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然食用色素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承育 《青海大学学报》2001,19(3):45-46,55
对目前应用和开发的一些天然食用色素的种类和特性作了介绍,并对天然食用色素的应用与开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天然食用色素色谱的原因及其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宜亮  郑新荣 《河南科学》1997,15(3):318-322
天然食用色素由于具备低毒安全,色泽鲜艳等特点,备受人们青睐,但是,由于其自身的不性给应用了带来了诸多不便,笔者通过对影响色变因素的研究分析和论证,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为天然食用色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天然食用色素由于具备低毒安全、色泽鲜艳等特点,备受人们青睐。但是,由于其自身的不稳定性给应用带来了诸多不便,笔者通过对影响色变因素的研究分析和论证,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为天然食用色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火龙果果皮资源开发食用天然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燕 《厦门科技》2009,(1):56-57
食用天然色素的用途目前食用色素大体分为化学合成和天然色素两大类。天然色素来源于天然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动物、微生物等。食用色素虽然用量甚微.却赋予食品自然的色泽,并促进食欲。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某些合成色素具有慢性毒性和致病致癌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  相似文献   

5.
食用天然色素开发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时期,人们都是用天然色素着色食品的.自从1856年英国人W·H·Perkins发明了第一个合成有机色素苯胺紫以后,食品着色开始进入使用合成色素的时代.由于合成色素色泽鲜艳,性质稳定,成本低廉,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取代了天然色素,在其全盛时期,食用合成色素的品种将近90种.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合成色素有致命的弱点:对人体有害,甚至有致癌、致畸作用.于是,食用合成色素的使用不断降温,现在世界各国在使用的仅有十来种,有的国家如丹麦、挪威则已完全禁止使用合成色素.为此,安全性好、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天然色素又重新获得发展,并受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  相似文献   

6.
天然食用色素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迄今为止,我国各地有关部门已推出了品种繁多的天然食用色素.有关部门的权威人士指出,随着我国食品工业、医药工业,轻工业的发展,天然食用色素的市场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随着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天然食用色素市场前景乐观.目前,我国天然食用色素原料资源较为丰富,各地盛产玉米、高粱、红花、辣椒、枝干、姜黄、桑椹等品种,这都为我国发展天然食用色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因此,亟待搞好天然食用色素的技术开发、推广和转让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对灵芝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稳定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为开发和利用这种天然食用色素提供了实验依据。灵芝色素为水溶性和醇溶性天然食用色素,其性能稳定,耐酸、耐光、耐热、耐氧化,是一种安全无毒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8.
核桃外皮天然食用色素的提取与理化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核桃外皮为原料提取安全无毒的天然食用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测试研究.研究表明:该色素在一定条件下性质稳定,以核桃外皮为原料来生产食用色素,变废为宝,在食品工业中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天然食用色素应用广泛,三原色色素依其浓度可调配各种不同色调,传统配色方法高度依赖配色经验,生产效率低,误差大,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基于吸收光谱匹配法,利用天然食用色素在混合时特征吸收峰保持不变的特性,在色素质量浓度和特征吸收峰的吸光度之间建立了多元线性和神经网络配色模型,通过误差对比分析,选择较优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稳定性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预测配方和原配方的色差在3以内,肉眼无法区分两者的差别,神经网络模型能更好地满足染色配色的要求。希望研究结果为天然食用色素的智能配色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甘蔗色素是从紫红色的甘蔗皮中提取的。在酸性溶液中呈紫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绿色。甘蔗色素在酸性溶液中对光、热都较稳定。甘蔗色素属无毒物质,可能会成为有价值的食用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11.
张华晓  李淑芬 《河南科学》1994,12(3):218-221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食用合成色素。采用甲酸钠系统,凝胶及电解液甲酸钠浓度为0.005mol/L,凝胶浓度6%或14%~16%,能够使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亮蓝等五种食用合成色素得到较好的分离。其分辨率高,方法简便快速,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2.
胭脂豆天然食用色素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胭脂豆为原料提取安全无毒的天然食用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测试研究,研究表明:该色素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食品工业中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从天然食用紫卷心菜中提取紫红色素,并对提取溶剂、温度、时间及次数等工艺条件进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的溶解性、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在酸中的性质及在5×10-5mo1·L-1金属离子溶液中的稳定性是好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对其有一定影响,产率0.5%,是值得开发的天然食用色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桔皮色素的提取及性能作了初步研究,该色素颜色鲜艳,易于提取且稳定性好,它是一种有开发应用价值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15.
食用天然色素的应用与开发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国内外天然色素发展概况食用色素是食品添加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以改善食品的色泽,给予人们一种美的感受,而且还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化妆品.  相似文献   

16.
菠菜叶绿素的提取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菠菜中提出一种天然植物色素。它色泽鲜艳,稳定性好,是一种很好的食用色素。  相似文献   

17.
菊芋花天然黄色素的提取及性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菊芋花天然黄色素的提取工艺和基本性质,探讨了影响色素稳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该色素属花青苷类色素,对光、热等均较稳定,可在中性或偏碱性介质和,量种有开发价值的天然食用色素。  相似文献   

18.
从紫色甘蔗皮中提取天然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紫色甘蔗皮为原料提取色素的基本方法,并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的测定.结合献初步判断该植物色素属于花色甙类,是具有一定开发价值的天然食用色素.  相似文献   

19.
食用天然色素叶黄素的提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丁家兴 《甘肃科技》2003,19(7):67-67,98
通过对叶黄素的情况介绍,提出了目前国内常采用的食用天然色素叶黄素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金盏菊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金盏菊黄色素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为开发利用这一新的食用天然色素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