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住宅小区停车管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劼 《海峡科学》2008,(12):3-5
住宅小区停车管理制度作为住宅小区停车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研究的重要性、紧迫性不容忽视,该文对住宅小区停车管理制度若干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构想与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小区车位需求急剧扩大,住宅小区停车位供不应求。住宅小区的车位、车库也成为开发商和全体业主争夺的对象,相关纠纷也日渐增多。论文以广州住宅小区为例,提出住宅小区停车设施管理方面的建议,提高住宅小区停车管理水平,缓解小区停车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私家车也膨胀发展."停车难"逐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住宅小区"作为城市的最基本和关键组成,若能解决自身的停车问题,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责任.如何合理确定住宅小区的停车位数量和停车方式?怎样有序规划设计住宅小区的停车库?从事设计多年的笔者,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合肥市居住小区停车问题与经济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居住质量有了新的要求。居住小区内私人汽车停放问题已渐渐为人们所认识。文章对居住小区内私人汽车停放方式作了详细分析 ,对不同停放方式的建造成本以及对居住质量的影响作了综合比较 ,认为在合肥地区近期以路边停车和住宅底层停车最为适宜 ,远期可结合绿地建地下汽车库。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地下设施的不断增加,造成城市地下水补给不足,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引起城市地面沉降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该文通过分析居住小区内的停车设施建设现状,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出缓解城市地下水土环境危机的应对策略,推进城市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6.
个性化诱导下的居住区共享停车泊位分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停车资源有限条件下群体式停车诱导容易产生局部拥堵的问题,研究居住区参与的个性化共享停车服务模型.提出了个性化共享停车诱导服务策略,定义了居住区停车位共享管理指标,建立了居住区共享停车泊位分配模型.通过对高峰泊位空闲指数差异均值和驾驶员停车后步行距离目标的双重约束,在满足驾驶员停车选择目标的同时实现了停车资源的均衡有效利用.研究表明,个性化诱导方式下,居住区停车场利用自身泊位的闲置时间可以有效缓解周边建筑的停车吸引,减少局部停车拥挤,成为毗邻建筑的最佳共享停车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7.
城市CBD地区的高强度开发为建筑配建停车场带来新的难题,根据现行的停车配建计算方式,高层建筑所需配建停车泊位数量巨大,要求修建多层地下停车场与多对车库出入口,既不利于工程设计,同时也不利于停车交通组织.停车共享方式利用不同用地性质停车高峰差异性,采用停车泊位公共管理方式,极力提高泊往利用率,成为城市CBD地区解决停车问题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停车难是世界许多国家曾经面临或正在应对的课题.如何解决停车难也引起了我国各大城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的关注.通过对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停车规划、停车策略、停车收费等成功经验的分析,提出静态交通必须与动态交通和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提出了国内城市停车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停车收费政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K2算法和贝叶斯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贝叶斯网络的结构和参数学习,建立了停车行为分析的贝叶斯网络。应用连接树传播算法推断停车费率影响下的停车开始时间、停车时长和停车场类型等选择行为的变化,预测停车收费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政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停车费率的提高,停车者更趋向于选择短时间停车;对不同时段和不同停车场类型实施不均衡收费制度,即高峰停车费率大于非高峰停车费率,路内停车费率大于路外停车费率,可以促使停车者选择非高峰时段停车和路外停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济南市典型旧居住区的调研,总结旧居住区采用的不同停车方式、停车管理上存在的差异以及机动车停车给居住区环境带来的问题,分析旧居住区停车问题的影响因素,以便为济南市解决居住区停车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交通出行质量的日益关注,静态交通问题特别是城市公共停车设施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城市车辆保有量迅速增长,公共停车设施的严重滞后,停车设施多头分散管理、缺乏相互协调,使目前天津市的停车愈加困难,尤其是中心商务区的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天津市停车现状分析,借鉴其他城市以及国外停车场运行管理的成功经验,阐述解决天津市停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在私人企业和政府共同运营停车设施系统中,考虑全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私人企业利润最大化前提下,停车资源分配情况、停车收费设定标准,以及停车需求数量的大小.结果表明,租赁费率变化对于停车费、停车需求量、停车位分配比例无影响;收费水平的提高导致停车需求量下降;私人企业的运营成本上升导致全社会福利水平相应降低;停车设施总体数量增加时,全社会福利有所增长;停车搜索时间增加导致全社会福利下降.此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停车设施的规划、停车费率的设定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咪表停车区停车诱导系统的构成及设计原理,指出在咪表停车区域或路段建立停车诱导系统,能合理安排必要的停车,减少驾驶员为寻找停车泊位而带来的附加交通量,为城市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停车屋面的特点,结合现有保温材料提出了一种满足停车屋面功能的建筑节能构造做法,并通过实例论证,为停车屋面的构造设置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国外城市发展经验证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停车-换乘是有效解决城市静态交通问题的一种方法.停车诱导系统作为城市智能交通的组成部分,能合理地安排必要停车,提高路外停车设施泊位利用率,也能保证停车场设施的功能及科学合理的运营.  相似文献   

16.
