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采用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技术对7种最新合成的脱氢枞胺-取代水杨醛Schiff碱(DASSSB)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化合物的ESI-MS/MS裂解方式与它们分子中水杨醛苯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和位置有关:当水杨醛苯环上4位连接供电子取代基时,分子以C=N双键断裂为主,生成 [M+H-283]+ 碎片离子;当水杨醛苯环上5位连接吸电子取代基时,分子以C=N双键β位的C-C键发生断裂为主,生成 [M+H-254]+ 碎片离子。DASSSB二级质谱产生的特征子离子可作为对此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台式飞行时间质谱的中分辨本领,测定了石梓醇分子的各碎片的准确质量.利用这些数据通过软件导出了分子式和所有碎片离子的元素组成,由此进一步根据质谱裂解规律对石梓醇分子的电子轰击质谱的主要裂解碎片给出了完全的归属,质谱中发现基峰为分子离子峰(m/z 402),裂解碎片主要来自双骈四氢呋喃环的裂解和羟基引起的裂解,绝大部分裂解产物包含二甲氧基苯基基团.质谱中观察到5个强度较大的特征碎片峰位于:m/z 221(25%);m/z 177(54%), ArCHCH-CH 2; m/z 166(62%), ArCHO ·; m/z 165(86%), ArCO ; m/z 151(70%), ArCH 2.  相似文献   

3.
穗花杉双黄酮罗伯斯特双黄酮质谱裂解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负离子检测模式下的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ESI-MS)方法对穗花杉双黄酮和罗伯斯特双黄酮的质谱行为进行研究,讨论C3′—C8″与C3′—C6″连接的双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特征与质谱裂解行为之间的异同。实验结果表明:2种C—C连接的双黄酮类化合物在相同的质谱条件下均可以在C环发生0,4键断裂,生成质荷比m/z=375的碎片离子。此离子峰为C—C连接的双黄酮类化合物共有的特征离子峰;但是由于C—C连接位置的不同,这一对同分异构体的裂解途径也存在着明显差异。C3′—C6″连接的罗伯斯特双黄酮,由于空间构型的影响,在质谱条件下,C4′位的羟基更易于与C5″或者C7″位上的羟基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丰度响应值较高的碎片离子m/z为519和309。这2个碎片离子是罗伯斯特双黄酮的特征碎片离子,可用于区分穗花杉双黄酮和罗伯斯特双黄酮。  相似文献   

4.
为找到对蛋白质鉴定算法影响较大的肽碎片离子特征,以提高鉴定结果的正确率,在碎片离子特征与强度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建模,构建预测模型.实验首先使用pFind对串联质谱数据鉴定,将鉴定结果过滤出需要的肽序列;然后计算出离子质荷比与离子特征值,通过匹配离子的质荷比获取离子强度信息;使用强度信息与离子特征值构建libsvm格式文件,使用XGBoost构建预测模型,其中使用了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最后使用构建完成的预测模型对蛋白质产生的肽序列做离子强度理论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模型所预测的肽序列离子强度与实验离子强度有着较高的相似度,同时分析预测模型可以从预测树中发现肽序列碎裂的规律,提取肽碎片离子中对强度值影响较大的离子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法研究一种苯骈二氢呋喃型新木脂素类化 合物——蛇菰宁的质谱裂解途径。分别对该化合物的准分子离子 m/z 379 [M+Na] + 和 337 [M-HH2O] - 进行碰撞诱导解离,获得它们的二级质谱碎片离子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正离子模式下的碎 片离子主要表现出化合物的主要官能团的裂解行为。例如,C-8位的羟甲基既可以脱水,也可以丢 失1个甲醇分子,生成的双键可以跟苯环形成共轭体系。C-1′位的氧代丙烯基可以丢失1个甲醛 分子,也可在加合离子Na+ 的诱导下发生裂解。而负离子模式下的碎片离子则反映了此类木脂素 的化学骨架裂解。综合分析这2种模式下的质谱裂解信息对苯骈二氢呋喃型新木脂素类化合物的 化学结构鉴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左氧氟羧酸是合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的主要原料,在其合成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微量未知杂质.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串联质谱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发现,该杂质的分子量及分子式与左氧氟羧酸的相同,其碰撞诱导解离二级和三级质谱产生的碎片离子及其丰度也与左氧氟羧酸的相似.通过对该杂质的多级质谱裂解机理进行分析总结,结合高分辨质谱数据,推测该杂质为9,10-二氟-11-羟基-2-甲基-2,3-二氢-1,6-苯并[e][1,4]噁唑啉-5,7-二酮,与左氧氟羧酸分子结构的差异体现为异丙基环合位置不同.其结构得到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的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检测野樱莓冻干粉成分的方法.采用梯度洗脱的色谱分离方式,分别采集ESI正离子和ESI负离子两种模式下的质谱数据,并根据目标化合物特征离子的精确质量数、二级碎片信息等进行数据库匹配,在无标准品情况下利用Unify 1.7软件非靶向快速筛查野樱莓冻干粉的多酚类组分.结果表明,ESI正离子和ESI负离子模式下分别检测出60余种和200余种多酚类物质,且质量数偏差均在3mDa以内.  相似文献   

