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量子点中三个方向存在不同的抛物限制势,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幺正变换方法研究了各向异性抛物势对量子点中强耦合极化子的振动频率和基态结合能的影响.导出了振动频率和基态结合能随电子-声子耦合强度和量子点中的有效受限长度的变化关系.数值结果表明:振动频率和基态结合能是电子-声子耦合强度的增函数.它们随三个不同的有效受限长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少.表现出量子点在三个不同方向的新奇的量子尺寸限制效应.  相似文献   

2.
在各向异性抛物势限制下,采用Huybrechts线性组合算符和Lee-Low-Pines(LLP)幺正变换方法研究了量子点中强耦合极化子激发态的性质.导出了极化子第一激发态振动频率和第一激发态能量随电子-声子耦合强度和各向异性抛物势在量子点三个方向上的有效受限长度的变化关系.数值结果表明:第一激发态振动频率和第一激发态能量是电子-声子耦合强度的增函数且它们均随有效受限长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少,表现出量子点新奇的量子尺寸限制效应.  相似文献   

3.
非对称量子点中磁极化子声子平均数的温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uybrechts线性组合算符法和Lee-Low-Pines(LLP)幺正变换法,研究了非称抛物量子点内弱耦合磁极化子的振动频率和声子平均数的温度依赖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非对称量子点中弱耦合磁极化子的振动频率随量子点的横向受限强度、纵向受限强度和外磁场回旋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弱耦合磁极化子的声子平均数随电子-声子耦合强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应用Huybrechts线性组合算符和幺正变换方法,研究了抛物量子线中强耦合极化子的性质.导出了抛物量子线中强耦合极化子基态能量、振动频率和声子平均数随量子线的约束强度和电子—声子耦合强度的变化关系.数值计算表明:抛物量子线中强耦合的振动频率和声子平均数均随约束强度和耦合强度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近年来对抛物线性限制势量子点中强耦合双极化子和磁双极化子的部分研究工作。从抛物量子点中2个电子-声子体系的哈密顿量出发,采用Lee-Low-Pines-Huybrechts变分方法,研究了量子点中强耦合双极化子的振动频率、诱生势和有效势随电子-声子耦合强度、两电子相对距离和量子点半径的变化规律;采用Tokuda改进的线性组合算符法研究了温度和LO声子效应对强耦合双极化子的有效质量和平均声子数的影响。基于Lee-Low-Pines幺正变换,采用Pekar类型变分法研究了抛物量子点中强耦合磁双极化子的内部激发态性质,当考虑自旋和外磁场影响时,研究了二维量子点中强耦合磁双极化子基态的能量、声子平均数以及第一激发态的能量、声子平均数随量子点受限强度、介电常数比、电子-声子耦合强度和磁场的回旋共振频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磁场对抛物量子线中强耦合磁极化子基态能量的影响.采用Tcbda改进的线性组合算符法和变分法,在考虑电子与LO声子相互作用情况下,计算了抛物量子线中强耦合磁极化子的基态能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抛物量子线中磁极化子的基态能量E0随约束强度ω0、回旋频率ωc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Tokuda的改进的线性组合算符和幺正变换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磁场和极化子速率对非对称量子点中强耦合磁极化子性质的影响.导出了磁极化子的声子平均数与量子点的横向和纵向有效受限长度、电子-声子耦合强度、磁场的回旋频率和极化子的速率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磁极化子的声子平均数随量子点的横向和纵向有效受限长度的减小而迅速增大,表现出新奇的量子尺寸限制效应.声子平均数随电子-声子耦合强度、磁场回旋频率和极化子的速率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利用从头计算方法, 即基于Gauss基函数的非限制Hartree-Fock-Roothaan (UHFR)方程, 计算对称多量子点花样体系的基态能, 进而研究它们的电子电容谱. 量子点花样中的每一个量子点, 采用球形有限深限制势阱. 结果表明, 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不仅能够很好地给出类单量子点的s-壳层和p-壳层的电容峰, 并且给出了对称量子点花样体系电容谱一些新的精细结构. 它将成为研究对称量子点花样体系少电子问题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幺正变换方法研究了抛物型量子点中强耦合激子的性质.当计及电子在反冲效应中发射和吸收不同波矢的声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时,讨论了量子点中激子的基态能量的影响.以氯化铊半导体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激子的基态能量随量子点半径的增大而减小,随量子点受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具有椭球边界最子棒经过坐标变换成球形边界的哈密顿量.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幺正变换的方法研究了在非均匀抛物限制势下量子棒中弱耦合杂质束缚极化子的性质.导出了量子棒中弱耦合杂质束缚极化子的振动频率随库仑束缚势和椭球的纵横比的变化关系以及声子平均数随电子-声子耦合强度和椭球的纵横比的变化关系.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振动频率随库仑束缚势的增加而增加,当e'>1时,振动频率随椭球的纵横比的增加而增加.e'<1时,随着椭球的纵横比的减少,振动频率增大.当e'=1时,振动频率取极小值.声子平均数随电子-声子耦合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椭球的纵横比的减少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基于Huybrechts线性组合算符法,采用Lee—Low-Pines幺正变换和变分技术研究了磁场中量子棒内抛物限制势下电子一体纵光学声子强耦合磁极化子基态的回旋共振特性,推导出磁极化子回旋共振频率和光学声子平均数与磁场的回旋频率、电子一声子耦合强度、量子棒的纵横比和受限强度的变化规律。数值结果表明:磁极化子的光学声子...  相似文献   