在连续数据条件下,对停车需求特征指标的稳定性和代表性进行考察.基于连续数据分析的停车需求特征指标的稳定性和代表性与传统应用过程中的假设有很大出入,表明了以往基于经验的随机抽样和处理方法存在一定缺陷.然而,对停车需求特征指标进行高峰比转换后,组别差异被有效地抑制.基于同步统计推断法,发现各停车需求特征指标的不同分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了在各自的波动范围内,停车需求特征指标具有稳定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城市中普遍存在的违章路边停车行为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一种该行为的处罚额度计算方法. 基于公共地悲剧博弈思想,比较驾驶人群体和个体最优收益条件下的城市道路路侧资源占用情况,以解释车辆在不设管制街道过度乱停现象的形成机理. 针对违章路边停车行为,从驾驶人和交通管理者角度构建二者间的混合战略博弈模型,以计算不同监管力度下的违章路边停车行为处罚额度. 研究表明,若不对路边停车行为加以管理,将出现公共地悲剧式的混乱停车现象,且基于混合战略博弈的处罚额度计算模型在实际中具备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运用CA交通流仿真模型对路段上车辆的停车状况进行仿真研究,仿真了路段上车辆的停车次数及停车率与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CA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路段上车辆的停车情况,能较好地仿真出路段上车辆的停车次数及停车率与密度之间变化的定量关系。这一结果为根据交通流密度采取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汽车保有量每年都在增长,截止到2022年9月已超过3亿辆,很多城市都面临停车拥堵的窘境。基于此,文章先介绍了基于云平台智慧停车系统的相关概念及分类,又论述了国内智慧停车现状,分析我国智慧停车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4个发展对策,对缓解城市停车拥堵的窘境有重大意义,也为城市智慧停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借鉴和参照。  相似文献   

20.
葛啸慈  石超峰  庞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0):13163-13169
城市中心区停车问题与交通拥堵问题密切相关,也与停车换乘(P+R)问题相关,交通流、路边停车和P+R需要统一模型研究。为此,建立考虑交通流的城市中心路内停车与P+R的动态优化模型。短期最优流率模型考虑到路内停车位会减少正常行驶车辆的道路空间,而且巡航停车会和其它车辆产生拥堵,为此,需要加快路内停车周转率,将路内停车资源与交通流协同管理。短期停车容量模型利用Stackelberg博弈:在政府追求社会总成本最小和私人运营商追求利润最大的基础上,出行者追求用户出行成本最小。研究表明,在需求固定的情况下,随着车辆停放时间的增加,路内停车费与P+R停车费都在不断下降,路内停车容量在不断减少,而P+R停车容量不断增加,说明如果选择短时停车或者临时停车,可以选择路内停车;而如果选择长时间停车,可以选择P+R停车。在需求远大于供给时,路内停车将演化为车道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