象的覆盖面以及对学生回答及时反馈。  相似文献   

12.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有效保障。对南京大学通识教育学情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1)通识课程学习情境下的学生学习行为类型可分为强自我沉默型、强利他沉默型、强习惯沉默型和主动开放型4类,其中,课堂沉默型和主动开放型的比例接近于7∶3;(2)卡方检验表明,通识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类型与性别无显著差异,在学科和学习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3)利他性沉默倾向对深层学习具有积极影响,习惯性沉默倾向则不利于学生的深层学习,自我性沉默倾向在两种学习方法上同时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大班背景下的通识课程改革应该着力改善通识课堂师生互动情境,引导学生充分认识通识课程的价值,正确看待课堂沉默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采取“组织学生撰写论、观看录像、课堂讨论、参观考察”等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把“两课”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可贵的沉默》讲述了一个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自己孩子身上的真实故事。当这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我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吗?孩子们一如文中的学生默默无语了。“你们想知道父母的生日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我们的让孩子走近父母的实践活动,已经拉开了序幕。我相信,只要抓住这个契机,我们的孩子就“再也不会沉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数学课堂越来越趋于实在。只有“动静结合”的课堂是最为高效的,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最有益的,教师可以在学生探究活动、学生课堂思维与活动氛围、课堂教学中,将“动”与“静”有机统一,让学在“动”中发现,在“静”中提升。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年的课堂实践和调研听课,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带给我越来越多的困惑与思索。我们在听课时看到有的课堂也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而且看似很热闹,可是学生刚刚进入角色中,教师就拍手叫停了,好像小组活动只是做样子。有的教师在组织小组活动方面,调控不力,导致学生有“虚热”的混乱局面,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还有的教师在设计活动话题方面,不切实际,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再加上缺乏必要的引导,会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小组活动也就“无功而返”。  相似文献   

17.
郭林童 《科技信息》2014,(14):130+136
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个别访谈,对山东某重点大学2012级非英语专业的60名学生进行了研究。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分析了口语课堂沉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英语口语水平欠佳、自信心不足、师生关系和教师的提问方式等是导致课堂沉默的主要原因,所以学生应树立积极的态度、增强自信,教师应改变提问的策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口语水平,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苏海燕 《科技资讯》2013,(32):177-178
教育的真谛是发现学生的价值,发现学生的潜能、发现学生的个性。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用生命的眼光看待小学数学教学,突出学生生命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现学生的生命活动,切实提高学生课堂生命活动的质量,真正意义上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遣在课堂上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9.
杨红英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206-207
“主题访谈”是任务型教学法下的一种教学模式,将它运用到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挥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从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入手,介绍了“主题访谈”活动的特点及其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实施方法和作用,以期提高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增强课堂互动、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秉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基于雨课堂和BOPPPS模型进行病毒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结果表明,雨课堂契合课堂教学需要,其随机点名、弹幕、实时答题等功能实现了课堂的有效互动;与BOPPPS的6个模块深度融合,实现了课程教学的全方位互动,加速了课堂教学活动“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基于雨课堂和BOPPPS模型的“病毒学”教学设计有效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