8.
利用台式飞行时间质谱的中分辨本领,报道了西尼地平的电子轰击质谱的裂解规律,对裂解途径进行了完全的指认.质谱中发现低丰度的分子离子峰的精确质量为m/z492.190 4(计算值:492.189 7).质谱检测到5个较强碎片离子峰(>12%)可以作为鉴定西尼地平的特征峰.其中3个对应于不含4-硝基苯基的离子:m/z 370(100%),254(42%)和196(17%).另外两个m/z 117(21%)和115(12%)来自酯基的裂解碎片离子.此外,位于m/z375(2%)和331(2%)的低丰度碎片峰也很重要,它们来自含有4-硝基苯基的离子.这一结果对西尼地平的快速鉴定和药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信阳市鸡公山大茶沟(东经114°01′—114°06′,北纬31°46′—31°52′)古茶树叶片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高效、全面的分析.根据色谱峰的精确分子质量、母离子、碎片离子、质谱裂解规律等信息结合UNIFI数据库、参考文献及对照品的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共鉴定出29个化合物,包括低聚糖1个、酚类化合物7个、黄酮类化合物18个、蒽醌类化合物2个、萜类化合物1个.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用CAMECAIMS-4f型二次离子质谱仪对AlxGa1-xAs复杂多层结构定量深度分析的方法。采用CsM+技术,完成了无外部参考物质AlxGa1-xAs基体成分定量分析,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一种新的变溅射速率深度校准方法,详细讨论了复杂基体中对杂质进行定量分析时二次离子类型的选择,还尝试了在缺乏足够参考物质时杂质含量的实验估算。实现了二次离子质谱(SIMS)对复杂多层结构的定量分析,同时得到了主成分和杂质的定量深度分布,并保持了SIMS的优良深度分辨本领。  相似文献   

11.
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和质谱法对杀虫剂甲拌磷原油进行了很好的分离和分析,通过MSLS质谱数据检索系统对多数杂质进行了定性。讨论了甲拌磷及两种硫代磷酸酯的质谱特性,并通过质谱解析对主要碎片和裂解机理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2.
发酵液中HA含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了咔唑法、地衣酚法、阿利新蓝法和Bitter-Muir法等4种分光光度法应用于分析透明质酸质量浓度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发现Bitter-Muir法适用于测定透明质酸质量浓度;同时探讨了糖分、蛋白质、酵母膏、无机盐等发酵液组成对Bitter-Muir法分析透明质酸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组成对该分析方法有一定程度的干扰。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一维有限差分法,计算了一个圆柱形量子点中杂质基态的结合能,研究了电场、磁场和杂质位置对结合能的影响.当杂质位于量子点中心时,结合能随着电场和有效半径的增加而减小;当杂质位于过量子点中心且垂直于轴线的平面上时,结合能随杂质位置远离中心的变化呈对称变化;当杂质位于z轴上时,在电场的作用下这种对称性消失.  相似文献   

14.
根据局域密度泛函理论,用第一性原理的赝势方法计算了AlΣ9倾侧晶界掺杂Ti和Si元素前后的原子及电子结构,进而研究杂质偏析对Al晶界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情形均形成了较强的具有共价-金属混合性质的化学键,从而阻止了应力作用下的原子重组,所以均可归于"bond mobility model".  相似文献   

15.
基于Camshift跟踪算法与SVM的大输液杂质检测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医药生产检测包装线上大输液杂质智能检测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实时视频图像处理技术检测识别大输液杂质的方法.该方法对连续多帧被旋转的大输液瓶图像运用差分图像运动分析方法提取目标杂质;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去除气泡噪声,准确分割目标杂质,采用Camshift跟踪算法连续跟踪几帧运动杂质以确保检测准确率;根据Camshift跟踪算法提取出的杂质运动和几何特征,应用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准确识别杂质类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识别直径大于等于4个像素的杂质的检测识别率平均可达到95.4%,检测识别速率平均可达到581 ms/瓶.  相似文献   

16.
考虑轻杂质时离心级联中组分分布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清楚地了解离心机级联中轻杂质的传播与分布,对利用离心法获取同位素过程中存在的轻杂质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实际的物理过程,建立了新的质量损失模型及轻杂质(HF)产生模型。数值模拟中将反映物质守恒的微分方程进行差分处理,以W F6为工作介质,考虑腐蚀损耗、供料中的轻杂质及离心机级联系统漏率,求解差分方程组,得到了离心级联中各组分的丰度分布,并与旧的模型进行了比较。数值计算结果显示新模型得到的轻杂质丰度在精料端的积累量远高于旧模型,理论上该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离心级联中轻杂质传播与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7.
用四极质谱法测CCl_4的质谱。根据所测四氯化碳各种碎片离子的同位素分布比,计算出氯元素原子的平均原子量及CCl_4的平均分子量。结果表明:质谱法测得的CCl_4分子量比冻点下降法、蒸气密度法、……等所测CCl_4分子量的偏差小。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固体乏燃料表面核素的种类、含量以及厚度对卢瑟福背散射能谱的影响,通过SIMNRA软件模拟背散射能谱,研究了I、Pm、U等典型核素及核素含量、靶材厚度对背散射能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核素对应不同的能量峰,核素的元素质量数越大,背散射能量越大;核素含量越高,相应的能谱高度(峰面积)越大.此外,能谱的半高宽度与靶材的厚度存在线性关系,能谱的半高宽度正比于靶材的厚度越厚.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完善头孢地尼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建立其质量标准,从头孢地尼的合成路线入手,分析并合成其中可能存在的5种杂质:噻唑乙酰基甘氨酸肟、杂质O、杂质D、杂质G和杂质S,并经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认。纯度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均达到了99%以上,可作为头孢地尼药物质量控制的杂质对照品,为头孢地尼产业化开发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多重散射波x_a方法计算了含氧小镍原子簇的电子结构。给出了本征能谱、态密度及Hellmann-Feynman力,也指出了杂质氧对电子结构的影响及相关物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