12.
采用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分子甲烷水合物导热性能,结合声子态密度分析甲烷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能量耦合过程;探究范德华相互作用对热导率温度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导率随着甲烷分子和水分子间范德华相互作用的增强而增大。相互作用的增强令甲烷分子的振动峰值向高频区域移动,使得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的振动耦合作用增强,VDOS匹配程度增加,进而增大了甲烷水合物的热导率。高温下的温度相关性归因于弛豫时间声子的出现导致的非弹性散射,低温下主要受到光学声子模式和低频声子的约束影响。模拟的热导率的温度依赖性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基于有效质量近似的多子带、多能谷系综蒙特卡洛方法, 考虑纳米尺度MOSFET沟道二维电子气中实际存在的多种散射机制, 模拟 InGaAs肖特基源漏MOSFET。结果显示, 在稳态下, 散射虽然改变了InGaAs肖特基源漏MOSFET沟道中沟道电势、电子浓度和速度的分布, 但对InGaAs肖特基源漏MOSFET的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影响较小; 而在施加阶跃漏端电压时, 散射的存在增加了过冲电流的峰值和转换时间, 降低了器件的截止频率。  相似文献   

14.
金原子团簇的共振散射光强度函数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金原子团簇在320nm,470nm,580nm,720nm处产生4个共振散射峰,它是一种非线性光学介质,当入射光的频率γ不同时可获得金原子团簇的2γ倍频、γ/2分频、γ/3分频、2γ/3分频散射峰。探讨了影响散射光信号强度I(γ)的主要因素即散射光能量分布、强度分布比率、强度 分布比率、强度分布比率,粒径d、△γ、(λex-λ)和散射光辐射度,建立了一个合理的金原子团簇的共散射光强度函数。  相似文献   

15.
单泡声致发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作者在研究单泡声致发光SBSL动力学特性和发光特征方面的进展情况。用气泡振子模型,研究了在不可压缩、粘滞流体中气泡近球对称运动的动力学行为;运用Mie散射理论和Dave倒推算法,系统地计算了适用于单泡声致发光的Mie射测量参数;实验给出单泡发光强度的衰减特性、SBSL光强与频率的关系、SBSL与激励电压的关系等结果。  相似文献   

16.
纳米硅薄膜的拉曼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等离子增强化学汽相沉积法,制备了本征和掺磷的氢化纳米硅薄膜(nc-Si:H)研究了晶粒尺寸和掺杂浓度对纳米硅薄膜拉曼谱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粒变小和掺杂浓度增加都使纳米晶粒的TO模峰位逐渐偏离声子限制模型的计算值。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像的结果表明晶粒变小导致硅晶粒应力增加,而掺杂使晶粒内部杂质和缺陷增多,这些因素破坏了晶粒内晶格的平移对称性,进一步减小声子的平均自由程,导致实验值偏离理论计算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二维三电子系统的能谱随禁闭势变化的特征,发现禁闭势很强时,能谱成为独立粒子运动谱。当禁闭势较弱时,电子之间的强关联导致了魔角动量的出现,而系统的结构主要由内禀节面决定。  相似文献   

18.
利用从头计算的非限制Hartee-Fock-Roothaan(UHFR)方法.计算三量子点花样体系的基态能,进而研究它的化学势、附加能谱和电子电容谱,对于量子点花样中的每一个量子点。采用球型有限深势阱,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可以很好地给出类单量子点电子的壳层填充结构.  相似文献   

19.
应用玻恩近似理论,在一种特殊的散射模式(非线性激光场的波矢k垂直于散射平面,极化方向x^,y^互相垂直且都垂直于k)下,利用静电屏蔽的Yukawa势,计算了非线性激光场中氦原子被电子散射的微分散射截面.从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频率参数p和交换光子数的不同对微分散射截面的变化趋势影响较大.这也间接说明了这些散射过程中原子亚稳态俘获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由于非点源效应,行星际闪烁很强时,也会出现m21的情况,因此仅用m21作为弱散射的判据有时并不是很准确的.本文考查了行星际闪烁中闪烁指数随观测频率变化的规律,频率指数在弱散射时为1,而在很强散射时则为负值.利用这种性质可以判断散射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